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他是台湾文坛枢纽型的人物,文学组织者、编辑家、演员、海峡两岸拥趸无数的大诗人。
他苦乐交加的人生故事,连通着大历史的风云记忆。他不疾不徐的叙说,平静中有波澜,幽默中有泪水,悲凉中有温热,每一句都动人心弦。静水深流中,汉字发出了奇光。在人生的高处,他,贡献了一部新的经典……
他是痖弦,那个在故事里让入泪湿衣襟的痖弦……
痖弦回忆录的创作者
· · · · · ·
-
痖弦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痖弦,本名王庆鳞。1932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49年到台湾。当代著名诗人、作家、编辑出版家、表演艺术家。曾任《联合报》副总编辑兼副刊“联合文学”主编。上世纪50年代,痘弦和洛夫、张默共同创办了诗刊《创世纪》。痖弦的写作涉及诗歌、散文、评论等多个领域,出版有《苦苓林之一夜》《痖弦诗抄》《深渊》《痖弦诗集》《中国新诗研究》《记哈客诗想》《Abyss》等中英文诗文集多部。
辛上邪,本名王立,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者、写家、翻译。从事出版编辑工作多年,专栏作者,著有《唐代教坊考》等,并有《诗人郑珍与中国现代性的崛起》《泰戈尔诗集》等多本译作。现定居加拿大。
目录 · · · · · ·
一个时代的舞台(代序)
双村记
平乐村
杨庄营
童年印记
河南记忆
从军记
流亡路上
招兵
初见台湾
小兵与“大将军”
复兴岗
军中的文艺
尾声
创世纪
“九命猫”出现之前的台湾文坛
《创世纪》三人行
挥军北上
诗族
后记
后记:穿过记忆的河流
· · · · · · (收起)
双村记
平乐村
杨庄营
童年印记
河南记忆
从军记
流亡路上
招兵
初见台湾
小兵与“大将军”
复兴岗
军中的文艺
尾声
创世纪
“九命猫”出现之前的台湾文坛
《创世纪》三人行
挥军北上
诗族
后记
后记:穿过记忆的河流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土匪和土匪之间也打仗,以大吃小、有分有合,其中的恩怨真是犬牙交错。老作家姚雪垠是我们邻县的,他的长篇小说《长夜》就是描写土匪的,写得很成功。他对土匪的认识极为透彻一对于一个善良的农民是怎么变成土匪的,研究也最透彻。他认为就是因为饥饿,跟着“刀客”有吃有喝。刀客到一个村庄就让村民买多少枪,说他们要枪维护地方治安。如果买不到枪,就要折合多少钱交上来。也有些女人被刀客掳走。姚雪垠最深刻的一个描绘是说,那些女人有些没什么定力的,到那里吃香的、喝辣的,过一阵子就不愿意回去了。回家饿饭嘛所以当家里人按照土匪的要求拿着钱去赎她们时,她们不想回去,但又不好说真正的原因,就假托其他原因,比如说“你二哥对我不好啊”等等。他把人性的那种弱点都写出来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页 -
久。很快连粥也没有了 早灾刚开始,还能吃点野菜。后来,所有的农作物统统死亡,地都裂出大子。走到田里,一片土色,没有一点绿意大日头底下,风一刮,得庄稼都是啦啦响,很恐怖的声音人们找各种各样的东西来吃。我们那里把废弃的豆渣压成豆饼盖地瓜,人们把那个东西拿来吃。还有的把农具里的牛筋抽出来,拿水泡泡,它会发大,再拿来吃。大量的人往陕西走但根本过不了秦岭,很多人饿死在路上。有吃自己孩子的,吃了人的人没有活下去的。吃完以后回过神儿来,觉得自己不是人,都上吊了。也有挖田鼠的,去河滩捡大雁的吃的。村子里有个人一直有东西吃,边吃边走,最后倒下去咽了气,他死后,村民才看出来他吃的是干硬的羊。 村子里死了很多人。活着的人也没有力气去埋死人。死了的人都放在村外,两个村子之间尸横遍野。尸体腐烂后,爸绳无数。从两个村子之间经过时,要不停地扇,别让苍蝇落在上,苍蝇会在行人眼里下组。后来癌疫就来了,更多的人死于病饿交加。饿死的人不会觉得自己有多饿,只是感到昏昏的、热热的,非常虚弱,靠着墙慢慢坐下去,渐就过世了 我干妈就是在那一年饿死的。我干是远房的,干妈是子,妈妈和子处得特别好,就给我认了干、干妈。每次我回外家,就会抱只公鸡做礼物,中午去干妈家吃一餐饭。千妈给做好多好吃的。饥荒以后,干爹家也没有东西吃。有点吃的,干妈就说她不饿,不吃,都让给干吃。男人粗心,没有发现这一点,最后干妈就饿死在干爹面前。我妈妈也不怎么吃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痖弦回忆录"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痖弦回忆录"的人也喜欢 · · · · · ·
痖弦回忆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是否有删减? | 来自又名 | 2 回应 | 2024-03-04 08:14:18 |
不要随便烧掉诗人的信件 | 来自智术师 | 4 回应 | 2022-11-12 16:49:05 |
钱钟书说,自传就是他传,说的是自己,其实也是时... | 来自h. | 2022-08-13 14:20:52 | |
痖弦谈周梦蝶 | 来自智术师 | 2021-05-23 22:03:00 | |
痖弦谈台湾的文艺审查制度 | 来自智术师 | 2021-05-23 21:55:01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洪範書店 (2022)暂无评分 37人读过
-
洪範書店 (2022)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莫失莫忘——回忆录(待整理) (維舟)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工作后购书目录 (张小国)
- 图书收藏阅读计划 (shuliguo2008)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19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01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痖弦回忆录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红朝杜少卿 2022-03-28 10:49:32
极好!熬夜看完,为之失眠。国破家亡,椎心泣血。文字之祭,以当野哭。多么善良淳朴的人啊,又是如此多灾多难的几代人啊,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3 有用 目良 2020-02-06 00:13:02
希望那些未录完的也有完成的一天。
1 有用 寺山門左衛門 2022-08-08 09:24:21
好極了,除了創世紀一段有點絮絮叨叨⋯⋯可是瘂公即便是絮絮叨叨也很可愛可敬。
1 有用 透明稔 2020-10-27 20:48:25
八卦料足,评论老道
1 有用 七月🍃🪴 2022-10-18 11:34:07 北京
很好的书。个人的细微经历与宏大的历史融合在一起,有了一种“芥子纳须弥”的感觉,又因为是另一种角度讲述我们熟悉的(也不熟悉的)历史,有开眼界之效果。上次有这感觉是读齐邦媛的《巨流河》。痖弦先生是个诗人,但这本口述回忆录文字朴实平白,却于平白中隐着巨痛与大震动,有意无意,不知道。比如说苏联的文化审查人员能于一首佚名交响乐中读出作者的资本主义思想,很强悍。很有春秋笔法。不知这简体版有无删节,繁体版也有卖... 很好的书。个人的细微经历与宏大的历史融合在一起,有了一种“芥子纳须弥”的感觉,又因为是另一种角度讲述我们熟悉的(也不熟悉的)历史,有开眼界之效果。上次有这感觉是读齐邦媛的《巨流河》。痖弦先生是个诗人,但这本口述回忆录文字朴实平白,却于平白中隐着巨痛与大震动,有意无意,不知道。比如说苏联的文化审查人员能于一首佚名交响乐中读出作者的资本主义思想,很强悍。很有春秋笔法。不知这简体版有无删节,繁体版也有卖,特别贵。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