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品方: 华章同人
副标题: 一部全新的人类命运史
译者: 谢桥 / 康睿超
出版年: 2019-11-1
定价: 58
装帧: 平装
丛书: 华章大历史
ISBN: 9787229140687
内容简介 · · · · · ·
《老鼠、虱子和历史 : 一部全新的人类命运史》是一部解读人类命运的经典著作,读起来既令人震惊又令人愉悦。
作者汉斯.辛瑟尔从生物学和历史学的角度,讲述了人类的主要敌人“传染病”从古代到20世纪的变迁史。他从寄生现象入手,阐明传染病不过是不同的生命形式之间的生存斗争。以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的传染病斑疹伤寒为例,他详细讲述了传染病的发生机制、传播途径和流变历史,演绎了病毒从昆虫传到动物,*后传到人类身上的曲折过程。
辛瑟尔深刻认识到传染病对诸多重要的政治事件和军事事件产生了巨大影响,进而塑造了人类历史:雅典瘟疫使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败于斯巴达;横扫罗马帝国的传染病加速了罗马帝国的灭亡;十字军东征所遇到的困难,与其说是阿拉伯人的军事力量,倒不如说是传染病;因为传染病,伟大的军事天才拿破仑未能在欧洲建立全面的霸权。
《老鼠、虱子和历史 : 一部全新的人类命运...
《老鼠、虱子和历史 : 一部全新的人类命运史》是一部解读人类命运的经典著作,读起来既令人震惊又令人愉悦。
作者汉斯.辛瑟尔从生物学和历史学的角度,讲述了人类的主要敌人“传染病”从古代到20世纪的变迁史。他从寄生现象入手,阐明传染病不过是不同的生命形式之间的生存斗争。以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的传染病斑疹伤寒为例,他详细讲述了传染病的发生机制、传播途径和流变历史,演绎了病毒从昆虫传到动物,*后传到人类身上的曲折过程。
辛瑟尔深刻认识到传染病对诸多重要的政治事件和军事事件产生了巨大影响,进而塑造了人类历史:雅典瘟疫使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败于斯巴达;横扫罗马帝国的传染病加速了罗马帝国的灭亡;十字军东征所遇到的困难,与其说是阿拉伯人的军事力量,倒不如说是传染病;因为传染病,伟大的军事天才拿破仑未能在欧洲建立全面的霸权。
《老鼠、虱子和历史 : 一部全新的人类命运史》以一种博学而有趣的方式写成。辛瑟尔精通西方文明的经典著作,同时又熟知生物学和医学知识,读者在阅读中可以体会其学识和智慧。
对于现代人来说,《老鼠、虱子和历史 : 一部全新的人类命运史》是一部警示之作。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人们以为自己征服了传染病。事实上,传染病并没有消失,正如辛瑟尔早已警示过的:只要人类的愚蠢和残暴给它一个机会,它就会乘虚而入,重整旗鼓。
作者简介 · · · · · ·
汉斯·辛瑟尔(Hans Zinsser),美国著名细菌学家和免疫学家。1895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903年获文学硕士及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罗斯福医院及圣路加医院从事细菌学及病理学工作。1911年成为斯坦福大学细菌学和免疫学教授。1923年后一直任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菌学和免疫学教授。1940年因病逝世。
汉斯·辛瑟尔是研究传染病斑疹伤寒的权威,他成功地研制了斑疹伤寒疫苗。他曾担任美国免疫学家协会主席和细菌学家协会主席,曾赴塞尔维亚、苏联、墨西哥和中国研究斑疹伤寒。中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谢少文等是他的学生。
目录 · · · · · ·
第一章 澄清与致歉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传染病未曾引起诗人、艺术家以及历史学家的注意。刀剑、长矛、弓箭、机关枪,甚至是烈性炸药,对一个民族的命运所造成的影响,都远远不及传播伤寒的体虱、传播鼠疫的跳蚤和传播黄热病的蚊子。
第二章 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在美国存在着一种偏见,即专家们不应该越过他们自己的“围场”(领域),不管他们多么有兴趣越过围栏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然而,文学批评家总是对科学说三道四,发表诸如“科学不应该受到盲目的追捧”之类的观点。
· · · · · · (更多)
第一章 澄清与致歉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传染病未曾引起诗人、艺术家以及历史学家的注意。刀剑、长矛、弓箭、机关枪,甚至是烈性炸药,对一个民族的命运所造成的影响,都远远不及传播伤寒的体虱、传播鼠疫的跳蚤和传播黄热病的蚊子。
第二章 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在美国存在着一种偏见,即专家们不应该越过他们自己的“围场”(领域),不管他们多么有兴趣越过围栏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然而,文学批评家总是对科学说三道四,发表诸如“科学不应该受到盲目的追捧”之类的观点。
第三章 生命的起源
泰勒斯认为水是一切生物的生命之源,生命起源于温暖的泥泞和海底的淤泥。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认为,生命起源于雨水,是雨水将能够生长发育的种子,从宇宙太空中带到了地球上。
第四章 寄生现象
寄生现象起源于远古时代,是不同生物之间习惯性接触的结果。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渐发展演化而来的。从根本上说,寄生现象意味着打破对立——通常情况下,每一个活的细胞复合体都会被另一个生命体入侵。
第五章 新型疾病
我们倾向于相信,如果一种病毒之前没有感染过人类,那么它一定是一种新的疾病。更具可能性的是,在很多情况下,新的疾病代表着宿主与寄生生物之间的、一种之前不为人知的生物关系。
第六章 传染病
在医学与传染病的斗争中,人类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发现在流行病间歇期间,潜在的疾病介质可以潜伏在人类、家养动物以及昆虫等载体上。
第七章 传染病与罗马帝国的衰亡
关于罗马帝国的瓦解,任何一个可能的角度,人们都已经分析过了,因为没有什么比一个古代文明的消亡更称得上是巨大的历史谜团了。何况罗马帝国的消亡是如此的彻底,以至于在数百年野蛮人的黑暗统治之下,竟然没有一丝火花闪耀。
第八章 传染病对政治史、军事史的影响
425年,匈奴人之所以放弃了向君士坦丁堡的进军,是因为一种未知的瘟疫摧毁了他们的部落。
十字军东征所遇到的困难,与其说是阿拉伯人的军事力量,倒不如说是流行病。十字军东征的历史,读起来像是一系列传染病的编年史。
第九章 虱子的进化
虱子也并非总是需要依靠宿主才能生存的生物。它们曾经是一种热爱自由的生物,当其他昆虫向它们打招呼时,它们能够用复眼望着对方,对之报以微笑。这是比《独立宣言》的颁布还要遥远许久的事儿了,因为虱子花了好几个世纪才放弃它的个人主义。
第十章 虱子与人类
自从人类存在以来,虱子就成了我们密不可分的伙伴。与其他的寄生生物不同,除非出现意外和灾难,否则虱子永远也不会离开它的宿主。
第十一章 大鼠,而非小鼠
自抵达之日起,大鼠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蔓延至整个欧洲,其传播速度甚至比白人席卷美洲的速度还要快。在13世纪末以前,大鼠已经成为一种有害动物。
第十二章 斑疹伤寒的家庭关系和直系祖先
和其他的立克次氏体病一样,斑疹伤寒两种变种的病毒,都是通过昆虫传播给人类的。体虱和头虱携带着病毒,从一个人身上蹦到另一个人身上。
第十三章 斑疹伤寒的诞生、童年和青年时期
我们推测在斑疹伤寒还未发展为流行病、不为人类所知之前,它就以单独的、地方性的、大鼠—人类或小鼠—人类的形式存在了数百年。
第十四章 斑疹伤寒早期流行史探究
在东方,斑疹伤寒从地方性传染病发展成流行病的时间,可能要比欧洲早一些。而且有证据表明,最早记载的非常严重的欧洲流行病,是被从塞浦路斯返回西班牙的士兵们带来的。
第十五章 斑疹伤寒的成年时期
我们相信匈牙利战争及其后果创造了这样的环境,使斑疹伤寒有机会通过虱子,在不间断的循环中从一个人身上传播到另一个人身上,跳过老鼠—跳蚤传播阶段,并使寄生生物牢固地适应人类—虱子—人类的传播形式。
第十六章 当代人的评价以及未来的畅想
直到1840年左右,美国才有了浴缸的身影。公共澡堂缺乏卫生的洗衣设施,其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和控制疾病的可能性一样大。学校、监狱和各种公共集会场所也缺少预防疾病传染的相关规定。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对于有关文学兴趣的章节和评论,我们不予致歉。尽管我们认为它们与本书的主题紧密相关,但是很多人认为它们与本书的主题风马牛不相及。美国人一向认为,一位专家不应该对其专业领域以外的知识产生兴趣一一高尔夫、垂钓、桥牌等除外,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本书是对这种态度的一种抗议。 除了特殊情况之外,我们认为一种类型的学术职业能够提高一个人整体的理解能力,因此,将人的思想分门别类并非明智之举。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前言 -
在过去,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只有在其对人的思想意识造成影响,从而使人获得至高成就时,才会被认为是意义非凡的。正所谓,“私人生活中的琐事,可以与公共生活中的琐事结合起来”。尽管如此,只有那些意义重大或非常有趣的细节才会被编撰进传记。然而,所有这一切发生了变化。后来的作者认为,细节是塑造人物个性的关键。于是传记变得越来越神经质。弗洛伊德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如果大众对这位伟人一知半解却自以为很了解他,那就十分危险了。弗洛伊德式的烈性炸药已经被制成了爆竹,那些头脑简单的人将会炸伤他们的手指。利用伟大开拓者爆破隧道的合成材料制造出噪声和难闻的气味,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了。显然,传记是精神分析学业余爱好者最好的游乐场。老一辈的传记作家缺乏这种对潜意识的了解,他们只凭意识来评判他们心目中的英雄。然而,潜意识战胜了意识。呜呼哀哉!诸位伟人。雪莱、拜伦、瓦格纳、肖邦、海涅、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梅尔维尔、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还有耶稣被重新评价,不是根据他们的丰功伟绩,而是根据他们的内分泌平衡。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澄清与致歉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老鼠、虱子和历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老鼠、虱子和历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老鼠、虱子和历史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老鼠、虱子和历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一个独特的人类历史视角

老鼠虱子改变历史进程 ——被传染病影响、与传染病抗争的人类命运史
> 更多书评 14篇
-
衣冠冢 (特拉法玛多没有电报)
对于有关文学兴趣的章节和评论,我们不予致歉。尽管我们认为它们与本书的主题紧密相关,但是很多人认为它们与本书的主题风马牛不相及。美国人一向认为,一位专家不应该对其专业领域以外的知识产生兴趣一一高尔夫、垂钓、桥牌等除外,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本书是对这种态度的一种抗议。 除了特殊情况之外,我们认为一种类型的学术职业能够提高一个人整体的理解能力,因此,将人的思想分门别类并非明智之举。 在过去,生活中的... (3回应)2020-01-20 01:43 2人喜欢
对于有关文学兴趣的章节和评论,我们不予致歉。尽管我们认为它们与本书的主题紧密相关,但是很多人认为它们与本书的主题风马牛不相及。美国人一向认为,一位专家不应该对其专业领域以外的知识产生兴趣一一高尔夫、垂钓、桥牌等除外,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本书是对这种态度的一种抗议。 除了特殊情况之外,我们认为一种类型的学术职业能够提高一个人整体的理解能力,因此,将人的思想分门别类并非明智之举。 引自 前言 在过去,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只有在其对人的思想意识造成影响,从而使人获得至高成就时,才会被认为是意义非凡的。正所谓,“私人生活中的琐事,可以与公共生活中的琐事结合起来”。尽管如此,只有那些意义重大或非常有趣的细节才会被编撰进传记。然而,所有这一切发生了变化。后来的作者认为,细节是塑造人物个性的关键。于是传记变得越来越神经质。弗洛伊德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如果大众对这位伟人一知半解却自以为很了解他,那就十分危险了。弗洛伊德式的烈性炸药已经被制成了爆竹,那些头脑简单的人将会炸伤他们的手指。利用伟大开拓者爆破隧道的合成材料制造出噪声和难闻的气味,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了。显然,传记是精神分析学业余爱好者最好的游乐场。老一辈的传记作家缺乏这种对潜意识的了解,他们只凭意识来评判他们心目中的英雄。然而,潜意识战胜了意识。呜呼哀哉!诸位伟人。雪莱、拜伦、瓦格纳、肖邦、海涅、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梅尔维尔、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还有耶稣被重新评价,不是根据他们的丰功伟绩,而是根据他们的内分泌平衡。 引自 第一章 澄清与致歉 由于受到主题性质的限制,我们这部传记在写作方法上返璞归真。我们不再依靠精神分析学去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没有产前影响、恋母情结、早恋、出轨、变态、冲动、失调,没有因地位而带来的压抑以及因克制欲望而引起的沮丧。我们不再采信流言蜚语,也不再依赖没来得及销毁的私人信件;不再诽谤和中伤他人,从而博得大众眼球;不再抄袭、改写甚至是批驳以前的传记作家或随笔作家的作品。确实,我们不能像通常所做的那样,通过添油加醋,使诗人和科学家变得稀松平常和令人厌恶;不能通过添枝加叶,将人们的注意力从一个人的功绩转移到这个人琐碎或是不端的生活习惯上来;不能将一个声名狼藉的商业恶霸,打造成一位威震天下的英雄;更不能将公众的注意力从主人公的丰功伟绩,转移到其所令人不齿的、无足轻重的私人问题上来。 撰写传记的习惯会使我们自问,如果没有上述这些枝枝叶叶,我们如何斗胆进入这片领域?答案很简单:我们这部传记的主题是一种疾病。 引自 第一章 澄清与致歉 大型猫科动物的雄性,比如美洲狮中的雄狮,虽然会伏击并猎食自己的幼崽,但是那是由于雌狮太过专注于养育幼狮,从而忽略了对雄狮的情感关怀。雄狮的动机,是出于对爱的渴望。因此,这不过是一种间接的情杀,并不能算作指控其残暴的证据。正如法国作家拉罗什富科(La Rochefoucauld)所言,如果从表面效果来判断,爱更接近于仇恨而不是友谊。 引自 第一章 澄清与致歉 大自然似乎有意让她的创造物以彼此为食。无论如何,在大自然的运行中,直接依靠地球母亲本身而生存的,仅仅是植物王国中的部分科目。它们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进土壤之中,吸收其中的氮液;它们用宽大的绿叶,拥抱着阳光和空气,然而,这些植物除了过于难吃或有毒的以外,都成了野兽和人类的食物,而后者,又成了其他野兽和细菌的腹中餐。在伊甸园里,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彼此相食仅仅发生在寿终正寝之后。如此这般,每一个生物的养分,会再次回归到大自然之中。从化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可能实现的,生命也可以得到延续。在这个和平共存不尽理想、拥挤不堪的星球上,无论生死,相互为食成了习惯、并本能、平静而无所顾忌地上演着。一头吞噬传教士的狮子,和一位正在享用鸡肉派的好心老者以及正在这位老者颈脖上生成疖子的葡萄球菌,都没有进行任何意义上的故意伤害。从广义上说,狮子寄生在传教士身上,老者寄生在鸡肉派上,而葡萄球菌则寄生于老者体内。为了避免陷入无意义的、多余的技术性问题,对此,我们不再详述。 重要的是,所有的生物都企图不劳而获,哪怕有一丝可乘之机,他们都不肯放过,传染病只不过是一个令人不快的例子。 引自 第一章 澄清与致歉 这种被我们叫作感染的寄生形式,如动物、植物一样古老。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有机会探索它的起源,并了解到当我们征服旧的传染病时,新的传染病会接连不断地出现。然而,我们为这些疾病中的种疾病撰写传记的主要目的,是揭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传染病未曾引起诗人、艺术家以及历史学家的注意。刀剑、长矛、弓箭、机关枪,甚至是烈性炸药,对一个民族的命运所造成的影响,都远远不及传播伤寒的体虱、传播鼠疫的跳蚤和传播黄热病的蚊子。 引自 第一章 澄清与致歉 对于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物理化学家、生物化学家,甚至是生理学家都不认为其从属于科学的范畴;诗人、雕塑家、批评家、传记作家、戏剧家、画家、小说家,甚至是新闻记者又都不认为它属于艺术范畴。因此,我们能够以基于谦卑的清晰态度看待科学和艺术。在与上述各类职业的代表讨论我们的想法时,我们遭遇了一个普遍的误解,即他们认为我们之所以从事研究传染病的工作,是出于服务人类、拯救生命和缓解痛苦的高尚情怀。 引自 第一章 澄清与致歉 他不太明白一个人是如何被上述高尚情怀所驱动的,于是问我们:“细菌学家是如何被高尚情怀所驱动的呢?”我们通过下面的方式,来简单回答一下他的问题。 关于这个完全错误的假设,已经有大量多愁善感的胡言乱语被创作出来。当一位细菌学家像其他人样,由于偶然的放荡、意外事故或自然衰老而去世以后,奉献和自我牺牲是牧师悼词的主题。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鞠躬尽率,死而后已,就如同一名工程师失足摔进了一个深坑里,或一名律师被客户枪杀一样,他被神化为一名殉道者。小说家对他的描述,就如同对骑士、波兰爱国者或飞行员的描述一样。如果一位研究瘟疫的流行病学家的言行和举止如同英雄阿罗史密斯( Arrowsmith)一样,那么他不仅一无是处,还会被他的同事们认为是奇葩和祸害。 引自 第一章 澄清与致歉 实际上,人们之所以选择这一领域的工作,动机非常多,而最后一个才是想做些善事的欲望。关键是,传染病研究是少有的几种工作之一,从业者不仅可以从中获得兴奋感,还能够进行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真正冒险。 引自 第一章 澄清与致歉 无论现代文明的生活看上去如何的安全和有序,细菌、原生动物、病毒,被感染的跳蚤、虱子、蜱虫、蚊子以及臭虫等,总是潜伏在阴影之下。只要人类由于粗心大意、贫穷、饥饿或是战争而放松了警惕,它们就会发起进攻。即便是在平常的日子里,它们也会掠食体弱多病、年幼以及年迈的人。它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隐匿在无形之中,等待着掠食的机会。与这些凶猛可怕的微小生物作战是唯一一项真正的体育运动,曾经自由生活的人类被无情地驯化之后,这种体育运动也没有受到损害。这些微小生物隐藏在阴暗的角落里,寄生在大鼠、小鼠以及各种各样的家养动物身上,始终寸步不离地跟随着我们;它们寄生在或飞或爬的昆虫身上,在我们的食物、饮水甚至是我们的爱情中伏击我们。 引自 第一章 澄清与致歉 3回应 2020-01-20 01:43 -
衣冠冢 (特拉法玛多没有电报)
无论雅典的瘟疫属于哪一种流行病,它都给历史事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雅典军队为什么会遵照伯里克利( Pericles)的建议,没有试图驱逐蹂躏阿提卡的斯巴达人?这场瘟疫是一个主要原因。当时雅典人的生活已经完全陷入混乱状态。人们不再愿意为荣耀而战。正如修昔底德所言:“他们看到了那些曾经富甲一方,却突然死去的人;也看到了那些曾经一无所有,但片刻之间却占有了他人大量财富的人;更看到了这种运势的变化,是何其的迅猛。...2020-01-20 23:32 1人喜欢
无论雅典的瘟疫属于哪一种流行病,它都给历史事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雅典军队为什么会遵照伯里克利( Pericles)的建议,没有试图驱逐蹂躏阿提卡的斯巴达人?这场瘟疫是一个主要原因。当时雅典人的生活已经完全陷入混乱状态。人们不再愿意为荣耀而战。正如修昔底德所言:“他们看到了那些曾经富甲一方,却突然死去的人;也看到了那些曾经一无所有,但片刻之间却占有了他人大量财富的人;更看到了这种运势的变化,是何其的迅猛。”对于人类乃至上帝的律法,没有人再心怀敬畏。无论虔诚与否,结局都是一样的,没有人指望自己能活到被审判的那一天。最后,斯巴达人匆匆忙忙离开了阿提卡。他们之所以离开,并不是出于对雅典人的惧怕,何况此时的雅典人已经蜷缩在他们的城市里。斯巴达人所畏惧的是那场瘟疫。 引自 第六章 传染病 一连串的流行病给一个国家造成的影响,并不能仅仅以死亡率来衡量。当传染病造成大量人口死亡之后,传染病的二次效应远比大量人口的减少更为深远且更具破坏性。在神秘的灾难面前,恐惧伴随着绝望而来。当然,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代人掌握的知识已经缓和了传染病的二次效应所带来的影响。 引自 第七章 传染病与罗马帝国的衰亡 尽管一些传染病,如流感、小儿麻痹症以及脑炎等,人类还没有找到有效的防控方法,但他们可以凭借坚强的意志和适当的策略,有条不紊地予以应对。毫无疑问,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心中恐惧的阴霾并未消散,但至少不会感到恐慌,甚至引发动乱,而恐慌和动乱给古代和中世纪社会造成的破坏,不亚于传染病所造成的实际的死亡。 在早先的时代,瘟疫是神秘的访客。它们是从无处不在的黑暗之处,进发出来的更高权力的暴怒之音;它们冰冷无情、阴森可怖,让人无处可逃。由于恐惧和无知,人类竟做出了一些雪上加霜的事情,从而大大提高了死亡率。为了生存,他们从城镇和村庄夺路而逃,却不知死亡早已神秘地跟上了他们的脚步。 引自 第七章 传染病与罗马帝国的衰亡 尚且不论这些症状究竟是由何种疾病造成的,西普里安瘟疫的破坏性如此巨大,对政治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从下面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普里安瘟疫带来的恐慌是何其巨大:人们蜂拥进入大城市;只有最近的田地得到了耕种,较远的田地已变得杂草丛生,变成了狩猎用的围场;耕地没有任何价值,因为人口数量已经大大减少,少量的耕地所产出的粮食就足够养人们。”即使是在意大利的中心,大量的土地也被荒废了,沼泽湿地的范围大大扩大,侵蚀了伊特鲁利亚( Etruria)和拉丁姆( Latin)的海岸土地。希罗尼穆斯( Hieronymus)写道,人类已经“被彻底摧毁了”,地球重新回到了一片荒漠和森林的状态中。 引自 第七章 传染病与罗马帝国的衰亡 普罗柯比如是写道: 540年,一场瘟疫暴发了。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属于何种人种以及处于何种季节,它都使你无处遁形。它所向披靡,迅速席卷了整个世界,不论男女老少,它都毫不留情。它起源于埃及的贝鲁西亚附近;接着传播到了亚历山大港,进而覆盖了埃及全境;然后扩散到巴勒斯坦,并从此地蔓延至整个世界;不论什么地方或什么季节,都无法阻挡其扩散的势头。无论你在天涯海角,都无法逃脱它的魔爪。如果它暂时还没在某个地区现身,早晚也会在那里出现,而不是去攻击早先已经深受其苦的人们;只有在夺走了相当数量的生命后,它才会意犹未尽地离开。它似乎总是从沿海区域向内陆传播,继而更进一步地向内陆深处扩散。 第二年春天,它来到了古罗马城市拜占庭(Byzantium)。很多人看到了化为人形的鬼影,遇到这些鬼影的人会遭到鬼影的重击,从而感染上这种疾病。其他人则将自己锁在屋子里,但鬼影并不因此放过他们,而是出现在他们的睡梦中,或者让他们听到一个声音,告诉他们死神即将降临[《波斯战记》,第二十二章(De Bello Persico,Chap. ⅩⅩⅡ)]。 引自 第七章 传染病与罗马帝国的衰亡 四个月以来,这场瘟疫一直停留在拜占庭。起初,很少有人因此死亡,后来死亡人数渐渐多起来,先是一天五千人死去,继而是一天一万人死去。“最后,连挖墓者都所剩无几了,人们只得将城堡的塔顶拆下来,然后在里面堆满尸体,最后再用别的东西代替原来的塔顶。”有些尸体则被装上船,最后被扔进了海里。“这次瘟疫结束之后,颓废与淫靡之风盛行,好像躲过这一劫难的全是邪恶之人。” 引自 第七章 传染病与罗马帝国的衰亡 回应 2020-01-20 23:32 -
~苓羊~ (守望梦想……)
现在的虱子,分为两种亲缘关系密切的类别,一种是食毛目,也就是咬人的虱子;另一种是虱目,也就是吸血的虱子。这两个分支可能都源自蟑螂的前身,现如今的蟑螂和白蚁就是由蟑螂的前身进化而来的。蟑邮的前身是上石炭纪的化石生物,由于其存在的 一旦军队的粮食供给跟不上,这种疾病总会给军队带来极大的威胁。于是,在围城或是远征的情况下,坏血病通常会趁势而发,使大量士兵的身体变得虚弱,最终导致他们无法抵御接踵而来的传...2020-05-05 18:22
现在的虱子,分为两种亲缘关系密切的类别,一种是食毛目,也就是咬人的虱子;另一种是虱目,也就是吸血的虱子。这两个分支可能都源自蟑螂的前身,现如今的蟑螂和白蚁就是由蟑螂的前身进化而来的。蟑邮的前身是上石炭纪的化石生物,由于其存在的 引自 第九章 虱子的进化 一旦军队的粮食供给跟不上,这种疾病总会给军队带来极大的威胁。于是,在围城或是远征的情况下,坏血病通常会趁势而发,使大量士兵的身体变得虚弱,最终导致他们无法抵御接踵而来的传染病。从这个角度来看,坏血病可以被看作传染病的有力盟友 引自 第八章 传染病对政治史、军事史的影响 美洲的風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寄生在人类身上,另一种寄生在猴子身上。“寄生在人类身上的主要是杂交头虱,它们的纯正品种最初是在生活于各个地理区域的白种人、黑种人、红种人以及黄种人身上发现的。据我们所知,寄生在美洲猴子身上的虱子,根据不同的宿主分为不同的种类,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宿主与寄生生物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平行发展史。如果猴子身上的虱子来自人类,那么它们不是来自近代人类,而是来自数万年前的人类一一时间足够长,以至于能够发生物种分化。” 当虱子在野蛮人头上定居下来后,它们就开始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并在这一进化进程中发生轻微的体型和特征变化。因此,今天我们似乎可以哦那个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虱子特征入手,推断出一些关于人类种族关系的信息。人类的头虱与体虱会进行“异族通婚”,并生出可生育的后代。 引自 第九章 虱子的进化 从史前本乃伊身上获取的所有虽子,都与从活生生的现代印第安人身上获取的虽子存在差别。据尤因所言,可能是由于现代印第安人曾携带有高加索和块塞俄比亚的头虱,现在身上存在这两者与美洲的本土頭子的杂交品种。值得一提的还有,美洲人的木乃伊身上的虱子类别,与日本等地的均有所不同。 希普利( Shipley)告诉我们,虱子会根据宿主的颜色调整自己的颜色以求适应,所以非洲的虱子是黑色的,印度的虱子是烟熏色的,日本的虱子是黄棕色的,而北美印第安人身上的虱子是深棕色的,因组特人身上的虱子是浅棕色的,而欧洲人身上的虱子则是脏灰色的。 虽然证据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史前美洲虱子的特征,与中国人身上的头虱以及阿留申群岛上因组特人身上的子非常相似,这进一步为亚欧民族穿越白令海峡的大迁徙提供了论据。 引自 第九章 虱子的进化 墨西哥人有向统治者进贡的传统,贫困潦倒的人如果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进贡的话,就会每日清理身体,将捉到的虱子保存起来,当虱子多到可以装满一小袋的时候,他们就会把装满虱子的袋子放到国王的脚下。 引自 第十章 虱子与人类 阳光温暖、果实累累之际,老鼠们会成群结队地从高楼大厦涌入开阔的田野。寒冷来袭之时,它们又会回到底护所。 大多数其他动物都满足于过一种和平、舒适的生活,沐溶在一片朝气蓬勃之中,感谢生活所带来的恩赐,以最小的伤害满足个体所需。人类和老鼠却是彻头彻尾的破坏者。大自然所提供的一切,不管是植物还是猛兽,都成了他们满足一己之私的牺性品。 渐渐地,这两种生物席卷了世界、几乎保持着相同的步调。二者虽然呈敌对之势,却无法消灭对方。 丹麦人征服英格兰人,诺曼人征服撒克逊一丹麦人,诺曼人战胜西西里岛的伊斯兰教徒,摩尔人赶走拉伊比利亚人,法国人对抗摩尔人,西班牙人挑战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欧洲人消灭世界各地的土著居民,等等。 引自 第十一章 大鼠,而非小鼠 真正的黑鼠确实是在十字军东征后到达意大利的,当时黑鼠被称为“地鼠”。 引自 第十一章 大鼠,而非小鼠 回应 2020-05-05 18:22 -
凯莉小妞 (yo no leo mucho)
2020年2月7日 “我们的终极祖先原生动物和细菌,同我们一起存活了下来。尤其是细菌,对世界而言,它们甚至比人类更重要。不可计数和无处不在的它们,不断地进行着发酵和腐烂,从而将动植物死尸中所含的碳和氮释放出来,成为能量和合成的来源。如果没有细菌和酵母菌,这些碳和氮将被永远封存在无用的组合中” 2020年2月7日 “如果没有细菌来维持动植物间碳和氮的持续循环,所有的生命都将停止延续,植物将没有用以支持其生长的硝...2020-02-21 22:44 1人喜欢
2020年2月7日
“我们的终极祖先原生动物和细菌,同我们一起存活了下来。尤其是细菌,对世界而言,它们甚至比人类更重要。不可计数和无处不在的它们,不断地进行着发酵和腐烂,从而将动植物死尸中所含的碳和氮释放出来,成为能量和合成的来源。如果没有细菌和酵母菌,这些碳和氮将被永远封存在无用的组合中”
2020年2月7日
“如果没有细菌来维持动植物间碳和氮的持续循环,所有的生命都将停止延续,植物将没有用以支持其生长的硝酸盐和二氧化碳,奶牛则没有三叶草可吃,人类也因此不会再有牛肉和蔬菜。如果没有细菌,物质世界将会变成保存完好的死去的动植物的标本储藏室。”
2020年2月7日
“同样的,将狂犬病病毒通过兔子进行转化,会极大地增强狂犬病病毒对于这些动物的毒性,但同时也减弱了狂犬病病毒对猴子和人类的毒性。”
2020年2月7日
“在历史上,新疾病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通过人与寄生生物之间相互的逐渐适应,已经存在于人类身上的寄生现象发生了改变;二、通过与之前未曾接触过的相关动物或昆虫接触,人类遭到了动物世界中现存寄生生物的入侵。”
2020年2月7日
“在古代的大多数时期,淋病3 可谓最为常见的疾病。在英国,它被准确地描述为“脓疮”;在法国,它被称为“花柳病”。”
2020年2月7日
“梅毒起源于美洲这一观点被人们广泛地接受,尽管它尚且无法得到证实。最有可能的情形是,它存在于西半球,早期的探险者与美洲沿海的印第安人交合之时受到感染。”
2020年2月7日
“在意大利,每每听到意大利人提及这种他们叫作法兰西病,而法国人将其称为那不勒斯病的疾病时,我都大笑不已。事实上,如果他们双方将这种疾病称为西印度群岛病,那才是叫对了名字。”
2020年2月7日
“尽管对于梅毒的起源问题,各个观点之间存在分歧,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法国的查理八世(Charles VIII)率领军队穿过意大利南部,前去攻打那不勒斯之后不久,梅毒突然大规模地暴发了。”
2020年2月7日
“弗拉卡斯托留斯于1546年出版了《传染物》(De Contagione)。他对梅毒的传播方式和 发病进程的描述全面而精确,”
2020年2月7日
“大量的滤过性病毒感染能够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失调。因此,继麻疹、天花、德国麻疹、流感以及由于研究鹦鹉热和绵羊跳跃病而导致的实验室感染之后,脑炎接踵而来。”
2020年2月7日
“在很大程度上,舞蹈病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流行病没有任何相似性,而更像是由恐慌和绝望引起的群众性的歇斯底里症。”
2020年2月7日
“舞蹈病以迫害犹太人的形式呈现。犹太人被认为是传播黑死病的罪魁祸首。”
2020年2月7日
“摘要表明,舞蹈病的暴发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毋庸置疑,主因是受到恫吓的可怜之人,面对无法想象的苦难和危险而做出的歇斯底里的反应。此外,它似乎还与紧随鼠疫或天花之后而来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性疾病有关,就如同嗜神经病毒疾病紧随因上次世界大战导致的严重而广泛的传染病而来一样。”
2020年2月7日
“一个严重的现代问题是,随着汽车和飞机的发展,北非也出现了大量的蚊子,但黄热病并没有在北非出现。不过,在西非海岸,该疾病异常猖獗。”
2020年2月7日
“1911年,麦考伊(McCoy)和查宾(Chapin)在地松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类似鼠疫的感染。历经千辛万苦之后,他们设法将与鼠疫杆菌相似的芽孢杆菌分离了出来。1914年,关于该病菌的首例经证实的人类感染被报道出来。”
2020年2月7日
“传染病并不是静态存在的,它是根据寄生生物和被入侵物种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决定的,而这种变化关系必将导致临床和流行病学表现的变化。”
2020年2月7日
“黑死病主要就是腺鼠疫,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灾难之一。”
2020年2月7日
“1361年、1371年和1382年,黑死病再次卷土重来。这些连续性的灾难持续了三十四年的时间。黑死病的暴发情形让我们明白,当一种传染病在感染饱和的人群中再次暴发时,它将变得越来越不具有致命性。”
2020年2月7日
“这种流行性鼠疫悄然退出欧洲,在流行病学中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在这期间,该疾病一次又一次地传入欧洲和美洲各地,却再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以流行病形式传播的趋势。”
2020年2月7日
“于是我们推测,尽管病毒的传染性在减弱,老鼠的数量有所减少以及它们被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有所减小,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流行病本身的进化,需要很多因素的微妙调整。”
2020年2月7日
“时对那次疫情进行过描述的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该疾病到达尼德兰(Netherlands)的时间,要比它出现在汉堡的时间晚了四周,而当时这两个地方与英格兰的海上交通都非常活跃。”
2020年2月7日
“英国汗热病仍然是一种完全独立的疾病,如果现在再出现,是不能与任何已知的传染病划归一类的;其发作之突然,致死之迅速,除了偶然出现的脑膜炎和小儿麻痹症以外,是现如今的任何疾病都无法企及的。”
2020年2月7日
“以下这种推测是合理的,即英国汗热病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几百年来一直以较温和的形式在欧洲大陆流行,并在英格兰极易受感染的群体中传播。这是唯一的依据,用来解释为什么该疾病唯独在英国人身上暴发,即使他们居住在国外也依然如此。”
2020年2月7日
“除了暴发的地点不同之外,皮卡迪汗热病与英国汗热病的区别,主要在于伴随着前者而来的还有剧烈的精神症状。”
2020年2月7日
“有大量的证据表明,早在数百万年前,细菌就具有造成感染的能力,而且,我们也没有理由怀疑,在人类存在的最初阶段,传染病就已然是笼罩在人类头顶上的一团阴霾”
2020年2月7日
“麻风病在印度被称为“库斯塔(Kushta)”。一种肠道类型的疾病被准确地翻译为霍乱,这种疾病也已为人们所熟知。”
2020年2月15日
“此后通过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卢茨(Lutz)博士的帮助,他从二十具史前美洲印第安人木乃伊身上取得了头皮和毛发样本。在其中三个样本中,他不仅找到了幼虱,还找到了各个发育阶段的虱子”
2020年2月15日
“Hurdenburg)流行着这样一个习俗,市长是通过如下方式选举出来的:候选人围坐在桌子旁,头低着,把胡子放在桌子上。一只虱子被放在桌子中间,接下来就很关键了,虱子钻进谁的胡子里,谁就是下一任市长。”
2020年2月15日
“贝克特(Thomas à Becket)的葬礼就是很好的例子:12月29日傍晚,这位大主教在坎特伯雷大教堂遭到谋杀。人们将他的尸身放在大教堂里一整晚,准备在第二天进行安葬。大主教身穿华丽的服装,在一件棕色的大披风之下,是一件白色的法衣;法衣下面是一件羊毛大衣,然后是一件羊毛外套,再往下是一件黑色的本笃会披风;再往下是一件衬衣,贴身处是一块奇怪的麻布,上面覆盖着亚麻布。随着大主教的尸体渐渐变冷,寄生在层层叠叠衣服之中的虱子便开始从里面爬出来。正如麦克阿瑟引用编年史作者的话:“那些虱子就像烧开了的水从大锅中溢出来一样,这令旁观者哭笑不得。”
2020年2月15日
“毫无疑问,从某种程度上说,剃去头发戴上假发的习惯,是为了遏制虱子的滋生。整个欧洲的绅士和小姐们都采取了这一做法,但他们戴的假发中通常长满了幼虱”
2020年2月15日
“斑疹伤寒的近亲.(Japanese River Valley fever)便是通过秋螨,从小鼠身上 传染到了人的身上。”
2020年2月15日
“在人类流行病间歇期间,斑疹伤寒病毒会附着在大鼠身上,通过鼠虱和鼠蚤,进行鼠鼠相传”
2020年2月15日
“尼科尔(Nicolle)称这种斑疹伤寒病毒为“鼠型”病毒。”
2020年2月15日
“古代的巴勒斯坦,犹太人认为七种老鼠品种(阿克巴)为不洁之物,并认为它们和猪一样不适合人类食用”
2020年2月15日
“古希腊语中还 有“泡菜坛子里的老鼠”的表达,意为“身处困境”
2020年2月15日
“罗马人对小鼠很熟悉,并视其为有害之物,但“小鼠”一词曾被罗马战神用以表达“亲爱的”之意。小鼠“musculus” 的词根(波斯语为“muishi”,印度语为“musa,musi”,巴利语为“musiko”)表明在 古代世界里,小鼠可谓“举世闻名”
2020年2月15日
“首先,和人类一样,大鼠基本上是杂食动物。它们会吃下任何可以吃的东西,甚至和人类一样,在困境面前连同类都不放过。它们可以在任何季节繁殖生育,也像人类一样,最容易在春季“春心荡漾”
2020年2月15日
“2世纪的罗马修辞学家克劳迪亚斯·埃利亚努斯(Claudius Aelianus)在他的《论动物的本质》(De Animalium Natura)一书中提到,在里海沿岸的国家,褐鼠“就像成群结队的姬蜂一样,周期性地发动无数次袭击”“(它们)咬住彼此的尾巴,通过这种方法游到河的对岸去”。真实情况是否如此,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在18世纪之前,西欧人不知道褐鼠为何物。”
2020年2月15日
“褐鼠会侵占兔子的领地,并杀害成年兔子和幼兔。它有很多本领,善攀爬,好游泳。”
2020年2月15日
“褐鼠携带着人类和动物身上的疾病:鼠疫、斑疹伤寒、旋毛虫病、鼠咬热、传染性黄疸,还有可能携带着战壕热或者口蹄疫和马流感等。”
2020年2月15日
“褐鼠咬烂了三头大象的脚,”
2020年2月15日
“人类和老鼠却是彻头彻尾的破坏者。大自然所提供的一切,不管是植物还是猛兽,都成了他们满足一己之私的牺牲品。”
2020年2月15日
“此前1789年,法国的卫戍部队驻扎在马耳他。当时的食物是如此匮乏,以至于褐鼠尸体的价格都很贵”
2020年2月15日
“立克次氏体病大家族的亲属关系大致如下:战壕热相当于斑疹伤寒同母异父的兄弟或者是舅舅,它在战争期间给士兵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是通过虱子传播开来的。将战壕热置于一种相对较远的关系中的原因是,它在人的身上发作时并不遵循临床过程,而临床过程中的基本症状是家族中其他所有成员所共有的。我们在此无需对战壕热这一家庭分支的命运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因为它与我们要讨论的主题关系不大”
2020年2月15日
“与斑疹伤寒关系密切的是恙虫病,恙虫病相当于斑疹伤寒的远房表亲”
2020年2月15日
“立克次氏体”是由罗沙 ·利玛(Rocha Lima)命名的,是为了纪念美国人立克次(Ricketts)。立克次在研究墨西哥城的斑疹伤寒时不幸染病离世。斑疹伤寒的病原体叫作普氏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l Prowaceki),前面所加的“普氏”(Prowacek),是一位和立克次有着相同经历的奥地利人”
2020年2月16日
“当今学者将两种类型的病毒分别对应两种类型的斑疹伤寒:一种是鼠型斑疹伤寒(老鼠―跳蚤循环先于人类感染);另一种是经典类型或是“人类”类型斑疹伤寒(至今还没有确定老鼠的起源)”
2020年2月17日
“从鼠蚤寄生在人类身上的那一刻起,斑疹伤寒就诞生了。这一古老的疾病很可能暴发于东方的某个地方,在其入侵中世纪欧洲的繁华街道和军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数百年。”
2020年2月19日
“因为良性的斑疹伤寒所表现出来的发烧症状维持的时间很短,皮疹起得也不是很明显,因而病情经常会被完全忽略,或者被误诊为跳蚤叮咬。”
2020年2月21日
“斑疹伤寒总是伴随着战争和革命的发生而暴发;营地里、军队中以及围城内总是斑疹伤寒的滋生地;它加剧了饥荒和洪水所带来的恐惧;它悄悄潜入城乡穷人的生活之中;它在监狱里兴风作浪,甚至有机会“乘船”跨越辽阔的海洋;一旦时机成熟,它就会越过国界,进入另一个国度。”
2020年2月21日
“在整个 18世纪,“船热”是斑疹伤寒的一个常见的代名词。斑疹伤寒对船员来说是最致命的灾难,远远超过战争伤亡和坏血病的伤害。”
2020年2月21日
“他认为葡萄酒和烈酒堪称“大蒜白兰地”,这种观点虽然在医学上并不那么可靠,但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他本人在海军中深受欢迎。”
笔记摘自: 汉斯•辛瑟尔, SoBooKs.cc. “老鼠、虱子和历史。” Apple Books.
回应 2020-02-21 22:44
-
~苓羊~ (守望梦想……)
现在的虱子,分为两种亲缘关系密切的类别,一种是食毛目,也就是咬人的虱子;另一种是虱目,也就是吸血的虱子。这两个分支可能都源自蟑螂的前身,现如今的蟑螂和白蚁就是由蟑螂的前身进化而来的。蟑邮的前身是上石炭纪的化石生物,由于其存在的 一旦军队的粮食供给跟不上,这种疾病总会给军队带来极大的威胁。于是,在围城或是远征的情况下,坏血病通常会趁势而发,使大量士兵的身体变得虚弱,最终导致他们无法抵御接踵而来的传...2020-05-05 18:22
现在的虱子,分为两种亲缘关系密切的类别,一种是食毛目,也就是咬人的虱子;另一种是虱目,也就是吸血的虱子。这两个分支可能都源自蟑螂的前身,现如今的蟑螂和白蚁就是由蟑螂的前身进化而来的。蟑邮的前身是上石炭纪的化石生物,由于其存在的 引自 第九章 虱子的进化 一旦军队的粮食供给跟不上,这种疾病总会给军队带来极大的威胁。于是,在围城或是远征的情况下,坏血病通常会趁势而发,使大量士兵的身体变得虚弱,最终导致他们无法抵御接踵而来的传染病。从这个角度来看,坏血病可以被看作传染病的有力盟友 引自 第八章 传染病对政治史、军事史的影响 美洲的風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寄生在人类身上,另一种寄生在猴子身上。“寄生在人类身上的主要是杂交头虱,它们的纯正品种最初是在生活于各个地理区域的白种人、黑种人、红种人以及黄种人身上发现的。据我们所知,寄生在美洲猴子身上的虱子,根据不同的宿主分为不同的种类,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宿主与寄生生物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平行发展史。如果猴子身上的虱子来自人类,那么它们不是来自近代人类,而是来自数万年前的人类一一时间足够长,以至于能够发生物种分化。” 当虱子在野蛮人头上定居下来后,它们就开始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并在这一进化进程中发生轻微的体型和特征变化。因此,今天我们似乎可以哦那个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虱子特征入手,推断出一些关于人类种族关系的信息。人类的头虱与体虱会进行“异族通婚”,并生出可生育的后代。 引自 第九章 虱子的进化 从史前本乃伊身上获取的所有虽子,都与从活生生的现代印第安人身上获取的虽子存在差别。据尤因所言,可能是由于现代印第安人曾携带有高加索和块塞俄比亚的头虱,现在身上存在这两者与美洲的本土頭子的杂交品种。值得一提的还有,美洲人的木乃伊身上的虱子类别,与日本等地的均有所不同。 希普利( Shipley)告诉我们,虱子会根据宿主的颜色调整自己的颜色以求适应,所以非洲的虱子是黑色的,印度的虱子是烟熏色的,日本的虱子是黄棕色的,而北美印第安人身上的虱子是深棕色的,因组特人身上的虱子是浅棕色的,而欧洲人身上的虱子则是脏灰色的。 虽然证据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史前美洲虱子的特征,与中国人身上的头虱以及阿留申群岛上因组特人身上的子非常相似,这进一步为亚欧民族穿越白令海峡的大迁徙提供了论据。 引自 第九章 虱子的进化 墨西哥人有向统治者进贡的传统,贫困潦倒的人如果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进贡的话,就会每日清理身体,将捉到的虱子保存起来,当虱子多到可以装满一小袋的时候,他们就会把装满虱子的袋子放到国王的脚下。 引自 第十章 虱子与人类 阳光温暖、果实累累之际,老鼠们会成群结队地从高楼大厦涌入开阔的田野。寒冷来袭之时,它们又会回到底护所。 大多数其他动物都满足于过一种和平、舒适的生活,沐溶在一片朝气蓬勃之中,感谢生活所带来的恩赐,以最小的伤害满足个体所需。人类和老鼠却是彻头彻尾的破坏者。大自然所提供的一切,不管是植物还是猛兽,都成了他们满足一己之私的牺性品。 渐渐地,这两种生物席卷了世界、几乎保持着相同的步调。二者虽然呈敌对之势,却无法消灭对方。 丹麦人征服英格兰人,诺曼人征服撒克逊一丹麦人,诺曼人战胜西西里岛的伊斯兰教徒,摩尔人赶走拉伊比利亚人,法国人对抗摩尔人,西班牙人挑战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欧洲人消灭世界各地的土著居民,等等。 引自 第十一章 大鼠,而非小鼠 真正的黑鼠确实是在十字军东征后到达意大利的,当时黑鼠被称为“地鼠”。 引自 第十一章 大鼠,而非小鼠 回应 2020-05-05 18:22 -
凯莉小妞 (yo no leo mucho)
2020年2月7日 “我们的终极祖先原生动物和细菌,同我们一起存活了下来。尤其是细菌,对世界而言,它们甚至比人类更重要。不可计数和无处不在的它们,不断地进行着发酵和腐烂,从而将动植物死尸中所含的碳和氮释放出来,成为能量和合成的来源。如果没有细菌和酵母菌,这些碳和氮将被永远封存在无用的组合中” 2020年2月7日 “如果没有细菌来维持动植物间碳和氮的持续循环,所有的生命都将停止延续,植物将没有用以支持其生长的硝...2020-02-21 22:44 1人喜欢
2020年2月7日
“我们的终极祖先原生动物和细菌,同我们一起存活了下来。尤其是细菌,对世界而言,它们甚至比人类更重要。不可计数和无处不在的它们,不断地进行着发酵和腐烂,从而将动植物死尸中所含的碳和氮释放出来,成为能量和合成的来源。如果没有细菌和酵母菌,这些碳和氮将被永远封存在无用的组合中”
2020年2月7日
“如果没有细菌来维持动植物间碳和氮的持续循环,所有的生命都将停止延续,植物将没有用以支持其生长的硝酸盐和二氧化碳,奶牛则没有三叶草可吃,人类也因此不会再有牛肉和蔬菜。如果没有细菌,物质世界将会变成保存完好的死去的动植物的标本储藏室。”
2020年2月7日
“同样的,将狂犬病病毒通过兔子进行转化,会极大地增强狂犬病病毒对于这些动物的毒性,但同时也减弱了狂犬病病毒对猴子和人类的毒性。”
2020年2月7日
“在历史上,新疾病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通过人与寄生生物之间相互的逐渐适应,已经存在于人类身上的寄生现象发生了改变;二、通过与之前未曾接触过的相关动物或昆虫接触,人类遭到了动物世界中现存寄生生物的入侵。”
2020年2月7日
“在古代的大多数时期,淋病3 可谓最为常见的疾病。在英国,它被准确地描述为“脓疮”;在法国,它被称为“花柳病”。”
2020年2月7日
“梅毒起源于美洲这一观点被人们广泛地接受,尽管它尚且无法得到证实。最有可能的情形是,它存在于西半球,早期的探险者与美洲沿海的印第安人交合之时受到感染。”
2020年2月7日
“在意大利,每每听到意大利人提及这种他们叫作法兰西病,而法国人将其称为那不勒斯病的疾病时,我都大笑不已。事实上,如果他们双方将这种疾病称为西印度群岛病,那才是叫对了名字。”
2020年2月7日
“尽管对于梅毒的起源问题,各个观点之间存在分歧,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法国的查理八世(Charles VIII)率领军队穿过意大利南部,前去攻打那不勒斯之后不久,梅毒突然大规模地暴发了。”
2020年2月7日
“弗拉卡斯托留斯于1546年出版了《传染物》(De Contagione)。他对梅毒的传播方式和 发病进程的描述全面而精确,”
2020年2月7日
“大量的滤过性病毒感染能够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失调。因此,继麻疹、天花、德国麻疹、流感以及由于研究鹦鹉热和绵羊跳跃病而导致的实验室感染之后,脑炎接踵而来。”
2020年2月7日
“在很大程度上,舞蹈病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流行病没有任何相似性,而更像是由恐慌和绝望引起的群众性的歇斯底里症。”
2020年2月7日
“舞蹈病以迫害犹太人的形式呈现。犹太人被认为是传播黑死病的罪魁祸首。”
2020年2月7日
“摘要表明,舞蹈病的暴发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毋庸置疑,主因是受到恫吓的可怜之人,面对无法想象的苦难和危险而做出的歇斯底里的反应。此外,它似乎还与紧随鼠疫或天花之后而来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性疾病有关,就如同嗜神经病毒疾病紧随因上次世界大战导致的严重而广泛的传染病而来一样。”
2020年2月7日
“一个严重的现代问题是,随着汽车和飞机的发展,北非也出现了大量的蚊子,但黄热病并没有在北非出现。不过,在西非海岸,该疾病异常猖獗。”
2020年2月7日
“1911年,麦考伊(McCoy)和查宾(Chapin)在地松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类似鼠疫的感染。历经千辛万苦之后,他们设法将与鼠疫杆菌相似的芽孢杆菌分离了出来。1914年,关于该病菌的首例经证实的人类感染被报道出来。”
2020年2月7日
“传染病并不是静态存在的,它是根据寄生生物和被入侵物种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决定的,而这种变化关系必将导致临床和流行病学表现的变化。”
2020年2月7日
“黑死病主要就是腺鼠疫,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灾难之一。”
2020年2月7日
“1361年、1371年和1382年,黑死病再次卷土重来。这些连续性的灾难持续了三十四年的时间。黑死病的暴发情形让我们明白,当一种传染病在感染饱和的人群中再次暴发时,它将变得越来越不具有致命性。”
2020年2月7日
“这种流行性鼠疫悄然退出欧洲,在流行病学中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在这期间,该疾病一次又一次地传入欧洲和美洲各地,却再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以流行病形式传播的趋势。”
2020年2月7日
“于是我们推测,尽管病毒的传染性在减弱,老鼠的数量有所减少以及它们被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有所减小,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流行病本身的进化,需要很多因素的微妙调整。”
2020年2月7日
“时对那次疫情进行过描述的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该疾病到达尼德兰(Netherlands)的时间,要比它出现在汉堡的时间晚了四周,而当时这两个地方与英格兰的海上交通都非常活跃。”
2020年2月7日
“英国汗热病仍然是一种完全独立的疾病,如果现在再出现,是不能与任何已知的传染病划归一类的;其发作之突然,致死之迅速,除了偶然出现的脑膜炎和小儿麻痹症以外,是现如今的任何疾病都无法企及的。”
2020年2月7日
“以下这种推测是合理的,即英国汗热病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几百年来一直以较温和的形式在欧洲大陆流行,并在英格兰极易受感染的群体中传播。这是唯一的依据,用来解释为什么该疾病唯独在英国人身上暴发,即使他们居住在国外也依然如此。”
2020年2月7日
“除了暴发的地点不同之外,皮卡迪汗热病与英国汗热病的区别,主要在于伴随着前者而来的还有剧烈的精神症状。”
2020年2月7日
“有大量的证据表明,早在数百万年前,细菌就具有造成感染的能力,而且,我们也没有理由怀疑,在人类存在的最初阶段,传染病就已然是笼罩在人类头顶上的一团阴霾”
2020年2月7日
“麻风病在印度被称为“库斯塔(Kushta)”。一种肠道类型的疾病被准确地翻译为霍乱,这种疾病也已为人们所熟知。”
2020年2月15日
“此后通过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卢茨(Lutz)博士的帮助,他从二十具史前美洲印第安人木乃伊身上取得了头皮和毛发样本。在其中三个样本中,他不仅找到了幼虱,还找到了各个发育阶段的虱子”
2020年2月15日
“Hurdenburg)流行着这样一个习俗,市长是通过如下方式选举出来的:候选人围坐在桌子旁,头低着,把胡子放在桌子上。一只虱子被放在桌子中间,接下来就很关键了,虱子钻进谁的胡子里,谁就是下一任市长。”
2020年2月15日
“贝克特(Thomas à Becket)的葬礼就是很好的例子:12月29日傍晚,这位大主教在坎特伯雷大教堂遭到谋杀。人们将他的尸身放在大教堂里一整晚,准备在第二天进行安葬。大主教身穿华丽的服装,在一件棕色的大披风之下,是一件白色的法衣;法衣下面是一件羊毛大衣,然后是一件羊毛外套,再往下是一件黑色的本笃会披风;再往下是一件衬衣,贴身处是一块奇怪的麻布,上面覆盖着亚麻布。随着大主教的尸体渐渐变冷,寄生在层层叠叠衣服之中的虱子便开始从里面爬出来。正如麦克阿瑟引用编年史作者的话:“那些虱子就像烧开了的水从大锅中溢出来一样,这令旁观者哭笑不得。”
2020年2月15日
“毫无疑问,从某种程度上说,剃去头发戴上假发的习惯,是为了遏制虱子的滋生。整个欧洲的绅士和小姐们都采取了这一做法,但他们戴的假发中通常长满了幼虱”
2020年2月15日
“斑疹伤寒的近亲.(Japanese River Valley fever)便是通过秋螨,从小鼠身上 传染到了人的身上。”
2020年2月15日
“在人类流行病间歇期间,斑疹伤寒病毒会附着在大鼠身上,通过鼠虱和鼠蚤,进行鼠鼠相传”
2020年2月15日
“尼科尔(Nicolle)称这种斑疹伤寒病毒为“鼠型”病毒。”
2020年2月15日
“古代的巴勒斯坦,犹太人认为七种老鼠品种(阿克巴)为不洁之物,并认为它们和猪一样不适合人类食用”
2020年2月15日
“古希腊语中还 有“泡菜坛子里的老鼠”的表达,意为“身处困境”
2020年2月15日
“罗马人对小鼠很熟悉,并视其为有害之物,但“小鼠”一词曾被罗马战神用以表达“亲爱的”之意。小鼠“musculus” 的词根(波斯语为“muishi”,印度语为“musa,musi”,巴利语为“musiko”)表明在 古代世界里,小鼠可谓“举世闻名”
2020年2月15日
“首先,和人类一样,大鼠基本上是杂食动物。它们会吃下任何可以吃的东西,甚至和人类一样,在困境面前连同类都不放过。它们可以在任何季节繁殖生育,也像人类一样,最容易在春季“春心荡漾”
2020年2月15日
“2世纪的罗马修辞学家克劳迪亚斯·埃利亚努斯(Claudius Aelianus)在他的《论动物的本质》(De Animalium Natura)一书中提到,在里海沿岸的国家,褐鼠“就像成群结队的姬蜂一样,周期性地发动无数次袭击”“(它们)咬住彼此的尾巴,通过这种方法游到河的对岸去”。真实情况是否如此,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在18世纪之前,西欧人不知道褐鼠为何物。”
2020年2月15日
“褐鼠会侵占兔子的领地,并杀害成年兔子和幼兔。它有很多本领,善攀爬,好游泳。”
2020年2月15日
“褐鼠携带着人类和动物身上的疾病:鼠疫、斑疹伤寒、旋毛虫病、鼠咬热、传染性黄疸,还有可能携带着战壕热或者口蹄疫和马流感等。”
2020年2月15日
“褐鼠咬烂了三头大象的脚,”
2020年2月15日
“人类和老鼠却是彻头彻尾的破坏者。大自然所提供的一切,不管是植物还是猛兽,都成了他们满足一己之私的牺牲品。”
2020年2月15日
“此前1789年,法国的卫戍部队驻扎在马耳他。当时的食物是如此匮乏,以至于褐鼠尸体的价格都很贵”
2020年2月15日
“立克次氏体病大家族的亲属关系大致如下:战壕热相当于斑疹伤寒同母异父的兄弟或者是舅舅,它在战争期间给士兵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是通过虱子传播开来的。将战壕热置于一种相对较远的关系中的原因是,它在人的身上发作时并不遵循临床过程,而临床过程中的基本症状是家族中其他所有成员所共有的。我们在此无需对战壕热这一家庭分支的命运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因为它与我们要讨论的主题关系不大”
2020年2月15日
“与斑疹伤寒关系密切的是恙虫病,恙虫病相当于斑疹伤寒的远房表亲”
2020年2月15日
“立克次氏体”是由罗沙 ·利玛(Rocha Lima)命名的,是为了纪念美国人立克次(Ricketts)。立克次在研究墨西哥城的斑疹伤寒时不幸染病离世。斑疹伤寒的病原体叫作普氏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l Prowaceki),前面所加的“普氏”(Prowacek),是一位和立克次有着相同经历的奥地利人”
2020年2月16日
“当今学者将两种类型的病毒分别对应两种类型的斑疹伤寒:一种是鼠型斑疹伤寒(老鼠―跳蚤循环先于人类感染);另一种是经典类型或是“人类”类型斑疹伤寒(至今还没有确定老鼠的起源)”
2020年2月17日
“从鼠蚤寄生在人类身上的那一刻起,斑疹伤寒就诞生了。这一古老的疾病很可能暴发于东方的某个地方,在其入侵中世纪欧洲的繁华街道和军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数百年。”
2020年2月19日
“因为良性的斑疹伤寒所表现出来的发烧症状维持的时间很短,皮疹起得也不是很明显,因而病情经常会被完全忽略,或者被误诊为跳蚤叮咬。”
2020年2月21日
“斑疹伤寒总是伴随着战争和革命的发生而暴发;营地里、军队中以及围城内总是斑疹伤寒的滋生地;它加剧了饥荒和洪水所带来的恐惧;它悄悄潜入城乡穷人的生活之中;它在监狱里兴风作浪,甚至有机会“乘船”跨越辽阔的海洋;一旦时机成熟,它就会越过国界,进入另一个国度。”
2020年2月21日
“在整个 18世纪,“船热”是斑疹伤寒的一个常见的代名词。斑疹伤寒对船员来说是最致命的灾难,远远超过战争伤亡和坏血病的伤害。”
2020年2月21日
“他认为葡萄酒和烈酒堪称“大蒜白兰地”,这种观点虽然在医学上并不那么可靠,但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他本人在海军中深受欢迎。”
笔记摘自: 汉斯•辛瑟尔, SoBooKs.cc. “老鼠、虱子和历史。” Apple Books.
回应 2020-02-21 22:44 -
在他书中...传染病仅仅代表着一种或的有机体为了生存下来而做的尝试,而寄生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从人类的角度看,入侵身体的病原体实属异物;而从病原体的角度看,其猖狂行径确实再平常不过的事。 人类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万物。对虱子来说,人类就是夺去它生命的死亡使者。 只要给予适当的社会和环境条件,传染病仍然具有肆虐人类的能力(不幸言中)。 科学不仅没能把人类从辛劳、贫穷和战争中解救出来,反而加剧了物质主...
2020-02-12 19:36
在他书中...传染病仅仅代表着一种或的有机体为了生存下来而做的尝试,而寄生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从人类的角度看,入侵身体的病原体实属异物;而从病原体的角度看,其猖狂行径确实再平常不过的事。 人类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万物。对虱子来说,人类就是夺去它生命的死亡使者。 只要给予适当的社会和环境条件,传染病仍然具有肆虐人类的能力(不幸言中)。 科学不仅没能把人类从辛劳、贫穷和战争中解救出来,反而加剧了物质主义、仇恨和破坏的力量。...“它永远无法单枪匹马地解决终极问题,也无法满足人类对精神生活的渴望,对道德理想的向往。 他始终是一个不可知论者 传染病是生物的一大悲剧,是不同生命形式之间的生存斗争。 刀剑、长矛、弓箭、机关枪,甚至是烈性炸药,对一个民族的命运造成的影响,都远远不及传播伤寒的体虱、传播鼠疫的跳蚤和传播黄热病的蚊子。 战争、征服以及伴随我们称之为“文明”而来的群居生活,只不过为更大的人类悲剧创造了条件。 (传染病从业者)不仅可以从中获得兴奋感,还能够进行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真正冒险。世上无龙可屠,剑已生锈。 人类的悲剧在于,他们已经发展出一种渴望揭开神秘面纱的智力,但是他们并没有强大到看穿各种神秘事物的程度。人类的智力仅仅比各种动物进化得稍微高一点,却为超前的欲望所困。 在有可能成为无脑之人所信奉的哲学信条和格言之中,有一句最为危险,那就是“眼见为实”。 我们祖先获得的知识,全部建立在五种感官的感受之上,而我们现在所的,则额外辅之以化学分析、微观证据、电位器以及热力学定律,等等。 如果洪水消退之后,地球仍然能够孕育动物,那么诺亚方舟岂不就是多余了?(此处应有掌声) 一旦整个群体达到饱和性感染,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疾病可能发生改变。...宿主和寄生生物为了相互适应而做出改变。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群众性的精神错乱最终走向了宗教狂热。 ...此外,黑死病还造成了道德、宗教以及政治方面的瓦解。 “英国汗热病(English sweating sickness)”可能是最为严重的瘟疫之一。该疾病以可怕的形式给人类带来了短暂的灾难,随后令人摸不着头脑地完全消失了。 “每百人可活一人”...亨利的加冕仪式也不得不被推迟...牛津大学的教授和学生们只好逃离了大学,学校因此而关闭了六周。 死亡悄然而至的速度,可谓令人瞠目结舌。 它们对我们来说属于局部性的可控疫情,但对于原始民族来说,则是极具破坏性的传染病。 非利士人的神灵叫做大衮(dagon),形似半人半鱼。(克苏鲁神话) 对于人类和上帝的律法,没有人再心怀敬畏。无论虔诚与否,结局都是一样的。没有人指望自己能活到被审判的那一天。 恐慌和动乱给古代和中世纪社会造成的破坏,不亚于传染病所造成的实际的死亡。 一旦一个国家不再以农业为主,卫生知识就成为维持这个国家必不可少的知识。 在传染病面前,政治上的天赋和军事上的勇武毫无用处。 在整个基督教早期,饥荒、地震以及瘟疫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会导致大量的人改变信仰。 耕地没有任何价值,因为人口数量已大大减小,少量耕地所产出的粮食就足够养活人们。 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使大量人口拥进狭小区域,却没有任何必要的现代医学保障。 这次瘟疫结束之后,颓废和淫靡之风盛行,好像躲过这一劫难的全是邪恶之人。 医生们无法区分病例的轻重缓急,也没有任何治疗方法。 疾病爆发的初期,患病人数和死亡率相对较低,但随着传染病传播速度的加快,情况就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1917年的兵营和军队...百分之七十五是卫生问题,而不到百分之二十五才是军事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剃去头发戴上假发的习惯,就是为了遏制虱子的滋生。 褐鼠会有侵占兔子的领地,并杀害成年兔子和幼兔。(这么厉害的吗?) 人类和老鼠都没有实现社会、商业或经济的平稳发展。 老鼠拥有对抗人类的武器,是其永久保有的瘟疫和斑疹伤寒的传染病的病原体除非是在流行病阶段,否则的话,斑疹伤寒总能潜伏在人们身上而不被发现。 斑疹伤寒就一直存在于返乡士兵入侵的地区。 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斑疹伤寒和瘟疫轮番上场,折磨着不断交战的军队,并在短暂的停战期间,借由返乡部队传播到村镇。 这些年的编年史,是关于饥荒、瘟疫以及严酷的战争的可怜记录。 即使我们我们不愿意相信,事实说明牛津大学的老师身上确实长有虱子。(笑) 卫生知识和医学知识的增加是人类在这场糟糕透顶的灾难中(一战)中获得的唯一确定的收益。 医护人员不足的地方,恰好是死亡人数最少的地方,因为当时的医学惯例是流血越多越好(放学疗法)。 斑疹伤寒对船员来说是最致命的灾难,远远超过战争伤亡和坏血病的伤害。 在俄国革命最动荡的时期,除了在流行病防御上尚有交流之外,俄国与欧洲各国在无其他官方联系。即使处于孤立状态,苏维埃政府和国际联盟卫生委员会的合作也未曾收到影响。 当我们都上了战场,布置好舞台,斑疹伤寒就又出现了。 大多数身体健全的成年人都在服兵役,举国上下只有不到四百名医生。 斑疹伤寒随着流离失所的平民、押解犯人的火车、行进的军队迅速蔓延至全国(塞尔维亚)各个角落。 ...当疫情达到顶峰时,每天新增病例多大数千例...死亡率从最开始的百分之二十左右,上升到后来的百分之六十,甚至百分之七十。 从那时(1917年)开始,俄国的斑疹伤寒等的病例确实呈平稳快速上升之势。革命、饥荒、霍乱、伤寒和痢疾,都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当死亡的数据接近罗斯福总统的花费时,我们的大脑开始麻木,失去作用。 与大多数其他国际事务不同,在共同应对斑疹伤寒这一问题上,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应对共同的敌人。 斑疹伤寒并没有灰飞烟灭,它将继续存在几个世纪。只要人类的愚蠢和残暴给它一个机会,它就会乘虚而入,重整旗鼓。
回应 2020-02-12 19:36 -
脉望 (书虫)
长期以来,历史研究往往以人类活动为中心,而忽略了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更极少有人注意到老鼠、虱子、跳蚤和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所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美国著名细菌学家和免疫学家汉斯·辛瑟尔在1935年出版的《老鼠、虱子和历史》,正是探究传染病与人类历史关系的一部奠基性著作。他从生物学和历史学的角度,讲述了人类的“宿敌”传染病在历史上诸多政治、军事和...2020-02-10 10:41
长期以来,历史研究往往以人类活动为中心,而忽略了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更极少有人注意到老鼠、虱子、跳蚤和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所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美国著名细菌学家和免疫学家汉斯·辛瑟尔在1935年出版的《老鼠、虱子和历史》,正是探究传染病与人类历史关系的一部奠基性著作。他从生物学和历史学的角度,讲述了人类的“宿敌”传染病在历史上诸多政治、军事和文化事件中发挥的影响,他用翔实的数据和文献资料进行论证,指出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与传染病“相生相克”的历史。
某种程度而言,这部书的主角不是人类,而是疾病。作者认为,传染病仅仅代表着一种活的有机体为了生存下来所作出的尝试,而寄生现象的本质,不过是不同的生命体之间的一种生存竞争。他犀利地指出,“人类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万物,但对虱子来说,人类就是夺去它们生命的死亡使者。”
从史前动物遗骸上残留的脓肿和炎症痕迹,便能知道细菌感染的漫长历史,细菌对人类的攻击伴随始终。从人类开始对历史进行记录时起,许多传染病就已经存在,尽管那时人们很难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在各大古文明的早期文献中,都或多或少地有关于天花、伤寒、鼠疫、麻风病、梅毒、淋病、牛皮癣等传染病的记载,它们会记录疾病的症状变化过程、人们的情绪反应和应对措施、死亡的情况等等。
与战争、饥荒等有形的灾难不同,传染病可以“杀人于无形”,它们造成大规模、大面积的死亡,使人们陷入恐慌、绝望和痛苦无援的境地。早期,当人们还不能对传染病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的时候,瘟疫便会被理解成为神的愤怒,它的一个后果是人们到宗教中去寻求安慰和解脱,因而,传染病对宗教的早期传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书中,作者还用专章来讲述传染病对政治史和军事史的影响,他列举了大量历史案例,比如,雅典瘟疫使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败于斯巴达;横扫罗马帝国的多次瘟疫,加速了罗马帝国的灭亡;十字军东征所遇到的困难,与其说是阿拉伯人的军事力量,倒不如说是传染病;德意志国王腓特烈二世,因其本人和大量士兵感染痢疾,不得不放弃远征计划;因为传染病和严寒,拿破仑的军队从莫斯科撤军的过程中兵败如山倒。传染病成为影响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因子。
现代医学的飞速进步,有时会让人误以为人类已经战胜了古老的传染病,但辛瑟尔在书中向我们发出警示:“只要人类的愚蠢和残暴给传染病一个机会,它就会乘虚而入,重整旗鼓。”人类要彻底战胜传染病,依然任重而道远。
回应 2020-02-10 10:41
-
~苓羊~ (守望梦想……)
现在的虱子,分为两种亲缘关系密切的类别,一种是食毛目,也就是咬人的虱子;另一种是虱目,也就是吸血的虱子。这两个分支可能都源自蟑螂的前身,现如今的蟑螂和白蚁就是由蟑螂的前身进化而来的。蟑邮的前身是上石炭纪的化石生物,由于其存在的 一旦军队的粮食供给跟不上,这种疾病总会给军队带来极大的威胁。于是,在围城或是远征的情况下,坏血病通常会趁势而发,使大量士兵的身体变得虚弱,最终导致他们无法抵御接踵而来的传...2020-05-05 18:22
现在的虱子,分为两种亲缘关系密切的类别,一种是食毛目,也就是咬人的虱子;另一种是虱目,也就是吸血的虱子。这两个分支可能都源自蟑螂的前身,现如今的蟑螂和白蚁就是由蟑螂的前身进化而来的。蟑邮的前身是上石炭纪的化石生物,由于其存在的 引自 第九章 虱子的进化 一旦军队的粮食供给跟不上,这种疾病总会给军队带来极大的威胁。于是,在围城或是远征的情况下,坏血病通常会趁势而发,使大量士兵的身体变得虚弱,最终导致他们无法抵御接踵而来的传染病。从这个角度来看,坏血病可以被看作传染病的有力盟友 引自 第八章 传染病对政治史、军事史的影响 美洲的風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寄生在人类身上,另一种寄生在猴子身上。“寄生在人类身上的主要是杂交头虱,它们的纯正品种最初是在生活于各个地理区域的白种人、黑种人、红种人以及黄种人身上发现的。据我们所知,寄生在美洲猴子身上的虱子,根据不同的宿主分为不同的种类,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宿主与寄生生物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平行发展史。如果猴子身上的虱子来自人类,那么它们不是来自近代人类,而是来自数万年前的人类一一时间足够长,以至于能够发生物种分化。” 当虱子在野蛮人头上定居下来后,它们就开始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并在这一进化进程中发生轻微的体型和特征变化。因此,今天我们似乎可以哦那个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虱子特征入手,推断出一些关于人类种族关系的信息。人类的头虱与体虱会进行“异族通婚”,并生出可生育的后代。 引自 第九章 虱子的进化 从史前本乃伊身上获取的所有虽子,都与从活生生的现代印第安人身上获取的虽子存在差别。据尤因所言,可能是由于现代印第安人曾携带有高加索和块塞俄比亚的头虱,现在身上存在这两者与美洲的本土頭子的杂交品种。值得一提的还有,美洲人的木乃伊身上的虱子类别,与日本等地的均有所不同。 希普利( Shipley)告诉我们,虱子会根据宿主的颜色调整自己的颜色以求适应,所以非洲的虱子是黑色的,印度的虱子是烟熏色的,日本的虱子是黄棕色的,而北美印第安人身上的虱子是深棕色的,因组特人身上的虱子是浅棕色的,而欧洲人身上的虱子则是脏灰色的。 虽然证据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史前美洲虱子的特征,与中国人身上的头虱以及阿留申群岛上因组特人身上的子非常相似,这进一步为亚欧民族穿越白令海峡的大迁徙提供了论据。 引自 第九章 虱子的进化 墨西哥人有向统治者进贡的传统,贫困潦倒的人如果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进贡的话,就会每日清理身体,将捉到的虱子保存起来,当虱子多到可以装满一小袋的时候,他们就会把装满虱子的袋子放到国王的脚下。 引自 第十章 虱子与人类 阳光温暖、果实累累之际,老鼠们会成群结队地从高楼大厦涌入开阔的田野。寒冷来袭之时,它们又会回到底护所。 大多数其他动物都满足于过一种和平、舒适的生活,沐溶在一片朝气蓬勃之中,感谢生活所带来的恩赐,以最小的伤害满足个体所需。人类和老鼠却是彻头彻尾的破坏者。大自然所提供的一切,不管是植物还是猛兽,都成了他们满足一己之私的牺性品。 渐渐地,这两种生物席卷了世界、几乎保持着相同的步调。二者虽然呈敌对之势,却无法消灭对方。 丹麦人征服英格兰人,诺曼人征服撒克逊一丹麦人,诺曼人战胜西西里岛的伊斯兰教徒,摩尔人赶走拉伊比利亚人,法国人对抗摩尔人,西班牙人挑战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欧洲人消灭世界各地的土著居民,等等。 引自 第十一章 大鼠,而非小鼠 真正的黑鼠确实是在十字军东征后到达意大利的,当时黑鼠被称为“地鼠”。 引自 第十一章 大鼠,而非小鼠 回应 2020-05-05 18:22 -
凯莉小妞 (yo no leo mucho)
2020年2月7日 “我们的终极祖先原生动物和细菌,同我们一起存活了下来。尤其是细菌,对世界而言,它们甚至比人类更重要。不可计数和无处不在的它们,不断地进行着发酵和腐烂,从而将动植物死尸中所含的碳和氮释放出来,成为能量和合成的来源。如果没有细菌和酵母菌,这些碳和氮将被永远封存在无用的组合中” 2020年2月7日 “如果没有细菌来维持动植物间碳和氮的持续循环,所有的生命都将停止延续,植物将没有用以支持其生长的硝...2020-02-21 22:44 1人喜欢
2020年2月7日
“我们的终极祖先原生动物和细菌,同我们一起存活了下来。尤其是细菌,对世界而言,它们甚至比人类更重要。不可计数和无处不在的它们,不断地进行着发酵和腐烂,从而将动植物死尸中所含的碳和氮释放出来,成为能量和合成的来源。如果没有细菌和酵母菌,这些碳和氮将被永远封存在无用的组合中”
2020年2月7日
“如果没有细菌来维持动植物间碳和氮的持续循环,所有的生命都将停止延续,植物将没有用以支持其生长的硝酸盐和二氧化碳,奶牛则没有三叶草可吃,人类也因此不会再有牛肉和蔬菜。如果没有细菌,物质世界将会变成保存完好的死去的动植物的标本储藏室。”
2020年2月7日
“同样的,将狂犬病病毒通过兔子进行转化,会极大地增强狂犬病病毒对于这些动物的毒性,但同时也减弱了狂犬病病毒对猴子和人类的毒性。”
2020年2月7日
“在历史上,新疾病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通过人与寄生生物之间相互的逐渐适应,已经存在于人类身上的寄生现象发生了改变;二、通过与之前未曾接触过的相关动物或昆虫接触,人类遭到了动物世界中现存寄生生物的入侵。”
2020年2月7日
“在古代的大多数时期,淋病3 可谓最为常见的疾病。在英国,它被准确地描述为“脓疮”;在法国,它被称为“花柳病”。”
2020年2月7日
“梅毒起源于美洲这一观点被人们广泛地接受,尽管它尚且无法得到证实。最有可能的情形是,它存在于西半球,早期的探险者与美洲沿海的印第安人交合之时受到感染。”
2020年2月7日
“在意大利,每每听到意大利人提及这种他们叫作法兰西病,而法国人将其称为那不勒斯病的疾病时,我都大笑不已。事实上,如果他们双方将这种疾病称为西印度群岛病,那才是叫对了名字。”
2020年2月7日
“尽管对于梅毒的起源问题,各个观点之间存在分歧,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法国的查理八世(Charles VIII)率领军队穿过意大利南部,前去攻打那不勒斯之后不久,梅毒突然大规模地暴发了。”
2020年2月7日
“弗拉卡斯托留斯于1546年出版了《传染物》(De Contagione)。他对梅毒的传播方式和 发病进程的描述全面而精确,”
2020年2月7日
“大量的滤过性病毒感染能够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失调。因此,继麻疹、天花、德国麻疹、流感以及由于研究鹦鹉热和绵羊跳跃病而导致的实验室感染之后,脑炎接踵而来。”
2020年2月7日
“在很大程度上,舞蹈病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流行病没有任何相似性,而更像是由恐慌和绝望引起的群众性的歇斯底里症。”
2020年2月7日
“舞蹈病以迫害犹太人的形式呈现。犹太人被认为是传播黑死病的罪魁祸首。”
2020年2月7日
“摘要表明,舞蹈病的暴发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毋庸置疑,主因是受到恫吓的可怜之人,面对无法想象的苦难和危险而做出的歇斯底里的反应。此外,它似乎还与紧随鼠疫或天花之后而来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性疾病有关,就如同嗜神经病毒疾病紧随因上次世界大战导致的严重而广泛的传染病而来一样。”
2020年2月7日
“一个严重的现代问题是,随着汽车和飞机的发展,北非也出现了大量的蚊子,但黄热病并没有在北非出现。不过,在西非海岸,该疾病异常猖獗。”
2020年2月7日
“1911年,麦考伊(McCoy)和查宾(Chapin)在地松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类似鼠疫的感染。历经千辛万苦之后,他们设法将与鼠疫杆菌相似的芽孢杆菌分离了出来。1914年,关于该病菌的首例经证实的人类感染被报道出来。”
2020年2月7日
“传染病并不是静态存在的,它是根据寄生生物和被入侵物种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决定的,而这种变化关系必将导致临床和流行病学表现的变化。”
2020年2月7日
“黑死病主要就是腺鼠疫,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灾难之一。”
2020年2月7日
“1361年、1371年和1382年,黑死病再次卷土重来。这些连续性的灾难持续了三十四年的时间。黑死病的暴发情形让我们明白,当一种传染病在感染饱和的人群中再次暴发时,它将变得越来越不具有致命性。”
2020年2月7日
“这种流行性鼠疫悄然退出欧洲,在流行病学中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在这期间,该疾病一次又一次地传入欧洲和美洲各地,却再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以流行病形式传播的趋势。”
2020年2月7日
“于是我们推测,尽管病毒的传染性在减弱,老鼠的数量有所减少以及它们被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有所减小,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流行病本身的进化,需要很多因素的微妙调整。”
2020年2月7日
“时对那次疫情进行过描述的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该疾病到达尼德兰(Netherlands)的时间,要比它出现在汉堡的时间晚了四周,而当时这两个地方与英格兰的海上交通都非常活跃。”
2020年2月7日
“英国汗热病仍然是一种完全独立的疾病,如果现在再出现,是不能与任何已知的传染病划归一类的;其发作之突然,致死之迅速,除了偶然出现的脑膜炎和小儿麻痹症以外,是现如今的任何疾病都无法企及的。”
2020年2月7日
“以下这种推测是合理的,即英国汗热病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几百年来一直以较温和的形式在欧洲大陆流行,并在英格兰极易受感染的群体中传播。这是唯一的依据,用来解释为什么该疾病唯独在英国人身上暴发,即使他们居住在国外也依然如此。”
2020年2月7日
“除了暴发的地点不同之外,皮卡迪汗热病与英国汗热病的区别,主要在于伴随着前者而来的还有剧烈的精神症状。”
2020年2月7日
“有大量的证据表明,早在数百万年前,细菌就具有造成感染的能力,而且,我们也没有理由怀疑,在人类存在的最初阶段,传染病就已然是笼罩在人类头顶上的一团阴霾”
2020年2月7日
“麻风病在印度被称为“库斯塔(Kushta)”。一种肠道类型的疾病被准确地翻译为霍乱,这种疾病也已为人们所熟知。”
2020年2月15日
“此后通过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卢茨(Lutz)博士的帮助,他从二十具史前美洲印第安人木乃伊身上取得了头皮和毛发样本。在其中三个样本中,他不仅找到了幼虱,还找到了各个发育阶段的虱子”
2020年2月15日
“Hurdenburg)流行着这样一个习俗,市长是通过如下方式选举出来的:候选人围坐在桌子旁,头低着,把胡子放在桌子上。一只虱子被放在桌子中间,接下来就很关键了,虱子钻进谁的胡子里,谁就是下一任市长。”
2020年2月15日
“贝克特(Thomas à Becket)的葬礼就是很好的例子:12月29日傍晚,这位大主教在坎特伯雷大教堂遭到谋杀。人们将他的尸身放在大教堂里一整晚,准备在第二天进行安葬。大主教身穿华丽的服装,在一件棕色的大披风之下,是一件白色的法衣;法衣下面是一件羊毛大衣,然后是一件羊毛外套,再往下是一件黑色的本笃会披风;再往下是一件衬衣,贴身处是一块奇怪的麻布,上面覆盖着亚麻布。随着大主教的尸体渐渐变冷,寄生在层层叠叠衣服之中的虱子便开始从里面爬出来。正如麦克阿瑟引用编年史作者的话:“那些虱子就像烧开了的水从大锅中溢出来一样,这令旁观者哭笑不得。”
2020年2月15日
“毫无疑问,从某种程度上说,剃去头发戴上假发的习惯,是为了遏制虱子的滋生。整个欧洲的绅士和小姐们都采取了这一做法,但他们戴的假发中通常长满了幼虱”
2020年2月15日
“斑疹伤寒的近亲.(Japanese River Valley fever)便是通过秋螨,从小鼠身上 传染到了人的身上。”
2020年2月15日
“在人类流行病间歇期间,斑疹伤寒病毒会附着在大鼠身上,通过鼠虱和鼠蚤,进行鼠鼠相传”
2020年2月15日
“尼科尔(Nicolle)称这种斑疹伤寒病毒为“鼠型”病毒。”
2020年2月15日
“古代的巴勒斯坦,犹太人认为七种老鼠品种(阿克巴)为不洁之物,并认为它们和猪一样不适合人类食用”
2020年2月15日
“古希腊语中还 有“泡菜坛子里的老鼠”的表达,意为“身处困境”
2020年2月15日
“罗马人对小鼠很熟悉,并视其为有害之物,但“小鼠”一词曾被罗马战神用以表达“亲爱的”之意。小鼠“musculus” 的词根(波斯语为“muishi”,印度语为“musa,musi”,巴利语为“musiko”)表明在 古代世界里,小鼠可谓“举世闻名”
2020年2月15日
“首先,和人类一样,大鼠基本上是杂食动物。它们会吃下任何可以吃的东西,甚至和人类一样,在困境面前连同类都不放过。它们可以在任何季节繁殖生育,也像人类一样,最容易在春季“春心荡漾”
2020年2月15日
“2世纪的罗马修辞学家克劳迪亚斯·埃利亚努斯(Claudius Aelianus)在他的《论动物的本质》(De Animalium Natura)一书中提到,在里海沿岸的国家,褐鼠“就像成群结队的姬蜂一样,周期性地发动无数次袭击”“(它们)咬住彼此的尾巴,通过这种方法游到河的对岸去”。真实情况是否如此,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在18世纪之前,西欧人不知道褐鼠为何物。”
2020年2月15日
“褐鼠会侵占兔子的领地,并杀害成年兔子和幼兔。它有很多本领,善攀爬,好游泳。”
2020年2月15日
“褐鼠携带着人类和动物身上的疾病:鼠疫、斑疹伤寒、旋毛虫病、鼠咬热、传染性黄疸,还有可能携带着战壕热或者口蹄疫和马流感等。”
2020年2月15日
“褐鼠咬烂了三头大象的脚,”
2020年2月15日
“人类和老鼠却是彻头彻尾的破坏者。大自然所提供的一切,不管是植物还是猛兽,都成了他们满足一己之私的牺牲品。”
2020年2月15日
“此前1789年,法国的卫戍部队驻扎在马耳他。当时的食物是如此匮乏,以至于褐鼠尸体的价格都很贵”
2020年2月15日
“立克次氏体病大家族的亲属关系大致如下:战壕热相当于斑疹伤寒同母异父的兄弟或者是舅舅,它在战争期间给士兵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是通过虱子传播开来的。将战壕热置于一种相对较远的关系中的原因是,它在人的身上发作时并不遵循临床过程,而临床过程中的基本症状是家族中其他所有成员所共有的。我们在此无需对战壕热这一家庭分支的命运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因为它与我们要讨论的主题关系不大”
2020年2月15日
“与斑疹伤寒关系密切的是恙虫病,恙虫病相当于斑疹伤寒的远房表亲”
2020年2月15日
“立克次氏体”是由罗沙 ·利玛(Rocha Lima)命名的,是为了纪念美国人立克次(Ricketts)。立克次在研究墨西哥城的斑疹伤寒时不幸染病离世。斑疹伤寒的病原体叫作普氏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l Prowaceki),前面所加的“普氏”(Prowacek),是一位和立克次有着相同经历的奥地利人”
2020年2月16日
“当今学者将两种类型的病毒分别对应两种类型的斑疹伤寒:一种是鼠型斑疹伤寒(老鼠―跳蚤循环先于人类感染);另一种是经典类型或是“人类”类型斑疹伤寒(至今还没有确定老鼠的起源)”
2020年2月17日
“从鼠蚤寄生在人类身上的那一刻起,斑疹伤寒就诞生了。这一古老的疾病很可能暴发于东方的某个地方,在其入侵中世纪欧洲的繁华街道和军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数百年。”
2020年2月19日
“因为良性的斑疹伤寒所表现出来的发烧症状维持的时间很短,皮疹起得也不是很明显,因而病情经常会被完全忽略,或者被误诊为跳蚤叮咬。”
2020年2月21日
“斑疹伤寒总是伴随着战争和革命的发生而暴发;营地里、军队中以及围城内总是斑疹伤寒的滋生地;它加剧了饥荒和洪水所带来的恐惧;它悄悄潜入城乡穷人的生活之中;它在监狱里兴风作浪,甚至有机会“乘船”跨越辽阔的海洋;一旦时机成熟,它就会越过国界,进入另一个国度。”
2020年2月21日
“在整个 18世纪,“船热”是斑疹伤寒的一个常见的代名词。斑疹伤寒对船员来说是最致命的灾难,远远超过战争伤亡和坏血病的伤害。”
2020年2月21日
“他认为葡萄酒和烈酒堪称“大蒜白兰地”,这种观点虽然在医学上并不那么可靠,但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他本人在海军中深受欢迎。”
笔记摘自: 汉斯•辛瑟尔, SoBooKs.cc. “老鼠、虱子和历史。” Apple Books.
回应 2020-02-21 22:44 -
在他书中...传染病仅仅代表着一种或的有机体为了生存下来而做的尝试,而寄生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从人类的角度看,入侵身体的病原体实属异物;而从病原体的角度看,其猖狂行径确实再平常不过的事。 人类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万物。对虱子来说,人类就是夺去它生命的死亡使者。 只要给予适当的社会和环境条件,传染病仍然具有肆虐人类的能力(不幸言中)。 科学不仅没能把人类从辛劳、贫穷和战争中解救出来,反而加剧了物质主...
2020-02-12 19:36
在他书中...传染病仅仅代表着一种或的有机体为了生存下来而做的尝试,而寄生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从人类的角度看,入侵身体的病原体实属异物;而从病原体的角度看,其猖狂行径确实再平常不过的事。 人类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万物。对虱子来说,人类就是夺去它生命的死亡使者。 只要给予适当的社会和环境条件,传染病仍然具有肆虐人类的能力(不幸言中)。 科学不仅没能把人类从辛劳、贫穷和战争中解救出来,反而加剧了物质主义、仇恨和破坏的力量。...“它永远无法单枪匹马地解决终极问题,也无法满足人类对精神生活的渴望,对道德理想的向往。 他始终是一个不可知论者 传染病是生物的一大悲剧,是不同生命形式之间的生存斗争。 刀剑、长矛、弓箭、机关枪,甚至是烈性炸药,对一个民族的命运造成的影响,都远远不及传播伤寒的体虱、传播鼠疫的跳蚤和传播黄热病的蚊子。 战争、征服以及伴随我们称之为“文明”而来的群居生活,只不过为更大的人类悲剧创造了条件。 (传染病从业者)不仅可以从中获得兴奋感,还能够进行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真正冒险。世上无龙可屠,剑已生锈。 人类的悲剧在于,他们已经发展出一种渴望揭开神秘面纱的智力,但是他们并没有强大到看穿各种神秘事物的程度。人类的智力仅仅比各种动物进化得稍微高一点,却为超前的欲望所困。 在有可能成为无脑之人所信奉的哲学信条和格言之中,有一句最为危险,那就是“眼见为实”。 我们祖先获得的知识,全部建立在五种感官的感受之上,而我们现在所的,则额外辅之以化学分析、微观证据、电位器以及热力学定律,等等。 如果洪水消退之后,地球仍然能够孕育动物,那么诺亚方舟岂不就是多余了?(此处应有掌声) 一旦整个群体达到饱和性感染,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疾病可能发生改变。...宿主和寄生生物为了相互适应而做出改变。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群众性的精神错乱最终走向了宗教狂热。 ...此外,黑死病还造成了道德、宗教以及政治方面的瓦解。 “英国汗热病(English sweating sickness)”可能是最为严重的瘟疫之一。该疾病以可怕的形式给人类带来了短暂的灾难,随后令人摸不着头脑地完全消失了。 “每百人可活一人”...亨利的加冕仪式也不得不被推迟...牛津大学的教授和学生们只好逃离了大学,学校因此而关闭了六周。 死亡悄然而至的速度,可谓令人瞠目结舌。 它们对我们来说属于局部性的可控疫情,但对于原始民族来说,则是极具破坏性的传染病。 非利士人的神灵叫做大衮(dagon),形似半人半鱼。(克苏鲁神话) 对于人类和上帝的律法,没有人再心怀敬畏。无论虔诚与否,结局都是一样的。没有人指望自己能活到被审判的那一天。 恐慌和动乱给古代和中世纪社会造成的破坏,不亚于传染病所造成的实际的死亡。 一旦一个国家不再以农业为主,卫生知识就成为维持这个国家必不可少的知识。 在传染病面前,政治上的天赋和军事上的勇武毫无用处。 在整个基督教早期,饥荒、地震以及瘟疫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会导致大量的人改变信仰。 耕地没有任何价值,因为人口数量已大大减小,少量耕地所产出的粮食就足够养活人们。 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使大量人口拥进狭小区域,却没有任何必要的现代医学保障。 这次瘟疫结束之后,颓废和淫靡之风盛行,好像躲过这一劫难的全是邪恶之人。 医生们无法区分病例的轻重缓急,也没有任何治疗方法。 疾病爆发的初期,患病人数和死亡率相对较低,但随着传染病传播速度的加快,情况就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1917年的兵营和军队...百分之七十五是卫生问题,而不到百分之二十五才是军事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剃去头发戴上假发的习惯,就是为了遏制虱子的滋生。 褐鼠会有侵占兔子的领地,并杀害成年兔子和幼兔。(这么厉害的吗?) 人类和老鼠都没有实现社会、商业或经济的平稳发展。 老鼠拥有对抗人类的武器,是其永久保有的瘟疫和斑疹伤寒的传染病的病原体除非是在流行病阶段,否则的话,斑疹伤寒总能潜伏在人们身上而不被发现。 斑疹伤寒就一直存在于返乡士兵入侵的地区。 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斑疹伤寒和瘟疫轮番上场,折磨着不断交战的军队,并在短暂的停战期间,借由返乡部队传播到村镇。 这些年的编年史,是关于饥荒、瘟疫以及严酷的战争的可怜记录。 即使我们我们不愿意相信,事实说明牛津大学的老师身上确实长有虱子。(笑) 卫生知识和医学知识的增加是人类在这场糟糕透顶的灾难中(一战)中获得的唯一确定的收益。 医护人员不足的地方,恰好是死亡人数最少的地方,因为当时的医学惯例是流血越多越好(放学疗法)。 斑疹伤寒对船员来说是最致命的灾难,远远超过战争伤亡和坏血病的伤害。 在俄国革命最动荡的时期,除了在流行病防御上尚有交流之外,俄国与欧洲各国在无其他官方联系。即使处于孤立状态,苏维埃政府和国际联盟卫生委员会的合作也未曾收到影响。 当我们都上了战场,布置好舞台,斑疹伤寒就又出现了。 大多数身体健全的成年人都在服兵役,举国上下只有不到四百名医生。 斑疹伤寒随着流离失所的平民、押解犯人的火车、行进的军队迅速蔓延至全国(塞尔维亚)各个角落。 ...当疫情达到顶峰时,每天新增病例多大数千例...死亡率从最开始的百分之二十左右,上升到后来的百分之六十,甚至百分之七十。 从那时(1917年)开始,俄国的斑疹伤寒等的病例确实呈平稳快速上升之势。革命、饥荒、霍乱、伤寒和痢疾,都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当死亡的数据接近罗斯福总统的花费时,我们的大脑开始麻木,失去作用。 与大多数其他国际事务不同,在共同应对斑疹伤寒这一问题上,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应对共同的敌人。 斑疹伤寒并没有灰飞烟灭,它将继续存在几个世纪。只要人类的愚蠢和残暴给它一个机会,它就会乘虚而入,重整旗鼓。
回应 2020-02-12 19:36 -
脉望 (书虫)
长期以来,历史研究往往以人类活动为中心,而忽略了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更极少有人注意到老鼠、虱子、跳蚤和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所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美国著名细菌学家和免疫学家汉斯·辛瑟尔在1935年出版的《老鼠、虱子和历史》,正是探究传染病与人类历史关系的一部奠基性著作。他从生物学和历史学的角度,讲述了人类的“宿敌”传染病在历史上诸多政治、军事和...2020-02-10 10:41
长期以来,历史研究往往以人类活动为中心,而忽略了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更极少有人注意到老鼠、虱子、跳蚤和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所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美国著名细菌学家和免疫学家汉斯·辛瑟尔在1935年出版的《老鼠、虱子和历史》,正是探究传染病与人类历史关系的一部奠基性著作。他从生物学和历史学的角度,讲述了人类的“宿敌”传染病在历史上诸多政治、军事和文化事件中发挥的影响,他用翔实的数据和文献资料进行论证,指出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与传染病“相生相克”的历史。
某种程度而言,这部书的主角不是人类,而是疾病。作者认为,传染病仅仅代表着一种活的有机体为了生存下来所作出的尝试,而寄生现象的本质,不过是不同的生命体之间的一种生存竞争。他犀利地指出,“人类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万物,但对虱子来说,人类就是夺去它们生命的死亡使者。”
从史前动物遗骸上残留的脓肿和炎症痕迹,便能知道细菌感染的漫长历史,细菌对人类的攻击伴随始终。从人类开始对历史进行记录时起,许多传染病就已经存在,尽管那时人们很难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在各大古文明的早期文献中,都或多或少地有关于天花、伤寒、鼠疫、麻风病、梅毒、淋病、牛皮癣等传染病的记载,它们会记录疾病的症状变化过程、人们的情绪反应和应对措施、死亡的情况等等。
与战争、饥荒等有形的灾难不同,传染病可以“杀人于无形”,它们造成大规模、大面积的死亡,使人们陷入恐慌、绝望和痛苦无援的境地。早期,当人们还不能对传染病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的时候,瘟疫便会被理解成为神的愤怒,它的一个后果是人们到宗教中去寻求安慰和解脱,因而,传染病对宗教的早期传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书中,作者还用专章来讲述传染病对政治史和军事史的影响,他列举了大量历史案例,比如,雅典瘟疫使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败于斯巴达;横扫罗马帝国的多次瘟疫,加速了罗马帝国的灭亡;十字军东征所遇到的困难,与其说是阿拉伯人的军事力量,倒不如说是传染病;德意志国王腓特烈二世,因其本人和大量士兵感染痢疾,不得不放弃远征计划;因为传染病和严寒,拿破仑的军队从莫斯科撤军的过程中兵败如山倒。传染病成为影响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因子。
现代医学的飞速进步,有时会让人误以为人类已经战胜了古老的传染病,但辛瑟尔在书中向我们发出警示:“只要人类的愚蠢和残暴给传染病一个机会,它就会乘虚而入,重整旗鼓。”人类要彻底战胜传染病,依然任重而道远。
回应 2020-02-10 10:41
论坛 · · · · · ·
不要相信评论区 | 来自#RandomShuffle | 4 回应 | 2020-12-30 |
细菌战的由来 | 来自爱你就像爱生命 | 2019-12-09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全场一本包邮
购买二手书 · · · · · ·
-
暂时无货, 19天前曾上架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评分虚高书籍 (无心恋战)
- kindle 2 (甜賽)
- 怎能读尽天下书 (疏狂老鬼)
- 新动力【营销,战略,投资等】 (韩俊雄)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老鼠、虱子和历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心若无涯 2020-07-19
这本最早论述“传染病对人类历史影响”的专著之一,既能让我们看到传染病对于人类历史的巨大影响,更帮我们认清这背后的微观世界的演化历程。
3 有用 顾习习 2020-01-26
准确地说是老鼠,虱子和斑疹伤寒的历史。“传染病是生物的一大悲剧,是不同生命形式之间的生存斗争。”“在历史上,新疾病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通过人与寄生生物之间相互的逐渐适应,已经存在于人类身上的寄生现象发生了改变;二、通过与之前未曾接触过的相关动物或昆虫接触,人类遭到了动物世界中现存寄生生物的入侵。……人类之所以未曾感染自然界已经存在的多种疾病,显然只是因为缺乏这样的机会。”
0 有用 饼干 2020-03-11
从来没见过虱子。与过去通过生物传播的瘟疫而言,如今最致命的他人即地狱的呼吸道疾病
0 有用 马大象 2020-02-29
【藏书阁打卡】一本差不多一百年前的关于疫病史的书,给了《瘟疫与人》的作者麦克尼尔很大的启发,但是这本书比起《瘟疫与人》,可读性就差很多。作者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就会感觉整本书都很碎,缺乏很严谨的结构,无法让读者一目了然,不过至少我们可以从这本书里了解到斑疹伤寒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3 有用 卡夫斯基 2020-01-25
在武汉肺炎肆虐的新年里,这一本书籍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心理上的安慰,传染病的破坏力之大,实在令我瞠目结舌,希望奋战在前线的医护人员可以平安顺利地战胜这样战争。
0 有用 福丸💚 2021-01-25
流行病总是伴随着战争和革命的发生而爆发,军队、营地、被围困的城市,总是瘟疫的滋生地,瘟疫带来了死亡,加剧了恐惧,但是它们往往是因为人类的冲突和战争才变得格外凶猛可怕。
0 有用 nana_in_mortal 2021-01-24
叨叨叨 叨叨叨叨叨 内容简直让人无法 结果 我还看完了 早知道就看看这个内容简介 就完事儿了啊
0 有用 Shue 2021-01-14
翻译不佳
0 有用 一块生姜 2021-01-10
作者用一种散漫的方式讲述了传染病和人类历史的纠结,虽然一开始就说要叙述斑疹伤寒的议题,但大部分篇章都在简述传染病对人类政治、经济、军事的影响,尤其是对古代帝国和重要战役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作者也对虱子、老鼠这两种令人厌恶的疾病传播媒介做了详细阐述,指出他们也是传染病的受害者。作为一个生物学家,他从更佳务实的角度去理解万物的复杂性和偶然性,从情感和理智的角度承认也许无法获得终极答案,也许这就是生物学... 作者用一种散漫的方式讲述了传染病和人类历史的纠结,虽然一开始就说要叙述斑疹伤寒的议题,但大部分篇章都在简述传染病对人类政治、经济、军事的影响,尤其是对古代帝国和重要战役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作者也对虱子、老鼠这两种令人厌恶的疾病传播媒介做了详细阐述,指出他们也是传染病的受害者。作为一个生物学家,他从更佳务实的角度去理解万物的复杂性和偶然性,从情感和理智的角度承认也许无法获得终极答案,也许这就是生物学家和走向神学的物理学家们的不同之处。全书难以提炼一个集中的思想或主线,但是确有其诙谐和深奥的地方。 (展开)
0 有用 某鹏同学 2020-12-30
又臭又长的序,把作者捧得高高在上,精通历史与文学的生物学家的光辉形象恨不得拍在读者脸上。作者在前两章什么都不说,就在那自恃清高,唱了首【我们不一样】,再往后面看,嘿,也没什么不一样。这种高高在上的语气我是真的看不下去了,买在手里的书很少看了一半扔在那的,这是其中一本。别买,隔壁《大流感》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