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迹触觉与心理的笔记(7)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小耳勺

    参考文献,共171篇: [M] 专著,43本,其中英文1本 [J] 论文,22篇,其中英文4篇 [N] 报纸,6篇 [OL] 网络,81篇,其中百科条目61篇,其余为新闻 音频节目,19篇,为《冬吴相对论》和《得到APP的吴军讲座》 参考文献 [1]徐庆元. 笔迹与心迹——笔迹触觉的个性心理[M]. 贵州省新闻出版局,1999. [2]金观涛,华国凡. 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M]. 新星出版社. 2005-05. [3]基思·斯坦诺维奇. 对“伪心理学”说不[M]. 人民邮电出版社,2...   (1回应)

    2020-10-29 09:15:52   1人喜欢

  • 小耳勺

    2019-11-28 14:58:35   1人喜欢

  • 小耳勺

    笔迹触觉理论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 原创性。现代科学对视觉和听觉已经有了很多研究,但是对触觉的研究还比较少。“主动触觉”是探索人类个性的优良载体,笔迹触觉理论为“笔迹、触觉和人格”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技术路线,扩展了人类的认知边界。 2. 独立性。科学研究有两种思路,一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另一种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鲁迅曾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笔迹触觉理论...

    2019-11-03 12:55:19   1人喜欢

  • 豆友215961525

    很用心的一本书,作者厚积薄发,将触觉理论的学习以容易量化的方式进行阐述,破除了玄的意识,为触觉笔迹心理学普及,做出非常大的努力。适合笔迹爱好者和教师和学生家长阅读。

    2020-04-28 07:08:56

  • Days11 (Coming back anew.)

    有人看明白这段话中接续水平30%、70%是如何计算的吗?   (10回应)

    2020-03-20 20:13:44

  • 小耳勺

    1.1.3 常见问题解答 本节汇集了一些初学者常会提出的问题。 1. 笔迹学是伪科学吗? 答:在20世纪中叶之前,笔迹学在西方科学界得到了一些支持。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一些研究者发现,无法证明笔迹学在预测“工作表现、能力或个性”方面的有效性,认为笔迹学是伪科学。[13] 如果我们沿着西方笔迹学的思路继续研究,同样会陷入困境。笔迹触觉理论没有继承传统西方笔迹学,而是原创的独立理论。经过四十余年的实践检验,分析准...

    2019-10-31 10:56:37

  • 小耳勺

    前 言 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一定和我最初的想法一样,认为这只是一本关于“笔迹学”的书。 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只是想把这些年来的研究成果记录下来,推广笔迹学理论与技术。但是,随着内容一点点地铺开,理论本身的逻辑结构,逼着我继续思考和完善。灵感不断地跃入脑海,被“下载”下来,成为纸面上的文字。当书稿完成时,才发现这本“笔迹学”的小书,竟然会涉及那么多的主题,远远超出了最初的计划。如果要再提炼出这本...

    2019-10-31 10:53:09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笔迹触觉与心理

>笔迹触觉与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