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有内容有风范,巨赞!
一本由一位一線且一流古文字學者撰寫的漢字隨筆集,雖非學術文字,但一字一句豈無來歷,「我這裡講到的漢字知識是經過學者認真研究的結論,雖然輕描淡寫,但背後有很多慘淡經營」,斯語不妄。又因是隨筆,不少不宜寫入論文的對同儕是常識、對後學是玉律的經驗之談,集中有焉。
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论,异也具有双重价值,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何尝不是异?鬼有时也令人或羡或爱。鬼被赋予了超自然的力量,也被赋予了人间没有的美貌,令人羡慕,读过《聊斋》的朋友一定能感受。异人也是有超越凡人的本事,有时也令人赏识赞叹。《史记·张丞相列传》:“君之史赵尧,年虽少,然奇才也,君必异之,是且代君之位。”《后汉书·陈龟传》说祝良:“政未逾时,功效卓然,实应赏异,以劝功能”,都是好话,所以异有时也有有价值的一面,奇才异能虽然不能与盛德贤才相比,但也可以利用。必须充分重视异的价值。能够赏奇用异,需有大自信心,大包容心。排斥异己只能导致自我的萎缩。至于简化字中把異简化为异,没有标新却立了异,致使学习汉字的人看到翼、冀、戴难以分析结构,看到廙、潩、穓更茫然无知。被人诟病也是应该,木已成舟,也就这样了
深入淺出
深圳书展看完了,通俗易懂的汉字科普
读书报告
此书有幸受赠于李老师,比起严肃复杂的论著,读来十分爽快。以随笔释古文,把汉字来龙去脉讲得很清晰。
如果说有什么学科高度依赖运气,古文字学必是其一。正因如此,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干有些事已升官,干有些事已发财,干有些事已著作等身,干古文字可能仍然一事无成。这是一个需要情怀的学科。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陈寅恪先生说,依照今日训诂学的标准,凡解释一字就是一部文化史
本书裸背的装帧也有特色,既能保证书能完全摊开,也不像纯裸背那么扎眼。有人说是质量差的胶装,那可真浪费书背后的手工费了,建议出版社搞新花样要适度,省得解释
在汉字研究和科普之间,没有拮据聱牙,但又需要静心阅读。非常喜欢对文字的考古分析论述,越读越有滋味。因为是已发表短文集锦的形式,很适合我这种经年未读书的人再拾起书本
> 汉字为什么这么美
3 有用 小子 2019-11-20 15:49:06
有内容有风范,巨赞!
0 有用 讀已有書 2022-01-25 22:33:50
一本由一位一線且一流古文字學者撰寫的漢字隨筆集,雖非學術文字,但一字一句豈無來歷,「我這裡講到的漢字知識是經過學者認真研究的結論,雖然輕描淡寫,但背後有很多慘淡經營」,斯語不妄。又因是隨筆,不少不宜寫入論文的對同儕是常識、對後學是玉律的經驗之談,集中有焉。
0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21-12-28 12:29:39
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论,异也具有双重价值,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何尝不是异?鬼有时也令人或羡或爱。鬼被赋予了超自然的力量,也被赋予了人间没有的美貌,令人羡慕,读过《聊斋》的朋友一定能感受。异人也是有超越凡人的本事,有时也令人赏识赞叹。《史记·张丞相列传》:“君之史赵尧,年虽少,然奇才也,君必异之,是且代君之位。”《后汉书·陈龟传》说祝良:“政未逾时,功效卓然,实应赏异,以劝功能”,都是好话,所以异有时也有有价值的一面,奇才异能虽然不能与盛德贤才相比,但也可以利用。必须充分重视异的价值。能够赏奇用异,需有大自信心,大包容心。排斥异己只能导致自我的萎缩。至于简化字中把異简化为异,没有标新却立了异,致使学习汉字的人看到翼、冀、戴难以分析结构,看到廙、潩、穓更茫然无知。被人诟病也是应该,木已成舟,也就这样了
0 有用 稼轩门下走狗 2023-01-09 15:47:18 北京
深入淺出
0 有用 YC 2023-11-17 12:37:22 广东
深圳书展看完了,通俗易懂的汉字科普
0 有用 常娥應悔 2024-02-01 22:43:58 湖北
读书报告
2 有用 Young_天 2019-10-06 20:32:52
此书有幸受赠于李老师,比起严肃复杂的论著,读来十分爽快。以随笔释古文,把汉字来龙去脉讲得很清晰。
0 有用 Owen 2024-10-01 11:52:32 上海
如果说有什么学科高度依赖运气,古文字学必是其一。正因如此,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干有些事已升官,干有些事已发财,干有些事已著作等身,干古文字可能仍然一事无成。这是一个需要情怀的学科。
1 有用 康康 2021-01-22 11:37:20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陈寅恪先生说,依照今日训诂学的标准,凡解释一字就是一部文化史
3 有用 爰昭在兹 2019-09-19 15:12:21
本书裸背的装帧也有特色,既能保证书能完全摊开,也不像纯裸背那么扎眼。有人说是质量差的胶装,那可真浪费书背后的手工费了,建议出版社搞新花样要适度,省得解释
0 有用 Tiramisu 2023-04-17 09:05:29 北京
在汉字研究和科普之间,没有拮据聱牙,但又需要静心阅读。非常喜欢对文字的考古分析论述,越读越有滋味。因为是已发表短文集锦的形式,很适合我这种经年未读书的人再拾起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