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日本文豪中岛敦重塑中国古典,书写东方“变形记”。收录中岛敦长子•中岛桓致中国读者序。随书赠折纸老虎!
————————————————
★日本文豪中岛敦重塑中国古典,书写东方“变形记”。
精选《山月记》《弟子》《李陵》等名篇,故事皆取材自中国古代典籍,重新演绎李征、子路、李陵、苏武、悟净等人物的故事。
★特别收录中岛敦长子•中岛桓致中国读者序。
中岛敦的长子中岛桓先生已年过八旬,此次特别为中国读者写下序文,回忆与父亲相处的日常。
★《山月记》常年入选日本高中语文教材。
日本高中四大必录教材:中岛敦《山月记》、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夏目漱石《心》、森鸥外《舞姬》。
★执笔书写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探求自我存在的意义。
“深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自信有几分才华,不甘与瓦砾为伍。”
“世人皆为驯兽师,猛兽即各人性情。”
★超人气动画《文豪野犬》主人公...
日本文豪中岛敦重塑中国古典,书写东方“变形记”。收录中岛敦长子•中岛桓致中国读者序。随书赠折纸老虎!
————————————————
★日本文豪中岛敦重塑中国古典,书写东方“变形记”。
精选《山月记》《弟子》《李陵》等名篇,故事皆取材自中国古代典籍,重新演绎李征、子路、李陵、苏武、悟净等人物的故事。
★特别收录中岛敦长子•中岛桓致中国读者序。
中岛敦的长子中岛桓先生已年过八旬,此次特别为中国读者写下序文,回忆与父亲相处的日常。
★《山月记》常年入选日本高中语文教材。
日本高中四大必录教材:中岛敦《山月记》、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夏目漱石《心》、森鸥外《舞姬》。
★执笔书写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探求自我存在的意义。
“深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自信有几分才华,不甘与瓦砾为伍。”
“世人皆为驯兽师,猛兽即各人性情。”
★超人气动画《文豪野犬》主人公原型作家,日本文坛当之无愧的明珠。
★知名译者代珂耗时一年精心编译,译文考究,尽显中岛敦“汉文体”的魅力。
★台湾著名设计师许晋维担任装帧设计,外封采用日本竹尾VENT NOUVEAU特种纸,兼顾色彩呈现与和纸质感,内封使用压凹工艺,尽显古朴大气。
★一切心魔皆是纸老虎。随书赠折纸老虎,直面它!打败它!
————————————————
作为对人性的知性的理解者,中岛敦身上有一种穿越性,这种穿越性可以和夏目漱石以及晚年的幸田露伴媲美。——伊藤整(日本作家)
在现代青年作家中,天资、写作风格甚至文章长度都和芥川龙之介接近的不就是中岛敦吗?一定意义上可以把中岛敦称作现代的小芥川。——中村光夫(日本作家)
中岛敦是日本汉学传统的最后闪光点。——新保祐司(日本文艺评论家)
————————————————
本书精选日本作家中岛敦的《山月记》《弟子》《李陵》等名篇,故事皆取材自中国古代典籍。中岛敦重新演绎李征、子路、李陵、苏武、悟净等人物的故事,以此回应时代,探求自我。
唐代才子李征自恃才高,不甘与贱吏为伍,却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终日郁郁寡欢。某日夜半,李征于梦中惊起,狂乱之中化作猛虎冲入山林。
监察御史袁傪奉命出使岭南,途中忽遇猛虎于草木丛中飞跃而出,眼见就要扑至袁傪,又转身退了回去。紧接着草木丛中传来人声:“好险!好险!”
袁傪听那声音似曾相识,大惊之余开口问道:“听你的声音,可是我的好友李征?” 此时,只听传来隐隐啜泣,那人低声应道:“正是在下。如今我已是异类之身,不知故友是否愿与我交谈片刻?”
作者简介 · · · · · ·
中岛敦
日本作家。一九〇九年出生于日本东京。一九三三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系。曾任教于横滨高等女校(现为横滨学园)。一九四二年二月在《文学界》发表《山月记》《文字祸》,震动文坛;五月发表《光•风•梦》,入围芥川文学奖;十二月因哮喘病发作去世。
中岛敦汉学造诣深厚,作品 多取材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山月记》为日本高中语文教材常选篇目。日文版《中岛敦全集》获“每日出版文化奖”。
————————————————
代珂
一九八五年生。文学博士。现任教于日本东京都立大学人文社会系。译有伊坂幸太郎、东野圭吾、三岛由纪夫、京极夏彦等作家作品多部。
目录 · · · · · ·
喜欢读"山月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山月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山月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83 条 )

有一种幸福叫读了中岛敦的《山月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这本书最开始的时候是因为被蜗牛书摘的那句“人,焦虑到极致,会变成野兽”吸引,但是读了以后发现这本书的魅力可远不止于此。 读中岛敦的这本小说合集有一种绝望之中被抚慰的幸福感。 就像果麦小编说的:“《山月记》给我带来了强烈的幸福感,就是那种看完后深以为然并瞬间治... (展开)
“美玉与瓦砾”到底在说什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美玉与瓦砾 《山月记》流传最广的,是下面这段话: 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 每次看到这话,我只觉得“这有些道... (展开)

-
泡菜五花肉 (非典型处女座)
一、书摘部分 ◆ 山月记 >> 1.深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自信有几分才华,不甘与瓦砾为伍。日渐避世离俗,心中自卑怯懦之自尊终在愤懑与羞怒中愈发张狂。世人皆为驯兽师,猛兽即各人性情。 【活的太通透也太累了,觉得自己不落俗,又时时刻刻都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极为自卑却从内里有一股莫名的孤傲,不愿坦然的满足甚至面对自己的欲求,又不能洒落的舍弃自己的欲望,矛盾纠结,渐渐迷失,要么沉沦,要么疯狂】 &...2020-08-21 13:32:57 6人喜欢
一、书摘部分
◆ 山月记
>> 1.深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自信有几分才华,不甘与瓦砾为伍。日渐避世离俗,心中自卑怯懦之自尊终在愤懑与羞怒中愈发张狂。世人皆为驯兽师,猛兽即各人性情。
【活的太通透也太累了,觉得自己不落俗,又时时刻刻都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极为自卑却从内里有一股莫名的孤傲,不愿坦然的满足甚至面对自己的欲求,又不能洒落的舍弃自己的欲望,矛盾纠结,渐渐迷失,要么沉沦,要么疯狂】
>> 2.碌碌无为,则余生太长;欲有所为,则人生苦短。
>> 3.动情悲叹处,跃起翻腾也好,俯身伏地也罢,终无一人能懂。正如为人之时,同样无人理解自己内心脆弱易伤。湿我皮毛者,并非只有夜间露水啊。
◆ 弟子
>> 1.木受绳则直,人性放纵肆意,又岂能不以教学矫正之?端正磨炼,方可成为有用之才。
>> 2.“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岂止于犀革。”
【把天赋磨为才能,才是真正的有为才人】
◆ 李陵
>> 1.他从未对所谓的中庸之徒感到如此愤怒。他们比奸臣酷吏更难应对。至少站在旁观角度的他为此愤怒不已。他们一味追求良心上廉价的坦然并试图使旁人放心,这更是岂有此理。他们不辩解,不反驳,心中既无反省亦无自责。
>> 2.既然自己只求问心无愧,无论此问心无愧之举招致何种结果,为士者都只能坦然承受。
◆ 悟净出世
>> 1.为什么妖怪是妖怪而不是人?因为他们是畸形的生命,他们执着于自身的某种特性,不顾其他特性间的均衡关系,竭尽所能地强化它,直至丑陋而非人的地步。
【执着于某个部分,要么成魔给自己画了圈,要么成特项才能之人吧。其实妖怪也不可怕,有些只是执着在某个方面,心地或许也不坏呢。】
>> 2.时间长短的度量只有一个,那就是感受时间者的实际体会,不明此理者是为愚。听说凡人世界里做出了衡量时间长短的器物,这真是为后世播下了巨大误解的种子。大椿之长寿、朝菌之夭殇,并无长短之别。时间,只不过存在于你我头脑当中而已。
◆ 悟净叹异——沙门悟净之手记
>> 🌟1.与其说具备意义的外在世界引起了他的注意,不如说是他逐一赋予了外在世界以意义。
>> 🌟2.他不但容忍了这种悲剧性,还无畏地去寻求正确而美好的事物。
>> 3.面对柔弱的师父内心那份可贵的坚强,我们只有惊叹。我觉得,内在的尊贵包裹于外在的柔弱之下,这也正是师父的魅力所在。
>> 🌟4.师父的内心早已有所觉悟,无论何时何地哪怕窘困至死,皆可保持幸福。所以,他无须向外寻找出口。
>> 5.我从未想过,这世上有谁能拥有如此多的快乐,又能不遗余力地尽情享受这些快乐。
>> 6.师父永恒的注视和怜悯的目光所及之处,是那些面对终将到来的灭亡仍凄凉地试图绽放的睿智与爱情以及诸如此类的美好事物。
◆ 汉诗
>> 第一首
习习东风夜淡晴,星光润晕不鲜晶。
清明未到天狼没,谷雨已过角宿莹。
庭上见星幽客意,花阴踏露惜春情。
微芳满地无人识,只有邻家静瑟声。
>> 第五首
北辰何太回,人事固堪嗤。
莫叹无知己,瞻星欲自怡。
二、文字用词学习:
>> 日落晖、黄云结暮
>> 上方是硕大圆满的春月,银光照进水下,本就不深的河底一片雪白光明。悟净起身,带着酣睡过后的清爽。
>> 水下的世界被月光染成一片银白,平缓的歌声仿佛狩猎的号角飘进风里,余韵袅袅,悠长连绵。
>> 怫然
>> 那张如手工雕琢而成的娴静面庞,有时又不经意间流露出如火焰般华美的变化。就像雪白冰冷的石龛里忽然亮起烛火,眼见她耳朵如美玉般赤红通透,漆黑的眼眸顾盼闪烁,妖艳而温润。
三、小结:摘自网友小生
1.山月记:
李征一生爱好诗作,清名寡欲,不屑与俗士为伍,然而踌躇满志却又难以得偿所愿,终为现实而折服,重回俗世。久久不平心中愤懑,终化作猛虎,其间有醒悟,皆是当时太偏执,傲气过余而才气又略有不足。今日化作猛虎,正如当日为人,时常沉吟所感,而既不得为人所解,又不得为人所近。不知是人现今为虎,还是猛虎曾经为人?
2.弟子
子路起初对孔子不以为意,一番交谈后便始五体投地。其后随孔子周游各地,不求平步青云,也不为修身养性,纯粹只为常伴夫子左右,与其食风饮雨。子路向来率真任性、为人果敢刚毅,甚好打抱不平,犹在孔子门下,更容不得他人言行伤夫子半许。子路对孔子,并非盲目不知清醒,他也会与夫子为难,心生质疑,但这并不改其敬爱之心。在子路心中,有其偏执的坚守,正如剑有双刃,这份坚守既成就了他,也毁灭了他。
3.李陵
李陵不安于辎重管理,因而向汉武帝请缨,誓以己之少弱抗击匈奴之多强,好大喜功的汉武帝许之。对战中,纵使是敌强我弱、敌众我寡,在李陵的领导下,汉军也略显胜势。然而因管敢投降匈奴,致使李陵大败被俘。
李陵被俘消息传入武帝耳,帝大怒,欲惩其家人,而彼时的朝野,多是奸佞之辈,为了迎合皇帝,昔日夸奖李陵的人全都转而攻之。除了仗义执言的司马迁。司马迁因为李陵家人求情,被处以腐刑,对于文人而言,比死刑更令人痛苦。但身体上的屈辱并未使其放弃心中的执念,出狱之后,便再无太史令司马迁,而只剩述史人司马迁。既是继承父志,也是履行使命,更是顺从宿命,最终为我们呈现了“史家之绝唱”的《史记》。
李陵虽是作为俘虏,但因其祖父李广之威名,加之其自身的强势,又因匈奴好武,因而被待以厚礼。但李陵虽身在匈奴,但心却仍系大汉,并期以诈降为汉再建大功,直至因谣言使其家族再遭武帝屠戮,又因从来李氏多遭不公待遇,逐渐使其发生了动摇,开始将矛头转向大汉。
而在李陵被俘之前一年,苏武就已被俘,并因其坚决而被发配北海牧羊。期间,归汉之心始终不渝。之后二人相见,李陵产生了困惑,在这数年间,苏武一直忍受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苦难,可他仍然坚毅的活着,可他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此时的他为何没有了初时自尽的勇气,究竟是什么支撑着他在一个没有希望、只有磨难的地方活了这么久,何况大汉对其并无大恩,何况他的所作所为还是不为人知晓的?种种困惑没有解答,也不用解答,相形之下,李陵已自惭形秽,并以此为训。
数年后,司马迁功成而瞑目,苏武如愿以归汉,而李陵,
环境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吗?
4. 名人传
纪昌欲学箭术,遂想拜入飞卫门下,先是用两年时间学会不眨眼,再是用三年时间学会视微物如巨物,其后始得飞卫首肯。数年间便得飞卫真传,箭术已与其相去无二。纪昌想成为天下第一,便起歹心暗杀恩师,不成,遂生悔意,与飞卫重归于好。在飞卫的介绍下,纪昌来到霍山,与甘蝇学习“不射之射”。九年之后,学成归来,年少轻狂、好大喜功已不复存在,神箭手也不再执箭,最终,连弓为何物都不记得了。只留下了一个传说。
至为是不为,至言是不言,至射是不射。应作“道”解,几于“道”者为“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5. 盈虚
卫灵公爱姬南子与大夫宋朝偷奸,太子蒯聩联合刺客戏速阳欲诛南子,然而戏速阳违约,阴谋败露,蒯聩与其不得已出逃晋国。逃亡期间,卫灵公去世,由蒯聩之子辄继位,为新卫候。这个曾经的儿子,却禁止蒯聩归国,无奈,隐忍十三年。之后,蒯聩联合其姐伯姬及其情人浑良夫、其子孔悝,政变得以成功,蒯聩遂成卫庄公。大权一日入其手,屠尽天下负心狗。卫庄公得权之后,不是与民安息,而是复仇、享乐。其子疾欲取而代之,因此几次三番找借口除掉庄公心腹浑良夫,虽有“三不死”之特赦,然而欲加之罪 何患无辞。另一方面,晋国赵简子又责备庄公不知恩图报,欲问难之。一日,庄公于噩梦惊醒,找人算卦,知其余日无多。而在这为时不多的余日里,庄公不想着去行善积德,争取民心,反而肆意放纵,鱼肉百姓,终卒于百姓手中。
政权之下无血亲。天道轮回,报应不爽。
6.牛人
叔孙豹自鲁国逃往齐国,途中与一女子野合,其后竟另成家庭而遗忘了此妇人。多年后叔孙豹回到鲁国,跟随他的,只有两个儿子,妻子已随齐国大夫而去。此时,当年妇人带来一子,名为牛,后为竖牛,与叔孙豹梦中的救命恩人如出一辙。竖牛行事乖张,为人孤僻,深得叔孙豹喜爱,也不为另儿子所嫉妒。往后,叔孙豹卧病在床,其间,竖牛设计害死豹之长子孟丙,再逼走次子仲壬,最后饿死叔孙豹。叔孙豹直至临死前,才幡然醒悟过来,然而此时,他所说的真相,在别人看来,不过疯子之言而已。
万事都假别人之手,久而久之,便失了自己,而只剩别人。
7.悟净出世
悟净所在的流沙河底,呈现出一片百家争鸣的景象,然而各家都在固执己见,只以自己为真理掌握者,因而各家思想都只在自己的封闭的圈子里转悠,难得上升或朝前。有传闻说,悟净的前世乃为天宫凌霄殿内的卷帘大将,但此刻他却没有关于前世的记忆,于是开始怀疑,怀疑前生,怀疑此世,怀疑人的意义,怀疑宇宙的意义。这种怀疑在他吃了九个取经人之后更为尤甚。为了得救,他便踏上了求解之路。一路上,遇到了各家代表。有强调功利的墨家,黑卵道人;有强调方生方死的道家,坐忘大师;有强调及时行乐的务实主义者,虬髯鲇子;有强调仁爱却从不践行虚伪的儒家,无肠公子;有强调亲近自然的道家,薄衣子;最后是女偊氏,强调答案本身其实不具有意义,有意义的是追逐的过程。一路下来,悟净似乎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此时,佛家的观音菩萨来了,也在强调不必追问“何故”,行动本身才是意义所在,悟净的意义不是去空想,而是去随取经人西行。悟净虽无大彻大悟,但终也走上了取经之路,也是自渡之路。
妖怪为什么是妖怪而不是人,除了外貌之外,他们也在思想。大概是因为,他们都在坚守着自己的那份偏执,正如人群中若有人偏执一端,不知回转,我们也会称之为“怪人”。妖怪是怪,怪人也是怪。
8.悟净叹异——沙门悟净之手记
悟空的强大,除了天分,还有那份纯粹,不为外界所扰,心念之处即化为现实。除却强大,他还时时如火,温暖一切但又不灼伤一切。他从不在意个人生死,只因总是将师父安危置于个人之上。他从不念及过往,只因经验教训已在无意中融入当下。只是他近乎完美却不自知,因此也苛求他人完美。
三藏法师柔弱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强大的内心,包容万象,悲剧或是美好。遇事总是向内求索,内心不动,外界便无法加诸我。此外,他与悟空都是超脱了必然与自由的,必然即是自由。
八戒热爱生命,热衷于享受一切美好。
什么是人,他们仨便是人。
9.妖氛录
夏姬算不得角色妖姬,却也令无数男人为之倾狂,而她对于这些男人也总是顺其自然,不为之而喜怒哀乐。泄治因向陈灵公谏言不可迷恋夏姬美色而被诛,夏姬之子征舒因不满母亲与灵公、孔宁以及仪行父等人的淫乱而刺死灵公,其后引来楚国征伐,之后征舒被处以车裂。这都不为夏姬所动。之后楚庄王、子反、襄老及其子黑要皆与夏姬暧昧不清,她都坦然接受,也不觉荣耀,也不觉苦恼。最后,夏姬为老谋深算的巫臣所获,虽得夏姬,却失去了一切,不知所得之为何物,所求之为何故。
作为并不算出众的木偶,有什么罪过是她应该承担的呢?如果有,那便是生而为人。
10.汉诗25首
回应 2020-08-21 13:32:57 -
灵感。 (life is only one。)
昔日我既被奉为一方鬼才,又岂能全无自尊。只是此乃自卑怯懦之自尊。妄想以诗成名,却不愿求师访友,切磋琢磨;又不愿违背心意,与世俗之人为伍。此皆因自卑怯懦之自尊心与妄自尊大之羞耻心所致。深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自信有几分才华,不甘与瓦砾为伍。日渐避世离俗,心中自卑怯懦之自尊终在愤懑与羞怒中愈发张狂。2021-01-14 13:35:20 3人喜欢
-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其实,任何人都是驯兽师,而那野兽,无非就是各人的性情而已。于我而言,这种妄自尊大的羞耻心就是野兽,就是猛虎。它毁了我自己,害苦了我的妻儿,伤害了我的友人,最后,又如此这般,将我的外形也变成了与内心相一致的模样。如今想来,...
2019-12-29 16:25:08 2人喜欢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其实,任何人都是驯兽师,而那野兽,无非就是各人的性情而已。于我而言,这种妄自尊大的羞耻心就是野兽,就是猛虎。它毁了我自己,害苦了我的妻儿,伤害了我的友人,最后,又如此这般,将我的外形也变成了与内心相一致的模样。如今想来,我自己仅有的那么一点才华也都付之东流了。我常卖弄什么‘无所作为,则人生太长;欲有所为,则人生太短’的格言,其实我哪有什么远大的志向,无非是害怕暴露自己才华不足之卑劣的恐惧和不肯刻苦用功的无耻之怠惰而已。
回应 2019-12-29 16:25:08
-
悟空:无邪。理解现实状况,并从中找出实现自身目标的道路。意念极度纯粹和强烈。 三藏:透彻大千世界(自身,其他生物)的可悲与可敬之处,还无畏地去寻找正确而美好的事物,内心早有觉悟,做好准备,全无担心。清澈、落寞、悲悯,注视永恒。 悟空&三藏:所承受的一切是必然,从必然中看出圆满。【将必然看做自由】接纳现实的方式。 八戒:执着于此世,拥有并享受许多快乐。享乐同时内心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2022-05-14 17:12:13
-
《山月记》——中岛敦 事实上我们原本就是一无所知的,不知情由来的逆来顺受着,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这便是生灵之宿命。 是的,确实如此,以往的人生就像是被包裹在一张茧里,糊里糊涂,按部就班,人云亦云,随波追流,却有着时常反思自己行为的不能称之为恶习的习惯,惯常在反思中责备自己(或许这是严重的心理问题,当然这又另当别论了),后悔当时为什么那样做。 在难受中罪责于父母,责怪他们没有教导自己如何为人处事,如...
2022-04-13 18:46:11
《山月记》——中岛敦
事实上我们原本就是一无所知的,不知情由来的逆来顺受着,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这便是生灵之宿命。
是的,确实如此,以往的人生就像是被包裹在一张茧里,糊里糊涂,按部就班,人云亦云,随波追流,却有着时常反思自己行为的不能称之为恶习的习惯,惯常在反思中责备自己(或许这是严重的心理问题,当然这又另当别论了),后悔当时为什么那样做。
在难受中罪责于父母,责怪他们没有教导自己如何为人处事,如何接人待物,如何认知这个世界,觉得他们仅仅是供自己吃喝,只是养而不教,这些想法当然是藏于自己内心深处无人所及的地方,然而就是这些想法让自己日渐郁结于心,成为死疙瘩至今无人可解。
然随着自己心理的逐渐成熟,阅历的逐渐增长,却也明白他们也是无可奈何,他们的成长环境有限,能力有限,能供给吃喝、能供给上完大学已是近了全力,他们在这世上根本没享受到多少快乐,更别提教给孩子如何有意义的活下去。
当我以为自己认识到这些真相后会原谅他们,但是出乎预料的并没有,内心对他们带给自己的伤害(儿时最多的记忆就是家庭争吵,由于寄住被亲戚瞧不起)还是耿耿于怀,至今不知道如何解开心结,可以做到对任何人心平气和的说话,但是做不到和他们任何的平常的交流,一说话必然有一股邪火直冲而上,导致自己失去理智,过后看见他们落寞的神情又自责不已,自此一次次地落入死循环。
故由于自己的家庭和成长环境导致自己对这个世界缺乏基础的认知,故自己之前还想着如果我能写一本自传就命名为《卵生》,顾名思义,如今的我貌似已经把一层薄薄的白色软膜从内到外扒开了,正在挣扎着把最外面的硬壳戳破,希望这一日早日到来!
回应 2022-04-13 18:46:11
-
悟空:无邪。理解现实状况,并从中找出实现自身目标的道路。意念极度纯粹和强烈。 三藏:透彻大千世界(自身,其他生物)的可悲与可敬之处,还无畏地去寻找正确而美好的事物,内心早有觉悟,做好准备,全无担心。清澈、落寞、悲悯,注视永恒。 悟空&三藏:所承受的一切是必然,从必然中看出圆满。【将必然看做自由】接纳现实的方式。 八戒:执着于此世,拥有并享受许多快乐。享乐同时内心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2022-05-14 17:12:13
-
《山月记》——中岛敦 事实上我们原本就是一无所知的,不知情由来的逆来顺受着,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这便是生灵之宿命。 是的,确实如此,以往的人生就像是被包裹在一张茧里,糊里糊涂,按部就班,人云亦云,随波追流,却有着时常反思自己行为的不能称之为恶习的习惯,惯常在反思中责备自己(或许这是严重的心理问题,当然这又另当别论了),后悔当时为什么那样做。 在难受中罪责于父母,责怪他们没有教导自己如何为人处事,如...
2022-04-13 18:46:11
《山月记》——中岛敦
事实上我们原本就是一无所知的,不知情由来的逆来顺受着,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这便是生灵之宿命。
是的,确实如此,以往的人生就像是被包裹在一张茧里,糊里糊涂,按部就班,人云亦云,随波追流,却有着时常反思自己行为的不能称之为恶习的习惯,惯常在反思中责备自己(或许这是严重的心理问题,当然这又另当别论了),后悔当时为什么那样做。
在难受中罪责于父母,责怪他们没有教导自己如何为人处事,如何接人待物,如何认知这个世界,觉得他们仅仅是供自己吃喝,只是养而不教,这些想法当然是藏于自己内心深处无人所及的地方,然而就是这些想法让自己日渐郁结于心,成为死疙瘩至今无人可解。
然随着自己心理的逐渐成熟,阅历的逐渐增长,却也明白他们也是无可奈何,他们的成长环境有限,能力有限,能供给吃喝、能供给上完大学已是近了全力,他们在这世上根本没享受到多少快乐,更别提教给孩子如何有意义的活下去。
当我以为自己认识到这些真相后会原谅他们,但是出乎预料的并没有,内心对他们带给自己的伤害(儿时最多的记忆就是家庭争吵,由于寄住被亲戚瞧不起)还是耿耿于怀,至今不知道如何解开心结,可以做到对任何人心平气和的说话,但是做不到和他们任何的平常的交流,一说话必然有一股邪火直冲而上,导致自己失去理智,过后看见他们落寞的神情又自责不已,自此一次次地落入死循环。
故由于自己的家庭和成长环境导致自己对这个世界缺乏基础的认知,故自己之前还想着如果我能写一本自传就命名为《卵生》,顾名思义,如今的我貌似已经把一层薄薄的白色软膜从内到外扒开了,正在挣扎着把最外面的硬壳戳破,希望这一日早日到来!
回应 2022-04-13 18:46:11 -
波尼老弟 (吃我无产阶级铁拳!)
李征又发声道——— 方才我道不知为何遭此命数,细想之下亦非全无头绪。当初为人,我竭力避免交游。众人皆道我倨傲不恭、妄自尊大。众人却不知,此实为近乎羞耻之心理。昔日我既被奉为一方鬼才,又岂能全无自尊。只是此乃自卑怯儒之自尊。妄想以诗成名,却不愿求师访友,切磋琢磨;又不愿违背心意,与世俗之人为伍。此皆因自卑怯儒之自尊心与妄自尊大之羞耻心所致。深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自信有几分才华,不甘与瓦...2022-04-06 23:55:32
李征又发声道——— 方才我道不知为何遭此命数,细想之下亦非全无头绪。当初为人,我竭力避免交游。众人皆道我倨傲不恭、妄自尊大。众人却不知,此实为近乎羞耻之心理。昔日我既被奉为一方鬼才,又岂能全无自尊。只是此乃自卑怯儒之自尊。妄想以诗成名,却不愿求师访友,切磋琢磨;又不愿违背心意,与世俗之人为伍。此皆因自卑怯儒之自尊心与妄自尊大之羞耻心所致。深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自信有几分才华,不甘与瓦砾为伍。日渐避世离俗,心中自卑怯懦之自尊终在愤懑与羞怒中愈发张狂。世人皆为驯兽师,猛兽即各人性情。于在下而言,猛兽即是妄自尊大之羞耻心。彼乃猛虎,耗损己身,苦妻子,伤友朋,终令己外形变化至此,使之相符于内在。如今想来,真正是枉费我仅有的那点浅薄之才。 碌碌无为,则余生太长;欲有所为,则人生苦短。此般警句常挂嘴边,我却全然只为卑怯与怠惰之情左右,畏惧自身才短或遭暴露,厌烦劳苦付出。这世上论才能远逊于我,却肯潜心磨炼诗词,终成大家者大有人在。今我化作老虎,方才领悟个中道理。每每想至此处,仍感胸中灼烧,悔恨不已。作为人的生活已一去不回。如今心中诗作即便再拔群出类,又有何方法将其发表?更何况心性已日渐趋于猛虎,这该如何是好?往昔岁月被我荒废,又该如何是好?苦不堪言。这种时候,我常爬上对面山顶,立于岩石之上,朝空谷怒吼。满心悲愤焦灼,总想向人倾吐。昨夜我亦至彼处对月长啸。心中苦闷又有谁人分担?群兽听闻己声皆惶恐畏惧,跪拜臣服。群山、树林、明月、清露,万物只当是一头猛虎狂怒咆哮。动情悲叹处,跃起翻腾也好,俯身伏地也罢,终无一人能懂。正如为人之时,同样无人理解自己内心脆弱易伤。湿我皮毛者,并非只有夜间露水啊。 引自 山月记 回应 2022-04-06 23:55:32
论坛 · · · · · ·
《名人传》疑惑之处求解答 | 来自古道抹茶 | 1 回应 | 2021-11-15 21:01:05 |
不同的出版社有什么区别吗 | 来自. | 1 回应 | 2021-10-09 13:28:06 |
【编译】具体指的是什么意思啊? | 来自狮狮 | 1 回应 | 2021-09-18 14:46:49 |
请问哪位读懂了名人传,可否解释一下结局? | 来自窄树 | 6 回应 | 2021-01-31 21:25:4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2 )
-
三秦出版社 (2019)8.4分 14657人读过
-
限时抢
-
中华书局 (2013)8.7分 8752人读过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0)8.3分 758人读过
-
限时抢
-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8)7.8分 593人读过
-
限时抢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千评9分书 (Sheryl)
- 37°暖书单(二) (37°暖)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 (无心恋战)
- 豆瓣五星图书【短篇小说】 (爱玛·包法利)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山月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8 有用 shiroi 2020-05-13 07:31:23
以中岛敦先生的汉学修养,若能继续书写唐宋元明清各位大家的人生百况,将何其精彩啊!惜天妒英才,33岁就驾鹤归西,时1942年。
318 有用 十三月 2019-12-05 13:23:59
碌碌无为,则余生太长;欲有所为,则人生苦短。
2 有用 加诺兹海垂钓者 2020-04-09 15:33:06
喜欢这个版本的译法,蕴藉又畅快。中岛敦实在厉害,虽然是小说但也极力遵从原典,细腻地还原故事背景和人物心理,艺术处理和剪裁恰到好处。我极喜欢部分篇目中隐隐透露的诡吊与哀凄感,恰与日式古典乐相合。本书配合东瀛古曲食用更佳。 (读这本书也出于看了文豪野犬后对中岛敦的私心..)(补充了很多历史知识..)
3 有用 呆栗 2021-04-12 17:40:53
世人皆为驯兽师,猛虎即个人性情。 代珂这版真是太喜欢了! 还请了台湾的封面设计师许晋维来操刀。 我一直以为对于像森鸥外、中岛敦那个年代这些汉学功底深沉作品行文有些文人气的文章,还是翻译成古白话半文言比较好。同时代中国旧文人行文的那种。一来不影响理解,二来也能保持更多原文的风貌神韵。
9 有用 lovepower 2020-04-20 17:42:31
被中岛敦的汉学修养的深厚 想象力的饱满 人性思索与描写的劲道 深深打动。《山月记》里的那番懦弱自我的剖析 《弟子》《李陵》的人物心理…… 《名人传》令人长叹的结尾,阅读《悟净出世》时的感受和读《悉达多》有共鸣。《悟净叹异》也给我们认识西游记师徒四人的心灵世界以启发,其中是厚积薄发娓娓道来的包容之心与赤诚,哪怕有着借悟净之口带来的情绪。《妖氛录》及以上 读到最后总是不忍翻页,过于饱满的心灵体验... 被中岛敦的汉学修养的深厚 想象力的饱满 人性思索与描写的劲道 深深打动。《山月记》里的那番懦弱自我的剖析 《弟子》《李陵》的人物心理…… 《名人传》令人长叹的结尾,阅读《悟净出世》时的感受和读《悉达多》有共鸣。《悟净叹异》也给我们认识西游记师徒四人的心灵世界以启发,其中是厚积薄发娓娓道来的包容之心与赤诚,哪怕有着借悟净之口带来的情绪。《妖氛录》及以上 读到最后总是不忍翻页,过于饱满的心灵体验需要最后一刻的宁静。 翻译真的很棒,辛苦您了。 (展开)
0 有用 谁家的狗狗 2022-08-17 17:26:54
虽然内核是中国古典小说,但还是能嗅到浓浓的日本味儿。
0 有用 一勺 2022-08-16 14:17:35
怪诞,喜欢牛人那一篇
0 有用 煜寒 2022-08-14 23:14:18
这样的文章竟然不是中国人写的!故事性与哲思俱备,更兼对人性的幽微之处只寥寥数笔便入木三分。
0 有用 御街行 2022-08-14 17:42:48
开篇水平太高了,不过中岛敦先生后期还是“融梗”+“借鉴”了。也可能还是我个人受不了日本文学融入进古代文学然后变成数个古典故事。对于网络上数以万计引用的“美玉瓦砾”论确实出彩,再次阅读完我仍旧不思进取,但已经能坦然与自己的平庸了。
0 有用 森淼 2022-08-13 21:54:32
深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自信有几分才华,不甘与瓦砾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