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aissance (Le Jardin de la)。文艺复兴时期,连城堡也不再是之前那种坚不可摧的堡垒了,而是变成度假、休闲、精致的所在。这从弗朗索瓦一世沿着卢瓦尔河建造的城堡可见一斑。花园也参与到这场变革中来,它们成了住宅的延伸物,绿荫环绕、繁花似锦,古代雕像随处可见。不过,花园的设计并没有变得天马行空。对称规则仍是主流,园里的水依旧是死水。灵感来自意式花园。文艺复兴的精神依然存在于维朗德里城堡花园、舍农索城堡花园、圣日耳曼昂莱城堡花园、枫丹白露宫花园和卢森堡公园内。以上这些花园在数百年间也被整修多次,但它们保留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建筑、雕塑、行道树和透视法的元素,有眼力的内行可以从中看出它们往日的辉煌。您若是想参观真正的文艺复兴园林,请务必从法国穿过阿尔卑斯山,到邻国意大利去看看
28 有用 莫克夏 2019-09-24 10:21:59
充满人文关怀与人格独立,令人赞赏。这一句我印象极深,“尽管我是国家公职人员,但我坚持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由的人——不管这样做是错还是对;我向国家奉献了一部分脑力,但不会向它交出我的心和我的灵魂。”
9 有用 danyboy 2019-11-21 11:09:12
一本词典形式的法国园艺文化史。当然,每个词条的“解释”可不是一两句话,而是一篇或长或短的文化随笔。读这本书应该很悠闲,随手翻阅,哪怕不了解这些花园、园丁、园艺工具、园林方法、诗人、艺术家、名花异草等等的名字,也仍然会读的津津有味,几乎每一个“词条”都有故事、八卦,因此并不令人疲倦。翻译也不错,颇有老辈翻译的语感。对我来说比较遗憾的是,我是匆匆忙忙来读的,心情并不悠闲,更重要的是我是坐在城市大楼的格子间读《花园词典》,这简直太讽刺了。
9 有用 Oceannagirl 2019-12-05 21:24:45
2019已读35:感谢出版社的赠书,也许有人觉得这本书的定位有点尴尬,但我必须要说,这是一本非常棒的巴黎旅行指南!看此书之前推荐看一下BBC的《法国花园》纪录片,里面提到的重要花园几乎都在此书中提到了!有此基础就不会在读到勒诺特的时候一头雾水了。本书作为一个巴黎园林及相关冷门知识点的补充,真的很难在国内找到类似的读物了,对于我这种又喜欢园艺又喜欢旅行的人(尤其爱去冷门地方)简直是量身定做的书啊!至于作者的文笔恰到好处的幽默,并没有大段大段的自然描写,但是确实把法国园艺那种骄傲劲表现出来了——在凡尔赛宫留名青史实在太难了,除非你是勒诺特2333
6 有用 宝木笑 2019-10-12 16:59:46
在“说走就走的旅行”盛行的今天,这本书有点儿逆流而上的味道:阿兰·巴哈东在非常认真地讲述关于园艺的故事。如果研究园艺学,这本书蛮好的,如果只是偶遇,那更好,有些书能让人心静。你在书中追踪某个花园中的片花细叶、蜜蜂瓢虫,你在书中感慨某处古迹的声势浩大、气韵磅礴。不管是东方园林的“重情”,还是西方园艺的“唯理”,不管是我们的“壶中天地”、“戒子须弥”,还是他们的“形式至上”、“几何唯美”,其实都在表达同一种渴望——如何让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时空。这样的心境,即使加上各种关于花园的轶事,也只能是文化苦旅式的沉思。所以,这注定不会是一本热闹的书,也正好回归了园艺本身的品味:我在这里,不悲不喜,期待着你的回来,看你在某个小径分叉的花园,回首往事,品品生活。
5 有用 Bonbon和猫 2019-09-23 13:27:09
Dictionnaire amoureux,爱意满满的词典。这套丛书引入中国,分在华师大出版社六点分社和联合低音两家单位,花开两朵,各自芬芳。赞美。
4 有用 🧡勞小姐🧡 2019-10-14 17:15:27
-_-阿兰 • 巴哈东的《花园词典》以微观的角度向读者展示,园艺师是如何通过花、草、水、木这些大自然的要素,来打造现实世界的伊甸园。伊甸园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几乎所有的诗人、作家、画家都在自己的作品里谈论过它。而花园,则是现实中的“伊甸园”。我们只是像亚当和夏娃一样,扮演着“园丁”的角色,在现实世界的一隅之地打造自己的“伊甸园”。
4 有用 林微云 2019-11-05 19:54:58
这本书让我挺惊喜的,虽然采用的是词典的形式但是一点也不枯燥,内容上更像是各个相关词汇的小散文合集,内容看起来有点散,但确实每个词每篇文章都是与花园这个主题相关的。很多词条很有意思,作者也不吝啬地讲了很多八卦,例如“布尔黛西埃尔花园”中分别从女方和男方两个不同角度讲了亨利四世和情妇加布丽埃勒的情事与花园设计;在“凯尔达洛花园”中还追溯了绣球花这个词的前世今生;很多画家如莫奈、卡耶博特、梵高都与花园艺术关系密切。园艺与历史、艺术与花园的结合,真的是一本很有趣的词典。
3 有用 Shirleysays 2019-11-06 21:41:19
虽然厚达五百页,但读起来却充满愉悦。造园即造境。跟随巴哈东的笔,一处又一处,在世界著名园林里游历。我们时而为设计师赞叹,时而为花园主唏嘘。花园,是人与自然合力创造的仙境。
4 有用 Lamentos 2019-10-29 19:27:44
不仅是一本西方园林设计的词典,更是一部充满了法式浪漫谐趣的哲理小品文集。以各种与西方花园园艺设计相关名词为结点,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各种牵涉到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绘画、电影)等典故轶事,勾勒出园艺的历史变迁及相关知识(建筑与树木花朵、设计与布局、古堡与名园、设计师(一位好的园艺师应当有画家的眼睛和诗人的灵魂)与园丁、便利工具与休闲设施、文化遗产与精神家园),探索作为西方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花园,作为城市与地域之灵魂伊甸园的花园,其内在所蕴含的真正本质与丰富精神。
4 有用 斑斑 2019-10-09 12:16:57
扑面而来的人文主义气息以及苦于对历史生疏而无法尽会其意的尴尬。利用词典(索引)的方式来写作是并不常见的方式,这使得整部作品不具备线性的叙事关系。这样虽然可以随取随读,但一切的背景铺垫只能建立在个人知识的积累之上。
2 有用 谢小迪 2019-11-27 19:29:31
一座吸引人的花园,离不开园艺师精心照料,离不开设计师别出心裁的设计,但更重要的是,它要有一个独特的灵魂。
3 有用 似云 2019-12-04 10:11:46
很有意思的短文合集,也是让人心静的书,关于花园、公园甚至墓园中的园艺,以及与园艺有关的人、植物甚至动物,作者职业经历让他对这些内容有细微的观察和独特见解
3 有用 黎戈 2019-09-26 07:22:47
关于花园的各种发散性小散文。
3 有用 亞歷山大裡亞 2020-01-05 21:03:39
Dictionnaire Amoureux系列的一本,本身难说有多少学理依据,不过辞典这种结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有意思的写法。我更感兴趣的是其中谈到的各种植物的名称,逛花园也是在人工与天工的较量中对事物的偶然遭遇,作者也以这种写作方式通过拼接零散的花园构件引出关于花园的独特而真实的体验。
3 有用 申弗之 2019-12-30 21:00:48
19176“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每座花园自有它自己的故事,建造的人有故事,游园的人有故事,记录的人有故事,看记录的人也有。透过词条,不仅仅是目之所及的那些文字,是一层一层的历史,带起一片一片的人生。“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杜丽娘见景伤春,然而,见这些文字如果不去亲眼看看大师与时光造就的景色,更是遗憾。
3 有用 沧海客@爱翡翠 2019-12-28 22:29:46
很精美而有趣的园林著作
3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19-12-09 13:41:42
Renaissance (Le Jardin de la)。文艺复兴时期,连城堡也不再是之前那种坚不可摧的堡垒了,而是变成度假、休闲、精致的所在。这从弗朗索瓦一世沿着卢瓦尔河建造的城堡可见一斑。花园也参与到这场变革中来,它们成了住宅的延伸物,绿荫环绕、繁花似锦,古代雕像随处可见。不过,花园的设计并没有变得天马行空。对称规则仍是主流,园里的水依旧是死水。灵感来自意式花园。文艺复兴的精神依然存在于维朗德里城堡花园、舍农索城堡花园、圣日耳曼昂莱城堡花园、枫丹白露宫花园和卢森堡公园内。以上这些花园在数百年间也被整修多次,但它们保留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建筑、雕塑、行道树和透视法的元素,有眼力的内行可以从中看出它们往日的辉煌。您若是想参观真正的文艺复兴园林,请务必从法国穿过阿尔卑斯山,到邻国意大利去看看
3 有用 余鹧鸪 2019-11-25 21:21:34
一般的词典,词条整齐地排列着,就像种子躺在收纳盒里。读这本的时候发现,每个词条都是不同的植物,组成了一座漂亮的花园。 “我在我的灵魂里建造一个花园。”(儒勒·雷纳尔) “造一个花园的乐趣胜过凝望天堂。”(安妮·斯科特-詹姆斯) “如果你拥有一间书房和一个花园,你便拥有所需要的一切了。”(西塞罗)
3 有用 丛林宜歌 2019-11-16 22:25:03
作为法国首席园林设计师的作者文学素养很高,旁征博引,唯独把夏多布里昂《墓畔回忆录》里写秋日的经典句子当成了瑟南古写的。以字母排序,囊括了法国所有的园林和部分有代表性的欧洲园林,还有相关代表性的植物、动物、园艺工具。知道了很多有意思的知识,比如奥斯曼巴黎改造计划和奥斯曼男爵的绿道设计者阿尔方,又比如德穆兰振臂高呼要攻打巴士底狱的地方原来是在皇家宫殿花园,也就是巴尔扎克《幻灭》里描绘的妓女揽客欢场。山茶花如何从中国传到日本再到法国,小仲马的《茶花女》里如何把山茶花camellia的两个L写少了一个。还有终于搞明白了法式花园和英式花园的不同,以及卢梭和福楼拜他们为什么看不上法式花园。
1 有用 幽篁 2020-03-23 19:04:15
放在床头听着音乐随意翻阅。要是字体再大些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