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
与余光中齐名的诗人、享誉全球的诗学研究大家叶维廉,关于美国现代诗坛巨匠庞德从中国传统美学母题潇湘八景中获得启发的探索
……………………
◎ 编辑推荐
★ 探索美国现代诗学与中国传统美学碰撞的绝佳范本。叶维廉先生被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奠基人乐黛云教授赞为“在中国道家美学、古典诗学、比较文学、中西比较诗学方面做出了至今无人企及的贡献”,被美国当代诗人罗登堡称为“美国现代主义与中国诗艺传统的汇通者”。
★ 中英双语版本全收录,方便读者看到作者用英文写作中国传统诗学的措辞、最初的研究思路,以及后来转译成中文的变化与发展脉络。
★ 赠送庞德所收藏的潇湘八景图高清扫描册页,使读者能够以庞德视角来审视传统中国美学,体会画与诗的融合。
…………………………
◎ 内容简介
庞德,美国诗坛巨匠,在探索诗歌的多种美学策略和试验的过程中,竟然采取潇湘八景的题画诗,作为他...
★★★
与余光中齐名的诗人、享誉全球的诗学研究大家叶维廉,关于美国现代诗坛巨匠庞德从中国传统美学母题潇湘八景中获得启发的探索
……………………
◎ 编辑推荐
★ 探索美国现代诗学与中国传统美学碰撞的绝佳范本。叶维廉先生被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奠基人乐黛云教授赞为“在中国道家美学、古典诗学、比较文学、中西比较诗学方面做出了至今无人企及的贡献”,被美国当代诗人罗登堡称为“美国现代主义与中国诗艺传统的汇通者”。
★ 中英双语版本全收录,方便读者看到作者用英文写作中国传统诗学的措辞、最初的研究思路,以及后来转译成中文的变化与发展脉络。
★ 赠送庞德所收藏的潇湘八景图高清扫描册页,使读者能够以庞德视角来审视传统中国美学,体会画与诗的融合。
…………………………
◎ 内容简介
庞德,美国诗坛巨匠,在探索诗歌的多种美学策略和试验的过程中,竟然采取潇湘八景的题画诗,作为他其中最重要美学思想的归向之一。这个事实相当引人入胜,尤其是对中国读者。叶维廉先生在1966年普林斯顿大学攻读比较文学博士时亦为此深深吸引,由此开启了庞德研究之途,以及关于潇湘八景的寻索。
本书鞭辟入里剖析美国现代主义诗人庞德受到中国诗、中国画、中国文字结构的激发,并进一步探讨庞德与中国道家思域之合与分:在美学上,庞德渴望类似道家所打开的语言策略,但政治上,庞德却与道家思想有重大的分歧。作者强调,庞德被潇湘八景的画作本身所吸引,极欲将它们作为画特有的、诉诸视觉的感染魅力应用于诗歌创作之中,去唤起一种超乎“叙”“说”的感受,也就是带着看画所得的感受去进行诗的营造。可以说,庞德在语法翻新和入籍中国语法的过程中,已经进入了道家去框后的美学策略里。
庞德与潇湘八景的创作者
· · · · · ·
-
叶维廉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叶维廉,诗人,文学理论家,1937年生人,先后毕业于台湾大学英文系、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研究所,后获美国爱荷华大学美学硕士、普林斯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他在学术上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贡献是提供了东西比较文学的方法。他肯定中国古典美学特质,并通过中西文学的“互照互省”,试图寻求更合理的文学共同规律,进而建立多方面的理论架构。
目录 · · · · · ·
一、接触《国泰集》草稿前庞德美学的衍化
二、道家美学与灵活语法
三、庞德的中国式语法的形成
第二章 云山烟水水墨画、潇湘八景在日本的盛行与传承?
一、苏东坡与南宋云山烟水
· · · · · · (更多)
一、接触《国泰集》草稿前庞德美学的衍化
二、道家美学与灵活语法
三、庞德的中国式语法的形成
第二章 云山烟水水墨画、潇湘八景在日本的盛行与传承?
一、苏东坡与南宋云山烟水
二、潇湘的文化记忆与寄情于山水的考虑
三、云山烟水与消融边际的大无
四、第 49 诗章在庞德《诗章》文化思域里的意义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裴德在其《文艺复兴研究》的结论种说,生命应该保持着狂喜的状态,抓紧每一个浓烈的瞬间:“不是经验的果实,而是经验本身……经常燃烧,以这种坚硬的晶石似的火焰……我们应该永远好奇地试探新的意见,追求新的印象,永远补默许于某种建议的正统思想。”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接触《国泰集》草稿前庞德美学的衍化 -
道家对语言的质疑,对语言与权力关系的重新考虑,完全是出自这种人性危机的警觉。所以说,道家精神的投向,既是美学的也是政治的。政治上,他们要破解封建制度下圈定的“道”(王道、天道)和名制下种种不同的语言建构,好让被压抑、逐离、隔绝的自然体(天赋的本能本样)的其他记忆复苏,引向全面人性、整体生命的收复。道家无形中提供了另一种语言的操作,来解除语言暴虐的框限;道家(或有道家胸襟的人)通过语言的操作“颠覆”权力宰制下刻印在我们心中的框架并将之爆破,给我们一种若即若离、若虚若实活泼泼的道家想象空间。道家最重要的精神投向,就是要我们时时质疑自己已经内在化的“常”理,得以活出活进地跳脱器囚的宰制,走向段弃我名制的大有大无的境界。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道家美学与灵活语法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庞德与潇湘八景"的人也喜欢 · · · · · ·
庞德与潇湘八景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二十八字的《天净沙·秋思》为何如此动人?诗学大家这样解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直特别喜欢古诗词和水墨山水画,对我而言,它们是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将我暂时带离日复一日的庸常。因此,各种谈诗论画的书也成了我的兴趣所在,即便那些高深的专业书,比如叶维廉的《庞德与潇湘八景》。 庞德是美国现代主义诗人,有“诗坛巨匠”的称号,他被“潇湘八景... (展开)
“以天下观天下”---看古代诗人如何实践道家美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文继续前一篇,从“文化陌生”方面谈一谈为何现在的我们读不懂古诗了。 相比于不懂中文的美国诗人庞德,我们对古诗的世界拥有天然的亲近感。然而,白话文运动发展百年后,我们对古诗世界中的哲学、美学观念都有了“陌生感”。这种文化陌生正是阻碍我们理解古诗,体会古诗之美... (展开)
我们为什么读不懂古诗了(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今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开始热播第五季,人们对古诗词的热情仍是前所未有的高涨。而由于古诗词都是以文言写成,大部分人在听到一句古诗,或是读完一首词后,会下意识地寻求白话翻译。 等到看完译文,又往往会疑惑不已:这首诗听起来不怎么高明啊?好在哪儿呢?于是,我... (展开)> 更多书评 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风景、原风景、文化景观论 (南池子)
- ㄨ英文诗ㄨ (皮特4)
- ▓攒▓书▓如▓山▓倒▓ (不流ᝰ)
- 联合低音全家福 (联合低音)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19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3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庞德与潇湘八景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恶鸟 2020-01-11 07:56:58
早课:叶维廉《庞德与潇湘八景》,作者在庞德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可分析探索范围内,走到了一个深处。但在不可分析探索的范围内,还是完全不应的,首先,庞德对古典诗歌就还是有隔的,叶维廉-庞德-王维,维度爬坡升级。书整体还是不错的,可惜插图黑白,且不够清晰。
0 有用 之暾 2022-06-18 22:59:23
封面挺好,煞白泛青跟我的心差不多一个色儿。专业性太强,我早就不学无术已经看不懂了。书籍里有小三分之一的部分是全英文的,还有一些页面全部是黑白插图。中日比较文学、中美比较文学和现代诗学应该都用得到。
0 有用 滔滔孟夏 2023-10-19 13:53:58 湖南
中英文双版,英文版未看。插图不佳,黑白,几乎没有细节。提到的一些观点,心有戚戚焉,比如语法的灵活,比如意象并置,比如外现,比如直接经验等等。但奇怪的是,书里录了作者自己的几首诗,似乎没有这么做或者说没做到。
0 有用 after 2024-09-19 15:06:08 北京
中奖了,怎么那么多错页:)
4 有用 归卧秋 2021-06-21 11:57:18
全书就两章,都是干货。第一章讲庞德翻译潇湘八景的题画诗,中国古典诗语法灵活,不确切定位、关系疑决性、词性模棱和多元功能,翻译时不能拘泥于英语中的冠词、时态等规则。第二章讲水墨画在日本的盛行与传承。马一角、夏半边与牧溪的影响最大。潇湘八景是我们常见的文艺母题,很多人对其作画题诗,传至日本后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