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天气旧亭台的书评 (20)

郑先生 2022-10-19 21:56:11

叶先生文章写的好,吸引人,勾着人往下看。

这本书开卷的时候是上周日的下午,我在阳台,中午给桂花浇完水,推开窗户透透气。 说来就巧,小区楼下就传来“磨剪子戗菜刀”的吆喝声,由远及近再及远。往楼下看就只是街道两旁依然浓绿的树冠,看不见人。 于是我就在想像这个推着自行车走街串巷的师傅的样子,自行车把上是不...  (展开)
米斯特里-塞斯 2022-01-03 00:36:49

被北京甩出去的王八丫丫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去年天气旧亭台》中的每个短篇都是用老北京的地名或者建筑物命名的,七八十年过去了,这些地界儿变成了二环路和地铁的一部分。叶广芩记录着越来越陌生的北京城和一个个被社会浪潮接连打倒的小人物。她尤其擅长用“造反派”作为起承转折,一个踉跄不注意,故事的走向就发生了...  (展开)
职业阅读人 2020-03-27 11:08:49

《去年天气旧亭台》:走进京城旧梦,从市井深处去探寻老北京文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宋代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朋友看到我又在写叶广芩,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看着我说:“这么卖力的老写叶广芩的书,有人给你发钱吗?”我平静而严肃的说,这叫...  (展开)
薰衣草 2025-03-14 15:33:29

时间和怀念的重量——叶广苓的“朝花夕拾”

京味儿三本都看完了,从《采桑子》起步,中间夹着《状元媒》,结尾是这本朝花夕拾式的《去年天气旧亭台》,也曾试着读小说《全家福》,但味儿不是这个味,还是这三本入味,就像书评人说的京味儿。京味儿多的去了,但因了叶广苓的家世,因了天潢贵胄的家族背景,因了几十年的世...  (展开)
Lesley 2024-05-01 22:35:01

我乱写的

读她的书就像深秋降温时喝热米汤一样,妥帖落胃。童年琐事和人生际遇,被她用儿童视角和局外人叙述,铺得深远。不管是人为的恶意还是命运的无情,都不是当下的个体可以抵抗的。 叶广芩用第三者不知情的视角,稀释了人生苦难的浓度。个中曲折和背后的辛酸,读者只能暗自揣度。纸...  (展开)
大而话之 2023-03-13 12:43:44

亭台楼阁里的北京点滴

叶广芩的书有老舍的味道,她用半真半假的金家七格格身份,为我们讲述一个破落皇室贵族家庭的沉浮往事。 《去年天气旧亭台》是短篇小说集,以亭台楼阁为每小篇的题目,里面有几篇在另一本集子《黄金台》也出现过,读来很亲切,权当温习吧。 每个故事读完后都会让人深沉的思考。...  (展开)
石帆方林 2020-05-13 04:26:19

北京味的文字背后的那些人及那些事

好书得细味,坚持一天品一篇。 “太阳宫”写太阳宫村的小伙伴日头(大名叫曹太阳)的故事。 “月亮门”写一个叫苏恵的女孩的懵懂少女心和情窦初开。她被保护得很好,哪怕是在十年浩劫期间。保护她的是养母,作者用侧面描写刻画了这个美丽娴静韵女人付出了多少牺牲。这一篇不大...  (展开)
nisi.D 2019-10-23 13:51:10

好书好装帧,有图有真相。

新经典悄悄再版了叶广芩的三部小说集,冠以京味三部曲之名,装帧设计排版印刷都很用心,粉丝们可以洗版了。 外封用相机拍的 书衣很美 书腰不讨厌 内封素雅 书脊简洁 厚度适中 装订规矩 内文用手机拍的 《采桑子》目录 《状元媒》正文 《状元媒》插图 《去年天气旧亭台》插图 《...  (展开)
香菜籽儿 2024-12-10 14:18:00

2024.12.10读完有感

我最喜欢的应该是第一章《太阳宫》,让我想到我小时候去乡下姥姥家玩的愉快童年时光。没心没肺的小时候,怎么开心怎么来!《太阳宫》前调轻松、欢快,但是最后结局太悲伤。 从《树德桥》开始,作者写的便不再是一坛老酒似的老北京胡同时光了,而是插队之后的回忆。人情冷暖也在...  (展开)
生活在别处 2024-01-19 17:46:29

不一定非要“三部曲”嘛

读《采桑子》很惊艳,读《状元媒》很回味,到了这一本,可能味道就淡了。《月亮门》《扶桑馆》还可以,但是到了后面,还玩什么“74110”的梗,就真的落入俗套了,七格格,不能啊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者的出身与经历,写写大宅门、老贵族这些都是感同身受、手到擒来的,说有那...  (展开)
墨尔本晴。 2023-10-15 20:23:23

从“去年天气旧亭台”想到的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我想,有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在看到这本书名的时候,不自觉地就在脑海里默念了一遍晏殊的这首《浣溪沙》。 这首词哀则哀矣,却又带着一种很能抓住人心的美感。当你正为落花...  (展开)
青尧 2023-06-20 08:50:32

回不去的青春,见不到的故人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这句词出自宋代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原词如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有种物是人非的悲凉。 这本书里写的都是“我”过去在老北京认识的人...  (展开)
楚凝 2023-06-16 11:22:11

《去年天气旧亭台》

一年内读完的第七本叶广芩!其实,此书所包含的九个短篇,《月亮门》、《鬼子坟》、《树德桥》、《黄金台》我之前都读过,可这次依然有滋有味地又读了一遍,我还特别喜欢新增的《太阳宫》、《后罩楼》、《扶桑馆》。我总很享受跟随格格作家生动传神的笔,回到过去,回到从前,...  (展开)
路漫漫 2023-03-30 08:52:29

京味小说

喜欢一本书会爱上一个作者,进而去搜寻他其他的作品。 让我情不自禁这样做的,倪萍是第一个,然后是梁晓声,最近是叶广芩。 喜欢叶广芩文字的生动有趣,喜欢她描写儿时北京四合院的趣事,不仅让一个活泼鬼精的胡同小丫头活灵活现,还贯穿了北京宫里的历史。 宫殿梁上的兽脊,旧...  (展开)
梅子熟了 2023-01-26 06:45:04

小说中特有的京韵符号

《去年天气旧亭台》用老北京的亭台楼榭馆桥斋建筑命名标题做引,讲述了老北京建筑文化和北京人之间特有的千丝万缕的人文情愫和符号的特有白描。 胡同串子,幽默,豁达,天然,在讨狗嫌的年龄段的记事,作者用了很多自黑,调侃,京痞,而又不失宽松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小时候的成...  (展开)
社会兴趣 2022-07-03 00:03:15

格格作家 贵族文化

一开始读叶广岑的是童书,耗子大爷、花猫三丫和大黑狗,读的我不亦乐乎。塑造的丫丫形象实在是太可爱了。虽然差了的年代太久远了,但总能与自己孩童时期共振。之前的阅读笔记和感想都记录在电子书里了,所以也没想过来写书评,有人说经营朋友圈其实是一种恋物癖,但这种恋物癖...  (展开)
陈沫末 2022-01-22 15:39:32

去年天气旧亭台,现今人物难觅踪

老北京的故事,写满了童年的开心,长大的惆怅。很多很多的回忆,明明已经褪了色,却满满的色彩。其实丫丫家里有更多华丽丽的传奇故事,作者点到为止(另书),仅就是童年聊,撩拨的看客心里痒痒的羡慕。至少我对于这样恣意的童年满是崇拜,当即分享给8岁的女儿--如果你也能这么...  (展开)
薇好 2022-01-02 19:17:27

黄鹤一去不复返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直不太关注现当代的作家群体,叶广芩这个名字也是无意间刷小红书看见的,不得不感叹媒体的力量,让我这个故纸堆中的人,能发现现当代华语语境中如此杰出的作者。 前两年也看了几位女作家的作品,严歌苓、蒋晓云、简媜、亦舒……也不是个个都好,笔力深浅看第一本就知道,系统...  (展开)
麦芽 2021-11-09 00:43:23

去年天气旧亭台有感

文章好像通过一个奶奶在讲她的人生经历,很有中国年代感,细节描写到位。书的最后更感觉现代人更浮夸了一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淡薄一些,功利心太强,而那些小村落的老人则更能坚守本心,经历过繁华也更能回归本心。其实人的一生所追求不过是别人高看自己一眼,得到了又如何...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林木木 2023-02-07 16:22:46

于此书,于三部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算是用了不短的时间看完了这三部“叶广芩京味小说”,从《采桑子》《状元媒》到《去年天气旧亭台》,每一本都足够好!但我最喜欢的是中间那本《状元媒》,一言一概之:喜庆! 《采桑子》算是铺垫,也许开头不算精彩,但坚持读完就会对叶广芩的语言风格和京味小说的特色有个大致...  (展开)

订阅去年天气旧亭台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