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作为左翼的文学批评家,胡风文艺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是显而易见的。《施洗约翰的激情:胡风文艺思想探究/三峡青年文艺批评家丛书》试图以“施洗约翰”作为胡风文艺思想的精神原型,从典型、激情、现实主义、民族形式四个关键词切入,将理论溯源与胡风的现实阐述结合起来,理论溯源主要采取历时性叙述,作为借镜来观照和定位胡风文艺思想,而在胡风的现实阐述中则综合历时叙述与共时叙述两种路径,结合时代语境和文艺争鸣,凸显胡风阐述的历史境遇的色彩。总之,通过对胡风文艺思想的“一体”(“施洗约翰”)“四面”(典型观、激情观、现实主义观、民族形式观)的阐述,尽力厘清和透显胡风文艺思想的特点与局限,推动胡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孔育新,男,汉族,1977年生于山西省阳城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后,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目前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左翼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主持完成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胡风与舒芜‘主观’思想比较研究”;主持完成湖北省三峡大学人才启动金项目“胡风与舒芜文艺思想比较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文化诗学视域中的七月派美学话语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七月派同人文艺思想比较研究”;主持湖北省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胡风文艺思想探究”;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七月派美学观念再探讨”。在《文艺理论与批评》《云南社会科学》《学术界》《史料与阐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多篇。
运用古典文艺思想对胡风思想进行分析,但缺少对胡风思想的更深入探讨。
> 1人读过
> 8人想读
订阅关于施洗约翰的激情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红橘子在浮潜 2022-11-20 09:22:32 云南
运用古典文艺思想对胡风思想进行分析,但缺少对胡风思想的更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