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没有种子用户方法论,大公司做死的产品(BAT、google 等)
没有种子用户方法论,大公司失败N多产品
对大型公司来说,即使多花上几倍的投资,没有种子用户策略依然会失败。像微软、谷歌等企业巨头曾推出过很多产品,如谷歌的orkut、 Wave、 Deskbar、Dodgeball和 Talk and Finance, 微软的Kin、 Vista, Zune、 Bob, WebTV, MSNW和pocketpc, 都是严格按照产品开发计划和产品成功假设开发的。但不幸的是,这些产品开发出来之后不久就因为缺乏种子用户战略,用户发展结构和速度等问题导致走向失败。
施乐帕克研究中心(xerox pARC) 是一个典型的创新实验室。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组织成立于1970年,推出了一项又一项创新,包括图形界面、计算机鼠标和以太网。但是,它却没有将创新进行合理的商 业化,倒是像乔布斯这些参观过的创业家推广施乐帕克的产品创意,收获商业价值。施乐摸式不是一个理想的范本,如能够利用种子用户的策略思考模式,找到特定的人群,参与早期创意产品的打磨,找到合适的土壤,让这样创意产品长出来,有效搭建用户结构,产品势能,最终收获商业价值。这就是施乐模式应该走的种子用户策略模式。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