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文选》的原文摘录

  • 胡适并未解释为何谈论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杂志时,不提读者面很广的《东方杂志》或备受史家推崇的《民报》。我的推测是:可以称得上“创造了”一个时代的杂志,首先必须有明确的政治立场,这样方才可能直接介入并影响时代思潮之走向:其次必须有广泛而且相对固定的读者群;再则必须有较长的生存时间。依此三者衡量,存在时间很长的《东方杂志》与生气淋漓的《民报》,“还算不上”是“代表”并“创造了”一个新时代。(参见拙文《杂志与时代》,《掬水集》140―142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查看原文)
    关彳山 2020-05-07 17:28:50
    —— 引自章节:导读: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陈平原
  • 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创刊于1915年9月15日;第二卷起改题《新青年》,杂志面貌日渐清晰。《新青年》第二卷最后一期出版时(1917年2月),陈独秀已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故第三卷起改在北京编辑,出版发行则仍由上海群益书社负责。1920年春,陈独秀因从事实际政治活动而南下,《新青年》随其迁回上海,后又迁至广州,1922年7月出满九卷后休刊。1923至1926年间出现的季刊或不定期出版物《新青年》,乃中共中央的理论刊物,不再是新文化人的同人杂志。故谈论作为五四新文化“经典文献”的《新青年》,我主张仅限于前九卷。 (查看原文)
    关彳山 2020-05-07 17:28:50
    —— 引自章节:导读: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陈平原
  • 谈论作为一代名刊的《新青年》,首先必须将其置于晚清以降的报刊大潮中,方能理解其成败得失。不仅是主编陈独秀,几乎所有主要作者,在介入《新青年》事业之前,都曾参与报刊这一新生的文化事业,并多有历练。广为人知的,如陈独秀办《安徽俗话报》,蔡元培办《警钟日报》,吴稚晖办《新世界》,章士钊办《甲寅》,钱玄同办《教育新语杂志》,马君武协办《新民丛报》,高一涵编《民葬》,李大钊编《言治》,胡适编《竞业句报》,刘叔雅编《民立报》,吴虞编《蜀报》,以及谢无量任《京报》主笔,苏曼殊兼《太平洋报》笔政,刘半农为《小说界》撰稿,周氏兄弟为《河南》《浙江潮》《女子世界》等撰稿并积极筹备《新生》杂志。 (查看原文)
    关彳山 2020-05-07 17:28:50
    —— 引自章节:导读: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陈平原
  • 《新青年》的作者群及编辑思路,与《清议报》《新民丛报》《民报》《甲寅》等清末民初著名报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陈独秀等人所开创的事业,并不是建基于一张“可画最新最美画”的白纸,而是在已经纵横交错的草图上删繁就简、添光加彩。 (查看原文)
    关彳山 2020-05-07 17:28:50
    —— 引自章节:导读: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陈平原
  • 创刊号上的《社告》,除了表明杂志的拟想读者为“青年”,以及“本志于各国事情学术思潮尽心灌输,可备攻错”2,其他几点,属于具体的编辑技巧。要说办刊理想,陈独秀撰写的杂志“头条”《敬告青年),倒有几分相似。对于新时代“青年”应有的六点陈述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最有新意的,当属首尾二者。首倡“人权平等之说”,希望借此“脱离夫奴隶之羁绊”;尾称“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二者合起来,便是日后家喻户晓的“德先生”与“赛先生”的维形: 国人而欲脱蒙味时代,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立,学与人权并重。 (查看原文)
    雨落 2021-09-07 10:08:45
    —— 引自章节:导读: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陈平原
  • 其实,《新青年》同人思维方式的最大特点,不在于“功利主义”“绝对主义”或“以救世主自居”,而是力图将文学革命与思想革命统一起来,用发起运动的方式来促进文学革新。无论是杂志编排,还是话题设计,陈独秀等人都是希望兼及思想与文学。至于周作人的两则名文《人的文学》和《思想革命》②,更是将新文化人的这一意图表述得淋漓尽致。“五四文学革命”并非自然而然的历史进程,很大程度依赖于外力的推动;思想史意义的召唤,使得不少本不以文学见长的学者,也都投身“白话诗”的尝试。 (查看原文)
    雨落 2021-09-07 16:20:11
    —— 引自章节:导读: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陈平原
  • 陈独秀等《新青年》同人,借助于版面语言,凸显议政、述学与论文,而相对压低文学创作,此举可以有以下三种解读:第一,“文以载道”的传统思路仍在延续;第二,《新青年》以思想革新为主攻方向;第三,即便“高谈阔论”,也可能成为好文章。表面上只是编辑技巧,实则牵涉到《新青年》的文化及文学理想。即便将眼光局限在“文章流变”,《新青年》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黎锦熙1939年为钱玄同作传时,专门强调五四新文化人之提倡白话文,最大困难不在“文艺文”,而在“学术文”。胡适发表白话诗“算是创体,但属文艺”;“惟有规规矩矩作论文而大胆用白话”,对于当时的读书人,“还感到有点儿扭扭捏捏”。正是这一点,使得五四新文化人的“议政”“述学”与“论文”,本身就具有“文章学”的意义。 (查看原文)
    雨落 2021-09-08 09:22:07
    —— 引自章节:导读: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陈平原
  • 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 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 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①一看到“听将令”三字,马上断言其缺乏“文学价值”,我以为是不公允的。鲁迅到底是“听”哪个“将”的“令”,陈独秀?胡适?资产阶级?马克思主义?我看都不像。感受到某种弥漫在空气中的时代精神,愿意与“完全是彼此思想投契的结合”的《新青年》同人共命运,在小说创作中略做呼应,我以为,这样的选择,实在无可非议。与时代潮流保持 一种“必要的张力”,不即不离,在追随中反省一此乃鲁迅小说获得成功的一大决窍。 (查看原文)
    雨落 2022-06-23 16:39:59
    —— 引自章节:导读: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陈平原
  • 这不是第一部《新青年》选本,本书的特色在于:第一,将思想史视野与文学史意义重叠起来,确立新的阅读及阐释标准;第二,坚信“议政”“述学”之文,同样也可以是“具有文学性”的好文章;第三,作为一项共同参与的事业,《新青年》同人的整体形象,必须得到完整的呈现;第四,既按文体分类,以便读者欣赏,又隐含着“史”的线索及编者的价值判断;第五,尽量尊重那代人的选择,不做无谓的变更,尤其在标点符号及个别词汇的使用上,反对以今人标准妄加添改一最明显的莫过于滥用感叹号和分号,以及将长句裁短或将短句捏合。 (查看原文)
    雨落 2022-06-23 17:18:18
    —— 引自章节:导读: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陈平原
  • 今之少年往往作悲观,其取别号则日“寒灰”“无生”“死灰”。其作为诗文,则对路日而思暑年,对秋风而思零落,春来则惟恐其速去,花发又惟惧其早谢,此亡国之哀音也。老年人为之犹不可,记少年乎? 养成不思奋发有为、服劳报国,但知发牢骚之音、感喟之文。 (查看原文)
    我想静静 2023-06-27 06:50:56
    —— 引自章节:文学改良刍议胡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