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的笔记(33)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Kalle

    我为那些不得不提及女人眼晴的小说家感到难过:没什么可选择的……她有双蓝眼睛:纯真。她有双黑眼睛:热情深邃。她有双録眼晴:狂野妒。她有双棕眼晴:可靠、通情达理。她有双紫兰色的眼晴一 我说的小说家是雷蒙德·钱德勒( Raymond Chandler)。 伊万・屠格涅夫( Ivan Turgene曾去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拜列夫・托尔斯泰,主人陪他参观了一个住满动物的大牲口 。没过几分钟,屠格涅夫就怒气冲冲地跑回了主屋。后来,他...

    2020-04-09 01:45:40   2人喜欢

  • X

    我为那些不得不提及女人眼睛的小说家感到难过:没什么可选择的…… 她有双蓝眼睛:纯真。她有双黑眼睛: 热情深邃。她有双绿眼睛: 狂野嫉妒。她有双棕眼睛:可靠、通情达理。她有双紫罗兰色的眼睛——我说的小说家是雷蒙德· 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 ——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1984 19 世纪50 年代晚期,伊万·屠格涅夫(Ivan Turgenev)曾去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明亮的林间空地”)庄园拜访列夫·托尔斯...

    2019-12-23 10:19:48   2人喜欢

  • 萌萌记事本 (♡)

    在 A. A. 米尔恩(A. A. Milne)的《小熊维尼》(Winnie- the-Pooh) 中, 身份不明的叙述者是这样开始故事的:“很久很久以前,距今很长时间以前,大概是上周五……”具体时间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我们即将躲进幻想世界。 故事讲述者用固定用语表明即将进入虚构世界, 邀请读者从现实生活踏入虚构之境。 开头这个难题困扰了许多作家,好像必须深吸一口清新空气(或清一清嗓子) 才能开始。 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

    2019-12-20 15:27:19

  • 萌萌记事本 (♡)

    莎士比亚的故事讲得很棒,前提是有人先前讲过同样的故事。 他借用了情节、人物和标题,重塑了其他作家的戏剧、诗歌和小说,不加注释地窃取整段文字。莎土比亚这种打包式剽窃不仅被容忍,还赢得了观众的欣赏和期待。 《漫谈者》随笔中,约輸逊博士引用了维吉尔、贺拉斯( Horace,此人剽窃行为严重)、奥维德(Ovid)和西塞罗( Cicero),还有蒲柏(Pope)、德莱顿( Dryden),以说明他们借用的频繁程度。 通常,18世纪的作者...

    2019-12-17 18:06:07   2人喜欢

  • 金台望道 (读书,观物,望道)

    故事的开篇有三种形式,人们需要一个起点,每部小说都像一段旅行。 其一,用“抓注意力式”句子开场的,不只是悬疑故事。加西亚·马尔克斯读《变形记》,第一句话是:“格里高尔·萨姆沙清晨从令人不安的梦境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型昆虫,躺在床上。”他说,这句话“让我惊得差点滚下床,我震惊了……居然有人可以写出这样的句子”。 优秀的开场白不仅能吸引读者继续阅读,还能借机引出人物、基调和背景。 其二,“邀请...

    2020-05-20 22:56:24   1人喜欢

  • 金台望道 (读书,观物,望道)

    爱尔兰作家,影片《水晶男孩》编剧,布兰登·贝汉也曾受一所美国名校邀请,就自己的创作手法发表午后演说。 他是一个酒鬼,迟到了45分钟才醉醺醺地赶到现场,然后含糊地说:“现在,所有想当作家的人举手。”几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贝汉看着这一大片密密麻麻的胳膊,流露出厌恶的表情。 “那好吧,”他说道,“回家往死里写吧。”说罢,他摇摇晃晃地走下台。

    2020-05-20 22:30:15   1人喜欢

  • 萌萌记事本 (♡)

    尼采写过,创造新比喻的欲望源自对与众不同的渴望, 对别处的渴望。也许吧。不管动机为何,糟糕或不恰当的比喻也会和陈腐的句子一样,偷偷潜入文字,大部分作品都难以幸免。修改时,作者应该检查每个比喻,确保它们听起来贴切。 马丁·艾米斯在《对战陈词滥调》(The War Against Cliché),称:“写作本身就是对抗陈词滥调的运动。不只是笔头的陈词滥调,还有思维和心灵的陈词滥调。”

    2019-12-26 18:16:46   1人喜欢

  • 萌萌记事本 (♡)

    尼采说“创作结尾” 时需要花点心思—让任何一 件艺术品都带着不可避免性结束。 小说的结尾, 就像孩子的晚宴派对结尾一样, 一定要有蜜饯和糖果。 —安东尼·特罗洛普《巴彻斯特教堂尖塔》

    2019-12-24 17:44:39   1人喜欢

  • 萌萌记事本 (♡)

    这是一幅刻画拿破仓基的版画:“两棵大树笼罩着墓地,画相面中别无他物,观察者直接看不出什么。两棵树之间,却有一片空白,人眼跟着轮廓走,拿破仓就会突然从虚无中浮现,这下就很难让他从脑海里消失了。见过他的眼晴必然总会紧张地看着他这让人想起2200年前苏格拉底答提问者。“看到树,就听到了“树’这个词的声音。树就是树,所以词语指称的就是我们听到的意思。没有哪个音节能让人联想到其他意义,正如那幅图中没有一笔是...

    2019-12-17 18:12:09   1人喜欢

  • 一碗🍋🍋

    1.巴特(Barthes)和福柯(Foucalt)等法国文学理论家早就争论过,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不存在“作者”这个概念,因为所有写作都是合作性的,诞生于文化集体主义[1]。不过,我更赞同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基尼利(Thomas Keneally)在这场争论中的观点。他写道:“取决于小说能否让原材料增值,麦克尤恩创造出了高于原作的价值,我相信会充分展示出来的。” [1]早在1879年乔治·艾略特就宣扬了写作的“共产主义原则”:“在写...

    2022-03-21 22:22:36

<前页 1 2 3 4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像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

>像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