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考古时代的终结——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一书从学术史的角度,对1927年由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与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合作组建的学术考察团体西北科学考查团和绥新公路察勘队的考古学研究进行了系统研究,全面、系统、细致地总结了其在中国西北地区的田野考古和研究成果,并对其在近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本书史料来源,核心材料为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察报告和论文,包括两部分:一为中国考察团员的各种论著,如“西北科学考查团丛刊”和“西北科学考查团短篇论文”;二为瑞典出版的西北科学考查团研究论著,包括 56 卷本的总标题为“斯文·赫定博士领导下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报告集”及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论文。凡西北科学考查团中外团员及相关学者、家人、友人的论文、通讯、日记、游记、往来书信均在搜集范围之内。 民国政府财政部、教育部、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等政府机构的年鉴、公报、会议记录等,各种报纸、杂志、学术期刊等,也为了解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组成、考察活动和研究成果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资料。
其次是档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将近代在新疆考察的外国探险家的档案史料陆续刊布出来,为治中亚探险史、敦煌学者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其中与本书相关者主要有 《近代外国探险家新疆考古档案史料》《中瑞西北科学考察档案史料》《斯坦因第四次新疆探险档案史料》等。 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编纂的《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也收录了大量与西北科学考查团相关的档案文件。 此外,作者还注意搜集了部分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院校刊布出来的零星档案。
甘肃省是西北科学考查团活动的重要省份,作者亲自走访了与西北科学考查团相关地域的档案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搜集了大量史料,编纂了如《高尚者的墓志铭:首批中国科学家大西北考察实录(1927—1933)》《中华民国史料外编——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报资料》等资料汇编和纪念论文集,也为西北科学考查团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西北科学考查团在近现代中国学术发展中被赋予多重意义,代表着西域考古时代的终结和中国本土学者西北考古的开始。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和东西文化交流史上,被视为中西学术交流的典范。置于近现代中国学术发展的视角考量,近代中国学术的发展,尤重资料扩展和方法创新,中国西北考古在这两方面贡献极大。西北科学考查团以考察时间长、人员多、学科广,搜集品丰富,研究规模大、旷日持久且成果巨大而闻名,为中外学人所重。中外学者对部分重要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但它在近现代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中国西北史地研究等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仍值得进一步探究。对西北科学考查团中外学者的考古工作与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十分必要, 这也是本书写作的一个重要目的。
0 有用 小米 2020-08-06 11:38:17
個人覺得還是他老師的那本更有價值
0 有用 孤獨江湖虛名 2021-05-26 09:02:21
干货蛮多,私以为比王冀青那一本更有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