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征服》的原文摘录

  • 本书试图叙述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变革之一,这场变革造成的结果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当今的世界,我尝试着把它写得对学生和普通读者来说更有可读性,甚至更有趣味性一些。……但假如本书能够引起人们对所述重大事件的广泛思考,那么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查看原文)
    后浪 3回复 4赞 2020-02-20 16:03:40
    —— 引自章节:序 言
  • 诗人就曾痛斥他在军事方面的无能: 你夜袭敌军,如同与女伴嬉闹 你掏出鸡巴,剑却还未出鞘。 在敌人眼里,你是风情万种的新娘 在我们看来,你是刺向我们的尖刀。 (查看原文)
    [已注销] 3赞 2021-01-06 22:49:07
    —— 引自章节:第八章 通往撒马尔罕之路
  • 穆斯林征服的成功还要归功于当时独特的历史条件和新兴一神论信仰的传播。伊斯兰教拥有许多便于基督徒和犹太教徒理解接受的特点。它拥有一位先知、一部圣书、完善的祈祷文、饮食准则和家庭法。亚伯拉罕和耶稣在穆斯林传统观念中同样也是伟大的先知。伊斯兰教从一开始就作为一个独立的宗教发展起来,但它却宣称是过去一神论宗教的完善者,而非摧毁者。伊斯兰教并不像其他某些宗教(比如佛教)那样陌生,因此它与既有宗教的相似性和共同的宗教传统很可能也鼓励并促进了人们改变信仰。在很大程度上,穆斯林针对敌人的政策也使他们的统治被广为接受:毕竟绝大多数情况下,向入侵者投降,订立和约并上交贡赋总比顽抗到底更划算。假如政治层面的征服没有完成,伊斯兰化与阿拉伯化进程也就不会在征服结東的两到三个世纪之后出现,但这种转化并不是征服所直接导致的不可避免的结果,而是越来越多人自觉自愿地认同和参与当时的主导文化,渐渐以几乎完全和平的方式造成了伊斯兰化的普及。 (查看原文)
    滚滚熊 2赞 2020-08-27 23:39:11
    —— 引自章节:结 语
  • 许多新一代的叙利亚人并没有经历过拜占庭帝国的统治,也对其毫无记忆,自然也就没有理由效忠君士坦丁堡的政权。 (查看原文)
    假行囚 2回复 1赞 2020-05-17 21:47:28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对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征服
  • 战争还带来了一些短期影响,并进而引发了动乱的局面。…到阿拉伯军从麦地那开拔时,拜占庭帝国オ刚刚收复失地不过一两年,可以说拜占庭帝国在许多地区完全没有建立起军事和政治秩序。…在这场战争中,两大帝国以同样残酷野蛮的手段,耗尽了彼此的国力。…在穆斯林征服的许多地区,入侵者都因这些古老帝国的内部矛盾而坐得渔翁之利,也就是说,某些时候他们被当地人看作是解放者,或者至少是可以忍受的统治者。…与其敌视阿拉伯人,基督教不同派别之间彼此的敌意更加强烈,犹太人更是基督徒最为仇视的对象。在被征服者中,并没有人呼吁大家推翻新统治者。 (查看原文)
    滚滚熊 1赞 2020-08-27 23:04:52
    —— 引自章节:结 语
  • 穆斯林大征服期间,中东地区同时存在着五个基督教会或教派。 (查看原文)
    [已注销] 1赞 2021-01-04 23:36:54
    —— 引自章节:序 言
  • 碑文是佩特拉的古纳巴泰文字,但可以辨认出这种语言是阿拉伯文。 (查看原文)
    [已注销] 1赞 2021-01-05 00:17:23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大征服的基础
  • 并成为阿拉伯胡扎阿部族的委托人(mawali) (查看原文)
    [已注销] 1赞 2021-01-06 19:35:40
    —— 引自章节:第七章 跨过乌浒河
  • 当地国王塔尔浑(Tarkhun) (查看原文)
    [已注销] 1赞 2021-01-06 21:18:55
    —— 引自章节:第七章 跨过乌浒河
  • 萨加尼安人 (查看原文)
    [已注销] 1赞 2021-01-06 21:23:50
    —— 引自章节:第七章 跨过乌浒河
  • 目前一个固有的普遍观点认为,巴勒斯坦地区在阿拉伯人入侵前曾是一片繁荣富有的地区,然而阿拉伯人的到来摧毁了这片田园乐土,并将大部分地区化为荒漠。这一观点被锡安主义者,以及其他用巴勒斯坦地区的命运来说明甚至声称阿拉伯人是破坏这片土地的元凶并且含蓄地暗示他们今天也不配统治这片地区的人所赞同。这种观点如今已经遭到了质疑,不仅仅另一些以色列的考古学家们的论证表明了,至少在某些事例中,人们广泛认为与阿拉伯人入侵相关的变化和衰退早已有之,一些历史证据也表明,阿拉伯人的到来促进了市场发展(比如在拜特·谢安和帕尔米拉)并在叙利亚沙漠的边缘地区开拓了新的耕地。考古研究是不确定且模棱两可的,对争议领域的研究和解读往往会更多地受到研究者的固有偏见而非严谨科学观点的左右。 (查看原文)
    张清蕴 1回复 1赞 2021-11-30 08:23:02
    —— 引自章节:序 言
  • 假若您拒绝,您就必须缴纳贡税(即齐兹亚税)。这不是什么好事,但也姑且算是个选择。如果你拒绝纳税,那就只能开战了。如果您积极回应,信仰我们的宗教,我们会赠您一部天经,并教授您其中内容。如果您愿以天经中的律例治理国家,我们会对您的国家秋毫无犯,任您治理国务。假若您愿以纳税自保,我们也会接受贡税,保护您的安全。否则,我们只得与您开战。 这就是在八世纪初及或许之前,穆斯林对于吉哈德这一概念的解读。 (查看原文)
    于役 2020-06-05 20:31:58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大征服的基础
  • 在这些地区,“阿拉伯征服”的势头之所以如此迅猛,是因为它几乎并没有进行实质上的“征服”,当地领主缴纳的税额甚至要比他们在萨珊时代缴纳的更少。事实上,直到八世纪为止,这些地区一直处于穆斯林的控制之外。 (查看原文)
    滚滚熊 2020-08-22 10:17:51
    —— 引自章节:第五章 对伊朗的征服
  • 为什么阿拉伯人能够如此迅速地征服如此广阔的土地?为什么这场征服的影响如此持久深远?首先让我们来讨论他们征服的土地,究竟是什么让这些地区如此不堪一击?一些难以详述或量化的长期性因素在其中起到了作用,人口衰退可能是重要因素之一。…在540年地中海鼠疫爆发后的一个世纪中,就在穆斯林日后征服的大片土地上,人口都严重衰减,其中城市和乡村的人口损失尤为惨重。阿拉伯军似乎时常途经荒无人烟的土地。他们对伊朗和伊比利亚半岛广大地区的征服来势凶猛却抵抗甚微,可以证明当时的人口衰减。…人口衰减显然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固然人口衰退并非阿拉伯大征服的起因,但它很可能削弱了抵抗的烈度,因此阿拉伯军才不会被有大量人口定居、驻防严密且居民斗志昂然的城市所阻碍。当时可能只有在河中地区,本地居民オ会凭借高昂的士气积极抵抗敌人。 (查看原文)
    滚滚熊 2020-08-27 22:54:14
    —— 引自章节:结 语
  • 关于侵略军的宗教热情和殉道与天园的观念对于战斗的激励作用,我们在前文中已经谈到很多。这些观念与前伊斯兰时代传统的部族忠诚感,以及个人英雄主义激情相互联系,彼此结合。游牧社会的文化价值观与新兴宗教观念相互混合,爆发出了强劲的威力。…阿拉伯军并非拥有他们的敌人所没有的先进技术,也并非以数量优势取胜,但他们的确拥有一些无可置疑的军事优势,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机动力。…这些叙述材料还是体现了当时的麦地那和后来的大马士革拥有强大的组织与控制能力。极少有将领敢于违抗命令,远方战场或偏远省份的将领也极少有反叛中央的情况发生。 (查看原文)
    滚滚熊 2020-08-27 23:09:50
    —— 引自章节:结 语
  • 大征服之所以能够成功,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穆斯林军对待被征服者的方式往往相对较为宽松。只要承诺上交贡赋并保证不协助穆斯林的敌人,阿拉伯将领便会乐意缔结条款,为被征服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保护,宗教场所的权利也会得到保证。…在建立以来的头一个世纪,穆斯林帝国的社会环境十分开放。穆斯林是新兴帝国的精英阶层,他们宣称伊斯兰教是面向全人类的宗教。任何想要皈依伊斯兰教的人都可成为这个精英群体的分子。…早期穆斯林还抱有强大的文化自信心。…强大的文化自信心确保阿拉伯语成为行政语言与新兴高等文化的语言载体。任何人想要完全融入政府或知识活动,就必须能够读写阿拉伯语才行,最好还有穆斯林身份。 (查看原文)
    滚滚熊 2020-08-27 23:13:58
    —— 引自章节:结 语
  • 居鲁士城(Cyrrhus)古城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21-01-05 21:54:14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对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征服
  • 塞琉古城(Seleucia)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21-01-05 22:22:23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对伊拉克的征服
  • 杰贝阿里阿赫达尔山脉(Jabal Akhdar)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21-01-05 22:32:11
    —— 引自章节:第六章 进入马格里布
  • 被安葬在他的帐篷(qubba)中。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21-01-06 21:25:14
    —— 引自章节:第七章 跨过乌浒河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