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女性不在浪潮中

猪消 2020-02-21 13:43:44

一个小发现,第一部化用了柳孙的故事,第二部以柳为原型的谭的女儿加入了以孙为原型的裴庆华的互联网公司,说要做互联网。仔细想想不就是柳青吗...

这本书最大的缺陷就是,故事里没有一个真正浪潮中央的女性样本。

几个女性角色:清华毕业的谢航和简英是典型的女性高知代表,一个出国一个去外企,虽然最后都事业成功,谢航还成了投资人,但依然是非常典型的路径:两个人存在的意义除了和男主人公谈恋爱就是见证外企在中国的边缘化;裴庆华后来的女友比裴庆华先看到九十年代末的互联网大潮,先开始创业,但两人分手后这个角色就失去了踪影,显然创业未成;谭媛则显然是个翻版柳青,爸爸是风口浪尖老一辈企业家。几位女性都能力出众,但没有一个拥有金手指,当然也避免了一线销售、牢狱之灾和兄弟争斗这样的问题。她们的成功更接近于既定道路(学历的帮助/父辈的助力)的理所当然。她们的职业道路依然在守江山,而非打江山。

裴庆华的原型孙宏斌说:“我最近看了本书分析领导人是怎么形成的,其实是很多偶然事件造就了领导人——比如说‘9·11’造就了布什,二战时的罗斯福、丘吉尔,其实都是被一些事件造就了。咱们过去说时世造英雄,就是因为时世充满了无穷偶然。一家企业的发展,甚至一个人的发展,也有很多偶然性,我去联想事实上也是挺偶然的……”但这部记录时代变迁的商业小说中,有勤勤恳恳偶然加入了当时还很草根的本土公司的裴庆华,有各种非常规办法不断折腾的萧闯,他们的人生都充满着决定性传奇性的片刻,在半记录性的小说里“青史留名”。但故事里的几个女性,却走着非常典型的道路,在守旧的衰落体系里生存,不仅没有抓住浪潮,反而见证了浪潮退去,没有这样的“偶然”片刻。作为主人公前三的谢航,如果有偶然片刻,大概是和萧闯分手,被总部老板看上,所以有机会成立基金,转型投资人吧。

不是作者的问题,因为中国三十年商业史上的确就不存在一个“草莽英雄”或者“风险爱好”的女性人物,可以化用她们的故事,时至今日,也依然没有。我们所鼓吹的女性精英,仍然是在父辈、学校或者配偶的帮助下勉强拥有一席之地。

这个问题的成因很复杂——风险偏好的人本来就是少数,九死一生最终生的人更少,也是极少数男生才同时拥有魄力和幸运的,而女性中这样的人所占的比例就更少了。

我不知道决定这些的因素是女性本身更容易风险厌恶、更倾向用光鲜标签装点自己,还是整个社会“向来如此”。也许前者决定了女性不会“吾往矣”,而后者让那些决定投入浪潮的人成功更难。但我所知道的是,改变这些不在一朝一夕。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 我来回应

> 去我们的时代 第一部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我们的时代》如果要拍电视剧,角色怎么选?(绘梦之卷)

喜欢(终琴)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