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黑暗 短评

热门 最新
  • 4 河树獭 2019-11-29 14:10:51

    之前對迪迪-于貝爾曼的印象只停留在藝術史/圖像分析領域,這本小冊子不僅讓我對《索爾之子》的理解有了新的維度,也拓寬了我對于貝爾曼的認識。他的這篇影評/抒情信/藝術反思雖不長,帶出的點卻非常多(與我而言啟發最大的是顏色分析和對索爾行為的理解)。附錄對四張歷史照片的分析是我第一次看到,非常震撼,也有助於理解電影裡的“拍照行為”。李洋老師的譯後記對“大屠殺電影”的梳理清晰好看,很有幫助。直面讓人難以正視的圖像,再現“不可被再現”之事,想到貝爾曼組織的“記憶的灼痛”展其實就是在做這樣的事。「再現一個曾經存在的地獄要比一個再現一個想象的地獄更難」,但「無論代價多高,這個不能被想象的現實也一定要被給予一種形式」,這是圖像(及一切敘事藝術)與記憶面臨的挑戰,也是其努力承擔的責任。銘記之必要,再次得到確認。

  • 3 moonlightmile 2020-07-04 17:40:35

    知道它体量小,没想到这么小。李洋老师的那篇论文在买书前就拜读过了,写得真好,什么时候我也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就好了。

  • 3 妖艳左轮 2020-01-04 18:04:58

    非常精彩的分析与扩展。李洋老师的译后记关于西方大屠杀电影历史和目光的伦理的归纳分析十分具有启发性,精彩。

  • 2 baiya 2019-11-07 17:18:14

    面对历史的“黑洞”,我们可以做什么?走出黑暗,是可能的吗?

  • 3 Alain 2020-03-11 19:14:47

    “当俄耳甫斯向着欧律狄刻下降,艺术就是能够打开黑夜的力量。”(布朗肖)

  • 2 smile 2019-12-18 19:26:28

    艺术就是能够打开黑夜的力量。

  • 2 April 2020-02-09 12:13:59

    3.5 于贝尔曼写了短短20页罢了。

  • 0 Kean 2020-10-27 22:49:51

    迪迪-于贝尔曼写的真好。

  • 0 加我QQ 2022-03-08 20:35:08

    和我边看边解的差不多,不过我给了三层影像平面,于贝尔曼说:两层,我想了下他的说法好点。还有照片儿的问题,这个我本来不知道。如果考虑到照片的真实性,那么这电影更有趣了。于贝尔曼还有个观察:摩西分海,这个我直接惊到了,真是个影像大诗人啊!本篇之外的部分看看也好,不差的。

  • 0 momo(抹茶版) 2021-11-22 16:04:47

    值得一看,值得一看

  • 1 drunkdoggy 2022-05-28 18:38:26

    “当俄耳甫斯向着欧律狄刻下降,艺术就是能够打开黑夜的力量”

  • 0 Alias 2022-10-07 00:51:56 北京

    翻译和李洋文章扣分

  • 1 Weltschmerz 2022-04-09 12:51:44

    第一次读李洋的文章,可谓相形见绌

  • 0 清欢生 2022-10-13 19:17:10 广东

    译后记收获更大

  • 0 unidolphie 2022-12-04 15:02:43 吉林

    把索尔的故事跟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刻的故事放在一起也太妙了,索尔不是为了逃出,而是「逃向内部」,来到飓风眼。他所做的是要抵抗死者之不存在,“让死者存在”。于贝尔曼写的比电影感人。

  • 0 𝑾𝒂𝒍𝒅𝒆𝒊𝒏𝒔𝒂𝒎𝒌𝒆𝒊𝒕 2024-01-15 23:47:19 江苏

    如俄耳甫斯一般,让欧律狄刻走出黑暗。

  • 0 查微迩 2023-12-31 23:30:28 江苏

    “一种符合影片描绘的特定历史真实的既谦逊又充满胆识的虚构,其中有等待被发现的证据。”(2)“您的(虚构)故事从黑暗开始(sort du noir),它本身携带着秘密,只不过是带向光明(porter à la lumière)。”(3)“再现一个曾经存在的地狱要比再现一个想象的地狱更难。”(15)

  • 0 Leo训 2024-03-23 03:55:51 湖北

    于贝尔曼把黑暗和布朗肖的死亡空间联系到一起真的说出了看索尔之子的时候我想说但没能力表达出来的感觉,而且在他的解读里那个被创造出来的儿子是不是有了徳勒兹生成的意味?

  • 0 舌根纹了玛丽亚 2024-03-19 17:50:01 上海

    “当俄耳甫斯向着欧律狄刻下降,艺术就是能够打开黑夜的力量。”

  • 0 之间 2024-03-25 00:36:26 北京

    于贝尔曼的影评,影像的力量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