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 詹姆斯·诺尔森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盛名之累
原作名: Damned to Fame
译者: 王雅华 / 刘丽霞
出版年: 2020-10
页数: 1125
定价: 348.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100177795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盛名之累
原作名: Damned to Fame
译者: 王雅华 / 刘丽霞
出版年: 2020-10
页数: 1125
定价: 348.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100177795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看完这些传记(二) (海鹰)
- 已购—戏剧 (赵开放)
- 传记 (ly的读享生活)
- 人物传记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 (炎夏)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0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3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塞缪尔·贝克特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joanna 2021-02-06 16:00:04
我们纪念塞缪尔·贝克特,并不是因为塞缪尔·贝克特以及那些后来深受其影响的荒诞派戏剧家们已经找到了最终的出路,而是因为他们正在路上……塞缪尔·贝克特给予这个世界的,就是世界的倒影。他给予同样致力于这一戏剧事业的人们的,就是生命的倒影。
11 有用 [已注销] 2021-04-08 22:10:21
图书定价已疯
1 有用 momo 2022-01-21 09:54:07
可惜一张照片都没有
3 有用 非虛構 2023-06-25 12:28:30 安徽
智慧之人乃是「優雅」的,因為他們超脫於大眾的平凡消遣之上。這一「昇華」的隱喻是如此具有支配性,以至於即使是它的攻擊者們,也只能通過「昇華」這一透鏡來得到理解。這就意味著:攻擊者們要麼因為對所謂「更高的事物」一無所知而被拋棄;要麼是因為他們已然具備的精明世故而被頌揚。但不知何故,這種說法對有文化的人而言卻有意義、說得通。1969年貝克特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個獲獎理由在字面意義上是一個悖論,因為他的... 智慧之人乃是「優雅」的,因為他們超脫於大眾的平凡消遣之上。這一「昇華」的隱喻是如此具有支配性,以至於即使是它的攻擊者們,也只能通過「昇華」這一透鏡來得到理解。這就意味著:攻擊者們要麼因為對所謂「更高的事物」一無所知而被拋棄;要麼是因為他們已然具備的精明世故而被頌揚。但不知何故,這種說法對有文化的人而言卻有意義、說得通。1969年貝克特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個獲獎理由在字面意義上是一個悖論,因為他的作品被認為從「現代人的貧乏」之中「獲得了昇華」。相應的,在貝克特著作中所發現的東西——那種生命向著低級物質材料的極端退化和還原——只能被人道主義文化的捍衛者們理解為一種負面形象。因為這種負面的形象反而讓「人性」提升到貝克特所描的 「污泥」之上」。「看我們多麼精明世故,我們甚至注意到了污穢。」 (展开)
0 有用 Yehnngic 2024-08-30 14:11:02 上海
感觉盛名之累 累及的是传记作者。。。当个资料集吧 援引出处还蛮详细
0 有用 周伯庸 2024-12-08 20:27:59 广东
“时光流逝。 言尽于此。 谁能说清。 我关灯了。”
0 有用 Yehnngic 2024-08-30 14:11:02 上海
感觉盛名之累 累及的是传记作者。。。当个资料集吧 援引出处还蛮详细
0 有用 Aloysius.🌈 2024-05-08 20:46:21 四川
folly for to need to seem to glimpse afaint afar away over there what –what –what is the word – what is the word
3 有用 非虛構 2023-06-25 12:28:30 安徽
智慧之人乃是「優雅」的,因為他們超脫於大眾的平凡消遣之上。這一「昇華」的隱喻是如此具有支配性,以至於即使是它的攻擊者們,也只能通過「昇華」這一透鏡來得到理解。這就意味著:攻擊者們要麼因為對所謂「更高的事物」一無所知而被拋棄;要麼是因為他們已然具備的精明世故而被頌揚。但不知何故,這種說法對有文化的人而言卻有意義、說得通。1969年貝克特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個獲獎理由在字面意義上是一個悖論,因為他的... 智慧之人乃是「優雅」的,因為他們超脫於大眾的平凡消遣之上。這一「昇華」的隱喻是如此具有支配性,以至於即使是它的攻擊者們,也只能通過「昇華」這一透鏡來得到理解。這就意味著:攻擊者們要麼因為對所謂「更高的事物」一無所知而被拋棄;要麼是因為他們已然具備的精明世故而被頌揚。但不知何故,這種說法對有文化的人而言卻有意義、說得通。1969年貝克特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個獲獎理由在字面意義上是一個悖論,因為他的作品被認為從「現代人的貧乏」之中「獲得了昇華」。相應的,在貝克特著作中所發現的東西——那種生命向著低級物質材料的極端退化和還原——只能被人道主義文化的捍衛者們理解為一種負面形象。因為這種負面的形象反而讓「人性」提升到貝克特所描的 「污泥」之上」。「看我們多麼精明世故,我們甚至注意到了污穢。」 (展开)
0 有用 波拉尼奧的共犯 2022-03-08 16:12:02
很小的令人恐懼的等候室…簡短誦讀《戰爭安魂曲》中的一小段,人們又回到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