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雅明论媒介 短评

热门
  • 0 Xieirse 2021-12-12 16:09:24

    译者的中文和英文都应该重修

  • 0 柿子 2020-02-14 06:22:38

    第四章详细介绍了本雅明最著名的文章《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文密切关注影像体验的关键主题,比如光晕的消亡、摄影图像的光学无意识以及震惊、分心和触觉。本雅明对艺术和政治的分析将阐明政治景观的复杂维度以及现代媒介时代新公众的形成。 第五章追溯了本雅明的巨著《拱廊街计划》的理论意义,以便我们理解与大都市的城市景观相关的现代媒介。本章还圈定了一些本雅明为媒介研究而分析通信技术和都市空间的方法论含义。

  • 0 梦野久作 2020-08-29 16:02:41

    说故事,从口腔中释放出来的感情,感同身受的氛围,坚强的力量,地域文化的包容性,全部消失在文字符号作为替代方式的叙事中。文字符号只有自己阅读的时候才会升起一种氛围,属于自己的。而人类的身体迫切的想要成为万事万物的强烈的性灵,也被压制在日常工作的机械化重复作业之中。

  • 0 弱碱性金鱼 2022-02-28 11:44:45

    海龙和孙玮老师都说好👍🏻我爱本雅明(本雅明厨狂喜)

  • 0 Schoenberg 2023-09-20 23:34:55 上海

    三星。原书值得四星,翻译扣掉一星。其中不少细节之处仍欠推敲,是否是因为译稿ddl太急?很多句子并不通顺,一些重要概念的翻译并不妥帖(比如书中常和触觉并列的视觉无意识,总是译作光学无意识,窃以为不是很恰当)。另外,听过译者访谈,傲气重了些。其他老师谈到哈贝马斯对本雅明的解读时,译者颇有些以自身留学东洋、具备国际视野为傲的不以为然,直接指出当下的国际本雅明研究早已放弃了哈贝马斯(大意如此),私以为这并非严谨诚恳的治学态度。学者与文献的重要性,始终应以其内容本身来判断,以所谓潮流、时尚判断之,还是轻浮了些。我想,这种治学态度与本书翻译的略显粗疏,应当是分不开的。

  • 0 momo 2021-10-16 23:22:12

    连读两本本雅明相关的书都感觉被翻译伤害了,怀疑是本雅明的东西确实不好翻译

  • 0 1秒Okega 2024-08-22 16:00:47 浙江

    翻译得实在太差,不知所云,有损本身内容的深刻性和逻辑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