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东方美术论》不仅是一部以视觉艺术作品为研究对象的美术史著作,还讨论了美术作品背后所内含的东方历史创作背景,并以中国本土美术为土壤和参照,详细分析了日本美术得以不断衍进和发展的文化环境,并由此剖析,投射到孕育了伟大艺术作品的学术、文学领域。
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序说;第二章,中国美术;第三章,日本美术;第四章,美术的伦理性;第五章,总说。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金原省吾(Kinbara Seigo,1888—1958),日本著名美学家、美术史家。早稻田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教于日本美术学校(现东京艺术大学)、帝国美术学校(现武藏野美术大学)、新瀉大学等。著述《中国美术史》《日本美术论》《东方美术论》《唐代的绘画》《东方绘画》等十余部,影响深远。傅抱石留学日本期间曾在金原门下学习美术史论,并翻译其《唐宋之绘画》《中国上代画论研究》等著作。
译者简介:
骆晓,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书画理论、中国思想史与绘画、中日美术史比较研究。硕士期间曾赴东京艺术大学交换学习,研究中日墨戏与禅宗画历史,撰有《宋代墨戏概念及其与公案禅的共生模式研究》。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序说
表现的后退 / 001
境的表现停止 / 002
象征 / 007
三种东方美术 / 010
第二章 中国美术
特性 / 022
余技思想 / 023
南宗画的成立 / 026
宋徽宗 / 029
梁楷 / 034
牧溪 / 039
中心性质 / 049
第三章 日本美术
风土 / 052
境 / 054
视 / 060
座的定位 / 069
和画 / 076
和的性质 / 078
传承 / 083
现代画 / 085
狩野探幽 / 089
佛画的表现形态 / 095
机能形态 / 098
雪舟 / 101
平面性 / 107
宗达 / 110
第四章 美术的伦理性
伦理性 / 113
书法 / 124
书法的伦理性 / 136
第五章 总说
对轴 / 150
和的构造 / 153
日本的语言 / 159
境之亲和性 / 162
纯粹 / 163
绘画表现 / 166
把手 / 168
具体的小 / 171
译后记 / 175
· · · · · · (收起)
"东方美术论"试读 · · · · · ·
进入十二月,武藏野便迎来了严酷的寒冬。这个季节里,夜晚萧索的寒风吹落了小橡树和樟树的叶子,每天清晨,我穿过树林间的小道去学校时,脚踩着落叶,那声音仿佛踩在水上一般。林中的落叶,被早晨的露水和冰霜浸透了,发不出松脆的声响来。而当午后的太阳晒干落叶,它们便完全蓬松了起来,走上去甚至 深深地没过鞋袜,并且发出响亮的、令人欢喜的声响。从善福寺 池到迟之井川附近一带的落...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北宗画之后出现了新的画派——南宗画。南宗画比北宗画更多了一层思想性,因为这一思想层面的差异,中国画的性质由此发生了变化,也正因为更赋思想,而减弱了其技巧性。也就是说,对思想的重视与对技巧的重视是成反比的,对表现的技术性越轻视,对其思想性势必越强调。那么,当表现技术被极端的轻视,向着推崇画品的方向发展,绘画就自然成为余技,趋于文人画。文人画是注重教养的、被作为余技的绘画。这种风气至后来发展兴盛,以至将重视技术的画派是为工匠,不屑于此。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3页 -
这种思想自古便有了,《论语》中就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说法,行,是指道德实践,行有余力后,才面向艺术,实践是第一的,艺术是第二的,这个顺序是自古有之的。此中包含了以下两个观点: 一、行为的实践与绘画、文学的表现是两回事。 二、艺术的表现应源自于行为的实践。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东方美术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东方美术论"的人也喜欢 · · · · · ·
东方美术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4 条 )

【豆瓣鉴书团】无法言说的东方之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为一只豆瓣鹅,也经常逛逛美术馆,看看画展。但其实因为专业的关系,并不是很了解美术,大多时候只是基于自己的主观感受,以非常直接的喜好在评判。看过的相关书籍大概只有《小顾聊绘画》,浅显易懂,八卦谈资,图文并茂。确实也很想具体了解一下相关的理论,看看更有营养的... (展开)
【豆瓣鉴书团】“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东方美术的审美延续与差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整本书读下来,是令人能有所悟的。 p23谈到中国美术的“余技思想”,说到论语有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指道德实践,行有余力之后,才有艺术的出现。 p25“在行无余力的窘迫的生活中,美是无法成立的,只有行为有了一定程度的余力,生活中才会产生美,即所谓的’行有余力... (展开)> 更多书评 44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19 (普照)
- 【豆瓣鉴书团】书目(updating) (胡思乱想)
- 浙江人美社新书上架 (浙江人美出版社)
- 豆瓣鉴书团书目 (扛瓶金大汉)
- 大三暑假带回家的第一箱中国美术史书 (春天中学绿茵场)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6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东方美术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没头脑且不高兴 2020-01-04 23:15:33
【豆瓣鉴书团】《东方美术论》读后,我对二战前中日韩的艺术发展史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金原省吾对东方美术有自成体系的见解,这点是毫无疑问的,整本书的脉络都非常清晰连贯,结合译后记的导读,阅读起来没有太大的难度。当然,由于缺少对艺术史的了解,我并没有可靠的参考系来评价金原省吾的见解是否正确。我想,对于专业的研究者来说,本书的价值很大,有助于了解二战期间日本国内的美术理论,正如译者所说,“打开中日美术理论... 【豆瓣鉴书团】《东方美术论》读后,我对二战前中日韩的艺术发展史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金原省吾对东方美术有自成体系的见解,这点是毫无疑问的,整本书的脉络都非常清晰连贯,结合译后记的导读,阅读起来没有太大的难度。当然,由于缺少对艺术史的了解,我并没有可靠的参考系来评价金原省吾的见解是否正确。我想,对于专业的研究者来说,本书的价值很大,有助于了解二战期间日本国内的美术理论,正如译者所说,“打开中日美术理论比较研究的大门”。本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原作者受时代、国别的影响造成的,译者对此也进行了提醒,翻译本身不存在问题,并且做了必要的注释。综合来看,这是一本研究价值很高的书,不过不太适合作为艺术史的入门书籍去读,这点需要读者们注意。 编辑上存在的一点问题是,配图不够全面,扣一星。 (展开)
0 有用 🍊🐟 2020-02-10 20:10:10
【豆瓣鉴书团】第一次抽中鉴书团的书,但是阅读体验感并不是很好。客观来说,书内容的架构还是挺清晰的,关于美学艺术方面的理论也很扎实。只是书中涉及到中日对比的内容读着略感不适。书不难读还是比较顺畅的,但感觉也并不适合对中日美术方面完全不懂的人,如果有一点基础再来读这本书会更好点,书中图片不多。
0 有用 书宇阳 2020-01-05 13:52:13
美术的伦理性也是艺术的核心价值之一,可惜的是作者仅有浅显的解说,而未能深入艺术与德性之间的辨证。艺术技法与艺术价值之间的关联,作者也仅仅提供了两者的对立关系。整体而言,这些主题还留待更多的解释。
0 有用 月半明时 2023-03-07 21:50:48 北京
@2020-01-02 15:29:33
0 有用 Peace🍑Peach 2020-01-06 11:29:48
作者对中国美术的评价,过于一刀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这句话加一星!希望今年的工作变化,能让我有所余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