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好啰嗦啰嗦啰嗦…事无巨细都要描写,与情节无关也要描写…永无止境的描写,不分主次的描写,情节稍有推进又开始描写了…
她能原谅生母是个杀人犯,却没办法原谅生母曾经不爱她。在一个人的潜意识里,对亲情的本能渴望甚至会超越自己的道德评判标准。很自私,也很真实。
若要选择一个词语形容我为这本书耗费的三个小时,“虚度”应是最恰当的选择。书封是骗人的把戏,推荐语是吹破牛皮的噱头,这是阿婆遭遇的最惨烈的碰瓷。凶案到结尾都是板上钉钉,无来由的亲密、背叛和畸恋撒了一捧又一捧咸腥的狗血,捣乱的寻死的释然的情节做了三流剧本的提线木偶。tag里赫然罗列着“社会学”的名号,整个故事除了学者养父喋喋不休的陈述外,和理论与见地搭不上半页纸的关系。小说嚼烂的“救赎”原本是个摊开答案任抄誊的送分题,歪七扭八的考生(作者)还能淡定送上零分卷,也可担得起天赋超群的赞誉了。阅览前特地查询,见到四星高亮,还以为作者灵智大开,笔下喷薄彩霞。遵从太祖教诲,大胆啃咬梨子,竟是个蛆虫遍布的烂果,水军汹涌,开卷有害。从此得了刻骨铭心的教训,百人评分前,切勿理会前作均风评不佳的作家。
我再也不想看到这个作者,真的。
细节描写太多 让故事显得冗长 作者有意把注定要死的人写的该死 也算是对阅读者的一种温柔 菲利帕最终选择了养父给的名字和血缘的姓氏 抛弃了生母给的中间名 也是一种蜕变吧 菲利帕的生母 用自杀获得的保险赔偿 分担房租 这一段带着难言的酸楚 她曾经是个很糟糕的人 但在生命的最后阶段 她努力做一个优秀的母亲 为女儿复仇的父亲 最终也完成了复仇的形式 并且全身而退 故事里的每一个人 都不是完全的好人或彻底的坏人
题目起的恰到好处。血脉和寄养这也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一直关注的话题,到底人格、自我认同到底来自于先天还是后天。先看了书评再看小说,一直期待着最后的大秘密和反转,但有些小失落。女主菲莉帕并不招人喜欢,但每个被寄养的孩子心中都有个‘超人’‘好’父母的形象以及爱着自己迫不得已被抛弃来支撑着自己,然而真相对于菲莉帕来说有些残忍了,可以是杀人犯,但不可以对自己没有爱,那一切的心理信仰就都崩溃了。
“幸运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治愈。”说的就是这个故事吧。其实故事里很多人未来的命运曲线,从童年就已经决定了,那是用一生也补不完整的性格的无底深洞。
filipa 女主 应该也是一个无情的人
女主的人设就是给读者添堵的吧?白眼狼+玛丽苏,想到一出是一出,这怎么考上剑桥的?? 3A
怎么说呢倒也不必这么吹……能看下去但就那样。感觉就是把一个平凡故事说完整了
看到那个期待自己是玛丽苏本人的女主拼命找寻亲身父母,却发现对象竟是qj杀人犯的瞬间,我感到非常畅快。除此之外这本书再无任何可取之处
不推荐给急性子看,实在太多不必要的细致描写了,詹阿姨是不是每本都这么啰嗦啊,是不是她的读者都是很闲很闲喜欢慢慢看长篇巨制消磨时间的? 一开始女主那嫌弃养母的调调让我想起张爱玲的《心经》,以为她潜意识对养父有点像情结,后来发现是养父对她有欲望,怪不得她老阴阳怪气的……结果最后他们滚床单了,呃,叛逆少女的心理你不懂。 最喜欢的是女主生母写的自白信,宛如一部好莱坞黑色电影,不过这么善于剖析自己和老公犯罪心理的自白是在监狱里博览群书自学成才练出来的吗? 詹阿姨这本书写得太满了,几个主角的心理每次她都洋洋洒洒写一大篇,不懂留白。据说零食很喜欢她,怪不得零食后面的作品也废话越来越多
英国传统文化和城市生活的基础细节丰富,文化生活方面的内容很充足,英式社会派推理的氛围营造得很好。不过推理情节少了一点。另外从东方文化的角度来说,也不是很容易理解父女XX作为结尾的意味深长之处在哪…
无聊,主角冷酷又愚蠢
养父根本就是个恋童癖。
看似美好的母女同居日常,一起打工,午间野餐,休息日游览伦敦,温情的假期在知道母亲主动抛弃自己后,戛然而止。《无辜之血》的连环结局收得干净利落,隐藏在基因里的暴力不合作,并没有因为养父母的垂怜恩爱而消散。过于执着错过的,而忽略了周围一直存在的,即便抓住了气球,也容易刺破。
受不了这种啰嗦的文风,而且也不是推理,就是一个女孩寻找母爱的故事……
彭浦新村图书馆/阅读体验不好 真的很啰嗦,很多与推进情节无关的描写。
这本单独的倒比之前看的那两本是一个系列的好一丢丢 女主这是啥人设啊(。不知道是作者的写作习惯还是出版社的翻译问题排版也太密了伤眼睛
人随时都在制造受害者,利用他人或者他们的缺陷掩盖自己的欲望,看似套路的人物关系里,作者埋下了更深层次探讨人性而非法律意义上的受害者的笔触。人性本身很狡猾其程度远远超越刻意编排的诡计。可以把人分成这样两类:被法律和道德惩罚的扭曲,和被伪装的不会被惩罚的扭曲。菲利帕所有对养父母的否定及利用亲生母亲实施的报复,背后最大的驱动全为一场压抑在双方内心深处的乱伦寻求其爆发的机会?而那个为女儿复仇的父亲,无非是一场纯粹支配于发泄自身愤怒的需求的无意义的行为。驱动这些行为背后的都只是人类最本能的欲望。这一切跟菲利帕生父以及养父的行为本身差距并不会太大。
> 无辜之血
9 有用 凌秦年 2020-02-08 16:12:14
好啰嗦啰嗦啰嗦…事无巨细都要描写,与情节无关也要描写…永无止境的描写,不分主次的描写,情节稍有推进又开始描写了…
7 有用 夜夜夜猫子 2020-01-15 10:49:43
她能原谅生母是个杀人犯,却没办法原谅生母曾经不爱她。在一个人的潜意识里,对亲情的本能渴望甚至会超越自己的道德评判标准。很自私,也很真实。
7 有用 金风细雨 2020-03-14 18:29:05
若要选择一个词语形容我为这本书耗费的三个小时,“虚度”应是最恰当的选择。书封是骗人的把戏,推荐语是吹破牛皮的噱头,这是阿婆遭遇的最惨烈的碰瓷。凶案到结尾都是板上钉钉,无来由的亲密、背叛和畸恋撒了一捧又一捧咸腥的狗血,捣乱的寻死的释然的情节做了三流剧本的提线木偶。tag里赫然罗列着“社会学”的名号,整个故事除了学者养父喋喋不休的陈述外,和理论与见地搭不上半页纸的关系。小说嚼烂的“救赎”原本是个摊开答案任抄誊的送分题,歪七扭八的考生(作者)还能淡定送上零分卷,也可担得起天赋超群的赞誉了。阅览前特地查询,见到四星高亮,还以为作者灵智大开,笔下喷薄彩霞。遵从太祖教诲,大胆啃咬梨子,竟是个蛆虫遍布的烂果,水军汹涌,开卷有害。从此得了刻骨铭心的教训,百人评分前,切勿理会前作均风评不佳的作家。
3 有用 路千枫 2020-05-21 20:39:07
我再也不想看到这个作者,真的。
1 有用 舒坦 2025-02-26 23:41:31 江苏
细节描写太多 让故事显得冗长 作者有意把注定要死的人写的该死 也算是对阅读者的一种温柔 菲利帕最终选择了养父给的名字和血缘的姓氏 抛弃了生母给的中间名 也是一种蜕变吧 菲利帕的生母 用自杀获得的保险赔偿 分担房租 这一段带着难言的酸楚 她曾经是个很糟糕的人 但在生命的最后阶段 她努力做一个优秀的母亲 为女儿复仇的父亲 最终也完成了复仇的形式 并且全身而退 故事里的每一个人 都不是完全的好人或彻底的坏人
1 有用 消逝的冥王星 2020-02-02 10:44:17
题目起的恰到好处。血脉和寄养这也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一直关注的话题,到底人格、自我认同到底来自于先天还是后天。先看了书评再看小说,一直期待着最后的大秘密和反转,但有些小失落。女主菲莉帕并不招人喜欢,但每个被寄养的孩子心中都有个‘超人’‘好’父母的形象以及爱着自己迫不得已被抛弃来支撑着自己,然而真相对于菲莉帕来说有些残忍了,可以是杀人犯,但不可以对自己没有爱,那一切的心理信仰就都崩溃了。
0 有用 爪哇国 2020-01-08 15:27:48
“幸运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治愈。”说的就是这个故事吧。其实故事里很多人未来的命运曲线,从童年就已经决定了,那是用一生也补不完整的性格的无底深洞。
0 有用 Jess要去旅行 2022-03-27 15:41:30
filipa 女主 应该也是一个无情的人
0 有用 柒二Dr.Tobe 2022-02-10 06:34:00
女主的人设就是给读者添堵的吧?白眼狼+玛丽苏,想到一出是一出,这怎么考上剑桥的?? 3A
0 有用 坐在云上看星星 2022-03-15 20:47:41
怎么说呢倒也不必这么吹……能看下去但就那样。感觉就是把一个平凡故事说完整了
0 有用 知绘 2021-11-01 21:26:32
看到那个期待自己是玛丽苏本人的女主拼命找寻亲身父母,却发现对象竟是qj杀人犯的瞬间,我感到非常畅快。除此之外这本书再无任何可取之处
0 有用 松露蛋卷 2021-12-09 22:31:59
不推荐给急性子看,实在太多不必要的细致描写了,詹阿姨是不是每本都这么啰嗦啊,是不是她的读者都是很闲很闲喜欢慢慢看长篇巨制消磨时间的? 一开始女主那嫌弃养母的调调让我想起张爱玲的《心经》,以为她潜意识对养父有点像情结,后来发现是养父对她有欲望,怪不得她老阴阳怪气的……结果最后他们滚床单了,呃,叛逆少女的心理你不懂。 最喜欢的是女主生母写的自白信,宛如一部好莱坞黑色电影,不过这么善于剖析自己和老公犯罪心理的自白是在监狱里博览群书自学成才练出来的吗? 詹阿姨这本书写得太满了,几个主角的心理每次她都洋洋洒洒写一大篇,不懂留白。据说零食很喜欢她,怪不得零食后面的作品也废话越来越多
0 有用 藤椒蒸午笋 2022-05-30 17:57:20
英国传统文化和城市生活的基础细节丰富,文化生活方面的内容很充足,英式社会派推理的氛围营造得很好。不过推理情节少了一点。另外从东方文化的角度来说,也不是很容易理解父女XX作为结尾的意味深长之处在哪…
0 有用 Ayesha 2022-11-27 15:32:07 广东
无聊,主角冷酷又愚蠢
0 有用 momo 2022-10-20 14:28:08 浙江
养父根本就是个恋童癖。
0 有用 轻食慢行 2022-07-05 11:05:09
看似美好的母女同居日常,一起打工,午间野餐,休息日游览伦敦,温情的假期在知道母亲主动抛弃自己后,戛然而止。《无辜之血》的连环结局收得干净利落,隐藏在基因里的暴力不合作,并没有因为养父母的垂怜恩爱而消散。过于执着错过的,而忽略了周围一直存在的,即便抓住了气球,也容易刺破。
0 有用 詅痴符 2022-05-10 00:12:54
受不了这种啰嗦的文风,而且也不是推理,就是一个女孩寻找母爱的故事……
0 有用 昕® 2023-04-26 20:25:41 上海
彭浦新村图书馆/阅读体验不好 真的很啰嗦,很多与推进情节无关的描写。
0 有用 巧克力维他奶 2023-04-14 23:12:33 广东
这本单独的倒比之前看的那两本是一个系列的好一丢丢 女主这是啥人设啊(。不知道是作者的写作习惯还是出版社的翻译问题排版也太密了伤眼睛
0 有用 鬼 2020-06-15 16:22:11
人随时都在制造受害者,利用他人或者他们的缺陷掩盖自己的欲望,看似套路的人物关系里,作者埋下了更深层次探讨人性而非法律意义上的受害者的笔触。人性本身很狡猾其程度远远超越刻意编排的诡计。可以把人分成这样两类:被法律和道德惩罚的扭曲,和被伪装的不会被惩罚的扭曲。菲利帕所有对养父母的否定及利用亲生母亲实施的报复,背后最大的驱动全为一场压抑在双方内心深处的乱伦寻求其爆发的机会?而那个为女儿复仇的父亲,无非是一场纯粹支配于发泄自身愤怒的需求的无意义的行为。驱动这些行为背后的都只是人类最本能的欲望。这一切跟菲利帕生父以及养父的行为本身差距并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