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行舟 短评

热门 最新
  • 24 朱岳 2019-10-15 10:18:25

    风之组最后一本,抽象表现派小说,和残雪一起写“实验文学”:)))))))

  • 58 Hoja 2020-01-10 14:00:55

    不知道从什么节点开始,出来一批青年写作者,他们的作品都极富想象力,但我也只能读到他们的想象力(大概是我解读文本能力的问题吧)大量光怪陆离的意象被看似精巧的文字编织在一起,读者只能穿行在他们创造的那个非常虚无迷离的文字世界里。但我也就到此为止了,去一个迷茫神秘的世界里逛了一圈,两手空空地出来后叹一句真是奇妙啊。我并不满足于看作者天马行空的梦境啊!想起王安忆在跟张新颖对谈中说到自己对小说的定义和坚持,当时十分感动,我还真是一个老派的读者。

  • 16 恶鸟 2019-11-30 21:08:55

    文学的形而上以上文学,就是指月录里说的,已经不知道什么是月,而是看见眼花缭乱的指,指东指西,指上指下。表意的漂移术,滑动的隐喻流。

  • 12 刀叢中的小詩 2019-10-30 00:29:02

    以前晓美说我这个人是叶脉上走钢丝,今读黎幺《纸上行舟》,亦有体贴入微更胜于我者。此微,是建立在知识经验和反复思考所锤炼的一种精微。关于《西游记》的两个故事且算作一个,在所有的七个故事中,他创造并激活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宇宙,文字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或许,正是由于文字的不确定性,宇宙幻成迷宫,七个故事成为七条通向迷宫的道路。但是,它们有些会拒绝我。除了对《西游记》的两次解构,《挂在嘴边上的人》让我想起卡夫卡、舒尔茨和穆齐尔,《纸上行舟》更是暴露了作者的野心,连“创世纪”都不放过。作为我个人来说,更喜欢《猛犸》和《机械动物志》。

  • 11 劈头士》睁木 2019-10-31 16:19:03

    后浪文学赠书。击中我了!写得太好!好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午休读完后,又给同事读,然后自己再下单一本以示敬意!《柒拾贰》和《猛犸》两篇最爱,读这样的作品,胸膛里仿佛经历了一场拳击赛,心里会不停地不停地哇哇叫绝~这同样是能鼓动人写一写自己幻想的作品~后浪的风之组还差《鹅》那本没读,个人觉得比火之组好~

  • 7 vagueness 2019-10-27 23:02:50

    感觉是从生活的实处踏实地抓到了这些字,美妙的虚构。

  • 6 dome 2019-11-11 01:19:33

    黎幺的小说是语言的地层学,是无限纵深的事物在同一质点的叠加。你行走在一座思维的博物馆里,与无数猛犸象骨骼缠斗,在每丛肋骨的间隙里发现一个宇宙。

  • 4 珍妮的肖像🦄 2019-11-25 12:41:29

    意象绵密的奇幻世相寓言,永动机一样精妙的无穷变和大无限。《柒拾贰》,《猴的越狱.一则镜子寓言》,《机械动物志》这几篇都很喜欢。

  • 6 乌鸦君 2019-11-02 16:25:23

    语言让人非常惊艳。从头到尾被各种意象疯狂轰炸,一段难以忘怀的奇妙之旅。

  • 6 张震老婆(V) 2019-12-17 10:28:36

    写得是不错的,但真不是我的菜,不是纠结于看不看得懂,而是觉得语言本身不值得被视作那么重要的标准。当然,阅读是寻找自我的过程,世界辽阔,允许我狭隘吧。

  • 4 ROY 2019-12-18 21:24:25

    扩充比喻的想象边界

  • 4 风起时想你vita 2020-05-07 16:14:53

    语言在夜晚的耐心斟酌中拆解自身

  • 2 后浪 2019-11-29 15:35:33

    《纸上行舟》是青年写作者黎幺的短篇小说首度结集,包括《柒拾贰》《猛犸》《机械动物志》等八篇小说。

  • 7 杨枫.js 2019-12-14 01:39:39

    一半很喜欢,一半迅速放弃。山呼海啸的粘稠意象如果不能同内容产生呼应,不过是阅读的阻碍而已。放在幻想文学的语境中,本书可以被视作异化书写的范本,其中,符号堆砌同建构之间的呼应也值得关注。不过,就如同《恍惚练习》中的那场毫无快感可言的球赛一样,我们观摩的已不再是球赛本身,而是站在虚空中的叙述者的忘我自白,若要理解这份自白,与之产生共鸣,则又需要读者拥有如上帝般的百科全书级别的知识储备。对小说而言,这是否是一件好事,着实难说。

  • 6 后浪文学 2019-10-23 16:56:08

    青年作者、译者黎幺新书,这条“纸上之舟”承载了超现实的事物、梦幻般的记忆、荒诞性的概念,以及对未来世界的警示寓言,它将引领读者穿梭在语言秘境中。

  • 3 atwood铲铲屎 2019-11-25 17:32:46

    《柒拾贰》肇始于一个数字,途径远古传说,抵达现代困境;《机器动物志》赋予非生物乃至抽象概念以生命形体,充满了设计美感;《猛犸》则更像一个擅长驯化的网络世界模型……作者用绵密饱满的语言编织了一个“纸上之舟”,承载着精心构筑的“玲珑之物”,开启那“无中生有”的异镜之旅。这些以当代艺术或者诗歌的方式来完成的文本,没有必要严格按照小说的模式来理解,重要的是保持开放的心怀,潜入文本之中,体会语言本身的诗性力度和叙事的可塑性。同时也提醒着我们在理想世界、现实世界、网络世界之外,还有一个属于想象力的世界,这是人类产生诗意和创意的无限源泉。

  • 3 liyw 2019-11-28 19:13:09

    序言中已昭示作者的赤子之心:“我希望有人能从中读到……一股汹涌的平静”。作者绝对做到了,做得非常漂亮!作者打开了我的从未存在的眼,我看到了表面矛盾合一背后的一种有意义的本质,平静无奇背后的一种破碎倾倒,安静的暴风雪。更别说过程中的各种手法,无论细看还是通观,很多都是美丽而经典的手段。唯一令我遗憾的是全书的第一句话:“作为一名写作者,序言是唯一令我愉快的文类”。见了这一句话,自己心里的那种惋惜之感有多大,真是不可言说。为什么那些稀有的高手不能写让自己愉快的小说呢?我个人特别希望看到在重重隐喻揭开后的一缕完好的热情。无情的炉火纯青者和热情的天真无知者都是吸引人的,但是在最后,我们想要的是热情的妙不可言。我不要脸地将希望都寄予时间。现在只看了三篇,序言,开篇和第二篇。我高贵的希望从现在开始。

  • 4 钟离毓 2019-12-28 12:00:32

    阳光很好的周六清早,从汉德克读到黎幺,睡眼迷蒙。用哲学乃至玄学的笔法写小说,最终变成文字的游戏,寂寞的狂舞。序言很好。

  • 11 遂愿 2021-05-06 21:02:42

    从“肇始”两个字,我就开始不安,文字不需要这么晦涩

  • 2 晏渐罄 2019-12-13 12:24:09

    找到签名本。读了一节文史典籍课,觉得他说的“灵魂”、“文体”,其实可以换成“经验”,换成王国维在词里使用的“境界”的概念。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