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番茄工作法是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工具,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创立。
使用番茄工作法需准备的工具:一个番茄计时器,三张表格。
使用番茄工作法需遵守的规则:其一,一个番茄时间共30分钟,25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其二,一个番茄时间是不可分割的;其三,每4个番茄时间后,停止工作,进行一次较长时间的休息,大约15到30分钟;其四,完成一个任务,划掉一个。
番茄工作法的精髓:1.一次只做一件事,保持专注;2.按照轻重缓急程度分解目标任务,高效完成;3.做完一件划掉一件,增加成就感,避免半途而废;4.整理杂乱无序的工作事项,克服拖延症;5.持续性改善时间管理能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番茄工作法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让每一项任务的结果都能达到预期。
作者简介 · · · · · ·
[意]弗朗西斯科•西里洛(Francesco Cirillo)
于1992年创立番茄工作法。作为企业家、软件设计者和时间管理培训方面的讲师,多年来,一直在全球各地做时间管理方面的培训工作,目前任教于柏林经济法学院。
此外,他致力于研究并开发有助于提高个人和团队工作效率的工具。
目录 · · · · · ·
Part 1 基础
背 景 /003
Part 2 达成个人目标
材料和方法 /011
目标一:计算活动所需花费的时间 /015
目标二:减少干扰 /033
目标三:预测活动所需多少工夫 /058
目标四:让番茄时间更高效 /078
目标五:制作时间表 /081
目标六:定义你个人的提升目标 /093
Part 3 达成你的团队目标
番茄工作法在团队中的应用 /101
为团队调整番茄工作法的工具 /107
简单的练习让你的团队开始运作 /121
为什么团队需要更高阶的方法 /126
柜台工作法 /130
番茄黑客松工作法 /140
破城槌工作法 /149
Part 4 结果
观 察 /163
掌握番茄工作法 /192
下一步 /201
法 则 /205
Appendix 附录
术语、表 /209
参考书目 /219
感 谢 /221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茄计时器 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在1992年创立了番茄工作法,但若从头说起,则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他大学生活的头几年。他一度苦于效率低下,作业做不出来,学习学不进去。山穷水尽处,柳暗花明时一一多亏一个红色、定时响铃的圆形物件:“于是我和自己打,下猛药,很狠鄙视自己说:“我能学习一会吗?一真正学上10分钟?”我得找个计时教练,谁来替我掐表呢?后来我找到了,是一枚厨房定时器,形状好像番茄(即意大利语的 Pomodoro)。就这样,我逅了我的番茄钟。” 番茄工作法能帮你与时间化敌为友,不会再因为还有一小时、天、一周、一个月的时限而充满焦虑,你要做的就是定好25分钟番茄钟,然后全然专注于手头的任务。如果番茄钟响铃,25分钟结束,而任务还没完成,这并不代表失败。相反,这铃声在为你已连续地工作了一整段时间而喝彩。 什么是番茄工作法?简单说,就是列出你当天要做的事,设置25分钟闹钟,然后从第一件事开始。此外还要有每日回顾、每日承诺、控制中断、预估要花的工夫等。这本书中我会以自己为例,向你展示如何使用番茄工作法,包括如何记录活动,以及如何挑出最重要的任务。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Part 1 基础 -
大脑结构 人脑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脑干、边缘系统、皮层、额叶。所有这四层各有其独特的长处和弱点。只要能各自扮演合适的角色,它们组合起来将会所向被靡。 “脑”部分,生活在亿万年前的爬行动物也有脑,它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条件反射机制,不需要意识参与即可作出反应。 “边缘系统”是人类与哺乳动物共有的。它帮助我们进行长期记亿,同时也负责处理奖励信号。其功能主要涉及情感和社会关系。 “大脑皮层”的完善程度与动物的智能成正比,例如人类的大脑皮层就发达得多。皮层使我们能够认知和思考,并且能够“站在画外看画”进而得出结论。 “额叶”使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它让我们能异想天开,也能发明创新:让我们能据理力争,也能理解异见;让我们能计划协商,也能操纵大局。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Part 2 达成个人目标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番茄工作法"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番茄工作法"的人也喜欢 · · · · · ·
番茄工作法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番茄工作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1 条 )

女王,从不被别人“带节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郭碧婷自从嫁入向家,一直备受瞩目,每次新闻不是写向太的微博说:“下次换发型记得要先问过我”;就是向太说:“希望最好生三个孩子。” 媒体一直写”向太说”、”向太说“。仿佛这场婆媳新闻中,我们更关心的是婆婆如何发号施令,儿媳是如何被带节奏的。导致一众粉丝为郭碧婷... (展开)> 更多书评 31篇
-
lee (努力成为一个有趣而温暖的人~)
20211218 读书笔记/ 番茄工作法 重要的不是弥补失去的时间,而是专注于完成任务的每一个下一秒,那些你总想做点儿别的什么事的下一秒。 几点建议: 1、每个番茄时间都很重要。 2、你不用和时间竞赛。记住:下一个番茄会更顺利。 3、一次完成一个目标。 4、没必要赶时间。 法则: 1、一个番茄时间包括25分钟的工作时间和5分钟休息时间。 2、每完成4个番茄时间,休息15到30分钟。 3、一个番茄时间不可分割。没有所谓的半个番茄或...2021-12-18 21:21:53 11人喜欢
20211218 读书笔记/ 番茄工作法
重要的不是弥补失去的时间,而是专注于完成任务的每一个下一秒,那些你总想做点儿别的什么事的下一秒。
几点建议:
1、每个番茄时间都很重要。
2、你不用和时间竞赛。记住:下一个番茄会更顺利。
3、一次完成一个目标。
4、没必要赶时间。
法则:
1、一个番茄时间包括25分钟的工作时间和5分钟休息时间。
2、每完成4个番茄时间,休息15到30分钟。
3、一个番茄时间不可分割。没有所谓的半个番茄或四分之一个番茄时间。
4、一个番茄时间必须有始有终。
5、如果一个番茄被不停中断,则该番茄时间作废。
6、如果在一个番茄时间没结束就完成了任务,请检查、回顾任务,知道定时器响起。
7、保护番茄工作法。及时告知对方(你目前没有时间),迅速协商、重新安排中断事件并按照协商时间回复来找你的人。
8、如果任务预计要花超过5-7个番茄工作时间,将它分解开来。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几个小任务。
9、如果任务预计所花时间不够一个番茄工作时间,把它们积累起来。
10、结果是一个又一个番茄时间的积累。
11、时间表总是优于番茄时间的累积。
12、下一个番茄会更顺利。
今日待办任务
姓名:
日期:
计划外&紧急
活动清单
回应 2021-12-18 21:21:53 -
一、基本概念 1.1 番茄钟:一种番茄形状的计时器,计时长度约 5 - 50 分钟,计时结束后会响铃。 1.2 番茄工作法:以“25 分钟工作 + 5 分钟休息”为一周期,每 4 个周期后休息 20 分钟的工作方式。发明者最早使用番茄钟来计时,所以称这套方法为番茄工作法,称这样的一个周期为一个“番茄周期”或“番茄”。 1.3 清单:即待办事项清单,记录所有需要做的事情,可以随时补充,完成后可以将某一项删除。 1.4 时间表:每一天的作息...
2022-02-21 22:33:11 1人喜欢
一、基本概念
1.1 番茄钟:一种番茄形状的计时器,计时长度约 5 - 50 分钟,计时结束后会响铃。
1.2 番茄工作法:以“25 分钟工作 + 5 分钟休息”为一周期,每 4 个周期后休息 20 分钟的工作方式。发明者最早使用番茄钟来计时,所以称这套方法为番茄工作法,称这样的一个周期为一个“番茄周期”或“番茄”。
1.3 清单:即待办事项清单,记录所有需要做的事情,可以随时补充,完成后可以将某一项删除。
1.4 时间表:每一天的作息、三餐、工作的起始与终止时间表。
二、实施流程
2.1 列出清单
2.2 列出时间表
2.3 以番茄为单位对时间表进行划分
2.4 按照番茄逐一完成清单上的任务
三、背景知识
3.1 专注力
如果热爱(痴迷、沉迷、对x有兴趣)于某一件事,似乎可以很自然地专注于此。但实际做的工作未必是我们热爱的,但又非做不可,这时就不得不主动提高专注程度。
热爱程度不够,专注程度不够,自己就容易产生与当前无关的想法,这些想法对我们造成干扰,进一步降低我们的专注程度。这样,专注程度的下降与内生干扰的产生相互促进,最终无法学习。
3.2 清单
大脑用于思考问题,而不应用于记忆琐事。记忆的工作应该转移到大脑之外,比如清单。想法大多来源一已有的事情,将与工作无关的记忆移除大脑后,相关的想法也会变少。
在工作之前列出清单,可以使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清单列出的工作中,而不必再去想接下来要做什么,这些已经在清单中列出;在工作时冒出的想法,也要记录到清单上,记录之后就不要对其继续思考,而是在工作结束后集中精力处理这些事情。
3.3 焦虑
焦虑的情绪来源于面对时间的无助。时间的流逝不可阻挡,时间的流逝又会带来事物的变化。如果我们无法感受时间的流逝,当时间溜走后就会空虚焦虑。所以,要找到一个能够让人切实感受时间流逝的物品,比如番茄钟,时刻提醒或警示自己时间在流逝。单纯的番茄钟无法让我们获得满足感或成就感,我们要在番茄流逝时执行我们清单中的待办事项,使时间过得更充实。
3.4 节奏
番茄工作法强调最小工作周期为一个番茄,其实是在强调我们应该形成一种工作的节奏。在每一个周期中,工作 25 分钟,休息 5 分钟,再进入下一周期。这样的好处是使得自己明确工作与休息的区别,工作时专注于工作,将杂事或者在休息时处理,或者集中到某一番茄中处理。
与此相对的,是总处于介于工作与休息之间的状态。工作时动力不足,专注程度低,效率也不高,很累的时候也不想休息,身体的疲惫进一步降低效率。相比较而言,有节奏地工作,可以使得工作时更加投入,结束时明显感受到自己为工作付出的精力,更愿意休息;彻底休息后又使得自己得到放松,更愿意投入到下一周期的工作。
番茄工作法带来的节奏,也就是工作与休息的分离,更容易让人感受到工作的充实和休息的放松,更容易坚持。
3.5 严格执行
番茄工作法应严格执行,明确时间节点,这样能够明确感知到番茄周期,明确工作的节奏。
四、流水账
我用滴答清单来制定任务,并使用它的番茄计时功能来执行番茄工作法,而没有使用书中的纸、笔、橡皮,还有原始的番茄钟。
在第一、二部分,作者讲了自己的两段经历,一个是2分钟的计时使自己平静下来了,另一个是强迫自己在10分钟的计时内专注学习。
时间的流逝永不停歇,人们面对时间的流逝手足无措从而变得焦虑。时间的流逝又体现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使人们缓解了一部分焦虑。番茄工作法主张将时间分割,在一个番茄周期内保持专注,全身心地工作,并且要能够明确地看到计时器,对时间的流逝有清醒的认识,缓解焦虑。这样会使自己形成清晰的节奏。
工作时产生的内生干扰,源于对工作的专注不足。干扰由于进一步降低专注程度,专注程度下降又会产生新的干扰。GTD 强调,将要做的事情逐一列出,每时每刻只需要执行清单里需要做的事情,而无需多想。番茄工作法强调,将工作中冒出的内生干扰及时记录,然后回到专注的状态。两者都认为,大脑应该做它无法被替代的事情,思考,而记忆,尤其是记忆与当下无关的事情,应该转移到大脑之外。这样才能心无旁骛。
书中关于个人实行番茄工作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规则。
01. 一个番茄周期为 25 min + 5 min,即工作 25 分钟,休息 5 分钟,每 4 个番茄周期为一组,每组番茄结束后应有 20 分钟的休息。
02. 结合每天的时间表,以番茄为单位来做计划。比如,早上九点开始工作,执行4个番茄后去吃午饭。
03. 应将番茄对应的任务拆分得尽量简单,应在 7 个番茄内完成。
04. 将不足一个番茄的任务组合起来,用番茄来处理。
05. 任务完成后的剩余番茄时间,应继续使用,超量完成任务,直至番茄结束。
06. 番茄不应被中断。番茄是最小的单位,不足一个番茄的工作时间不应被统计。
07. 受到干扰时不要中断番茄,将它们记录下来,同样用番茄的方式集中处理这些干扰。
08. 记录并分析番茄,改善自己的计划。
09. 尝试预测任务的番茄数,有利于加深对番茄的直观认识。
10. 工作时间与非工作时间完全分离,番茄内与番茄外完全分离。
11. 保护番茄中的休息时间。不要企图连续工作,而要追求在每个番茄中精力充沛。
12. 轻易不要破坏时间表。
第三部分讲述团队协作中番茄工作法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毫无价值。团队协作的关键在于任务的分解、对成员的分配,这里提到的仅仅是分配后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的内容,我认为这里的时间管理的方法并不实用。唯一有启发的就是柜台工作法,分配成员负责接受外部干扰,从而保护其他成员。但现实中,这一任务往往是负责人来担任。
第四部分对前述内容做了补充,介绍了一些使用番茄工作法之后的感受,以及对番茄工作法的认识。列举如下:
01. 番茄工作法容易学习,但一般要一周以上的时间才能熟练掌握。
02. 取得真正的成果需要专注,短于番茄周期的时间很难专注于某事,番茄周期可以作为个人衡量付出努力的单位。
03. 以战略性、持续性的眼光来工作,追求多个精力充沛的番茄,而非一个持续时间长的番茄。
04. 番茄工作法可提高对时间流逝的意识,感受到番茄的中点或最后 5 分钟。
05. 不要因番茄计时而焦虑,它并非监督者,而是记录者。
06. 每个番茄周期内,只专注于当下的任务。
07. 迷茫时,从做好下一个番茄开始。
08. 计时声与计时结束的提示声有利于培养对时间的感受。
09. 分解大任务为小任务,降低任务难度,减小压力,提高动力。
10. 自由时间使用番茄工作法会变得不再自由,而是更有条理。
11. 将接下来的番茄视为提高自己的机会,将时间的流逝变为良性压力。
12. 利用休息时间从外部观察自己。反思刚刚工作的方式、过程,而非工作的内容。
13. 观察、记录、总结,了解自己的工作节奏与生理节奏。
14. 失败后不必气馁,下一个番茄会更加顺利。
再次强调,这种快餐书一定要提炼出对自己有用的内容,用来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能孤立地学习某一本书的知识。
回应 2022-02-21 22:33:11
-
一、基本概念 1.1 番茄钟:一种番茄形状的计时器,计时长度约 5 - 50 分钟,计时结束后会响铃。 1.2 番茄工作法:以“25 分钟工作 + 5 分钟休息”为一周期,每 4 个周期后休息 20 分钟的工作方式。发明者最早使用番茄钟来计时,所以称这套方法为番茄工作法,称这样的一个周期为一个“番茄周期”或“番茄”。 1.3 清单:即待办事项清单,记录所有需要做的事情,可以随时补充,完成后可以将某一项删除。 1.4 时间表:每一天的作息...
2022-02-21 22:33:11 1人喜欢
一、基本概念
1.1 番茄钟:一种番茄形状的计时器,计时长度约 5 - 50 分钟,计时结束后会响铃。
1.2 番茄工作法:以“25 分钟工作 + 5 分钟休息”为一周期,每 4 个周期后休息 20 分钟的工作方式。发明者最早使用番茄钟来计时,所以称这套方法为番茄工作法,称这样的一个周期为一个“番茄周期”或“番茄”。
1.3 清单:即待办事项清单,记录所有需要做的事情,可以随时补充,完成后可以将某一项删除。
1.4 时间表:每一天的作息、三餐、工作的起始与终止时间表。
二、实施流程
2.1 列出清单
2.2 列出时间表
2.3 以番茄为单位对时间表进行划分
2.4 按照番茄逐一完成清单上的任务
三、背景知识
3.1 专注力
如果热爱(痴迷、沉迷、对x有兴趣)于某一件事,似乎可以很自然地专注于此。但实际做的工作未必是我们热爱的,但又非做不可,这时就不得不主动提高专注程度。
热爱程度不够,专注程度不够,自己就容易产生与当前无关的想法,这些想法对我们造成干扰,进一步降低我们的专注程度。这样,专注程度的下降与内生干扰的产生相互促进,最终无法学习。
3.2 清单
大脑用于思考问题,而不应用于记忆琐事。记忆的工作应该转移到大脑之外,比如清单。想法大多来源一已有的事情,将与工作无关的记忆移除大脑后,相关的想法也会变少。
在工作之前列出清单,可以使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清单列出的工作中,而不必再去想接下来要做什么,这些已经在清单中列出;在工作时冒出的想法,也要记录到清单上,记录之后就不要对其继续思考,而是在工作结束后集中精力处理这些事情。
3.3 焦虑
焦虑的情绪来源于面对时间的无助。时间的流逝不可阻挡,时间的流逝又会带来事物的变化。如果我们无法感受时间的流逝,当时间溜走后就会空虚焦虑。所以,要找到一个能够让人切实感受时间流逝的物品,比如番茄钟,时刻提醒或警示自己时间在流逝。单纯的番茄钟无法让我们获得满足感或成就感,我们要在番茄流逝时执行我们清单中的待办事项,使时间过得更充实。
3.4 节奏
番茄工作法强调最小工作周期为一个番茄,其实是在强调我们应该形成一种工作的节奏。在每一个周期中,工作 25 分钟,休息 5 分钟,再进入下一周期。这样的好处是使得自己明确工作与休息的区别,工作时专注于工作,将杂事或者在休息时处理,或者集中到某一番茄中处理。
与此相对的,是总处于介于工作与休息之间的状态。工作时动力不足,专注程度低,效率也不高,很累的时候也不想休息,身体的疲惫进一步降低效率。相比较而言,有节奏地工作,可以使得工作时更加投入,结束时明显感受到自己为工作付出的精力,更愿意休息;彻底休息后又使得自己得到放松,更愿意投入到下一周期的工作。
番茄工作法带来的节奏,也就是工作与休息的分离,更容易让人感受到工作的充实和休息的放松,更容易坚持。
3.5 严格执行
番茄工作法应严格执行,明确时间节点,这样能够明确感知到番茄周期,明确工作的节奏。
四、流水账
我用滴答清单来制定任务,并使用它的番茄计时功能来执行番茄工作法,而没有使用书中的纸、笔、橡皮,还有原始的番茄钟。
在第一、二部分,作者讲了自己的两段经历,一个是2分钟的计时使自己平静下来了,另一个是强迫自己在10分钟的计时内专注学习。
时间的流逝永不停歇,人们面对时间的流逝手足无措从而变得焦虑。时间的流逝又体现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使人们缓解了一部分焦虑。番茄工作法主张将时间分割,在一个番茄周期内保持专注,全身心地工作,并且要能够明确地看到计时器,对时间的流逝有清醒的认识,缓解焦虑。这样会使自己形成清晰的节奏。
工作时产生的内生干扰,源于对工作的专注不足。干扰由于进一步降低专注程度,专注程度下降又会产生新的干扰。GTD 强调,将要做的事情逐一列出,每时每刻只需要执行清单里需要做的事情,而无需多想。番茄工作法强调,将工作中冒出的内生干扰及时记录,然后回到专注的状态。两者都认为,大脑应该做它无法被替代的事情,思考,而记忆,尤其是记忆与当下无关的事情,应该转移到大脑之外。这样才能心无旁骛。
书中关于个人实行番茄工作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规则。
01. 一个番茄周期为 25 min + 5 min,即工作 25 分钟,休息 5 分钟,每 4 个番茄周期为一组,每组番茄结束后应有 20 分钟的休息。
02. 结合每天的时间表,以番茄为单位来做计划。比如,早上九点开始工作,执行4个番茄后去吃午饭。
03. 应将番茄对应的任务拆分得尽量简单,应在 7 个番茄内完成。
04. 将不足一个番茄的任务组合起来,用番茄来处理。
05. 任务完成后的剩余番茄时间,应继续使用,超量完成任务,直至番茄结束。
06. 番茄不应被中断。番茄是最小的单位,不足一个番茄的工作时间不应被统计。
07. 受到干扰时不要中断番茄,将它们记录下来,同样用番茄的方式集中处理这些干扰。
08. 记录并分析番茄,改善自己的计划。
09. 尝试预测任务的番茄数,有利于加深对番茄的直观认识。
10. 工作时间与非工作时间完全分离,番茄内与番茄外完全分离。
11. 保护番茄中的休息时间。不要企图连续工作,而要追求在每个番茄中精力充沛。
12. 轻易不要破坏时间表。
第三部分讲述团队协作中番茄工作法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毫无价值。团队协作的关键在于任务的分解、对成员的分配,这里提到的仅仅是分配后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的内容,我认为这里的时间管理的方法并不实用。唯一有启发的就是柜台工作法,分配成员负责接受外部干扰,从而保护其他成员。但现实中,这一任务往往是负责人来担任。
第四部分对前述内容做了补充,介绍了一些使用番茄工作法之后的感受,以及对番茄工作法的认识。列举如下:
01. 番茄工作法容易学习,但一般要一周以上的时间才能熟练掌握。
02. 取得真正的成果需要专注,短于番茄周期的时间很难专注于某事,番茄周期可以作为个人衡量付出努力的单位。
03. 以战略性、持续性的眼光来工作,追求多个精力充沛的番茄,而非一个持续时间长的番茄。
04. 番茄工作法可提高对时间流逝的意识,感受到番茄的中点或最后 5 分钟。
05. 不要因番茄计时而焦虑,它并非监督者,而是记录者。
06. 每个番茄周期内,只专注于当下的任务。
07. 迷茫时,从做好下一个番茄开始。
08. 计时声与计时结束的提示声有利于培养对时间的感受。
09. 分解大任务为小任务,降低任务难度,减小压力,提高动力。
10. 自由时间使用番茄工作法会变得不再自由,而是更有条理。
11. 将接下来的番茄视为提高自己的机会,将时间的流逝变为良性压力。
12. 利用休息时间从外部观察自己。反思刚刚工作的方式、过程,而非工作的内容。
13. 观察、记录、总结,了解自己的工作节奏与生理节奏。
14. 失败后不必气馁,下一个番茄会更加顺利。
再次强调,这种快餐书一定要提炼出对自己有用的内容,用来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能孤立地学习某一本书的知识。
回应 2022-02-21 22:33:11 -
在你失去方向时,番茄定时器能帮助你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并制订出新计划。如果你有明确的方向,但缺少一点东西,比如决心或者勇气,千万别坐着干等,给定时器上个发条,开始工作吧。 如果你觉得越辛苦、落后越多,或者越惊恐,你就越应该进行重复和回顾,而不是不惜代价地推进。重要的不是弥补失去的时间,而是专注于完成任务的每一个下一秒,那些你总想做点儿别的什么事的下一秒。 • 如果任务预计要花5到7个番茄时间,将它分...
2022-02-14 04:05:46
在你失去方向时,番茄定时器能帮助你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并制订出新计划。如果你有明确的方向,但缺少一点东西,比如决心或者勇气,千万别坐着干等,给定时器上个发条,开始工作吧。 如果你觉得越辛苦、落后越多,或者越惊恐,你就越应该进行重复和回顾,而不是不惜代价地推进。重要的不是弥补失去的时间,而是专注于完成任务的每一个下一秒,那些你总想做点儿别的什么事的下一秒。 • 如果任务预计要花5到7个番茄时间,将它分解开来。 • 如果任务预计所花时间不够1个番茄时间,把它们累积起来。 大多数情况下,冒出来的各式各样的内生干扰只不过是我们害怕完不成手头任务的一种表现。 减少干扰的首要任务就是意识到内生干扰的数量和类型。观察这些干扰,接受它们、安排它们或者删除它们。 把事情往后推不会给尝试和你沟通的人带来什么损失,却可以让你的大脑更有效率地运作,按照原计划处理任务、重新安排紧急事件。这样做多了,你就会发现,所谓紧急事件常常可以被推迟到第二天再处理,而且不会让找你做事的人失望。 在使用番茄工作法的过程中,我们系统地处理内生和外在干扰,这样做的最大的好处就是用来处理组织活动(邮件、电话、会议等)的时间都会被合并成番茄时间。 最自然和最普遍的做法就是腾出一个番茄时间来处理紧急的干扰事件。这种依赖逆转机制保护了正在进行的番茄时间,并将干扰事件纳入下一个番茄时间,从而达成沟通的多种形式。 请记住以下法则:如果活动预计所花时间不够一个番茄时间,把类似活动累积起来。 番茄工作法帮你提高了时间意识,令你能够感知3到5分钟的长度,如果你做不到,说明你对这个工作法的基础技能还没完全掌握。 时间表给我们设置了界限。假如我们真正明白界限的不可侵犯性,它能帮助我们把界限变得具体并督促我们做事。它促使我们在有限的一段时间里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 时间表将工作时间和自由时间区分开来,后者的最佳定义是用来完成非目标任务或计划外活动的时间。这样的休闲时间是用来补充我们大脑能量的,如果没有休闲时间,创造力、兴趣和好奇心就会消失不见,我们只能不停地消耗自己,直到能量耗尽。毕竟,没有油,发动机就跑不起来。 使用番茄工作法的时候,浪费了多少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完成了多少个番茄时间。 时间表最大的风险之处在于我们很可能低估它的重要性,因为我们很容易掉进不尊重它的陷阱里。举个例子,假设现在是下午三点,在这之前你几乎浪费了一天的时间,你没有完成你预期的任务量。于是,你告诉自己:“今天,我要熬夜把时间补回来。”英雄主义裹挟着内疚感摧毁了时间表设置的界限,结果,第一天晚上你的状态不佳,第二天晚上也不佳,此后每个晚上都是如此。时间表越是系统性地被延长,任务就越完不成,内疚感就会飙升。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扮演英雄还不够?为什么以工作名义牺牲的时间不能减轻内疚感? 尊重时间表意味着对“再给我五分钟” 症状产生免疫。如果时间段结束了,就像定时器响了,所有活动必须马上停止。 如果因为压力而缩短休息时间,你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你的大脑需要时间去整合已吸纳的信息并准备接受新信息,以便在下一个番茄时间里解决问题。由于匆忙而缩短休息时间可能会导致思路不通。 用一种不同的方法去感受时间,这种能力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得以提高。在练习的过程中,番茄工作法使用者提高了对时间流逝的意识。这种对于时间流逝的觉察能帮助使用者在工作中提升专注力。 一开始,一天中只要不受任何干扰地完成一个番茄时间,就十分理想了,因为仅这一个番茄时间,也能令你有机会观察自己在这25分钟内的整个学习、工作过程。第二天,你要做的就是集中精力不受干扰地完成一个番茄时间,或者两个以上。在这种工作法之下,你一天完成多少个番茄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如何连续地完成了更多的番茄时间。如果在一段时间不用该工作法后(比如去度假),重新使用的时候也要采用这样的增量方法。这种情况下,一天连续完成10到12个番茄时间需要耐心和一点训练。 回应 2022-02-14 04:05:46 -
这本书较为实用,主要精华部分概括起来不过几百字,告诉我们个人和团队分别应该如何使用番茄工作法,提升工作效率。方法如下: 1.前期准备 ①准备工具 计时器,活动清单,今日待办任务表,笔 (网上有很多运用“番茄工作法”原理的APP,比如“番茄ToDo”,甚至还有番茄时钟APP。书中说尽量要减少干扰,自律性不强的童鞋最好还是少使用手机。) ②准备事项 a.早上在今日待办任务表中,按照优先级安排好今日任务。(所有任务先写...
2022-02-11 21:09:03
这本书较为实用,主要精华部分概括起来不过几百字,告诉我们个人和团队分别应该如何使用番茄工作法,提升工作效率。方法如下: 1.前期准备 ①准备工具 计时器,活动清单,今日待办任务表,笔 (网上有很多运用“番茄工作法”原理的APP,比如“番茄ToDo”,甚至还有番茄时钟APP。书中说尽量要减少干扰,自律性不强的童鞋最好还是少使用手机。) ②准备事项 a.早上在今日待办任务表中,按照优先级安排好今日任务。(所有任务先写在活动清单) b.预计每个任务需要使用的番茄个数(在该任务后面画方框表示) 2.使用步骤 ①打开番茄钟计时25分钟,开始专注任务表第一个任务。 (中途会出现各种干扰,请尽量避免。如果是内部干扰,总是产生出别的想法或念头,每次出现一次就在后面记录一个“ ' ”,迅速把念头写在待办任务表上,然后继续专注目前任务) ②番茄钟铃声响起,在该项任务后画上一个“×”,休息3~5分钟。 (时间比较短,不要去做很费脑子的事儿) ③休息结束,将定时器设置成25分钟,继续手上的任务,直到铃响。接着,在“今日待办任务”工作表中画上另一个×。 随后休息3到5分钟,然后开始另一个番茄时间。 ④每4个番茄时间为一组。每4个番茄时间后,停止手头上的工作,进行较长休息时间,一般是15到30分钟左右。 (休息的时候一定要让脑袋好好放松,不要去想学习或工作内容。) ⑤一个接一个地完成番茄时间,直到任务结束,然后在“今日待办任务”工作表上将结束的任务划掉。 ⑥在一天结束之际,记录和反思。完成的番茄时间可以转化成一份纸质文件或电子表格,然后将已完成的任务在“活动清单”上划掉。 ⑦每周计算一下,花在工作或探索性活动上的番茄时间有多少,或者一周平均每天花了多少个番茄时间。你也可以看下番茄工作法的所有阶段是否都是有效的,是否可以在得到一样效果的前提下略过某个阶段。 3.法则(这是书中强调的重点) 1.一个番茄时间包括25分钟的工作时间和5分钟的休息时间。 2.每完成4个番茄时间,休息15到30分钟。 3.一个番茄时间不可分割。没有所谓的半个番茄时间或四分之一个番茄时间。 4.一个番茄时间必须有始有终。 5.如果一个番茄时间被不停中断,则该番茄时间作废。 6.如果在一个番茄时间没结束就完成了任务,请检查、回顾任务,直到定时器响起。 7.保护番茄工作法。及时告知对方(你目前没有时间),迅速协商、重新安排中断事件并按照协商时间回复来找你的人。 8.如果任务预计要花超过5到7个番茄工作时间,将它分解开来。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几个小任务。 9.如果任务预计所花时间不够一个番茄工作时间,把它们累积起来。 10.结果是一个又一个番茄时间的累积。 11.时间表总是优先于番茄工作时间。 12.一个小队,一个番茄时间。 13.下一个番茄时间会更顺利。 至于团队,可以直接看看“柜台工作法”“番茄黑客松工作法”“破城槌工作法”这几页,我在看的过程中立刻联想到曾去华为维修店修手机的过程,有点厉害。
回应 2022-02-11 21:09:03 -
shuilo (蹉跎岁月)
选择的悖论 在所有的可选方案中不断地取舍,会带来焦虑,无法专心致志。我们有太多的选择,太多的決策,做真正重要事情的时间反而太少。选择产生焦虑,评估可选方案,会导致时间流失和专注度减少。 但我们自始至终仍然愿意做最重要的事情。当环境发生改变,而且影响到我们手头工作的价值时,我们应该接受这种变化,或许还要调整原先的优先次序。 即使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重新调整优先次序,即“选择当前活动”,也必须限制在某...2021-12-27 16:03:06
选择的悖论 在所有的可选方案中不断地取舍,会带来焦虑,无法专心致志。我们有太多的选择,太多的決策,做真正重要事情的时间反而太少。选择产生焦虑,评估可选方案,会导致时间流失和专注度减少。 但我们自始至终仍然愿意做最重要的事情。当环境发生改变,而且影响到我们手头工作的价值时,我们应该接受这种变化,或许还要调整原先的优先次序。 即使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重新调整优先次序,即“选择当前活动”,也必须限制在某种场合下オ能进行。但为了及时对变化做出响应,即“切换当前活动”,我们必须让此类场合足够频繁地出现。因此需要有一个步调,例如选择一工作休息;选择一工作休息……同时我们用时间盒来限定工作时段,以便在我们全神贯注于当前工作的时候,还能抽出身来。 引自 Part 2 达成个人目标 回应 2021-12-27 16:03:06
-
一、基本概念 1.1 番茄钟:一种番茄形状的计时器,计时长度约 5 - 50 分钟,计时结束后会响铃。 1.2 番茄工作法:以“25 分钟工作 + 5 分钟休息”为一周期,每 4 个周期后休息 20 分钟的工作方式。发明者最早使用番茄钟来计时,所以称这套方法为番茄工作法,称这样的一个周期为一个“番茄周期”或“番茄”。 1.3 清单:即待办事项清单,记录所有需要做的事情,可以随时补充,完成后可以将某一项删除。 1.4 时间表:每一天的作息...
2022-02-21 22:33:11 1人喜欢
一、基本概念
1.1 番茄钟:一种番茄形状的计时器,计时长度约 5 - 50 分钟,计时结束后会响铃。
1.2 番茄工作法:以“25 分钟工作 + 5 分钟休息”为一周期,每 4 个周期后休息 20 分钟的工作方式。发明者最早使用番茄钟来计时,所以称这套方法为番茄工作法,称这样的一个周期为一个“番茄周期”或“番茄”。
1.3 清单:即待办事项清单,记录所有需要做的事情,可以随时补充,完成后可以将某一项删除。
1.4 时间表:每一天的作息、三餐、工作的起始与终止时间表。
二、实施流程
2.1 列出清单
2.2 列出时间表
2.3 以番茄为单位对时间表进行划分
2.4 按照番茄逐一完成清单上的任务
三、背景知识
3.1 专注力
如果热爱(痴迷、沉迷、对x有兴趣)于某一件事,似乎可以很自然地专注于此。但实际做的工作未必是我们热爱的,但又非做不可,这时就不得不主动提高专注程度。
热爱程度不够,专注程度不够,自己就容易产生与当前无关的想法,这些想法对我们造成干扰,进一步降低我们的专注程度。这样,专注程度的下降与内生干扰的产生相互促进,最终无法学习。
3.2 清单
大脑用于思考问题,而不应用于记忆琐事。记忆的工作应该转移到大脑之外,比如清单。想法大多来源一已有的事情,将与工作无关的记忆移除大脑后,相关的想法也会变少。
在工作之前列出清单,可以使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清单列出的工作中,而不必再去想接下来要做什么,这些已经在清单中列出;在工作时冒出的想法,也要记录到清单上,记录之后就不要对其继续思考,而是在工作结束后集中精力处理这些事情。
3.3 焦虑
焦虑的情绪来源于面对时间的无助。时间的流逝不可阻挡,时间的流逝又会带来事物的变化。如果我们无法感受时间的流逝,当时间溜走后就会空虚焦虑。所以,要找到一个能够让人切实感受时间流逝的物品,比如番茄钟,时刻提醒或警示自己时间在流逝。单纯的番茄钟无法让我们获得满足感或成就感,我们要在番茄流逝时执行我们清单中的待办事项,使时间过得更充实。
3.4 节奏
番茄工作法强调最小工作周期为一个番茄,其实是在强调我们应该形成一种工作的节奏。在每一个周期中,工作 25 分钟,休息 5 分钟,再进入下一周期。这样的好处是使得自己明确工作与休息的区别,工作时专注于工作,将杂事或者在休息时处理,或者集中到某一番茄中处理。
与此相对的,是总处于介于工作与休息之间的状态。工作时动力不足,专注程度低,效率也不高,很累的时候也不想休息,身体的疲惫进一步降低效率。相比较而言,有节奏地工作,可以使得工作时更加投入,结束时明显感受到自己为工作付出的精力,更愿意休息;彻底休息后又使得自己得到放松,更愿意投入到下一周期的工作。
番茄工作法带来的节奏,也就是工作与休息的分离,更容易让人感受到工作的充实和休息的放松,更容易坚持。
3.5 严格执行
番茄工作法应严格执行,明确时间节点,这样能够明确感知到番茄周期,明确工作的节奏。
四、流水账
我用滴答清单来制定任务,并使用它的番茄计时功能来执行番茄工作法,而没有使用书中的纸、笔、橡皮,还有原始的番茄钟。
在第一、二部分,作者讲了自己的两段经历,一个是2分钟的计时使自己平静下来了,另一个是强迫自己在10分钟的计时内专注学习。
时间的流逝永不停歇,人们面对时间的流逝手足无措从而变得焦虑。时间的流逝又体现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使人们缓解了一部分焦虑。番茄工作法主张将时间分割,在一个番茄周期内保持专注,全身心地工作,并且要能够明确地看到计时器,对时间的流逝有清醒的认识,缓解焦虑。这样会使自己形成清晰的节奏。
工作时产生的内生干扰,源于对工作的专注不足。干扰由于进一步降低专注程度,专注程度下降又会产生新的干扰。GTD 强调,将要做的事情逐一列出,每时每刻只需要执行清单里需要做的事情,而无需多想。番茄工作法强调,将工作中冒出的内生干扰及时记录,然后回到专注的状态。两者都认为,大脑应该做它无法被替代的事情,思考,而记忆,尤其是记忆与当下无关的事情,应该转移到大脑之外。这样才能心无旁骛。
书中关于个人实行番茄工作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规则。
01. 一个番茄周期为 25 min + 5 min,即工作 25 分钟,休息 5 分钟,每 4 个番茄周期为一组,每组番茄结束后应有 20 分钟的休息。
02. 结合每天的时间表,以番茄为单位来做计划。比如,早上九点开始工作,执行4个番茄后去吃午饭。
03. 应将番茄对应的任务拆分得尽量简单,应在 7 个番茄内完成。
04. 将不足一个番茄的任务组合起来,用番茄来处理。
05. 任务完成后的剩余番茄时间,应继续使用,超量完成任务,直至番茄结束。
06. 番茄不应被中断。番茄是最小的单位,不足一个番茄的工作时间不应被统计。
07. 受到干扰时不要中断番茄,将它们记录下来,同样用番茄的方式集中处理这些干扰。
08. 记录并分析番茄,改善自己的计划。
09. 尝试预测任务的番茄数,有利于加深对番茄的直观认识。
10. 工作时间与非工作时间完全分离,番茄内与番茄外完全分离。
11. 保护番茄中的休息时间。不要企图连续工作,而要追求在每个番茄中精力充沛。
12. 轻易不要破坏时间表。
第三部分讲述团队协作中番茄工作法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毫无价值。团队协作的关键在于任务的分解、对成员的分配,这里提到的仅仅是分配后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的内容,我认为这里的时间管理的方法并不实用。唯一有启发的就是柜台工作法,分配成员负责接受外部干扰,从而保护其他成员。但现实中,这一任务往往是负责人来担任。
第四部分对前述内容做了补充,介绍了一些使用番茄工作法之后的感受,以及对番茄工作法的认识。列举如下:
01. 番茄工作法容易学习,但一般要一周以上的时间才能熟练掌握。
02. 取得真正的成果需要专注,短于番茄周期的时间很难专注于某事,番茄周期可以作为个人衡量付出努力的单位。
03. 以战略性、持续性的眼光来工作,追求多个精力充沛的番茄,而非一个持续时间长的番茄。
04. 番茄工作法可提高对时间流逝的意识,感受到番茄的中点或最后 5 分钟。
05. 不要因番茄计时而焦虑,它并非监督者,而是记录者。
06. 每个番茄周期内,只专注于当下的任务。
07. 迷茫时,从做好下一个番茄开始。
08. 计时声与计时结束的提示声有利于培养对时间的感受。
09. 分解大任务为小任务,降低任务难度,减小压力,提高动力。
10. 自由时间使用番茄工作法会变得不再自由,而是更有条理。
11. 将接下来的番茄视为提高自己的机会,将时间的流逝变为良性压力。
12. 利用休息时间从外部观察自己。反思刚刚工作的方式、过程,而非工作的内容。
13. 观察、记录、总结,了解自己的工作节奏与生理节奏。
14. 失败后不必气馁,下一个番茄会更加顺利。
再次强调,这种快餐书一定要提炼出对自己有用的内容,用来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能孤立地学习某一本书的知识。
回应 2022-02-21 22:33:11 -
在你失去方向时,番茄定时器能帮助你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并制订出新计划。如果你有明确的方向,但缺少一点东西,比如决心或者勇气,千万别坐着干等,给定时器上个发条,开始工作吧。 如果你觉得越辛苦、落后越多,或者越惊恐,你就越应该进行重复和回顾,而不是不惜代价地推进。重要的不是弥补失去的时间,而是专注于完成任务的每一个下一秒,那些你总想做点儿别的什么事的下一秒。 • 如果任务预计要花5到7个番茄时间,将它分...
2022-02-14 04:05:46
在你失去方向时,番茄定时器能帮助你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并制订出新计划。如果你有明确的方向,但缺少一点东西,比如决心或者勇气,千万别坐着干等,给定时器上个发条,开始工作吧。 如果你觉得越辛苦、落后越多,或者越惊恐,你就越应该进行重复和回顾,而不是不惜代价地推进。重要的不是弥补失去的时间,而是专注于完成任务的每一个下一秒,那些你总想做点儿别的什么事的下一秒。 • 如果任务预计要花5到7个番茄时间,将它分解开来。 • 如果任务预计所花时间不够1个番茄时间,把它们累积起来。 大多数情况下,冒出来的各式各样的内生干扰只不过是我们害怕完不成手头任务的一种表现。 减少干扰的首要任务就是意识到内生干扰的数量和类型。观察这些干扰,接受它们、安排它们或者删除它们。 把事情往后推不会给尝试和你沟通的人带来什么损失,却可以让你的大脑更有效率地运作,按照原计划处理任务、重新安排紧急事件。这样做多了,你就会发现,所谓紧急事件常常可以被推迟到第二天再处理,而且不会让找你做事的人失望。 在使用番茄工作法的过程中,我们系统地处理内生和外在干扰,这样做的最大的好处就是用来处理组织活动(邮件、电话、会议等)的时间都会被合并成番茄时间。 最自然和最普遍的做法就是腾出一个番茄时间来处理紧急的干扰事件。这种依赖逆转机制保护了正在进行的番茄时间,并将干扰事件纳入下一个番茄时间,从而达成沟通的多种形式。 请记住以下法则:如果活动预计所花时间不够一个番茄时间,把类似活动累积起来。 番茄工作法帮你提高了时间意识,令你能够感知3到5分钟的长度,如果你做不到,说明你对这个工作法的基础技能还没完全掌握。 时间表给我们设置了界限。假如我们真正明白界限的不可侵犯性,它能帮助我们把界限变得具体并督促我们做事。它促使我们在有限的一段时间里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 时间表将工作时间和自由时间区分开来,后者的最佳定义是用来完成非目标任务或计划外活动的时间。这样的休闲时间是用来补充我们大脑能量的,如果没有休闲时间,创造力、兴趣和好奇心就会消失不见,我们只能不停地消耗自己,直到能量耗尽。毕竟,没有油,发动机就跑不起来。 使用番茄工作法的时候,浪费了多少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完成了多少个番茄时间。 时间表最大的风险之处在于我们很可能低估它的重要性,因为我们很容易掉进不尊重它的陷阱里。举个例子,假设现在是下午三点,在这之前你几乎浪费了一天的时间,你没有完成你预期的任务量。于是,你告诉自己:“今天,我要熬夜把时间补回来。”英雄主义裹挟着内疚感摧毁了时间表设置的界限,结果,第一天晚上你的状态不佳,第二天晚上也不佳,此后每个晚上都是如此。时间表越是系统性地被延长,任务就越完不成,内疚感就会飙升。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扮演英雄还不够?为什么以工作名义牺牲的时间不能减轻内疚感? 尊重时间表意味着对“再给我五分钟” 症状产生免疫。如果时间段结束了,就像定时器响了,所有活动必须马上停止。 如果因为压力而缩短休息时间,你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你的大脑需要时间去整合已吸纳的信息并准备接受新信息,以便在下一个番茄时间里解决问题。由于匆忙而缩短休息时间可能会导致思路不通。 用一种不同的方法去感受时间,这种能力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得以提高。在练习的过程中,番茄工作法使用者提高了对时间流逝的意识。这种对于时间流逝的觉察能帮助使用者在工作中提升专注力。 一开始,一天中只要不受任何干扰地完成一个番茄时间,就十分理想了,因为仅这一个番茄时间,也能令你有机会观察自己在这25分钟内的整个学习、工作过程。第二天,你要做的就是集中精力不受干扰地完成一个番茄时间,或者两个以上。在这种工作法之下,你一天完成多少个番茄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如何连续地完成了更多的番茄时间。如果在一段时间不用该工作法后(比如去度假),重新使用的时候也要采用这样的增量方法。这种情况下,一天连续完成10到12个番茄时间需要耐心和一点训练。 回应 2022-02-14 04:05:46 -
这本书较为实用,主要精华部分概括起来不过几百字,告诉我们个人和团队分别应该如何使用番茄工作法,提升工作效率。方法如下: 1.前期准备 ①准备工具 计时器,活动清单,今日待办任务表,笔 (网上有很多运用“番茄工作法”原理的APP,比如“番茄ToDo”,甚至还有番茄时钟APP。书中说尽量要减少干扰,自律性不强的童鞋最好还是少使用手机。) ②准备事项 a.早上在今日待办任务表中,按照优先级安排好今日任务。(所有任务先写...
2022-02-11 21:09:03
这本书较为实用,主要精华部分概括起来不过几百字,告诉我们个人和团队分别应该如何使用番茄工作法,提升工作效率。方法如下: 1.前期准备 ①准备工具 计时器,活动清单,今日待办任务表,笔 (网上有很多运用“番茄工作法”原理的APP,比如“番茄ToDo”,甚至还有番茄时钟APP。书中说尽量要减少干扰,自律性不强的童鞋最好还是少使用手机。) ②准备事项 a.早上在今日待办任务表中,按照优先级安排好今日任务。(所有任务先写在活动清单) b.预计每个任务需要使用的番茄个数(在该任务后面画方框表示) 2.使用步骤 ①打开番茄钟计时25分钟,开始专注任务表第一个任务。 (中途会出现各种干扰,请尽量避免。如果是内部干扰,总是产生出别的想法或念头,每次出现一次就在后面记录一个“ ' ”,迅速把念头写在待办任务表上,然后继续专注目前任务) ②番茄钟铃声响起,在该项任务后画上一个“×”,休息3~5分钟。 (时间比较短,不要去做很费脑子的事儿) ③休息结束,将定时器设置成25分钟,继续手上的任务,直到铃响。接着,在“今日待办任务”工作表中画上另一个×。 随后休息3到5分钟,然后开始另一个番茄时间。 ④每4个番茄时间为一组。每4个番茄时间后,停止手头上的工作,进行较长休息时间,一般是15到30分钟左右。 (休息的时候一定要让脑袋好好放松,不要去想学习或工作内容。) ⑤一个接一个地完成番茄时间,直到任务结束,然后在“今日待办任务”工作表上将结束的任务划掉。 ⑥在一天结束之际,记录和反思。完成的番茄时间可以转化成一份纸质文件或电子表格,然后将已完成的任务在“活动清单”上划掉。 ⑦每周计算一下,花在工作或探索性活动上的番茄时间有多少,或者一周平均每天花了多少个番茄时间。你也可以看下番茄工作法的所有阶段是否都是有效的,是否可以在得到一样效果的前提下略过某个阶段。 3.法则(这是书中强调的重点) 1.一个番茄时间包括25分钟的工作时间和5分钟的休息时间。 2.每完成4个番茄时间,休息15到30分钟。 3.一个番茄时间不可分割。没有所谓的半个番茄时间或四分之一个番茄时间。 4.一个番茄时间必须有始有终。 5.如果一个番茄时间被不停中断,则该番茄时间作废。 6.如果在一个番茄时间没结束就完成了任务,请检查、回顾任务,直到定时器响起。 7.保护番茄工作法。及时告知对方(你目前没有时间),迅速协商、重新安排中断事件并按照协商时间回复来找你的人。 8.如果任务预计要花超过5到7个番茄工作时间,将它分解开来。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几个小任务。 9.如果任务预计所花时间不够一个番茄工作时间,把它们累积起来。 10.结果是一个又一个番茄时间的累积。 11.时间表总是优先于番茄工作时间。 12.一个小队,一个番茄时间。 13.下一个番茄时间会更顺利。 至于团队,可以直接看看“柜台工作法”“番茄黑客松工作法”“破城槌工作法”这几页,我在看的过程中立刻联想到曾去华为维修店修手机的过程,有点厉害。
回应 2022-02-11 21:09:03 -
shuilo (蹉跎岁月)
选择的悖论 在所有的可选方案中不断地取舍,会带来焦虑,无法专心致志。我们有太多的选择,太多的決策,做真正重要事情的时间反而太少。选择产生焦虑,评估可选方案,会导致时间流失和专注度减少。 但我们自始至终仍然愿意做最重要的事情。当环境发生改变,而且影响到我们手头工作的价值时,我们应该接受这种变化,或许还要调整原先的优先次序。 即使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重新调整优先次序,即“选择当前活动”,也必须限制在某...2021-12-27 16:03:06
选择的悖论 在所有的可选方案中不断地取舍,会带来焦虑,无法专心致志。我们有太多的选择,太多的決策,做真正重要事情的时间反而太少。选择产生焦虑,评估可选方案,会导致时间流失和专注度减少。 但我们自始至终仍然愿意做最重要的事情。当环境发生改变,而且影响到我们手头工作的价值时,我们应该接受这种变化,或许还要调整原先的优先次序。 即使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重新调整优先次序,即“选择当前活动”,也必须限制在某种场合下オ能进行。但为了及时对变化做出响应,即“切换当前活动”,我们必须让此类场合足够频繁地出现。因此需要有一个步调,例如选择一工作休息;选择一工作休息……同时我们用时间盒来限定工作时段,以便在我们全神贯注于当前工作的时候,还能抽出身来。 引自 Part 2 达成个人目标 回应 2021-12-27 16:03:06
论坛 · · · · · ·
与番茄工作法图解的区别 | 来自池熙 | 3 回应 | 2021-01-16 17:00:36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低至5元,每满88减40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生财书架 (潘多拉的书单)
- 想读的 (断肠人)
- 流云 (凌乱天阑)
- 学习方法 (骑鲸五十二)
- 2020-2022读过的书 (玛丽尘)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番茄工作法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Olne 2020-02-08 19:22:49
补标
0 有用 hhTron 2021-01-12 00:02:59
番茄工作法创始人的第二本书,在《The pomodoro technique》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作者对干扰的看法:让我们来决定干扰是否发生,而不是受制于干扰。
0 有用 暴力卡車 2020-08-27 23:24:08
理念很濃縮,對個人時間管理有所啟發,有待剪裁。
54 有用 八才 2019-10-30 18:48:38
用番茄工作法读完了《番茄工作法》用时不到三个番茄
0 有用 戈徐 2022-02-22 05:47:01
看过番茄工作法图解,这一本比那一本操作性强的多,也好多了。假期习惯了休息之后,开始复健的第一本书,试用了这个方法,花了两个番茄钟读完了这本书,还找到了习惯的计录软件,挺好的。
0 有用 少阳 2022-05-10 16:21:44
C|93|5-49 社会科学总论|管理学|管理计划和控制(—普及读物?) 20200421 刷过一次。后来也读了一点类似的介绍番茄工作法的书,但没太在意。直到这段时间(稀里糊涂地)进行了一点实践,前天又意外地重新翻出了这本书,于是又刷了一遍。打四星是因为参考文献竟然包括柏格森和伽达默尔……谁能想到一个拖延症(有希望治好)患者会突然开始关注死亡、时间与存在问题呢。 摘录几句:「没有必要赶时间。你的目... C|93|5-49 社会科学总论|管理学|管理计划和控制(—普及读物?) 20200421 刷过一次。后来也读了一点类似的介绍番茄工作法的书,但没太在意。直到这段时间(稀里糊涂地)进行了一点实践,前天又意外地重新翻出了这本书,于是又刷了一遍。打四星是因为参考文献竟然包括柏格森和伽达默尔……谁能想到一个拖延症(有希望治好)患者会突然开始关注死亡、时间与存在问题呢。 摘录几句:「没有必要赶时间。你的目标不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番茄工作法的所有目标,这样做不过是和时间竞赛。慢下来,根本没有必要赶时间。按照你的节奏走,在完成现有工作的路上一路享受。快乐并非来自匆匆赶往下一个任务的路上,而是来自于能清醒地体验手头上的工作正在被一点一点完成。」 (展开)
0 有用 云朵花坞 2022-05-10 09:33:27
郭碧婷自从嫁入向家,一直备受瞩目,每次新闻不是写向太的微博说:“下次换发型记得要先问过我”;就是向太说:“希望最好生三个孩子。” 媒体一直写”向太说”、”向太说“。仿佛这场婆媳新闻中,我们更关心的是婆婆如何发号施令,儿媳是如何被带节奏的。一众粉丝为郭碧婷捏一把汗。 如果说郭碧婷只是进入了“向家”,而这个家早有一位女王了。 那么,她只能乖乖跟着女王的节奏生活。 王菲就截然不同,不论嫁给谁,她都是女... 郭碧婷自从嫁入向家,一直备受瞩目,每次新闻不是写向太的微博说:“下次换发型记得要先问过我”;就是向太说:“希望最好生三个孩子。” 媒体一直写”向太说”、”向太说“。仿佛这场婆媳新闻中,我们更关心的是婆婆如何发号施令,儿媳是如何被带节奏的。一众粉丝为郭碧婷捏一把汗。 如果说郭碧婷只是进入了“向家”,而这个家早有一位女王了。 那么,她只能乖乖跟着女王的节奏生活。 王菲就截然不同,不论嫁给谁,她都是女王。试问,谁能带得动王菲的“节奏”。想信佛我就信佛,不想回答问题就不回答,想怎么唱歌就怎么唱歌,想和谁在一起,就和谁在一起。生活、事业、感情每一件事都完全听从自己的心。不仅自己从不纠结内耗、外界的声音从来干扰不了她想做什么、什么时候做。 如今:在我们脑海中: 王菲还是王菲 王菲就是王菲 王菲只是王菲 (展开)
0 有用 Aster 2022-05-05 19:56:07
番茄钟说明书,很惊讶居然能写出这么多内容
0 有用 kekevin 2022-05-04 18:05:19
时间的价值不言而喻,这个工具被用来时间管理且被无数人验证是有效的,那么其工具本身就值得在4星之上。作为工具说明书的话,其阐述说明也是深入浅出易操作,那么真的值得一看。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几个观点:减少干扰,休息同样重要(这点呼应了《精力管理》看来是共识),不断实践验证找到合适自己的时间管理以及效率高峰。总而言之,这本2小时的工具书真的值得一看。
0 有用 Alice🥨 2022-05-02 14:34:06
时间管理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