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首所印聞一多「杜甫」p7,“紅黃參半的棗子,花花刺刺的灑將下來”,“刺刺”誤,當爲“剌剌”。花花剌剌,形聲詞,“花剌”即口語中常用的huala。
p10倒數第3行引杜甫《壯遊》詩,“忽如攜葛疆”,“疆”字誤,當爲“彊”。葛彊,人名。
p32注〔二〕,“束皙”,“皙”字誤,此人名爲“束晳”

《辭源》(商務印書館1988年7月版)
(6.25補按: 束晳之名,我查了幾種工具書,都是作“晳”。據說《晋书》卷五十一本传,作上析下白之皙。也許作“皙”亦可,待考)
p32注〔二〕,"全首俱見隐稱,雜諸杜集中,幾難分辨",“隐”字似誤,當爲“穩”。《漢語大詞典》【穩稱】2.妥帖工稳。清.薛雪《一瓢诗话》:“为人要事事妥当,作字要笔笔安顿,诗文要通体稳称,乃为老到。”
p90注〔一〕:《通鑑》:「范通謂王浚曰:“君平吳之日,當角巾歸第。”」“浚”字誤,此人名爲“王濬”,人名特定用字不可改字。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