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林格:艺术家逃跑了的笔记(9)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海蛇 (懒。)

    1923年,J·D·塞林格四岁。每次母亲出门购物,他都会被留给十岁的姐姐多丽丝照看。桑尼,家里人都这么叫他,跟姐姐特别亲,两人共度了大量时光。她常带他去看电影,她是这样形容那时的观影经历:“你知道,那时候的电影都是默片,我得把字幕大声读给他听,小家伙一个字都不让你漏掉,吵得我们前后几排都跑空了!” 这一幕让人瞬间恍然,如闻其声,愠怒的话音里透出其人的世故和精力充沛。塞林格的小说里没有一个人物像这个成年...

    2020-03-19 22:37:14   2人喜欢

  • 平行R.E.

    西尔维娅到底是怎样的德国人?答案是,一名底层纳。塞林格在执行反间谍任务时遇到的她。更离奇的是,战后塞林格曾签了六个月的合约与占领军共事。一封从组伦堡寄出的家书证明,他的工作很可能与纽伦堡审判有关。作为一个经过受诫礼的犹太男孩,塞林格白天忙着纽伦堡审判,晚上却在吗啡的刺激下和漂亮的前纳粹女党员上床对有着一半犹太血统的美国士兵而言,也算是恢复“战争疲劳”的一种方法。我是不是太耸人听闻了?

    2020-07-09 17:21:34

  • 平行R.E.

    玛格丽特・塞林格坐在图书馆里研究自己的父亲,开始对过世或日缺席的父亲有了不同的看法。塞林格在得知女儿计划出版回忆录后就不再和她说话,而她觉得自己分明是在写一本关于自己的书,她有权写出来。(命运的有趣之处在于,玛格丽特的回忆录和乔伊斯・梅纳德的回忆录分别于2000年和198年出版,她的书有时就像在和梅纳德的书交谈,让人尴尬,其实有关玛格丽特・塞林格的 切都会让人尴尬。)塞林格还在世时,玛格丽特就认...

    2020-07-09 17:19:41

  • 平行R.E.

    “如果“永远为读者着想”是迄今为止给写作初学者的最好建议,那是因为它证实了写作首先是沟通,你写下的东西是为了让别人看到和吸收。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我不太在乎狄金森或卡夫卡,因为他们显然是例外。每当我开始写一些东西给自己时,便会立刻失去兴趣,而且几乎毫无质量。”

    2020-07-08 17:15:10

  • 平行R.E.

    要理解罗斯对于塞林格的意义,不能只关注塞《纽约客》撰稿的时期。罗斯对塞林格直接又非凡在后者第一次读到这本杂志时就发生了。塞林格是约客》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纽约客》是他们家里的-分。塞林格的邮件往往没有落款,只有“公园大道1号,组约,纽约”,分两行,淡淡的灰蓝色字体,让人不得联想到《组约客》。

    2020-07-08 17:13:58

  • 平行R.E.

    塞林格三联画不同的是,他中联时期的作品最负盛名,比如《麦田里的守望者》、《弗兰妮与祖伊》、《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第一联中也有值得一读的好故事,不少不可思议的作品。第三联则是一个不可知的神秘文库。人们如此评述塞林格三联画:他首先是一个作家,然后是一位著名作家,最后是一则神话。

    2020-07-08 09:21:45

  • RK

    这种改变是合法的,合乎自然的和道德的。它包括许可——你必须获得的许可,以及你凭良心能给予自己的许可。

    2020-04-22 00:12:55

  • RK

    战争始于一声枪响,传记始于一封回信。

    2020-04-22 00:09:48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塞林格:艺术家逃跑了

>塞林格:艺术家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