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鲤》原来已经在努力想成为一个文学阵地了,还挺有意思的。
这本真该让郑执的《凯旋门》压轴出,按这排法,挨在后头的那两篇读起来简直是吃完炖肉转嚼树皮,无法入眼。
看到这个主题,我脑袋里闪出的第一个念头不是「这是19年前」,而是「离我认识悦然还有3年」。很喜欢这一次的主题。怎么说呢,因为「19」这个数字对我有很特别的意义,不仅仅只是因为我出生在 1991 年。2019 年即将过去,这一年过得未免也太充实了。我参加了一场重要的面试并且即将完成一次职业晋升、我花了半年的时间甩掉了 26 斤的赘肉、我近十年来第一次超额完成了年初的读书目标(今年年初打算看 24 本,现在已经看完 31 本)。总之,我相信 2019 年对我而言应该是一个好的年份,毕竟下一次等到年份里有数字「19」的年份已经是 100 年后的事了。我看见时光的缺口打开又被合上。再见二〇一九年,我要去二〇二〇年了。
冲龙荻和郑执买的,龙荻的像日记,郑执的说是写的当下也行吧?周嘉宁的还行。
被过分消费的八十年代,被过分忽略的九十年代。晚生了几年,导致整个九十年代对我来说各种浮光掠影,记忆都是碎片式的,没有任何两件事可以连贯起来。80后和00后们都非常生猛,90后被夹在中间,真的是上也不是下也不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猪也不是狗也不是。别的就不比了,有本事就和我们比比谁更丧吧。这本也是,主题一如既往的好,内容一如既往的不够好。
一次又一次做这种完全没有真正思考的主题,要么搞不明所以的作家圈大杂烩主题,要么打感情牌装怀旧……
喜欢班宇、郑执和张玲玲的故事,笛安的访谈,张悦然的手记。学着花钱的、无人认领的、不安全的九十年代,水泥抹出来的九十年代
郑执那篇有趣
见到一半是朋友的杂志,感觉像午后闲逛,闯入了一个事先没有邀约的聚会
看了海带岛女士那篇
居然还在办,好久没买实体书了
可能过了看这种书的年纪了……觉得单薄又无聊……但同时也觉得挺神奇的,一个宏大的时代下,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小宇宙。也会唏嘘一下,原来十几二十年生命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似乎又把我拖回了过去。发现我对张悦然的印象还停留在写《黑猫不睡》的14岁女孩,现在已经是大学老师了……看到后面本来想弃了,结果发现下一篇就是班宇的,看完了发现下一篇就是郑执的……索性就都看完了,真精神沈阳人。不过班宇的小说里又杨树又潘宇的也是读起来有点神奇。回想起了小时候喜欢看书写字的一个原因,就是文字可可以让庸常的生活有一道光圈,可以让这样的生活得以忍受。
记住了李静睿
郑执还行,魏思孝还行,主题还行,一样一星。
也就班宇的那篇还可以吧。
前面的几篇回忆跟访谈,非常有共鸣。九十年代的少年能感觉这个国家跟自己一样处在少年期,我原以为这是错觉,但好像并不是。我记得九四年春节,父母陪我在宿舍楼下放烟花的情形,他们也是在几年前才开始放。九四年夏天,父母带我第一次坐飞机,他们也是第一次。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有两篇还行
这一期的主题是“90年代”,内容包括主题文章、采访和小说。比较喜欢李静睿写的《喇叭》以及郑执的那篇小说《凯旋门》。
杨庆祥
> 鲤·我去二〇〇〇年
22 有用 阿柴 2019-11-26 16:27:28
《鲤》原来已经在努力想成为一个文学阵地了,还挺有意思的。
20 有用 绿色心情 2020-06-12 13:35:28
这本真该让郑执的《凯旋门》压轴出,按这排法,挨在后头的那两篇读起来简直是吃完炖肉转嚼树皮,无法入眼。
6 有用 曼靑 2019-12-12 15:37:47
看到这个主题,我脑袋里闪出的第一个念头不是「这是19年前」,而是「离我认识悦然还有3年」。很喜欢这一次的主题。怎么说呢,因为「19」这个数字对我有很特别的意义,不仅仅只是因为我出生在 1991 年。2019 年即将过去,这一年过得未免也太充实了。我参加了一场重要的面试并且即将完成一次职业晋升、我花了半年的时间甩掉了 26 斤的赘肉、我近十年来第一次超额完成了年初的读书目标(今年年初打算看 24 本,现在已经看完 31 本)。总之,我相信 2019 年对我而言应该是一个好的年份,毕竟下一次等到年份里有数字「19」的年份已经是 100 年后的事了。我看见时光的缺口打开又被合上。再见二〇一九年,我要去二〇二〇年了。
7 有用 agf blendy绿瓶 2019-11-30 18:21:20
冲龙荻和郑执买的,龙荻的像日记,郑执的说是写的当下也行吧?周嘉宁的还行。
7 有用 本质鳖屎eznf 2019-11-28 17:56:27
被过分消费的八十年代,被过分忽略的九十年代。晚生了几年,导致整个九十年代对我来说各种浮光掠影,记忆都是碎片式的,没有任何两件事可以连贯起来。80后和00后们都非常生猛,90后被夹在中间,真的是上也不是下也不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猪也不是狗也不是。别的就不比了,有本事就和我们比比谁更丧吧。这本也是,主题一如既往的好,内容一如既往的不够好。
6 有用 阿烈 2020-01-20 18:12:35
一次又一次做这种完全没有真正思考的主题,要么搞不明所以的作家圈大杂烩主题,要么打感情牌装怀旧……
4 有用 小羊羊羊羊羊 2019-12-06 21:40:10
喜欢班宇、郑执和张玲玲的故事,笛安的访谈,张悦然的手记。学着花钱的、无人认领的、不安全的九十年代,水泥抹出来的九十年代
7 有用 橡树 2019-11-23 04:18:43
郑执那篇有趣
5 有用 恶鸟 2019-12-02 22:22:56
见到一半是朋友的杂志,感觉像午后闲逛,闯入了一个事先没有邀约的聚会
3 有用 Friedmann_k<0 2019-12-11 00:39:05
看了海带岛女士那篇
3 有用 帆布鞋爆炸头 2019-12-02 14:09:52
居然还在办,好久没买实体书了
4 有用 玫瑰玫瑰我爱你 2020-01-15 07:07:44
可能过了看这种书的年纪了……觉得单薄又无聊……但同时也觉得挺神奇的,一个宏大的时代下,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小宇宙。也会唏嘘一下,原来十几二十年生命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似乎又把我拖回了过去。发现我对张悦然的印象还停留在写《黑猫不睡》的14岁女孩,现在已经是大学老师了……看到后面本来想弃了,结果发现下一篇就是班宇的,看完了发现下一篇就是郑执的……索性就都看完了,真精神沈阳人。不过班宇的小说里又杨树又潘宇的也是读起来有点神奇。回想起了小时候喜欢看书写字的一个原因,就是文字可可以让庸常的生活有一道光圈,可以让这样的生活得以忍受。
3 有用 游氛 2019-12-04 16:25:10
记住了李静睿
3 有用 河洛越河 2019-11-30 18:47:13
郑执还行,魏思孝还行,主题还行,一样一星。
3 有用 钟 2020-02-08 18:20:06
也就班宇的那篇还可以吧。
1 有用 空空 2019-12-12 16:41:35
前面的几篇回忆跟访谈,非常有共鸣。九十年代的少年能感觉这个国家跟自己一样处在少年期,我原以为这是错觉,但好像并不是。我记得九四年春节,父母陪我在宿舍楼下放烟花的情形,他们也是在几年前才开始放。九四年夏天,父母带我第一次坐飞机,他们也是第一次。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2 有用 张内维 2019-11-29 01:48:52
有两篇还行
0 有用 海带岛 2020-09-03 17:35:47
0 有用 魏小河 2019-12-10 21:37:43
这一期的主题是“90年代”,内容包括主题文章、采访和小说。比较喜欢李静睿写的《喇叭》以及郑执的那篇小说《凯旋门》。
0 有用 竹官碧 2020-01-14 16:31:32
杨庆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