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青稞老师对塔是真爱。
原名《塔之愿》,因为编辑觉得不够推理,作者便在某个群里征名,最终拍板选了我起的这个名字,嘚瑟一下( ̄▽ ̄)/
本格?社会?传说?谢谢
(68/100)买的是作者特工版塔之愿,校园风的本格推理,甚至还会看到密室诡计的讲义,看得出属于作者比较早期的作品。
作为处女作,作品的完成度很高。 简单的推理无处不在,密室的诡计有多重解答,塔的构建有了后来建筑的苗头,甚至还多多少少引进了民俗,实在是很丰满。 对于书里人物的亲子关系,尤其是与父亲的关系,值得玩味。或者可以做一个文章。 升学高中里面为什么会有不向学的学生,书里面的解答也很有说服力。 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有了孩子千万别离婚。
更类似青春时代写的青春小说
读的是第一版的塔之愿,不知道新版的是否完善很多,总体来说作为出道作还是可圈可点的,诡计有些薄弱,更像轻小说
青稞真正的第一本长篇
感觉写得有点松散,诡计也不太可信,但与想象中不同,本作的亮点在于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而非案件本身
个人评分8.3 虽然是青稞老师的早期作品,但是值得一看,个人甚至觉得比最近出版的《日月星杀人事件》还略胜一筹。 诡计方面对塔的构思颇具想象力,可能是因为校园的束缚导致脑洞无法再开大一些,所以总觉得有点狂气不足。这样就有些尴尬了,明明推理层面是扎实的新本格式,可诡计相比新本格又总显得有点脱力,有点惋惜。 除了本格之外,我喜欢这一整个故事。老师那时略青涩的文笔正好能书写青涩的青春,希望故事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有充满希望的结局。最起码,我希望在故事的世界里这一点能做到 陈默思的角色定位好像不是天才型名侦探啊,看来以后对待这个系列要换个角度来看了。
诡计可行性不太高啊
感谢青稞赠书和杯子
建筑诡计尚佳。文笔稚嫩,故事又太简单了。
寻狗的那段推理挺有意思,但猜测的成分大了些,有种上帝视角的感觉,没有精准的切入点,看得多少有些迷茫;有些对话过于直白,而且陈默思的表情总是“笑了笑”,使人物不那么有立体感。总的来讲属于比较一般的作品,但对于密室的分类很喜欢,很独特的想法,加一星好了。
《死愿塔》是青稞的长篇推理处女作,时隔多年终于出版,虽然文笔有些青涩和稚嫩,但作为一部校园推理小说,较好地结合了本格推理和社会派思考。校园内的连续死亡事件、少年侦探团、有关许愿塔的“龙退鬼”传说……各种元素交织在一起,最后牵扯出令人震惊的“校园霸凌事件”的真相。 本作在本格诡计的复杂程度上,虽比不上作者后来的作品,但对于校园生活的思考却发人深省:三年高中生涯,我们的生活中不应该只有“学习”这一件事;当身边的年轻生命一个个悄然逝去,作为同学的我们,怎能无动于衷? 对于父母、同学和老师,我们要如何融洽相处,这都是这部小说在“推理”之外,带给我们的值得深思的社会议题!
6分,密室讲义来得太突兀,说到底文中的密室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导读和封底都标榜这是本格加社会(校园霸陵),可诡计普通不吊胃口的同时,阅读其中我也未对校园霸凌咬牙切齿。文中倒是浓墨重彩地写着父母与子女的矛盾。这本书吧,在我这觉得最好的一点便是:真实。可是这塔又不那么真实😰。
看的简中《塔之愿》,所以不清楚台版润色得怎么样。稞佬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处女作,校园青春推理,依旧有建筑推理的戏份,总体来说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特别的亮点,可行性也有待商榷,叙事略流水导致节奏感不佳,不过后面有几个反转还是不错的。其中寻狗那段后期略有改动后被收录于《给孩子的推理故事》
2020.10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校园欺凌事件,以及被欺凌学生自杀后,欺凌者相继被杀的故事。更偏向于社会派,个人觉得其中有几个地方有亮点。一个是隐藏着的第三人,一个是结尾的双重反转。幕后真凶看的时候是想到了的,可伪解答出来的时候还是觉得很意外。我不太懂笛子的原理,不知道那个塔的手法是不是真的可行,但其实塔这个元素只是本书很小的一部分罢了。
青稞老师的处女作,诡计水平比现在弱了不少,而且前期剧情推进很慢很无聊。几层反转完全是根据模糊的线索得来,说实话质量不高。不过还好本身也没抱有太大期待。发现港台版书读多了,繁体竖排我也能一目十行快速扫描……
国推较有名气作家的早期作品,最值得给予同类创作者的建议不外乎是“找重点”和“做减法”这两点。
> 死愿塔
8 有用 H3O | 船火儿 2019-09-04 11:36:21
青稞老师对塔是真爱。
9 有用 雪·法妮奥 2019-10-18 10:52:43
原名《塔之愿》,因为编辑觉得不够推理,作者便在某个群里征名,最终拍板选了我起的这个名字,嘚瑟一下( ̄▽ ̄)/
10 有用 翱云 2019-10-17 19:48:18
本格?社会?传说?谢谢
5 有用 Ninja Gaiden 2019-09-04 12:05:49
(68/100)买的是作者特工版塔之愿,校园风的本格推理,甚至还会看到密室诡计的讲义,看得出属于作者比较早期的作品。
2 有用 tiiiiin 2019-11-03 17:59:37
作为处女作,作品的完成度很高。 简单的推理无处不在,密室的诡计有多重解答,塔的构建有了后来建筑的苗头,甚至还多多少少引进了民俗,实在是很丰满。 对于书里人物的亲子关系,尤其是与父亲的关系,值得玩味。或者可以做一个文章。 升学高中里面为什么会有不向学的学生,书里面的解答也很有说服力。 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有了孩子千万别离婚。
3 有用 Luka 2019-10-20 18:52:10
更类似青春时代写的青春小说
2 有用 此去经年 2019-10-08 11:34:50
读的是第一版的塔之愿,不知道新版的是否完善很多,总体来说作为出道作还是可圈可点的,诡计有些薄弱,更像轻小说
3 有用 苍鸦之城 2019-09-14 14:43:15
青稞真正的第一本长篇
3 有用 雪夜的星空 2019-10-27 15:24:35
感觉写得有点松散,诡计也不太可信,但与想象中不同,本作的亮点在于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而非案件本身
2 有用 道尔 2019-10-26 17:24:37
个人评分8.3 虽然是青稞老师的早期作品,但是值得一看,个人甚至觉得比最近出版的《日月星杀人事件》还略胜一筹。 诡计方面对塔的构思颇具想象力,可能是因为校园的束缚导致脑洞无法再开大一些,所以总觉得有点狂气不足。这样就有些尴尬了,明明推理层面是扎实的新本格式,可诡计相比新本格又总显得有点脱力,有点惋惜。 除了本格之外,我喜欢这一整个故事。老师那时略青涩的文笔正好能书写青涩的青春,希望故事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有充满希望的结局。最起码,我希望在故事的世界里这一点能做到 陈默思的角色定位好像不是天才型名侦探啊,看来以后对待这个系列要换个角度来看了。
3 有用 雪之哀 2019-10-22 21:24:28
诡计可行性不太高啊
2 有用 木海 2019-09-04 14:26:32
感谢青稞赠书和杯子
2 有用 三木羊 2019-10-28 12:38:18
建筑诡计尚佳。文笔稚嫩,故事又太简单了。
2 有用 灯火灯火 2019-12-08 21:30:09
寻狗的那段推理挺有意思,但猜测的成分大了些,有种上帝视角的感觉,没有精准的切入点,看得多少有些迷茫;有些对话过于直白,而且陈默思的表情总是“笑了笑”,使人物不那么有立体感。总的来讲属于比较一般的作品,但对于密室的分类很喜欢,很独特的想法,加一星好了。
1 有用 書衣偵探華斯比 2019-09-04 11:16:57
《死愿塔》是青稞的长篇推理处女作,时隔多年终于出版,虽然文笔有些青涩和稚嫩,但作为一部校园推理小说,较好地结合了本格推理和社会派思考。校园内的连续死亡事件、少年侦探团、有关许愿塔的“龙退鬼”传说……各种元素交织在一起,最后牵扯出令人震惊的“校园霸凌事件”的真相。 本作在本格诡计的复杂程度上,虽比不上作者后来的作品,但对于校园生活的思考却发人深省:三年高中生涯,我们的生活中不应该只有“学习”这一件事;当身边的年轻生命一个个悄然逝去,作为同学的我们,怎能无动于衷? 对于父母、同学和老师,我们要如何融洽相处,这都是这部小说在“推理”之外,带给我们的值得深思的社会议题!
2 有用 hsiung 2020-02-22 16:34:02
6分,密室讲义来得太突兀,说到底文中的密室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导读和封底都标榜这是本格加社会(校园霸陵),可诡计普通不吊胃口的同时,阅读其中我也未对校园霸凌咬牙切齿。文中倒是浓墨重彩地写着父母与子女的矛盾。这本书吧,在我这觉得最好的一点便是:真实。可是这塔又不那么真实😰。
1 有用 乐天派。 2019-12-15 17:32:10
看的简中《塔之愿》,所以不清楚台版润色得怎么样。稞佬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处女作,校园青春推理,依旧有建筑推理的戏份,总体来说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特别的亮点,可行性也有待商榷,叙事略流水导致节奏感不佳,不过后面有几个反转还是不错的。其中寻狗那段后期略有改动后被收录于《给孩子的推理故事》
1 有用 肥斑马 2020-02-07 07:20:30
2020.10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校园欺凌事件,以及被欺凌学生自杀后,欺凌者相继被杀的故事。更偏向于社会派,个人觉得其中有几个地方有亮点。一个是隐藏着的第三人,一个是结尾的双重反转。幕后真凶看的时候是想到了的,可伪解答出来的时候还是觉得很意外。我不太懂笛子的原理,不知道那个塔的手法是不是真的可行,但其实塔这个元素只是本书很小的一部分罢了。
2 有用 不群不是岳不群 2020-01-03 01:45:27
青稞老师的处女作,诡计水平比现在弱了不少,而且前期剧情推进很慢很无聊。几层反转完全是根据模糊的线索得来,说实话质量不高。不过还好本身也没抱有太大期待。发现港台版书读多了,繁体竖排我也能一目十行快速扫描……
2 有用 倒理 2020-06-03 12:08:59
国推较有名气作家的早期作品,最值得给予同类创作者的建议不外乎是“找重点”和“做减法”这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