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麥田
副标题: 為什麼越「文明」的世界,厭女的力量越強大?拆解當今最精密的父權敘事
原作名: Down Girl: The Logic of Misogyny
译者: 巫靜文
出版年: 2019-12-7
页数: 416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3447177
内容简介 · · · · · ·
每個男人心中都藏著一名厭女者嗎?絕非如此。
厭女不是病態心理、不是人格問題,更非「男性專屬」,
它是結構的打手、父權的機器,是一個強制女性不得踰越本分的執法機構──
而99%的人都深受其害,無論男女。
◇為何談性別歧視之外還要談厭女情結?兩者有何不同?
◇厭女情結如何與性別歧視攜手合作,將女性分為好女人與壞女人,獎懲並行、分而治之?
◇為何在越是貌似性別平等的「後父權」國家,厭女的反撲越劇烈?
◇厭女者聲稱他們並非仇視全體女性,只厭惡「做出特定行為的女性」,謬誤何在?
◇為何女性特別容易原諒厭女的男性,有時還比男性表現得更加厭女?
◇為何大眾傾向於責怪厭女攻擊的受害者,甚至認為她們罪有應得?
◇厭女情結如何巧妙地偽裝成「理性中立客觀」,潛藏於集體意識之中?
◇政壇作為「有毒陽剛氣概」之傳統典型場域,使得當代女性政治人物面臨什麼樣的巨大挑戰?
本書為康...
每個男人心中都藏著一名厭女者嗎?絕非如此。
厭女不是病態心理、不是人格問題,更非「男性專屬」,
它是結構的打手、父權的機器,是一個強制女性不得踰越本分的執法機構──
而99%的人都深受其害,無論男女。
◇為何談性別歧視之外還要談厭女情結?兩者有何不同?
◇厭女情結如何與性別歧視攜手合作,將女性分為好女人與壞女人,獎懲並行、分而治之?
◇為何在越是貌似性別平等的「後父權」國家,厭女的反撲越劇烈?
◇厭女者聲稱他們並非仇視全體女性,只厭惡「做出特定行為的女性」,謬誤何在?
◇為何女性特別容易原諒厭女的男性,有時還比男性表現得更加厭女?
◇為何大眾傾向於責怪厭女攻擊的受害者,甚至認為她們罪有應得?
◇厭女情結如何巧妙地偽裝成「理性中立客觀」,潛藏於集體意識之中?
◇政壇作為「有毒陽剛氣概」之傳統典型場域,使得當代女性政治人物面臨什麼樣的巨大挑戰?
本書為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凱特.曼恩一槌定音之作,出版後在性別學術界獲得極大迴響。其論述以女性主義分析哲學角度出發,另闢開創性觀點,且大幅討論知名社會與政治案例,將過去許多曖昧難辨的厭女現象解析得更為透徹,不僅翻新了社會大眾對「厭女」一詞的既定刻板印象,更指出過往相關解釋的偏誤與不足。曼恩指出,厭女情結乃是一敵意系統的展現,與其採用心理學解釋,更應詮釋為一種社會政治現象,方能尋求解決之道。當厭女結合了社會慣習,深植人心,往往難以察覺或對抗,本書則為「拆解厭女」提供了最關鍵的指引。
作者简介 · · · · · ·
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副教授,自2013年起任教至今。其研究集中於道德哲學、社會哲學與女性主義哲學。《不只是厭女:為什麼越「文明」的世界,厭女的力量越強大?拆解當今最精密的父權敘事》(Down Girl: The Logic of Misogyny)為其第一部著作,深刻探索並拆解了現代生活中公共場域和政治場域中的厭女邏輯。
目录 · · · · · ·
【前言】吃下她的字
壓制
消音
改變說法
目標
無痕
概述
遺憾
第一章 威脅女性
伊斯拉維斯塔殺人案
「厭女情結是什麼」是一個什麼樣的問題?
厭女情結可能是什麼
第二章 改良厭女情結的解釋
拉許.林博評論珊卓.福魯克
一個改良的、交織性的提議
厭女情結與父權,形而上的從屬關係
厭女敵意的多種形態
厭女情結的認識論
(潛在的)厭女情結作為一種傾向
當厭女情結作為一種體系,並且屬於另一個更為廣大(許多)的體系
本分析揭示了厭女情結內含的道德特質
厭女情結可與厭女者共生或獨立存在
無人區
第三章 歧視性的性別主義
性別歧視Vs. 厭女情結
厭女情結與性物化
打壓的藝術
慈愛的母親,抹煞其他
拒絕(的)女性
厭女情結作為一種反挫
第四章 奪取(抹煞)他的所有物
厭女情結與理所當然的權利
她所能付出的
他所能取用的
剝奪生命:羞恥感和家庭消滅者
展望
第五章 人性化仇恨
運轉中的人道主義思考
釐清人道主義
人道主義的問題
一個社會脈絡下的替代選擇
支配他人
女性,她們太像人類了
第六章 赦免男性
如何逍遙法外
男孩殺死女孩
證詞不正義作為階序維繫
同理他心
更衣室對話
運轉中的厭黑女情結
第七章 懷疑受害者
關於所謂的受害者文化
受害者為何?道德敘事的角色
看輕(扮演)受害者
獨立的人:一個個案研究
第八章 落敗(給)厭女者
當男性與女性競爭:相對性別偏見
社會拒絕乃由噁心驅動
針對希拉蕊的噁心表現
噁心如何陰魂不散
保持距離
製造關心
性別化的撕裂觀感
假裝
結論 付出的她
參考書目
· · · · · · (收起)
喜欢读"不只是厭女"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不只是厭女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不只是厭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论厌女的逻辑:对比上野千鹤子《厌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拿起这本书时,我突然想起上野千鹤子那本《厌女》我还没读过,既然主题一样,那就一起来读一读。 这两本书出版时间相差七年,一本讲日本社会的厌女,一本讲美国的。两本里都有丰富的真实案例,虽说分别发生在东西方,有些却有相似之处,可以放在一起看,比如“秋叶原街无差别杀... (展开)> 更多书评 9篇
-
瓜瓜 (∠( ᐛ 」∠)_)
厌女情结一直都在杀害女孩与女人,在事实与比喻层面上皆然……厌女情结是一个自我遮掩的问题,在这个现象本身底下,光是试着让人注意到它就是不法的、不能见容于社会的,因为女性理当服侍他人,而非为了自己征求道德注意力和关怀。 性别歧视倾向于对男性和女性给予差别待遇,……厌女情结则通常会区分出“好女人”和“坏女人”,并对后者进行惩罚。整体来说,性别歧视和厌女情结怀有同一个目的——维持或重建父权的社会秩序。 ...2021-01-29 14:34:08 22人喜欢
厌女情结一直都在杀害女孩与女人,在事实与比喻层面上皆然……厌女情结是一个自我遮掩的问题,在这个现象本身底下,光是试着让人注意到它就是不法的、不能见容于社会的,因为女性理当服侍他人,而非为了自己征求道德注意力和关怀。 性别歧视倾向于对男性和女性给予差别待遇,……厌女情结则通常会区分出“好女人”和“坏女人”,并对后者进行惩罚。整体来说,性别歧视和厌女情结怀有同一个目的——维持或重建父权的社会秩序。 性别歧视本身相信男性在阳刚的、高声望的领域(如知识钻研、体育、商业和政治等)中比女性优越,同时他们在其中自然而然或甚至无可避免地会处于支配的地位;厌女情结则涉及焦虑、恐惧、维持父权秩序的渴望,以及致力于在它受到破坏时进行重建。 “整体来说,这是一个文化问题,也就是我们教导男性,女性是要被‘赚取’、被‘赢得’之物,是一座奖杯,而非把女性看做是人,……” 那些主体性明确、在受到男性支配的角色方面与男性共同竞争的女性加倍有可能受到惩罚和拒绝。和有着同样描述的男性对手相比,她们被看作有着更多她们比较不允许拥有的特质。 回应 2021-01-29 14:34:08 -
厭女敵意包含了各式各「貶抑女性」( down girl)的舉動,多樣到讓整份清看起來仿毫無止盡。但一般說來是如此:成人被带有羞辱意味地比作兒童、人類被作動物或甚至比作物品。幼兒化或藐也屬此範圍,包括了奚,貶低嘲弄、侮辱、毁謗妖魔,以及「性化,或是相對「去性化」、噤聲、無、羞辱、責怪故作紆尊絳貴或高人一等,或是其他在特定會胝絡下·帶有輕覗與輕蔑意味的對,然後還有暴力跟威脅的舉動包括「打沙包」亦即延宕攻撃或是...
2021-04-17 23:35:52 8人喜欢
厭女敵意包含了各式各「貶抑女性」( down girl)的舉動,多樣到讓整份清看起來仿毫無止盡。但一般說來是如此:成人被带有羞辱意味地比作兒童、人類被作動物或甚至比作物品。幼兒化或藐也屬此範圍,包括了奚,貶低嘲弄、侮辱、毁謗妖魔,以及「性化,或是相對「去性化」、噤聲、無、羞辱、責怪故作紆尊絳貴或高人一等,或是其他在特定會胝絡下·帶有輕覗與輕蔑意味的對,然後還有暴力跟威脅的舉動包括「打沙包」亦即延宕攻撃或是替代性攻"而根據我的看,既然在厭女的想像中,個別的女性経常成為全體的替代品或代表,那幾乎每一個女性都有可能受害於來自某處某種形式的厭女敵意。 引自 厭女敵意的多種形態 回应 2021-04-17 23:35:52 -
一块红布 (灵台无计逃神矢)
我認為我們應該將厭女情結理解為各種相似的支配體系(包括:種族歧視、仇外、階級歧視、年齡歧視、身心障礙歧視、恐同、恐跨,以及其他)中的一個分支,它為了維持父權秩序而服務。厭女情結透過使特定(某種程度上是有限定範圍的)類別的女孩或女人遭受敵意或負面的社會後果,以執行與監督那些在理論(也就是內容)或實踐(也就是規範執行的機制)上被性別化的社會規範,進而得以達到這個結果。2021-03-03 10:45:36 8人喜欢
-
一块红布 (灵台无计逃神矢)
這個模型也針對某些典型的厭女情結攻擊目標和受害者提供了初步的預測。前者將囊括那些被認定不稱職的女人──性別理念的叛徒、壞女人和「難以控制」的女人。因此,厭女情結的受害者經常會包括那些進入了之於男性而言具有權力和威信位置的女性,以及那些避開或選擇逃脫以男性為依歸的服務角色的女性。在這其中,一個自然的攻擊對象就會是女性主義者(想不到吧)。2021-03-03 11:12:31 7人喜欢
-
最后,每一个男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厌女者吗?一如汤姆.佛地所好奇的那般。假如按照我在此处所下的定义,亦即将厌女者看作一个门槛概念,答案是否定的。与此同时,一个人也不需要是一名男性,才能成为厌女者。就此而言,女性也可以符合这个描述,不属于二元性别者亦同。(虽然单就女性而言,要有多高的频率才能符合厌女态度与行动的必要一致性,这是一个仍未有定论的实证问题,我在最后一章里将会提到一些相关研究。)但除此之外...
2022-05-24 22:45:47
最后,每一个男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厌女者吗?一如汤姆.佛地所好奇的那般。假如按照我在此处所下的定义,亦即将厌女者看作一个门槛概念,答案是否定的。与此同时,一个人也不需要是一名男性,才能成为厌女者。就此而言,女性也可以符合这个描述,不属于二元性别者亦同。(虽然单就女性而言,要有多高的频率才能符合厌女态度与行动的必要一致性,这是一个仍未有定论的实证问题,我在最后一章里将会提到一些相关研究。)但除此之外,身处于眼前这个歷史性时刻,我们之中的许多人、甚至是大多数人,在某些时候都可能具有运作厌女社会力量的能力,即使我们抱持着真诚的平等主义信念并投身于女性主义。我相信,我也不例外。这些运作的形式可能不只包含不经意地监督和执行性别化的规范与期待;根据我的分析,它也可能是过度监督和过度执行在性别上中立且可能正当有效的规范,也就是真正的道德义务。倘若这么做的结果,是在面对被隐约认定(再一次,正确或错误地)某些方面不守规矩的女性时,我们会表现出和她们的男性同侪相比,更过度且具有针对性的敌意,那么,在本书里,她们所面对的情况仍然可以被视为厌女情结。本书接下来的例证中将不乏许多清楚展现双重标准的案例。 引自 無人區 回应 2022-05-24 22:45:47 -
霸道织网当袜子 (茫茫黑夜漫游。)
因此,即使許多明显的父權社會結構逐漸衰落了,我們卻仍可以看到男性支配如何持續存在於這類互動和慣习中。根據付出的差别性規範,最理想的情沉是,女性會被認定虧欠了某些男性典型的陰性屬性好處,或至少虧欠了社會,而一名男性會被認定有權利主張從某些女性身上獲得它們。更進一步來說,如果他沒有被給予他所應得之物,他就會被允許索取這類好處,亦即從她身上強制拿取,卻不用受到懲罰,如我們將在第六章所看到的情祝。就像...2022-05-15 08:34:19 1人喜欢
因此,即使許多明显的父權社會結構逐漸衰落了,我們卻仍可以看到男性支配如何持續存在於這類互動和慣习中。根據付出的差别性規範,最理想的情沉是,女性會被認定虧欠了某些男性典型的陰性屬性好處,或至少虧欠了社會,而一名男性會被認定有權利主張從某些女性身上獲得它們。更進一步來說,如果他沒有被給予他所應得之物,他就會被允許索取這類好處,亦即從她身上強制拿取,卻不用受到懲罰,如我們將在第六章所看到的情祝。就像付出一樣,針對取用办有差别性的規範,於是女性基本上可能被禁止和他競爭,或被禁止從他身上搶走某些具有陽性屬性的奖励,而他也會被認定有權阻止她這麼做。最後,依據她在「他們自己的比赛裡」(而這確實是如此)尝試或成功擊敗他們的程度,她可能會被認定作弊,或從他們身上竊取了什麼。 引自 他所能取用的 回应 2022-05-15 08:34:19 -
霸道织网当袜子 (茫茫黑夜漫游。)
應當長跪乞和的時候,她卻向他挑戰;應當盡心竭力服侍他、敬愛他、順從他的時候,她卻企圖篡套主權·發號施令:這一種愚蠢的行為,真是女人的恥辱。 凯特於莎士比亞《馴悍記》 第五幕第二場(The Taming of the Shrew,Act V。Scene II)2022-05-15 08:15:43
-
霸道织网当袜子 (茫茫黑夜漫游。)
我們應骸將厭女情結主要理解為父權秩序的「執法部门」,其整體功能為監督並執行其中的治理規範和期待。 同樣地,我們也可以指出,本質上來說, 性別歧硯應骸被看作是父權秩序的「辯證部門」,它作為一種意藏形態,扮演著合理化與正當化父權社會關係的功能。 一個堅固的事實在於,很多時候性别歧視之所以得以運作乃是藉由自然化性别之間的差異,把父權邏輯下的社會框架拾正當化,此舉襄這些差異看似無可避免,或是将試圖反抗道些...2022-05-15 07:30:39 1人喜欢
我們應骸將厭女情結主要理解為父權秩序的「執法部门」,其整體功能為監督並執行其中的治理規範和期待。 同樣地,我們也可以指出,本質上來說, 性別歧硯應骸被看作是父權秩序的「辯證部門」,它作為一種意藏形態,扮演著合理化與正當化父權社會關係的功能。 一個堅固的事實在於,很多時候性别歧視之所以得以運作乃是藉由自然化性别之間的差異,把父權邏輯下的社會框架拾正當化,此舉襄這些差異看似無可避免,或是将試圖反抗道些差異的人描迹成在打一場必輸之仗。此處未被說出口的前提,則是某種版本的「應骸蘊含能夠」(ought implies can)原則。(康德,一个主体如果在道德上应该做某件事,在逻辑上就表示他能够/有能力做某件事。) 引自 性別歧視Vs. 厭女情結 回应 2022-05-15 07:30:39
-
最后,每一个男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厌女者吗?一如汤姆.佛地所好奇的那般。假如按照我在此处所下的定义,亦即将厌女者看作一个门槛概念,答案是否定的。与此同时,一个人也不需要是一名男性,才能成为厌女者。就此而言,女性也可以符合这个描述,不属于二元性别者亦同。(虽然单就女性而言,要有多高的频率才能符合厌女态度与行动的必要一致性,这是一个仍未有定论的实证问题,我在最后一章里将会提到一些相关研究。)但除此之外...
2022-05-24 22:45:47
最后,每一个男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厌女者吗?一如汤姆.佛地所好奇的那般。假如按照我在此处所下的定义,亦即将厌女者看作一个门槛概念,答案是否定的。与此同时,一个人也不需要是一名男性,才能成为厌女者。就此而言,女性也可以符合这个描述,不属于二元性别者亦同。(虽然单就女性而言,要有多高的频率才能符合厌女态度与行动的必要一致性,这是一个仍未有定论的实证问题,我在最后一章里将会提到一些相关研究。)但除此之外,身处于眼前这个歷史性时刻,我们之中的许多人、甚至是大多数人,在某些时候都可能具有运作厌女社会力量的能力,即使我们抱持着真诚的平等主义信念并投身于女性主义。我相信,我也不例外。这些运作的形式可能不只包含不经意地监督和执行性别化的规范与期待;根据我的分析,它也可能是过度监督和过度执行在性别上中立且可能正当有效的规范,也就是真正的道德义务。倘若这么做的结果,是在面对被隐约认定(再一次,正确或错误地)某些方面不守规矩的女性时,我们会表现出和她们的男性同侪相比,更过度且具有针对性的敌意,那么,在本书里,她们所面对的情况仍然可以被视为厌女情结。本书接下来的例证中将不乏许多清楚展现双重标准的案例。 引自 無人區 回应 2022-05-24 22:45:47 -
霸道织网当袜子 (茫茫黑夜漫游。)
因此,即使許多明显的父權社會結構逐漸衰落了,我們卻仍可以看到男性支配如何持續存在於這類互動和慣习中。根據付出的差别性規範,最理想的情沉是,女性會被認定虧欠了某些男性典型的陰性屬性好處,或至少虧欠了社會,而一名男性會被認定有權利主張從某些女性身上獲得它們。更進一步來說,如果他沒有被給予他所應得之物,他就會被允許索取這類好處,亦即從她身上強制拿取,卻不用受到懲罰,如我們將在第六章所看到的情祝。就像...2022-05-15 08:34:19 1人喜欢
因此,即使許多明显的父權社會結構逐漸衰落了,我們卻仍可以看到男性支配如何持續存在於這類互動和慣习中。根據付出的差别性規範,最理想的情沉是,女性會被認定虧欠了某些男性典型的陰性屬性好處,或至少虧欠了社會,而一名男性會被認定有權利主張從某些女性身上獲得它們。更進一步來說,如果他沒有被給予他所應得之物,他就會被允許索取這類好處,亦即從她身上強制拿取,卻不用受到懲罰,如我們將在第六章所看到的情祝。就像付出一樣,針對取用办有差别性的規範,於是女性基本上可能被禁止和他競爭,或被禁止從他身上搶走某些具有陽性屬性的奖励,而他也會被認定有權阻止她這麼做。最後,依據她在「他們自己的比赛裡」(而這確實是如此)尝試或成功擊敗他們的程度,她可能會被認定作弊,或從他們身上竊取了什麼。 引自 他所能取用的 回应 2022-05-15 08:34:19 -
霸道织网当袜子 (茫茫黑夜漫游。)
應當長跪乞和的時候,她卻向他挑戰;應當盡心竭力服侍他、敬愛他、順從他的時候,她卻企圖篡套主權·發號施令:這一種愚蠢的行為,真是女人的恥辱。 凯特於莎士比亞《馴悍記》 第五幕第二場(The Taming of the Shrew,Act V。Scene II)2022-05-15 08:15:43
-
霸道织网当袜子 (茫茫黑夜漫游。)
我們應骸將厭女情結主要理解為父權秩序的「執法部门」,其整體功能為監督並執行其中的治理規範和期待。 同樣地,我們也可以指出,本質上來說, 性別歧硯應骸被看作是父權秩序的「辯證部門」,它作為一種意藏形態,扮演著合理化與正當化父權社會關係的功能。 一個堅固的事實在於,很多時候性别歧視之所以得以運作乃是藉由自然化性别之間的差異,把父權邏輯下的社會框架拾正當化,此舉襄這些差異看似無可避免,或是将試圖反抗道些...2022-05-15 07:30:39 1人喜欢
我們應骸將厭女情結主要理解為父權秩序的「執法部门」,其整體功能為監督並執行其中的治理規範和期待。 同樣地,我們也可以指出,本質上來說, 性別歧硯應骸被看作是父權秩序的「辯證部門」,它作為一種意藏形態,扮演著合理化與正當化父權社會關係的功能。 一個堅固的事實在於,很多時候性别歧視之所以得以運作乃是藉由自然化性别之間的差異,把父權邏輯下的社會框架拾正當化,此舉襄這些差異看似無可避免,或是将試圖反抗道些差異的人描迹成在打一場必輸之仗。此處未被說出口的前提,則是某種版本的「應骸蘊含能夠」(ought implies can)原則。(康德,一个主体如果在道德上应该做某件事,在逻辑上就表示他能够/有能力做某件事。) 引自 性別歧視Vs. 厭女情結 回应 2022-05-15 07:30:39
论坛 · · · · · ·
只有台版吗? | 来自木子 | 5 回应 | 2022-04-28 18:45:11 |
《不只是厭女》中英文电子版 | 来自卡农 | 2021-06-10 12:31:2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8.3分 52人读过
-
Penguin (2019)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 (2019)暂无评分
-
未知出版社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性别研究】 (爱玛·包法利)
- 情感/道德现象学(待整理) (維舟)
- 遗书之憾 (奥兹的铁皮人)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 (无心恋战)
- 希望尽快能见简体 (森森)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不只是厭女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月棱镜 2021-02-18 21:57:43
看得实在太心累了
0 有用 CZSIMIN 2022-01-31 12:14:29
虽然看繁体对我来说没啥问题,但译文读起来反而不好懂了🤔似乎还是英文原版读起来更舒服且通顺。
1 有用 盐少女 2022-02-28 14:15:55
比起《厌女》,这本的剖析更深刻,主要从哲学角度拆解了厌女情结表象之下,深层次的道德预设和心理学动机。我比较欣赏也认同的两个观点,一是社会进步和厌女情结之间没有冲突,甚至有时会激发厌女敌意;二是厌女情结并不一定表现为对女性的“去人性化”,而是认为她们的人格性并不归属于她们自己。在我读的女性主义专著里,本书作者的写作态度相对温和,与我本人立场较为接近。缺点是行文逻辑比较弱,加上台版翻译到底还是有语言习... 比起《厌女》,这本的剖析更深刻,主要从哲学角度拆解了厌女情结表象之下,深层次的道德预设和心理学动机。我比较欣赏也认同的两个观点,一是社会进步和厌女情结之间没有冲突,甚至有时会激发厌女敌意;二是厌女情结并不一定表现为对女性的“去人性化”,而是认为她们的人格性并不归属于她们自己。在我读的女性主义专著里,本书作者的写作态度相对温和,与我本人立场较为接近。缺点是行文逻辑比较弱,加上台版翻译到底还是有语言习惯上的不同,导致读起来很绕,只能形成观点,很难构建脉络。 (展开)
0 有用 手心刻畫 2022-03-07 12:20:09
厭女者必不厭世 厭世者肯定厭女
0 有用 十四卷 2021-03-30 14:55:36
一些重要概念的区分(性别歧视/厌女),
0 有用 玄嘁 2022-05-19 18:54:28
部分的说,厌女是“父权体系”下“纲常”的表现,我们需要改造我们的意识形态,并且去争夺公共场域中的话语权。从书中得到的比较有意思的点是关于“厌女”问题和女权问题不要只有“人道主义”视角,不要本质主义的反本质主义,实际上还得道德“人道”。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书的副标题并不相关,并没有什么跨“文明”的分析。
1 有用 霸道织网当袜子 2022-05-15 15:30:19
第五章真是给我当头棒喝,原本有一部分以为男性恶劣地对待妻子或者其他女性的时候是没有出于人道主义的原因,没有把她当做一个人类同胞去看待,只想享受她们的照顾和情绪供给,缺乏共通人性的认可。他们没有人道主义吗?正是她们被当做一个完整的人,正是当这些完整的人产生了“超出自身身份”的要求,超越父权制的枷锁,他们才把她们当成对手、不服从者、篡位者、背叛者和敌人,必须用厌女情结去“制裁、惩戒”。女性必须得是一个... 第五章真是给我当头棒喝,原本有一部分以为男性恶劣地对待妻子或者其他女性的时候是没有出于人道主义的原因,没有把她当做一个人类同胞去看待,只想享受她们的照顾和情绪供给,缺乏共通人性的认可。他们没有人道主义吗?正是她们被当做一个完整的人,正是当这些完整的人产生了“超出自身身份”的要求,超越父权制的枷锁,他们才把她们当成对手、不服从者、篡位者、背叛者和敌人,必须用厌女情结去“制裁、惩戒”。女性必须得是一个付出者,对他们予求予取,她被视为他“应得之物”,他有权力向她“取回”那些关心和付出。赦免男性这一章也很新,“同理他心”比我想象的普遍,对于“有才华”的性暴力加害者,我们同情泛滥,可惜他的前途给他轻判,对于加害者,则要让她在整个案件中隐身,用私生活去给加害者找借口,那几十个庭审问题看得我心痛…… (展开)
0 有用 铁镶玉 2022-05-12 21:41:06
比《厌女》更偏理论化,从现象揭示厌女情结维护父权阶层的运作模式。因为语言上更加晦涩难懂,所以断断续续读了很久。一开始总觉得作者用了一些小说故事作为案例分析有些不太严谨,但是后来发现现实才是最好的案例,读到“消音”有始终没有自己发言过的“铁链女”,讲到用反堕胎惩罚不履行母职的女性就有美国反堕胎草案的新闻……
0 有用 小熊猫饲养员 2022-05-05 05:43:17
深层解释PUA
0 有用 江边鸟 2022-04-25 22:10:04
这本书比上野千鹤子的那本《厌女》门槛高,因为更多的是讨论哲学学术层面的知识,所以会显得晦涩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