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这本书的钥匙是前三章,必须耐着性子把她介绍的荣格派的童话心理学做个大体了解,后面到实例就轻松多了,也有了些意味。目前我看的研究儿童文学中的心理学的书(正规心理学研读,不是周作人、卡尔维诺那种),有四位吧,全是荣格派的。
《2020.1》 解读太到位了,虽然有1/4不知所云。
解读应该是系统的归纳与挖掘,而不应该是利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阿尼玛,阿尼姆斯等来进行知识构建,原型和童话元素之间,意象和意象之间压根构不成完整的符号体系,读着是真的累啊!
冯·法兰兹深受荣格影响,对童话的解读很值得一看,童话本身涵盖心理学,宗教,神学,民族,民间故事等诸多内容~ 解读童话对于分析童年的心灵成长非常有用。 之前读了吕旭亚的《公主走进黑森林》就对法兰兹产生了浓厚兴趣。
实在有点儿枯燥,一度想放弃😂
有点枯燥大部分内容没看明白
扣一颗星是因为大部分内容看不懂,这本书写的还是很好的
专业又神秘。 作者对童话的解读简直是一种蛊惑,神之又神,玄之又玄,虽然读得很过瘾,还是有很多地方存有疑惑,须反复细读。
2022.05 是我不配
终于看完了~
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收录讲座互动问答部分
用心理学分析童话的总共有两派,一是法兰兹代表的荣格学派,一是贝特尔海姆代表的弗洛伊德学派。舒伟老师《走进童话奇境》中贝特尔海姆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讲述,对荣格学派的介绍较少,我想通过阅读本书来了解荣格学派的研究方法,并在之后的选题中运用相关方法来分析研究对象,抱着这样的目的阅读这本拿在手里很轻薄的书。读到第27页很兴奋,作者介绍了很多相关的书目。读到第三章时感觉收获很大,因为了解了大概的研究路径,第四五六章是对《三根羽毛》的分析,非常细致,也让我明白用集体无意识解读童话需要深厚的欧洲文化、民间文学、神话学、人类学等的功底,第七章是囫囵吞枣看完的,一直半解,几乎是为了完成阅读任务在读了。
超出预期好看好读的一本书。佛洛依德,荣格,阿德勒,心理学的三个方向,这本书是荣格的学生书写的,读到很多优秀观点。 对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投射分析,对理解身边人事物以及自我成长的理解有很大帮助。 摘选几句笔记了的书摘~ 无意识本质努力为人类备妥达到崭新及更高层次意识所需的事物,这个驱力的起始点通常源自阴影面,然后会慢慢且完整地被赋予人性。 所有的恶根源自行压抑。 我们所妒忌的对象,拥有我们自身可能创造或达成的特质,因此它是个可补救的毛病。 置身于没有出口的情境,或是处在没有解决方式的冲突中,是典型的自性化历程起始点,注定要出现无解的情境。 婚姻是为了养育孩子所组成的小型财务社群。 梦境述说的不仅仅只是因果关系,更是最终的方向。 只有在自我遵循且不抗拒整体心灵的内在本能驱力时,才能有最佳的表现。
每每读冯·法兰兹,都不得不赞叹她真的是太厉害了
仿佛吧,看了一篇论文。
#4月读书 《解读童话》by 玛丽法兰兹 读童话总会生出很多疑问,为什么总有不明是非的君主要试炼英雄?为什么路上的考验都是三个?为什么国王永远不认得自己的女儿?为什么主角总要开启禁止通行的房间?为什么动物会说话?继看完《公主走进黑森林》后,另一本荣格派用分析心理学去梳理童话母题,阿尼姆斯和阿尼玛,自性相遇和集体无意识脉络的书。象征太深奥了,自我太迷人了,好好探索这些诘问本我的故事,有意思。
书很好,是我不配😭
童话是集体潜意识最纯粹,最精简的表现方式,它以最坦诚且最简练的形式代表原型。原型是指神话、宗教、梦境、幻想、文学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意象,它源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潜意识。这种意象可以是描述性的细节、剧情模式,或角色典型,它能唤起观众或读者潜意识中的原始经验,使其产生深刻、强烈、非理性的情绪反应。神话大多表达的是它所属及使之续存的文明所具有的国家和民族特点。童话就是骨架,它是整体最基本最永恒不变的核心,它展现的是原型的基本架构,而神话就像血肉,会随着所属的文明而衰退,剩下的部分就是童话中原型。
理解童话这一本足矣(可惜我对童话比较无感),另外阿尼姆斯的部分有点遗憾
其实还行,就是越看越无聊,也不知道为啥。
> 解读童话
5 有用 黎戈 2019-12-10 07:10:51
这本书的钥匙是前三章,必须耐着性子把她介绍的荣格派的童话心理学做个大体了解,后面到实例就轻松多了,也有了些意味。目前我看的研究儿童文学中的心理学的书(正规心理学研读,不是周作人、卡尔维诺那种),有四位吧,全是荣格派的。
3 有用 喜多慧 2020-01-05 14:03:38
《2020.1》 解读太到位了,虽然有1/4不知所云。
2 有用 做个犬儒就挺好 2022-06-13 20:24:38
解读应该是系统的归纳与挖掘,而不应该是利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阿尼玛,阿尼姆斯等来进行知识构建,原型和童话元素之间,意象和意象之间压根构不成完整的符号体系,读着是真的累啊!
1 有用 沙栗 2020-06-04 12:08:39
冯·法兰兹深受荣格影响,对童话的解读很值得一看,童话本身涵盖心理学,宗教,神学,民族,民间故事等诸多内容~ 解读童话对于分析童年的心灵成长非常有用。 之前读了吕旭亚的《公主走进黑森林》就对法兰兹产生了浓厚兴趣。
1 有用 戴拾贰 2022-02-08 21:16:17
实在有点儿枯燥,一度想放弃😂
0 有用 清晨时抬头看天 2021-12-03 16:54:35
有点枯燥大部分内容没看明白
0 有用 格雷 2021-11-23 09:19:28
扣一颗星是因为大部分内容看不懂,这本书写的还是很好的
0 有用 小诗 2023-05-12 20:26:02 上海
专业又神秘。 作者对童话的解读简直是一种蛊惑,神之又神,玄之又玄,虽然读得很过瘾,还是有很多地方存有疑惑,须反复细读。
0 有用 元气饭团 2022-05-21 19:24:42
2022.05 是我不配
0 有用 Ash 2022-10-20 11:56:51 山东
终于看完了~
0 有用 盛开了 2023-02-21 23:36:08 北京
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收录讲座互动问答部分
0 有用 一只快乐小鸡仔 2023-01-20 16:27:34 湖南
用心理学分析童话的总共有两派,一是法兰兹代表的荣格学派,一是贝特尔海姆代表的弗洛伊德学派。舒伟老师《走进童话奇境》中贝特尔海姆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讲述,对荣格学派的介绍较少,我想通过阅读本书来了解荣格学派的研究方法,并在之后的选题中运用相关方法来分析研究对象,抱着这样的目的阅读这本拿在手里很轻薄的书。读到第27页很兴奋,作者介绍了很多相关的书目。读到第三章时感觉收获很大,因为了解了大概的研究路径,第四五六章是对《三根羽毛》的分析,非常细致,也让我明白用集体无意识解读童话需要深厚的欧洲文化、民间文学、神话学、人类学等的功底,第七章是囫囵吞枣看完的,一直半解,几乎是为了完成阅读任务在读了。
0 有用 Sora 2023-05-03 09:57:55 北京
超出预期好看好读的一本书。佛洛依德,荣格,阿德勒,心理学的三个方向,这本书是荣格的学生书写的,读到很多优秀观点。 对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投射分析,对理解身边人事物以及自我成长的理解有很大帮助。 摘选几句笔记了的书摘~ 无意识本质努力为人类备妥达到崭新及更高层次意识所需的事物,这个驱力的起始点通常源自阴影面,然后会慢慢且完整地被赋予人性。 所有的恶根源自行压抑。 我们所妒忌的对象,拥有我们自身可能创造或达成的特质,因此它是个可补救的毛病。 置身于没有出口的情境,或是处在没有解决方式的冲突中,是典型的自性化历程起始点,注定要出现无解的情境。 婚姻是为了养育孩子所组成的小型财务社群。 梦境述说的不仅仅只是因果关系,更是最终的方向。 只有在自我遵循且不抗拒整体心灵的内在本能驱力时,才能有最佳的表现。
0 有用 清藤 2023-08-28 23:53:54 浙江
每每读冯·法兰兹,都不得不赞叹她真的是太厉害了
0 有用 relax国王 2022-07-31 22:54:22
仿佛吧,看了一篇论文。
0 有用 Pinoko 2022-07-23 19:08:55
#4月读书 《解读童话》by 玛丽法兰兹 读童话总会生出很多疑问,为什么总有不明是非的君主要试炼英雄?为什么路上的考验都是三个?为什么国王永远不认得自己的女儿?为什么主角总要开启禁止通行的房间?为什么动物会说话?继看完《公主走进黑森林》后,另一本荣格派用分析心理学去梳理童话母题,阿尼姆斯和阿尼玛,自性相遇和集体无意识脉络的书。象征太深奥了,自我太迷人了,好好探索这些诘问本我的故事,有意思。
0 有用 chenrl 2022-04-11 16:14:37
书很好,是我不配😭
0 有用 水晶猫耳朵 2024-01-23 16:26:39 重庆
童话是集体潜意识最纯粹,最精简的表现方式,它以最坦诚且最简练的形式代表原型。原型是指神话、宗教、梦境、幻想、文学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意象,它源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潜意识。这种意象可以是描述性的细节、剧情模式,或角色典型,它能唤起观众或读者潜意识中的原始经验,使其产生深刻、强烈、非理性的情绪反应。神话大多表达的是它所属及使之续存的文明所具有的国家和民族特点。童话就是骨架,它是整体最基本最永恒不变的核心,它展现的是原型的基本架构,而神话就像血肉,会随着所属的文明而衰退,剩下的部分就是童话中原型。
0 有用 dynight 2021-02-08 20:09:27
理解童话这一本足矣(可惜我对童话比较无感),另外阿尼姆斯的部分有点遗憾
0 有用 TequilaSunset 2020-10-10 08:21:35
其实还行,就是越看越无聊,也不知道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