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蔡登山一贯的“掌故”风格,这本的意图是通过历史人物之间鲜为人知或看似不起眼的“线索”“史料‘来解读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从而试图揭示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背后,未必总是有冠冕堂皇唯物主义的原因,而是源自人情世故范畴的喜怒哀乐。对照作者这一意图,本书的前大半部分还是能够做到的,而且颇注重查阅研究成果,有几篇值得一读;但后面几篇则纯乎报章八卦。当然八卦看起来轻松,比如张謇与沈寿,比如左宗棠照顾曾国藩后人之类,都令我颇泪垂;另外讲肃顺败后,二子居住在”二龙坑劈柴胡同“,原来就是我以前常常经过的二龙路辟才胡同。
打开来是人世恩怨,合上后唯风平浪静。晚清去今百年,不远。是书让人叹息世间情义的大多难以持久,起初的相得,最后的反目,读罢不免唏嘘。全书借助新发现的晚清名人书信、日记资料以及对细节的关照,还原了晚清史上名人往事真相。全书不唯有料,而且观点客观公允,很好读。
曾国藩兄弟抢先杀掉李秀成改动其自供因为湘军劫掠和劝曾称帝;王闿运奔走劝曾国藩称帝;曾国藩深沉心术阴柔大勇,左宗棠阳刚大言奇计自视甚高;张荫桓精思伟识尤其洋务是翁同龢左右手;
曾国藩速杀李秀成另有隐情,康有为派佛山大侠梁铁君刺杀慈禧始末,赛金花与瓦德西因缘真相……历史细节见真相,友谊的小船翻不翻决定了历史的大船往哪开。
不太新鲜
参差不齐,有几篇真的很有趣。
历史就是由这些八卦细节构成的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居然有那么多取材现实生活的故事那老军门百姨太可能也是真的???李秀成劝曾做皇帝可能是为了把水搅浑重振天国
晚清笔记的一大抄
“本书从书信、日记等原始的私密文献中去考订曾经发生过的真相。有别于以宏大叙事为特征的主流样态和游谈无根的稗官野史,在“言之有据”之下,也让历史多了“温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忠文”。
文件考究方面做得还挺不错,原文的引用太多了,阅读感较差~
蔡登山先生作品,内容依旧是他热衷并擅长的晚清民国旧事考据。蔡先生文章的一个特点便是在尽量坚持考据研究严肃性的基础上,保持文章一定的可读性。他的文字很少有惊人之语或类似的“翻案”文章,大多都是根据现有资料所做的事实认定。但当下研究晚清民国的文字浩如烟海,想要出新为实不易,譬如书中关于李秀成王闿运赛金花等人的文章就其实并无多少新意在内。无奈之下,蔡先生更多的选取了那一时期一些并不是很知名的人物来进行讲述,书中所提到的很多名字如张荫恒杨崇伊魏易李审言等人如今已经不为读者广知,无形中也就使得本书的吸引力有所下降,有些遗憾。其中张謇与沈寿一篇,颇可玩味。但真正令人为之一振的,竟然是最后关于陆征祥的一篇,堂堂民国大员,最终竟然安心遁于别国修道院,其原因与理念都足以令人感慨…
上大学后,是从晚清史入坑历史的。今又重读睌清民初之事,嗟叹良久。要是当时如何如何,就能怎样怎样就好了。这不过是后人之见罢了,今天也有很多问题,今天的人有多难解决今天的事,从前的人就有多难解决从前的事。事永不同,人却如一,此为史鉴。
文言文太多我看不懂。居然常熟含量好高啊;翁同龢、曾朴、杨崇伊。
所谓上流文化名士高级八卦
个别篇幅没有细读,大多数看完了!算是当代考据文吧,和同样长于此的谢泳老师比,可能还是谢老师略胜一筹
人物不熟悉,写法比较严肃,看得有点累
世事
类似笔记体 情节生动,人物丰富,可以随手一翻,也可以反复阅读 印象深刻的是南通张謇的故事,他和沈绣的渊源,和欧阳予倩梅兰芳的交往,都耐人寻味 最后一篇是陆征祥的,他以比利时修道士身份终了,晚清人物,命运曲折,身不由己,历史洪流浩浩汤汤 史书上的大事件,人世间的小人物,不外如此
> 情义与隙末:重看晚清人物
3 有用 danyboy 2019-09-06 01:21:51
蔡登山一贯的“掌故”风格,这本的意图是通过历史人物之间鲜为人知或看似不起眼的“线索”“史料‘来解读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从而试图揭示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背后,未必总是有冠冕堂皇唯物主义的原因,而是源自人情世故范畴的喜怒哀乐。对照作者这一意图,本书的前大半部分还是能够做到的,而且颇注重查阅研究成果,有几篇值得一读;但后面几篇则纯乎报章八卦。当然八卦看起来轻松,比如张謇与沈寿,比如左宗棠照顾曾国藩后人之类,都令我颇泪垂;另外讲肃顺败后,二子居住在”二龙坑劈柴胡同“,原来就是我以前常常经过的二龙路辟才胡同。
5 有用 碧月清风 2019-09-26 16:20:56
打开来是人世恩怨,合上后唯风平浪静。晚清去今百年,不远。是书让人叹息世间情义的大多难以持久,起初的相得,最后的反目,读罢不免唏嘘。全书借助新发现的晚清名人书信、日记资料以及对细节的关照,还原了晚清史上名人往事真相。全书不唯有料,而且观点客观公允,很好读。
2 有用 烟斗客甲 2019-10-15 16:08:40
曾国藩兄弟抢先杀掉李秀成改动其自供因为湘军劫掠和劝曾称帝;王闿运奔走劝曾国藩称帝;曾国藩深沉心术阴柔大勇,左宗棠阳刚大言奇计自视甚高;张荫桓精思伟识尤其洋务是翁同龢左右手;
1 有用 惟见君读庄子 2019-12-19 14:55:47
曾国藩速杀李秀成另有隐情,康有为派佛山大侠梁铁君刺杀慈禧始末,赛金花与瓦德西因缘真相……历史细节见真相,友谊的小船翻不翻决定了历史的大船往哪开。
0 有用 刘铃铛 2022-12-25 23:45:13 天津
不太新鲜
0 有用 竹圃 2019-10-29 23:54:38
参差不齐,有几篇真的很有趣。
0 有用 赵客 2019-10-20 22:29:29
历史就是由这些八卦细节构成的
0 有用 西贝柳斯的食指 2020-04-15 12:52:31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居然有那么多取材现实生活的故事那老军门百姨太可能也是真的???李秀成劝曾做皇帝可能是为了把水搅浑重振天国
0 有用 粒粒头 2021-06-02 16:39:30
晚清笔记的一大抄
0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21-05-23 12:29:27
“本书从书信、日记等原始的私密文献中去考订曾经发生过的真相。有别于以宏大叙事为特征的主流样态和游谈无根的稗官野史,在“言之有据”之下,也让历史多了“温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忠文”。
0 有用 ssssw 2020-05-26 14:32:29
文件考究方面做得还挺不错,原文的引用太多了,阅读感较差~
0 有用 风之影 2021-07-25 22:54:47
蔡登山先生作品,内容依旧是他热衷并擅长的晚清民国旧事考据。蔡先生文章的一个特点便是在尽量坚持考据研究严肃性的基础上,保持文章一定的可读性。他的文字很少有惊人之语或类似的“翻案”文章,大多都是根据现有资料所做的事实认定。但当下研究晚清民国的文字浩如烟海,想要出新为实不易,譬如书中关于李秀成王闿运赛金花等人的文章就其实并无多少新意在内。无奈之下,蔡先生更多的选取了那一时期一些并不是很知名的人物来进行讲述,书中所提到的很多名字如张荫恒杨崇伊魏易李审言等人如今已经不为读者广知,无形中也就使得本书的吸引力有所下降,有些遗憾。其中张謇与沈寿一篇,颇可玩味。但真正令人为之一振的,竟然是最后关于陆征祥的一篇,堂堂民国大员,最终竟然安心遁于别国修道院,其原因与理念都足以令人感慨…
0 有用 廖忘之 2021-09-13 18:52:12
上大学后,是从晚清史入坑历史的。今又重读睌清民初之事,嗟叹良久。要是当时如何如何,就能怎样怎样就好了。这不过是后人之见罢了,今天也有很多问题,今天的人有多难解决今天的事,从前的人就有多难解决从前的事。事永不同,人却如一,此为史鉴。
0 有用 claire_lynn 2024-03-28 08:48:22 江苏
文言文太多我看不懂。居然常熟含量好高啊;翁同龢、曾朴、杨崇伊。
0 有用 溪边观鱼 2024-12-01 16:09:43 福建
所谓上流文化名士高级八卦
0 有用 栖仙居主人 2021-09-02 13:06:04
个别篇幅没有细读,大多数看完了!算是当代考据文吧,和同样长于此的谢泳老师比,可能还是谢老师略胜一筹
0 有用 程小七米 2020-06-26 11:17:08
人物不熟悉,写法比较严肃,看得有点累
0 有用 Ibizaza 2020-02-19 16:46:43
世事
0 有用 抵御老痴 2022-03-18 07:25:39
类似笔记体 情节生动,人物丰富,可以随手一翻,也可以反复阅读 印象深刻的是南通张謇的故事,他和沈绣的渊源,和欧阳予倩梅兰芳的交往,都耐人寻味 最后一篇是陆征祥的,他以比利时修道士身份终了,晚清人物,命运曲折,身不由己,历史洪流浩浩汤汤 史书上的大事件,人世间的小人物,不外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