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繆塞為19世紀法國文學重量級劇作家,才華洋溢、備受矚目,作品在西方國家屢屢搬上舞台,幾乎是票房保證。本書包含了繆塞兩部作品:《心血來潮的瑪麗安》、《愛情不可兒戲》。繆塞一生中一直在友情、愛情與怨恨的情緒間擺盪,這兩部劇作也是喜劇中帶著悲劇口吻,書中主人翁浪漫的愛情故事因為猜疑、賭氣、報復等人性的醜惡,不但傷害到無辜的第三者,最終愛情也因此而幻滅。
【譯者】阮若缺
法國巴黎第三大學戲劇研究所博士,曾任台灣法國文化協會副理事長、女學會會長、法語教師協會秘書長、政大歐文系主任、政大外語學院副院長,並榮獲法國學術騎士勳章。目前任職政大歐洲語文學系專任教授,兼外語學院代理院長,法語教師協會理事長。專長於法國文學、法國戲劇、法語教學、魁北克戲劇、女性主義、兒童文學、法語系國家文化研究。譯著豐富,包括《異鄉人》、《法國新戲劇》、《小王子》、《超完美鬥智》、《伊斯蘭製造》、《巴黎三寶貝》、《唐璜》、《犀牛》、《包馬歇三部曲》……等。
没想到十九世纪的髮国剧作就已经这么有髮国新浪潮三人行电影那种feel了。《心血来潮的玛丽安》的角色关系有点像博马舍《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罗斯丹的《大鼻子情圣》,但缪塞塑造人物又有新意和复杂性:Celio的爱情也许只是恋母情结投射的欲望,他所追求的爱人也许只是母亲的替代;Marianne选择出轨与其说是独立女性追求自由恋爱和个人幸福,倒不如说更像剧名所说的、是“心血来潮”;Octave像是走在友情与... 没想到十九世纪的髮国剧作就已经这么有髮国新浪潮三人行电影那种feel了。《心血来潮的玛丽安》的角色关系有点像博马舍《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罗斯丹的《大鼻子情圣》,但缪塞塑造人物又有新意和复杂性:Celio的爱情也许只是恋母情结投射的欲望,他所追求的爱人也许只是母亲的替代;Marianne选择出轨与其说是独立女性追求自由恋爱和个人幸福,倒不如说更像剧名所说的、是“心血来潮”;Octave像是走在友情与爱情的钢丝线上的小丑Arlequin,虽然剧里并没有真正背叛朋友,但其实一些台词也暗示了他对Marianne也萌生了暧昧的情愫。不造这些孽海情天里的角色是不是某种程度上也是缪塞自我的写照?如果是的话,与乔治桑的虐恋得多让缪塞刻骨铭心,让他写出《爱情不可儿戏》那种爱之深伤之切的两性关系? (展开)
> 5人读过
> 23人想读
订阅关于心血来潮的玛丽安 爱情不可儿戏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Galois 2021-01-24 23:31:09
没想到十九世纪的髮国剧作就已经这么有髮国新浪潮三人行电影那种feel了。《心血来潮的玛丽安》的角色关系有点像博马舍《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罗斯丹的《大鼻子情圣》,但缪塞塑造人物又有新意和复杂性:Celio的爱情也许只是恋母情结投射的欲望,他所追求的爱人也许只是母亲的替代;Marianne选择出轨与其说是独立女性追求自由恋爱和个人幸福,倒不如说更像剧名所说的、是“心血来潮”;Octave像是走在友情与... 没想到十九世纪的髮国剧作就已经这么有髮国新浪潮三人行电影那种feel了。《心血来潮的玛丽安》的角色关系有点像博马舍《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罗斯丹的《大鼻子情圣》,但缪塞塑造人物又有新意和复杂性:Celio的爱情也许只是恋母情结投射的欲望,他所追求的爱人也许只是母亲的替代;Marianne选择出轨与其说是独立女性追求自由恋爱和个人幸福,倒不如说更像剧名所说的、是“心血来潮”;Octave像是走在友情与爱情的钢丝线上的小丑Arlequin,虽然剧里并没有真正背叛朋友,但其实一些台词也暗示了他对Marianne也萌生了暧昧的情愫。不造这些孽海情天里的角色是不是某种程度上也是缪塞自我的写照?如果是的话,与乔治桑的虐恋得多让缪塞刻骨铭心,让他写出《爱情不可儿戏》那种爱之深伤之切的两性关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