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军 短评

热门
  • 3 我是喵叔 2019-11-21 20:42:05

    中规中矩的清末新军通史,传统兵志的写法,创新不足。全书最大问题其实不是作者自认为的史料制约,而是对先行研究的引用和回应极其不充分,这与其“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清末新军的专著”的自我定位显然不符。又,作者在后记里说,“我的研究生彭贺超、杨旭平参与了部分章节的写作。彭撰写了第五章第二季太湖秋操、永平秋操部分;杨撰写了第六章大部分初稿”,让人读着怪不是滋味…

  • 1 拖刀笔吏 2019-10-30 23:02:30

    这本书非常厚重,像教科书一样让人感觉可靠和具有浓厚的知识密度。新军的历程,挺让人感慨的,原本是朝廷改革军制的重要依赖,结果朝廷灭了,新军却成了新朝的重要军事力量,到后期很快又成了旧社会部队的代名词。书中分门别类的列举了和新军有关的各种资料,比如当时新军军衔和绿营、文官的对照表,比如新军的架构等等,但是没有历史照片,这是被很多人认为是可惜的地方,不过我认为,这样可以将精力聚焦在内容本身。书中对袁世凯等人的评价,也没有做主观的判断,仅仅是从客观出发,说了他们做了啥事,欣赏这样的治学态度。

  • 3 Tradition 2019-11-24 10:38:16

    看完,中国都一支近代军队的志书,新在哪里,一看便知。可以同时参阅旧邦新造,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政治学阐述,张华腾北洋集团的崛起一起看这段历史。举世无双袁慰亭

  • 1 云归 2019-08-27 12:19:41

    系统梳理了清末新军的情况,但是新军同社会转型的关系这一块写的不够。可以说,是一本不错的志书。

  • 0 乾元 2022-01-08 19:27:01

    袁世凯反卖锅阐释,西方军学引进大纲。所谓传统本位,不过是超人一步,做人所未能,求人所未知,此中国先进之道。至于袁慰亭评价,或云无罪,或云罪莫大焉,此后世之人因世事转变而解说之,若洪宪地下知晓,亦必一笑而之。

  • 0 罗斯托夫采夫 2023-10-01 20:52:45 广东

    非常全面的清末新式陆军志书,从沿革到章程都介绍得很详细,比较遗憾的是并没有利用好外语资料。

  • 0 一桥阿尼玛 2022-06-19 18:30:26

    断断续续翻了一阵。与几本外人先行研究相比,多了大段的史料,少了一些故事性的线索。个人感觉,新军研究无法离开外文史料,尤其是日文,无论是日本教习,还是中方的留学生,日本方面的视角至关重要。不仅是会操,日本其实一直紧密关注着新军的建设和发展,至少从目前看到的报告来看,日的敏锐程度绝对高于英。另外,新军内到底存在多少个人或地方的成分,和内外相关的学术讨论密切关联,若套用戦後デモクラシー的概念,也可以得出新的认识,内战过后的暴力机器,往往逃不过双刃剑的结局

  • 0 草蟲 2021-08-31 10:39:09

    工具书。要言不烦。

  • 0 华仔小号 2024-05-17 00:03:44 北京

    史料内容很详细,但对具体的现代化军事系统本身讲的不是太明白,感觉罗列了很多史料,但分析不太深入

  • 0 南海老祖 2024-10-07 23:50:53 广东

    应该定义为清末新军教科书

  • 1 桃李不言 2021-07-12 23:20:15

    没有读完,查资料的时候翻过几次。很多地方与刘凤翰的《清末新军》雷同,所引材料及所做论述并无多大新意。做工具书合适

  • 0 万卷 2019-08-12 18:41:24

    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题目,但内容一般。如果作为一本通俗读物,系统介绍了清朝新军的历史和制度章程,尚说的过去。但本书的定位是学术专著,各章内容前人几乎都涉及过,所用史料并未超过前人,也没有参考引用近些年新出的论文和著作,有些说不过去。因此,作者后记中期许“打造出一部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清末新军的专著”,只能说,此书系统却不深入。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