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马里奥·利维奥(Mario Livio)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品方: 图灵新知
原作名: Is God a Mathematician?
译者: 黄征
出版年: 2019-8
页数: 335
定价: 5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15511638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品方: 图灵新知
原作名: Is God a Mathematician?
译者: 黄征
出版年: 2019-8
页数: 335
定价: 5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15511638
内容简介 · · · · · ·
数学是人类的发明还是发现?数学无处不在的威力从何而来?本书讲述了数学概念的演化过程,引经据典地从哲学、历史、文化角度全方位地探讨了数学的本质,揭示了数学与物质世界、与人类思维之间的微妙关系,讨论了困惑几代思想家的重大问题,并以通俗、曼妙的手笔讲述了从柏拉图、阿基米德、伽利略、笛卡尔等哲学和数学先贤到罗素、哥德尔等现代数学巨匠和科学家的生活经历与思想,是一本妙趣横生而又十分经典的数学思想史著作。、
适合所有对数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最后的数学问题的创作者
· · · · · ·
-
马里奥·利维奥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马里奥·利维奥(Mario Livio ),哈勃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天体物理学家,科学和数学科普作家,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员,卡内基基金会“世纪教授”,皮亚诺奖和国际毕达哥拉斯数学畅销书奖得主。其众多数学和天体物理学领域的文章在《自然》《经济学人》《科学》等期刊上得到极高评价。
目录 · · · · · ·
第 1 章 未解之谜 1
第 2 章 神秘学:命理学家和哲学家 16
第3 章 魔法师:大师和异端 47
第4 章 魔法师:怀疑论者和巨人 101
第5 章 统计学家和概率学家:不确定的科学 139
第6 章 几何学家:未来的冲击 177
· · · · · · (更多)
第 2 章 神秘学:命理学家和哲学家 16
第3 章 魔法师:大师和异端 47
第4 章 魔法师:怀疑论者和巨人 101
第5 章 统计学家和概率学家:不确定的科学 139
第6 章 几何学家:未来的冲击 177
· · · · · · (更多)
第 1 章 未解之谜 1
第 2 章 神秘学:命理学家和哲学家 16
第3 章 魔法师:大师和异端 47
第4 章 魔法师:怀疑论者和巨人 101
第5 章 统计学家和概率学家:不确定的科学 139
第6 章 几何学家:未来的冲击 177
第7 章 逻辑学家:思考推理的人 201
第8 章 无理由的有效性? 236
第9 章 人类大脑中的数学和宇宙 262
注释 293
参考文献 313
图片版权 333
· · · · · · (收起)
第 2 章 神秘学:命理学家和哲学家 16
第3 章 魔法师:大师和异端 47
第4 章 魔法师:怀疑论者和巨人 101
第5 章 统计学家和概率学家:不确定的科学 139
第6 章 几何学家:未来的冲击 177
第7 章 逻辑学家:思考推理的人 201
第8 章 无理由的有效性? 236
第9 章 人类大脑中的数学和宇宙 262
注释 293
参考文献 313
图片版权 333
· · · · · · (收起)
"最后的数学问题"试读 · · · · · ·
本书第一版中文译本出版于 2010 年,书名为《数学沉思录:古今数学思想的发展与演变》。近十年来,本书一直深受读者们的喜爱。借此再版之机,我们修订了第一版译稿中的错误与不足之处。在此,我们要感谢读者们多年来的支持与反馈,尤其要感谢虞国雄老师辛勤的审读和耐心的指导,帮助我们尽力为读者们展现更好的内容。
· · · · · · (查看全部试读)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Beneath the bewildering richness of natural phenomena there lies an elegant mathematical unity. How astonishing that the human mind is attuned to this hidden subtext of nature! Mathematics provide the solid scaffolding that holds together any theory of the universe. This may not sound so surprising until you realize that the nature of mathematics itself is not entirely clear. As the British philosopher Sir Michael Dummett once put it: "The two most abstract of the intellectual disciplines, philosophy and mathematics, give rise to the same perplexity: what are they about? The perplexity does not arise solely out of ignorance: even the practitioners of these subjects may find it difficult to answer the question.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在1855年,布尔与玛丽·埃佛勒斯(Mary Everest Boole, 1832-1916)结为夫妻。玛丽的叔叔乔治·埃佛勒斯是一位测量学家,正是他第一次测量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因此珠穆朗玛峰在西方被命名为“Mount Everest"。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最后的数学问题"的人也喜欢 · · · · · ·
最后的数学问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深入浅出的一本关于数学思想的书
这本书很好的介绍了数学史上的一些内容,包括数学的一些历史以及一些数学背后的哲学思想。 千万不要不要被这本书的名字所吓倒,这本书里其实没有什么晦涩难懂的数学证明,连公式都没有。但是还是有很值得一读的内容的,书中的思想在我这样看过莫里斯克莱因的相关作品的人看来,...
(展开)


数学是人类的发现,还是发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为一本思想史,它为柏拉图的“理型世界”注入了炫彩斑斓的活力。而数学的神秘,就在于它“不讲道理”的有效性和扩展性,以及作为一种哲学,在上帝和人类之间的摇摆不定。 符号,是数学思想的精华所在。二十世纪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也再一次表明,当人类试图在基于不同... (展开)
愿意多读几遍的科普书
对于学过微积分随机过程各种代数几何的学生而言,一直没读过像这种讲数学的big picture的书。当我看到笛卡尔坐标系把代数和几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心里真的很是激动。就感觉从小到大学的数学那些点点都被连接成了线,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 这本我觉得挺难的,尤其是最后...
(展开)
> 更多书评 1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Simon & Schuster (2009)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8.4分 361人读过
-
繁星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Simon & Schuster (2010)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好奇心日报的推荐书单2019 (Dao里个Dao)
- 小童看天下提及的书单 (吉吉范特西)
- 领略抽象之美——数学阅读 (小隐)
- 待看非虚构 (Haru)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30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最后的数学问题的评论:
feed: rss 2.0
10 有用 夜 2019-10-14 11:42:28
中学到大学时代最喜欢的学科就是数学,甚至对物理也没有那么大的兴趣,因为太具体了。数学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思维风暴,不需要别人参与,从头至尾就只有一个人的刺激和快乐。很遗憾的是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并不是和数学有很密切的联系。 最后的数学问题——数学究竟是发现还是发明,如何解释其无理由的有效性,正如作者在文末所说的,他似乎也没法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作者最后引用罗素的话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书的缺点也是有的——不... 中学到大学时代最喜欢的学科就是数学,甚至对物理也没有那么大的兴趣,因为太具体了。数学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思维风暴,不需要别人参与,从头至尾就只有一个人的刺激和快乐。很遗憾的是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并不是和数学有很密切的联系。 最后的数学问题——数学究竟是发现还是发明,如何解释其无理由的有效性,正如作者在文末所说的,他似乎也没法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作者最后引用罗素的话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书的缺点也是有的——不是很深刻,毕竟要讲的东西太多了,但是也基本上能够了解先贤们发展数学,同时思考数学本质问题上探索的艰辛和乐趣了。 分享给每一位想过这个最终问题的人、对数学感兴趣的人和畏惧过数学的人 (展开)
0 有用 h3l 2020-01-21 15:19:47
数学到底是发明还是发现?
0 有用 王皆可 2021-12-25 13:04:06
数学的局限和它无理由的有效性
5 有用 catos 2020-05-18 16:23:23
出版社定下来的中文版书名翻译确实有很大的误导性。个人真的不是太关心关于数学是发明还是发现的问题解答,而是想看看数学发展到当前的最深所在,可遗憾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多少触及。
0 有用 苏德正寒 2020-06-17 05:35:06
作为思维工具的数学概念是一种思维创造(:发明);而工具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明显是一种[数学操作方面的]发现。——感谢[当当云阅读]提供电子文本,虽然此文本省略了大量图片和一些数量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