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1、把创造力,从玄学变成(认知神经)科学,有难度,但值得。2、作者是大脑和认识研究的大牛,理论初看有点大胆,但是有理有据,让人信服;作者的几本书都推荐读。3、这些偏专业著作,只读中文版是不够的,必须对照英文版来读。
作者论述逻辑过于清晰,浑身舒爽😳!
看完作者的智慧大脑接着读了这本,也是好书,期待作者的决策大脑早点上市吧
同样是在溺水的时候发生了额叶超活化的状况,相似的思维模式惊到我了。书中探讨了额叶和右脑在创造性思维中的重要作用,左脑的神经是聚集但是相对局限的,易于储存模式和习惯,而右脑相对弥散性构造更容易产生新的思维,而额叶更像堆乐高的作用。大脑相对分工的构造既是对已有模式的保护也是高效的运作方式,不接触新奇事物难怪右脑会随着年龄增长萎缩了。
最后的结语总结的不错
挖到雷了.....全都是认知、神经、生理这些让人烦躁的东西 关心的创造力本身概括起来一句话“我们还一无所知” 这本不似科普书 更像教材或者认知神经科学元分析综述 这么折磨人我竟然也读完了 都是拜“隔离”所赐 同时让本就烦躁的心态更加烦躁 另外 这书装帧过硬 读起来特别费劲
与创造力相关的大脑结构是前额叶皮质和后半脑,大多数有创造力的巨人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看看有没有谁在做?谁做得更好,如果我们能够站在做得最好的人们的肩膀上,那我们一定会比他们做得更好,就看你是否能够透彻理解他们所做的,然后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加油!
创新的 神经机制。思路清晰, 醍醐灌顶。
科普类书籍 有点难啃
观点很非同一般的一本书,非常值得想对这块领域感兴趣,尤其是意识的本质感兴趣的人阅读
> 创新大脑
3 有用 howie.serious 2020-07-29 09:45:16
1、把创造力,从玄学变成(认知神经)科学,有难度,但值得。2、作者是大脑和认识研究的大牛,理论初看有点大胆,但是有理有据,让人信服;作者的几本书都推荐读。3、这些偏专业著作,只读中文版是不够的,必须对照英文版来读。
3 有用 花京体验 2020-05-01 17:05:30
作者论述逻辑过于清晰,浑身舒爽😳!
2 有用 momo 2019-12-17 11:11:09
看完作者的智慧大脑接着读了这本,也是好书,期待作者的决策大脑早点上市吧
1 有用 J. 2019-11-02 20:02:36
同样是在溺水的时候发生了额叶超活化的状况,相似的思维模式惊到我了。书中探讨了额叶和右脑在创造性思维中的重要作用,左脑的神经是聚集但是相对局限的,易于储存模式和习惯,而右脑相对弥散性构造更容易产生新的思维,而额叶更像堆乐高的作用。大脑相对分工的构造既是对已有模式的保护也是高效的运作方式,不接触新奇事物难怪右脑会随着年龄增长萎缩了。
1 有用 chengduzhong 2019-11-18 23:03:57
最后的结语总结的不错
1 有用 Nobi 2020-02-06 14:33:36
挖到雷了.....全都是认知、神经、生理这些让人烦躁的东西 关心的创造力本身概括起来一句话“我们还一无所知” 这本不似科普书 更像教材或者认知神经科学元分析综述 这么折磨人我竟然也读完了 都是拜“隔离”所赐 同时让本就烦躁的心态更加烦躁 另外 这书装帧过硬 读起来特别费劲
1 有用 知行捕手 2020-04-11 22:20:30
与创造力相关的大脑结构是前额叶皮质和后半脑,大多数有创造力的巨人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看看有没有谁在做?谁做得更好,如果我们能够站在做得最好的人们的肩膀上,那我们一定会比他们做得更好,就看你是否能够透彻理解他们所做的,然后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加油!
0 有用 畅思谨证 2023-03-21 08:54:37 美国
创新的 神经机制。思路清晰, 醍醐灌顶。
1 有用 Lily-M 2021-07-12 10:08:59
科普类书籍 有点难啃
0 有用 dyssite 2021-10-28 14:38:17
观点很非同一般的一本书,非常值得想对这块领域感兴趣,尤其是意识的本质感兴趣的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