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从山岳角度探讨汉唐间江南地区的历史变化,关注重点集中于南方,特别是长江下游的地区。通过个案研究的积累,深入山岳自身的文化形成过程,特别是山岳神圣性的构建和山中寺院、道馆兴起的文化意义。
“山中”的六朝史的创作者
· · · · · ·
-
魏斌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魏斌,1976年生,山东临朐人,1994—2004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历史学系,历史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教授。近年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古区域史,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 · · · · ·
前言
第一部分 山岳祭祀
国山禅礼前夜
一、“吴真皇帝”与“太平之主”
二、孙吴政治中的符瑞传统
三、阳羡国山的地理背景
四、结语
宫亭庙传说
一、宫亭庙与庐山庙
二、庙主:山神与蟒蛇
三、庙神传说及其传承者
四、信仰接触与山林空间
第二部分 神仙、洞天与道馆
句容茅山的兴起与南朝社会
一、普通三年茅山立碑事件
二、“神仙侨民”与江南新乡土
三、茅山道馆的兴起及其信仰图景
四、结语
“不死之福庭”:天台山的信仰想像与寺馆起源
一、神仙洞府的想像与误读
二、山中道馆的分布与神仙洞府的关系
三、佛教的早期开拓及其空间特征
四、结语
六朝会稽海岛的信仰意义
一、“青徐之东海”与“会稽之东海”
二、方诸、句曲与桐柏——神仙“州郡”的空间构成
三、生籍、死籍的运作与仙府、鬼府的关系
四、结语
第三部分 山寺及其周边
南朝佛教与乌伤地方 —— 从四通梁陈碑刻谈起
一、问题与史料
二、佛教影响乌伤的早期线
三、头陀、山寺与村邑佛教信仰
四、“影响人王”始末
五、法会与苦行——村邑佛教团体的运作问题
六、结语
钟山与建康东郊
一、建康的都城空间与“郊外”
二、“东田”释义——建康东郊的园宅化问题
三、钟山的建筑累积与“疆界”整理
四、结语
第四部分 山居与记述
山居与生活世界 —— 读刘孝标《东阳金华山栖志》
一、《山栖志》所见金华山的文化景观
二、石室·精舍·寺馆·田园:“山中”生活场所的拓展
三、“山中”生活与山外世界
四、结语
山岳记述的形成 —— 以“南岳”衡山的早期文献为例
一、山岳记与真形图
二、山中道馆与碑铭
三、本来的历史和写的历史
后论
一、“土地所在”与江南地方性
二、信仰景观的变化及其空间表现
三、山林与周边区域的互动关系
四、“山中”文化场与山林记述
五、山岳历史中的六朝遗产
引用文献
· · · · · · (收起)
第一部分 山岳祭祀
国山禅礼前夜
一、“吴真皇帝”与“太平之主”
二、孙吴政治中的符瑞传统
三、阳羡国山的地理背景
四、结语
宫亭庙传说
一、宫亭庙与庐山庙
二、庙主:山神与蟒蛇
三、庙神传说及其传承者
四、信仰接触与山林空间
第二部分 神仙、洞天与道馆
句容茅山的兴起与南朝社会
一、普通三年茅山立碑事件
二、“神仙侨民”与江南新乡土
三、茅山道馆的兴起及其信仰图景
四、结语
“不死之福庭”:天台山的信仰想像与寺馆起源
一、神仙洞府的想像与误读
二、山中道馆的分布与神仙洞府的关系
三、佛教的早期开拓及其空间特征
四、结语
六朝会稽海岛的信仰意义
一、“青徐之东海”与“会稽之东海”
二、方诸、句曲与桐柏——神仙“州郡”的空间构成
三、生籍、死籍的运作与仙府、鬼府的关系
四、结语
第三部分 山寺及其周边
南朝佛教与乌伤地方 —— 从四通梁陈碑刻谈起
一、问题与史料
二、佛教影响乌伤的早期线
三、头陀、山寺与村邑佛教信仰
四、“影响人王”始末
五、法会与苦行——村邑佛教团体的运作问题
六、结语
钟山与建康东郊
一、建康的都城空间与“郊外”
二、“东田”释义——建康东郊的园宅化问题
三、钟山的建筑累积与“疆界”整理
四、结语
第四部分 山居与记述
山居与生活世界 —— 读刘孝标《东阳金华山栖志》
一、《山栖志》所见金华山的文化景观
二、石室·精舍·寺馆·田园:“山中”生活场所的拓展
三、“山中”生活与山外世界
四、结语
山岳记述的形成 —— 以“南岳”衡山的早期文献为例
一、山岳记与真形图
二、山中道馆与碑铭
三、本来的历史和写的历史
后论
一、“土地所在”与江南地方性
二、信仰景观的变化及其空间表现
三、山林与周边区域的互动关系
四、“山中”文化场与山林记述
五、山岳历史中的六朝遗产
引用文献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共128册),
这套丛书还有
《选择·接受与疏离》《清代世家与文学传承》《日本后现代与知识左翼》《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中庸的思想》
等
。
喜欢读"“山中”的六朝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山中”的六朝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 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修订本) 9.4
-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 8.7
-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9.4
- 北宋晚期的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 8.8
- 祖宗之法(修订版) 8.8
-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9.0
- 《春秋》与“汉道” 9.0
- 郊庙之外 8.3
- 东汉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8.7
- 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 8.9
“山中”的六朝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 更多书评 2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风景、原风景、文化景观论 (南池子)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87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山中”的六朝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Lawliet 2019-09-24 23:21:04
山中何所有?洞天与寺馆。作者尝试描摹出山岳这一地理空间在六朝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其“景观”形态的生长过程。书中问题并非无人关注,但作者试图将这一观察视角体系化的展示出来,从文本的叙述、信仰想象的构建,再到景观形态生成。全书最喜欢的两篇是《六朝会稽海岛的信仰意义》和《钟山与建康东郊》,前者接续余英时、刘安志的研究,论及佛教前,事关彼岸的泰山-东海信仰。东海地点的南移,方诸青童与茅山洞天的仙界层级体系... 山中何所有?洞天与寺馆。作者尝试描摹出山岳这一地理空间在六朝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其“景观”形态的生长过程。书中问题并非无人关注,但作者试图将这一观察视角体系化的展示出来,从文本的叙述、信仰想象的构建,再到景观形态生成。全书最喜欢的两篇是《六朝会稽海岛的信仰意义》和《钟山与建康东郊》,前者接续余英时、刘安志的研究,论及佛教前,事关彼岸的泰山-东海信仰。东海地点的南移,方诸青童与茅山洞天的仙界层级体系,以及北酆鬼府(泰山)信仰的傀儡化。后者详细讨论建康东郊的文化区域景观的生长,展示东晋南朝建康东郊的庄园与钟山寺观图景,极富有诗意与美感。考据和想象是作者的两支妙笔,但概念之实不应被考据之实所替代、淹没,如书中反复提及的神圣空间与文本书写等概念,前者被寥寥带过,后者则被文献考据而取代。五星而减半星。 (展开)
3 有用 Binns 2020-10-17 11:03:13
以文化景觀切入,將歷史研究的視角從人轉移到自然景觀與人的互動,是開創典範的作品。第一章〈國山禪禮前夜〉未脫傳統政治史,和之後略有些隔。用了類書、地志、宗教文獻、政書、碑刻;多引羅柏松(James Robson)Power of Place : The Religious Landscape of the Southern Sacred Peak。
7 有用 韧勉 2019-11-02 01:35:01
这是一本打破“次元壁”,足以成“家”的学术佳作,魏帅的学术创意有四,其一以“名山”这一地理概念为象限,以全新的范式研究六朝时代的政治特性与地理属性。这种范式并非凭空新起,在其中我们也能看出对六朝史研究的两代学者唐长孺与王永平的继承与发挥。其二《国山禅礼前夜》、《句容茅山的兴起于南朝社会》和《山居与生活世界:读刘孝标<东阳金华山栖志》三篇精湛至极,详细解析了六朝变迁当中的政治史、道教史、文化史与移民... 这是一本打破“次元壁”,足以成“家”的学术佳作,魏帅的学术创意有四,其一以“名山”这一地理概念为象限,以全新的范式研究六朝时代的政治特性与地理属性。这种范式并非凭空新起,在其中我们也能看出对六朝史研究的两代学者唐长孺与王永平的继承与发挥。其二《国山禅礼前夜》、《句容茅山的兴起于南朝社会》和《山居与生活世界:读刘孝标<东阳金华山栖志》三篇精湛至极,详细解析了六朝变迁当中的政治史、道教史、文化史与移民史的互动与变迁。其三他擅用日本、欧美、台湾、大陆的佛道哲学研究、以及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治学。其四擅用中古时代的类书、集书中的碑文资料,非现时性的出土文献内容的重新定性。以上种种使得本书成为中国史领域2019年度出版的必读书目,不远的将来本书定会成为《东晋门阀政治》之后“六朝史研究”领域的必读经典。 (展开)
165 有用 文在兹 2019-09-16 22:35:55
自《东晋门阀政治》以来,国内学界关于六朝史最具典范性的著作。每一篇文章都很熟悉,是自己一直想做却做不出来的研究,有种梦想成真的感觉,好空虚。
12 有用 灵灵 2019-07-27 18:05:20
每次重读,都有启发,这种感觉,就像每周在研究室和老师聊天,愉快且舒服!
0 有用 Whatever 2024-10-08 12:19:37 日本
“入口和出口”
0 有用 栖筠 2024-09-18 20:47:02 北京
怎么材料堆得高高的,氛围感搞得足足的之后就没了……本来觉得会是很有意思的文化史,但得出来的结论还是很平淡啊,一块一块的,里头都不如入坑作。倒是提示了一点:重视地图。
0 有用 桃之夭夭 2024-09-12 23:21:00 北京
主要是关于永嘉之乱后,南朝山林洞府中信仰空间的发展和演变,一方面有北方信仰体系的南迁,另一方面也有官方和当地大族之间的融合,还有当地民间信仰的发展。这么小众冷门的话题,居然也能做到如此地步。
0 有用 Eigentlichkeit 2024-09-12 14:36:57 北京
最喜欢茅山和山居两篇。作者在书中勾勒出了名山的地景,拆解文本的生成环节,强调名山兴起其中的地方性,同时觉察信仰世界与生活的同构。会让我莫名想到想到本雅明写波德莱尔…
0 有用 小熊攻击2E920 2024-09-11 20:11:00 陕西
师姐推荐的书,对我在做的论文大有裨益,相见恨晚。拜读之后更是肃然起敬! 一直很喜欢《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没想到魏老师从这首诗切入,太惊喜了。 导师锐评:写得很有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