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的书评 (426)

焦虑是自由引起的眩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Ted Chiang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把科学常识,或是科幻想象,当作一个思考的支点,当作一个观察世界理解世界的途径。大概这也就是为什么,看很多科幻小说的时候,我们会惊叹于作者非凡的想象力,而看特德姜小说的时候,打动我的,经常是在他建构的世界观之下,小说中人物的具体举... (展开)
时空、因果与爱——几篇故事的小记
《商人和炼金术士之门》:非常精彩的短篇,就像是从姜的经典小说沃土中,自然生长出的瑰丽花朵。Core Idea是经典的时间旅行,某种程度延续了《你一生的故事》中对“过去与未来”的讨论;故事的风格则继承了《巴别塔》“传说+科学”的迷人色彩。此外,既传统又现代的故事表现手...
(展开)

科幻哲学与伦理道德之界的思索者——特德·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软硬皆作空,明哲是为杰。” 这是我初读特德·姜的中短篇集《你一生的故事》时留下的印象。 [你一生的故事] 在我看来,姜的科幻杰作从不受狭隘片面同时也早已过时软硬二分法所束缚,反而揉碎拆解了那些早已为读者视为科幻套路的刻板印象与偏见认识。 一种微妙均衡的创作理念... (展开)
我读姜的七个记忆片段
我读姜的七个记忆片段 文/旧书 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的西方科幻作家是谁,我大概会张口就来几个耳熟能详的名字——阿瑟·克拉克,弗洛·文奇,罗伯特·索耶,乃至丹·西蒙斯等等。估计要转了很大一圈之后才会想起特德·姜的名字。不料最近在读完新版的《呼吸》之后,发现,姜,应...
(展开)

将特德·姜定义为科幻作家实在太过狭隘
第一次读特德·姜的小说,是在多年前上大学的时候,读的恰好是他的处女作《巴比伦塔》。彼时我刚刚被刘慈欣的《三体》带进科幻文学的世界中,面对着众多大部头巨著,我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科幻文学就是要写到上百万字才算厉害。未料到的是,《巴比伦塔》闯了进来,它太特别了...
(展开)

(剧透)用计算思维读《商人和炼金术士之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用一张图大致描述故事主人公的时间线 我们可以从小说原著和梳理的时间线发现: 1. 每个人都有一条唯一确定的时间线,不存在因为时间旅行而产生平行世界的情况(小说的设定) 2. 过去和未来的关系:过去和未来是唯一和确定的两个点,并且是相互影响的(a. 过去的经历会影响未来... (展开)
因存在而感激,因无知而谦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完了姜老师十几篇小说,如今回想起来,自己对世界对自身的看法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姜老师的作品能够引导读者进行深度思考,从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例如“我们为什么存在?”,到宗教信仰,再到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都被融进一个个构思巧妙的故事中,不仅使其可读性大大增...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