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杰弗里·温斯洛普-扬
出版社: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副标题: Kittler and the Media
译者: 张昱辰
出版年: 2019-11-1
页数: 214
定价: 5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传播与中国译丛——媒介道说系列
ISBN: 9787565726095
出版社: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副标题: Kittler and the Media
译者: 张昱辰
出版年: 2019-11-1
页数: 214
定价: 5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传播与中国译丛——媒介道说系列
ISBN: 9787565726095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book, print, textuality, and media (Agere)
- 2019/2020年信息传播研究新书 (gawe)
- 传播技术与文化 (Laputa)
- 《文化•媒介•电视》必读书单 (传闻真多)
- 书单|传播技术与文化 (Howl)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9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基特勒论媒介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MIsha 2020-07-18 22:33:20
哈哈喜欢作者很mean的文笔。觉得媒介本体论很适合用来解读《黑客帝国》。
1 有用 紫曦 2024-06-02 00:26:18 美国
的确浅了一点,但胜在清晰,不适合没读过kittler的入门,倒是适合读了之后一知半解的来梳理联系。一些启发包括:kittler对德国与法国哲学的态度之背景;歌德解读与平克弗洛伊德论文之间的关系。印象最深的莫过于kittler亲自到希腊去测量证伪奥德修斯听不到塞壬的话。
8 有用 历史小学生 2020-04-19 10:23:05
说实话,本书理论性不够。中传出版社糟糕的版面设计扣一星。摘豆友,“基特勒回应了福柯未曾详解得“知识型因何断裂”问题,在对话语网络从1800向1900转变历史的回溯之中,基特勒抛出了“人的主体性意识及人对时间与空间的感知都与媒介技术的物质性转变有关”这一断言,尤其是其关于书写与模拟媒介区别的定性,令人叹服。而站在审视当下数字媒介的立场来看,基特勒对于古希腊字母表的回望,似乎是对致力于寻访媒介异质性和... 说实话,本书理论性不够。中传出版社糟糕的版面设计扣一星。摘豆友,“基特勒回应了福柯未曾详解得“知识型因何断裂”问题,在对话语网络从1800向1900转变历史的回溯之中,基特勒抛出了“人的主体性意识及人对时间与空间的感知都与媒介技术的物质性转变有关”这一断言,尤其是其关于书写与模拟媒介区别的定性,令人叹服。而站在审视当下数字媒介的立场来看,基特勒对于古希腊字母表的回望,似乎是对致力于寻访媒介异质性和捕捉媒介复现性的媒介考古学的亲身实践。尽管基特勒曾大刀阔斧地回应自己的研究与媒介考古学之间存在着分歧…” (展开)
2 有用 gawe 2020-08-08 09:58:45
非常棒的关于基特勒媒介思想的导读
0 有用 冬眠的奥利奥 2022-03-01 19:34:49
第四章和第五章最难了。 基特勒是个变态 但是不能简化的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