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制兴衰四百年 短评

热门
  • 10 半生桐 2020-06-03 23:17:22

    1.所谓“币制兴衰四百年”,从书里看来,就没有“兴”过。书名一定出版商取的。 2.我不太确定现在一斤白菜多少钱,但是知道了北魏永安年的普通大米要1000文一斗,绢布200文一匹。南朝的1000文大概能买一斗纯白无暇的精米。 3.货币,根本而言,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用它的流动性,降低人与人、区域与区域之间交易的费用。但是由于长年的动乱,钱币或是干脆不发行,或是作为权贵攫取利益的工具,以满足各类奢侈、军事的巨大开支。货币发行混乱,古钱和灌水大钱并行,良币被劣币驱逐,通缩与通胀交替,经济停滞,民生凋敝。

  • 3 老了的老豹子 2021-09-16 15:53:47

    感觉作者只差向前再走一步了,那就是分析为什么在这个历史阶段,不能大量铸造发行优质钱币,特别是有孔觊、高谦之等已经明白论证之后,还有高澄甚至效法汉文帝政策。粗想可能还是长期战乱使大规模冶金开采难以进行,所以无论官铸还是私铸(官僚),都只是无本之木,铸币来源只是前代钱币,而这无异于饮鸩止渴,铸造越多,真正流通的就越少!

  • 2 石器 2022-02-01 14:26:21

    五铢钱败坏到开元通宝创制之间的情况。通过阅读能增加具体知识。

  • 1 启风 2022-06-07 21:32:04

    可以说是非常好了。中国有关钱币收藏、货币知识的书很多,正经进行断代研究的则凤毛麟角。这本书以文献结合大量出土窖藏,把这几百年要么不铸钱,要么只铸虚值大钱的原因、影响都说清楚了。

  • 1 神策中尉鸭 2024-05-01 22:37:44 北京

    不错,但是不如彭信威的

  • 1 卜客思 2022-02-28 23:20:00

    魏晋南北朝四百年的货币史,就是当权者利用货币掠夺人民财富四百年的历史

  • 5 老鼠儿子会打洞 2022-04-01 22:13:37

    书中有两处错误,一是作者认为萧梁二柱比曹魏二柱要轻小(P44),实际恰好说反,萧梁二柱的铸造是参照北周五铢(有争议,也有认为是西魏铸造)的形制,比曹魏侵轮钱要大;二是作者将极有可能是西晋铸造的蜀五铢误信为蜀汉五铢(P50),这破坏了他自己对于蜀汉政权“增大钱币面额之外又加上铜钱实质减重”的论断,且也影响他对西晋政府的评价(西晋政府可能发行了质量尚可的货币来缓解通货紧缩)。作者的理论与史料解释水平都很高,南北朝的币制腐坏是企图从货币铸造中缓解财政压力的政府与利用货币铸造职权牟利铸造劣币的皇室、官僚共同作用造成的恶果,社会上层对钱的崇拜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而是通货紧缩局面下的畸形结构的体现。

  • 0 汲古脩綆 2023-05-17 15:25:21 天津

    本书主要诠释了中古时期在以金属货币为本位的社会里,因社会动荡和官府的财政需求,而导致货币发行出现通货膨胀与紧缩的双重变奏。其中,通货紧缩是主流趋势,在主流趋势之下为阶段性的通货膨胀扰动。虚发大钱、货币注水、官家盗铸等因素则是危机出现的根源,从而导致民间盗铸、剪凿好币以为劣币,产生广泛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中古货币经济由此难以为继。

  • 0 涒灘 2023-10-15 17:51:49 上海

    2077投入过多,现在开始要补看书了。这本是买好了放案头积灰了。讲述的是三国到隋400年里的货币制度。很遗憾,并没有,因为战争导致王朝更替过于频繁+人口凋零+铸币不足甚至无没有,导致了这一段历史的社会处在通胀与通缩多次循环中。之前食货志这一块我不关心的,光看朝代更迭五胡乱华已经感觉百姓苦,这本书看完有了其他角度的投射,能在这一长段历史生存下来的都不得了啊,太难了。

  • 1 郁则 2022-05-29 23:53:42

    纵观历史,如果说有一个经历数百年之久、百姓陷入痛苦深渊而发展近于停滞的时代,那么无疑以魏晋南北朝最足以作为代表。从某些角度看,该时期经济一样有所进展,并非完全顿滞不前。但中古时期与其前的秦汉,以及其后的隋唐宋比较,发展要相对缓慢的多,却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固然战火的肆虐、民族的冲突、政治的动荡、社会的重组、思想的变异与文化的涵融相互交织,构成了这段无数朝代兴亡历史的大部分内容。但是,由于通货的紧缩与膨胀交替发生且同时肆虐,这一种现象所主导的货币格局,摧折或至少抑制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也是毋庸置疑的。这一个消极力量,使得混乱的时间拖延更久,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这段期间之内文明发展的扭曲,政治的纷乱不安,以及千千万万百姓长期而深重的苦难,这些同样是传统历史认识上不可忽略的重要史实。

  • 0 惟文字间 2022-09-06 08:11:08

    当朝粗制滥造的货币通货膨胀,前朝的精制货币通货紧缩。

  • 0 五官臨淄侯 2022-09-22 00:01:17 辽宁

    这个评分……?货币宏观上差点意思……

  • 0 穆清 2024-08-20 15:55:51 广东

    货币是联通统治阶级与普通民众的重要媒介。如果统治阶级无法很好地克制自利倾向,便会迅速的通过这种媒介将负面效应传导给社会大众,进而造成全局性的政治秩序紊乱。之前读《资治通鉴》,很难深刻理解里面记载的货币知识,这本书把散落在各种史籍中的零散史料串在一起,并借助西方货币理论对魏晋南北朝的货币史进行了解读,很深刻。那时货币制度的不完善很大程度上也因于理论的欠缺与人们对货币流通无深刻的认知,即使强如太宗因恤于民力也不肯铸币一般。但是这也给我们很大启发,作为以政治为志业的人一定要多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切不可盲目自大而自限于一隅。

  • 2 季粟 2022-07-03 20:09:07

    旧版为台版2013年《通貨緊縮與膨脹的雙重肆虐 : 魏晉南北朝貨幣史論》。

  • 0 PiliQ 2024-02-12 20:15:32 上海

    从通货膨胀与紧缩方面看魏晋南北朝货币发展

  • 0 Grit 2025-01-19 18:55:10 北京

    一种市场主义的观点,但写的很扎实,让人想反驳也无从下口。

  • 0 风雨鸡鸣 2024-11-04 18:42:45 日本

    原版题名《通貨緊縮與膨脹的雙重肆虐》,比引进版的所谓“兴衰四百年”要好得多。从货币史角度切入,对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做了非常棒的总结,可读性也很有保证,至少我这个经济史小白读来也十分舒服受用。对中古史我不算内行,但如果把作者的一些提法和论断纳入考虑,或许对我们理解当时的政治、制度、观念等内容也不无裨益。

  • 0 ficus 2020-07-04 09:53:03

    评价这么高?感觉意思不大

  • 0 孥孥阿伟 2020-11-05 10:45:54

    通缩的本质其实就是政府没有财富积累,无法提供充足的货币,通胀的本质是贫穷的政府试图解决市场流通问题和财政问题,进而使货币劣币化。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