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医学大神”系列以十四册、九十万字的体量,忠实再现四百年现代医学史,精细描摹十四位业界传奇大神,并穿插解说医学科普知识,是一套集传记、历史、科普于一身的大众读物。
本册介绍极负盛名的青霉素和更负盛名的弗莱明,以及寂寂无名的弗洛里团队。以下是作者为本册撰写的导读:
1848 年,弗莱明访问西班牙巴塞罗那。一位激动的市民冲出人群,到弗莱明面前跪下亲吻他那件博士长袍的下摆。
西班牙科学专栏作家马拉农给弗莱明写完一篇简介,然后发表感言:“此时此刻,我确定弗莱明就坐在天父的身边。”
人们对弗莱明如此敬仰,因为“人人都知道,是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这个提法,正如同“地球围着太阳转”一样,都是不言自明的真理。
而青霉素拯救的生命何止千百万。垂死的败血症患者,只要有了青霉素,一夜之间就能转危为安。
的确,1928年,弗莱明注意到青霉斑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也...
“医学大神”系列以十四册、九十万字的体量,忠实再现四百年现代医学史,精细描摹十四位业界传奇大神,并穿插解说医学科普知识,是一套集传记、历史、科普于一身的大众读物。
本册介绍极负盛名的青霉素和更负盛名的弗莱明,以及寂寂无名的弗洛里团队。以下是作者为本册撰写的导读:
1848 年,弗莱明访问西班牙巴塞罗那。一位激动的市民冲出人群,到弗莱明面前跪下亲吻他那件博士长袍的下摆。
西班牙科学专栏作家马拉农给弗莱明写完一篇简介,然后发表感言:“此时此刻,我确定弗莱明就坐在天父的身边。”
人们对弗莱明如此敬仰,因为“人人都知道,是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这个提法,正如同“地球围着太阳转”一样,都是不言自明的真理。
而青霉素拯救的生命何止千百万。垂死的败血症患者,只要有了青霉素,一夜之间就能转危为安。
的确,1928年,弗莱明注意到青霉斑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也曾经想到这东西或许可以用来杀死细菌,甚至曾经试图从这种霉菌里提取杀菌成分。他尝试了几个月,没能成功,于是写了一篇简短的论文,说这种青霉菌似乎有抗菌作用,但不能用于临床。那以后他就放下了这个课题,后来偶尔回顾,也只是借用青霉菌来控制培养皿菌种。
倘若不是弗洛里1939年决定拾起这个断线的风筝,青霉素很可能就永远定格在1929年的那篇论文里。
如果说弗莱明注意到青霉菌斑点的抑菌作用是起点,青霉素真正用来治病救人是终点,两点之间的距离有一百公里,那么弗莱明只走了一公里就停下了脚步。在剩下那九十九公里艰难跋涉的,是弗洛里带领的的牛津研究小组。
而青霉素研发成功之后,百分之九十九的光环都罩在了弗莱明的头上。
报章的渲染与学术的真相,常常会有如此魔幻的错位。
弗洛里倒是没有太关注这些恩恩怨怨。或许,跟周游世界、接受欢呼相比,他更愿意把精力用在实验室里。
作者简介 · · · · · ·
朱石生,1961年生于南宁,1982年毕业于广西医学院,从医十七年,后移居加拿大,转行IT业十五年。曾于《读库》刊发《送瘟神》《天花旧事》等若干医学史文章。
目录 · · · · · ·
应试高手弗莱明9
早期业绩25
飞来的青霉菌49
团队模式77
动物实验115
人体试验131
美国人出手149
大洋两岸169
余韵191
青霉素年表203
参考文献205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1799年12月14日,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早醒来,觉得自己非常虚弱,没法呼吸。四名医生迅速赶到,首先放血三百五十毫升,然后给他喝由糖蜜醋和黄油调和而成的内服药,又用几种草药跟牛油和蜡混合、做成糊剂,敷在华盛顿的脖子上,再用疱疗粉末(含斑蝥素等刺激性物质)在他胳膊和腿上激发水疱,试图排毒。一个小时之后,情况不见好转,医生们又用药物灌肠,用甘汞导泻,依然没有起色。接下来的十个小时里,四个医生给他放掉了三升血,大约是他全身血液的百分之六十。 晚上十点,华盛顿去世。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要命的感染1 -
有一些弗洛里的朋友,比如牛津大学化学系主任药物学教授罗宾逊,曾经向媒体介绍弗洛里的研究工作,但媒体没有接这个棒。媒体有自已的选择标准,别说弗洛里不肯配合,就算他愿意提供细节,他的故事也实在没有“可读性”:反向提取、对流提纯、柱色谱法、实验组、对照组…这些概念太艰深,拿这种素材写新闻,不会有读者。 弗莱明的故事就大不一样:“一个来自苏格兰的穷孩子,羞涩而单纯。他来到伦敦,在一个实验室工作。有一天,一颗青霉飞进他的窗口,落到了他的盘子里他发现这种青霉能杀死细菌,于是开发出一种新药,据了千百万人。 这样的故事暗示着“人人可以成功”,就有了励态的功效。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大洋两岸169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格微济世(医学大神14)"的人也喜欢 · · · · · ·
-
- 里程碑处(医学大神09) 9.2
-
- 春风化雨(医学大神11) 9.4
-
- 醚碑斑驳(医学大神05) 8.7
-
- 一代宗师(医学大神07) 9.2
-
- 探寻魔弹(医学大神12) 9.3
-
- 法则奠基(医学大神10) 9.2
-
- 天纵之才(医学大神08) 9.4
-
- 天才永生(医学大神01) 8.8
-
- 沥血叩心(医学大神02) 9.1
-
- 大成若缺(医学大神13) 9.0
格微济世(医学大神14)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至此以后,我将不再是主角

不认真读后感16 格微济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是青霉素的发现和推广中两位传奇的科学家的故事。 第一位是应试大能弗莱明,能顺利的通过各种考试考验,虽然惜字如金,但在生活和工作中如鱼得水。顺着自己的兴趣能持续的做着研究并且养活自己。在研究中非常重视实践,研究中也善于观察和深入研究。一人之力和助手一起发现... (展开)
转守为攻——青霉素的发现与量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医学大神系列的最后一本是《格微济世:弗莱明与青霉素》。 提到青霉素,总要从弗莱明的神奇意外开始讲起。弗莱明发现了培养皿中的青霉素可以杀菌,但卡在了动物实验这一步,他发现了青霉素,却没能将青霉素的医用价值挖掘出来。 将青霉素的医用价值挖掘出来、做了动物实验验证... (展开)
弗莱明、青霉素与弗洛里,拥抱合作

好吧,这本让人有些不服了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0年以后9分以上图书 (晚安,本杰明)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生活中永远保持期待:好书追寻中 (无心恋战)
- 工作后购书目录 (张小国)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0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4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格微济世(医学大神14)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torn 2019-12-24 12:14:26
看完了整个系列,想起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一战前的几十年,欧洲的科学艺术文化高速发展,一个黄金时代,他们以为这样的日子刚刚开始,谁知道一战来了,几十年之后二战又来了,茨威格最后自杀也就可以理解了,他的对比太强烈了。 青霉素的贡献里,弗莱明其实占了1%,但得到了99%的掌声。
2 有用 一朵小心思 2021-06-07 21:32:33
青霉素的发明故事可以说是从小听到大,一说到青霉素就会想到弗莱明“青霉孢子飞落到葡萄球菌培养皿中杀死葡萄球菌”的故事。其实这背后的机缘巧合非常神奇。青霉素的研发成功,在二战期间起到的辉煌作用,百分之九十九的光环都罩在了弗莱明的头上,可是让青霉素真正发扬光大,在背后起关键作用的却是弗洛里团队。报章的渲染与人为的宣传有时候竟能与学术的真相产生如此魔幻的错位。有人不自觉地沉迷于荣誉与欢呼,有人却更愿意默默... 青霉素的发明故事可以说是从小听到大,一说到青霉素就会想到弗莱明“青霉孢子飞落到葡萄球菌培养皿中杀死葡萄球菌”的故事。其实这背后的机缘巧合非常神奇。青霉素的研发成功,在二战期间起到的辉煌作用,百分之九十九的光环都罩在了弗莱明的头上,可是让青霉素真正发扬光大,在背后起关键作用的却是弗洛里团队。报章的渲染与人为的宣传有时候竟能与学术的真相产生如此魔幻的错位。有人不自觉地沉迷于荣誉与欢呼,有人却更愿意默默沉浸在科学实验。无论如何,青霉素的成功离不开这两个名字,以及背后一连串的默默无闻的贡献者。 真的太爱朱石生出的这套《医学大神》系列了,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刻画得生动细致,背后的故事总能叙述得荡气回肠,不仅通俗易懂,还能让你了解到传说背后不为人知的前因后果以及那些隐藏的故事-人性的污点与光辉。点赞朱石生! (展开)
0 有用 埃莉诺 2022-02-23 15:40:31
看得热血沸腾
0 有用 飘飞的芦花 2021-12-06 02:32:43
虽然这个系列的全部书籍还未看完,但是这本书还是让我惊讶,从头到尾讲述的主人公有很多,从中间开始,对弗莱明的着墨甚少,远远不同于讲述巴斯德和科赫的内容。 临床实验及摸索生产,最重要的推动力量是牛津大学的弗洛里团队,各种牛人的科研工作,方法的提升和改进,都迸发创新的力量。席特利的反向提取法和对流提纯机让人印象深刻,柱色谱法、实验组、 对照组,针对问题,去设计、去优化,最终挽救战场上的伤兵,并推广至民间... 虽然这个系列的全部书籍还未看完,但是这本书还是让我惊讶,从头到尾讲述的主人公有很多,从中间开始,对弗莱明的着墨甚少,远远不同于讲述巴斯德和科赫的内容。 临床实验及摸索生产,最重要的推动力量是牛津大学的弗洛里团队,各种牛人的科研工作,方法的提升和改进,都迸发创新的力量。席特利的反向提取法和对流提纯机让人印象深刻,柱色谱法、实验组、 对照组,针对问题,去设计、去优化,最终挽救战场上的伤兵,并推广至民间。个人和团队力量的泾渭分明,也展现着现代化的科研需求和现状 (展开)
2 有用 夏日阿绯 2022-03-31 16:08:26
很惭愧地说这么多年我对青霉素的了解也是弗莱明的戏剧化小故事,不知道弗洛里、席特利、钱恩和他们的努力,灵光乍现的幸运儿太少,多的是默默无闻日复一日努力的人,可能席特利自己不会不忿,但还是很替他惋惜。辉瑞、卡耐基、洛克菲勒也成了这故事中不能割舍的重要组成,我们以为大财团与我们很远,但其实我们就是草地上的羊群吧,能跑到哪里去呢。没有真空,真空里的人会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