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风物010·闽南的笔记(8)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安妮塔 (Ramifications)

    居民 厦漳泉,1000+万人,闽南人河洛人福佬人;短时间大量移民进入+政区长期稳定,导致文化相对独立 最早居民为闽越人,汉武帝灭闽越国,闽越人迁徙一空 三国汉族入闽;西晋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八姓入闽 安史之乱,北人南迁 南宋,移民基本结束,闽南格局已定 海运 1、宋元:泉州港兴盛,蕃商活跃,几乎独霸海洋 北宋,泉州港/刺桐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世界第一大港,元代贸易伙伴98国 远洋贸易船-福船,帆船时代的三大船型...

    2022-06-20 00:11:45   3人喜欢

  • momotolo

    丰富多样的神庙仪式、酬神活动,充分体现了闽南民间文化的狂欢本质。如俄国学者巴赫金揭示,“每个节日在其官方的——宗教的和国家的一面存在的同时,还具有第二个,民间狂欢节的、广场的一面”,这是一种自然地展示人的自由和生命的重要方式。

    2024-06-18 12:58:29   1人喜欢

  • 咲東

    古代的中国人,不太喜欢面对“海洋”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帝王的眼中,海是疆土的自然边界,是贬谪获罪官员的去处,或是逃难时的茫茫绝路;更多生活在内陆的古代人,对海洋始终缺乏想象,只能用“天涯海角”来形容自己终生不能抵达之处。 从中原的角度看闽南,大抵逃不开三个特点:边缘、偏僻、生存艰难。 然而,“爱拼才会赢”的闽南人,只有一件事赢不了:他们始终是全球贸易网络的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 闽南人在海外的凝聚...

    2024-02-10 20:24:43   1人喜欢

  • ssssssssss (复活cd)

    去泉州、漳州、厦门前的非常好的读物 闽南文化需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去感受,不然也就是吃吃当地好吃的,打卡拍个照片 过去感受慢生活是真的很好的体验 这本书底蕴很深,写出来是达到极简,你想知道的吃喝玩乐他告诉你,他也告诉你这些东西的来源和历史的变化 读完这本书,再去这些地方,你会感受到不一样的感觉 不是去旅游,而是去感受一种文化,或者只是休息下来然后脑袋放空单纯体验一下

    2023-07-20 10:36:42   1人喜欢

  • 冰尸

    水仙尊王,简称水仙王,是中国海神之一,以贸易商人、船员最为信奉。各地供奉的水仙尊王各有不同,以善于治水的禹为主。也有人将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边自刎)、爱国诗人屈原(不被楚怀王、楚襄王重用,楚国国势败亡,自沉于江)、忠臣伍子胥(被陷害而自尽,遗体被吴王夫差丢入河底)、木工祖师鲁班、唐朝大诗人李白(传说其醉后,于水里捞月溺死)、《滕王阁序》作者初唐四杰中的王勃(年少渡江溺死)等人,或其他英雄才子、忠...

    2024-09-16 18:45:08

  • 触底反弹

    感觉闽南人独立敢拼是被逼出来的,土地贫瘠,山稠谷稀,阻隔内陆又难以耕种,粮食短缺。一望无际的大海是闽南人唯一可靠的生存之基。没有海禁前,闽南人出海打拼,下海经商没有自家政府的支持,受压于外政政策,受制于外贸易体系,却硬生生的靠自己,靠自己活下去的勇气而拼出了一条生存之路,也才造就了泉州港如此繁华的景象,千船万帆鱼贯而入,人山人海,货物堆积人民富足,大米、瓷器、丝绸、白银汇通。 禁海之后,政府为了...

    2022-01-30 08:08:00

  • The Who (我提着红色的真心)

    1。无远弗届、空谷足音、浩浩无涯、恒持、薪传、空腹酽酽 2。在闽南,中原汉文化发展的这种滞后性,让闽南民众有一种强烈的脱蛮意识和心向中原的文化认同心理。 3。从瘠薄农耕文化底层上繁茂生长的海洋性格 4。内陆的边缘和海洋的前沿 5。舟船成为海洋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一座座航标塔相互守望,借着季风与洋流的助力,为怀揣着货通天下理想的闽南先民编织起海洋贸易网络,并构建起一个流动的海上社会 6。海洋基调成为闽南文化中...

    2021-02-18 17:45:10

  • 漳州东山岛沃角村,岛上渔港

    2019-10-04 16:33:12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地道风物010·闽南

>地道风物010·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