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食穷民 短评

热门 最新
  • 924 Riesling 2020-01-30 00:05:34

    来自上世纪日本的当代中国镜鉴之书:小微贷,保险热,996加班,消费主义,无性生活,暴饮暴食症,女性近乎残酷的自我审视和男性机器人般的工作状态。作者真的是很焦虑,才去做一个一个讲述起来这么令人痛苦的个体故事吧。

  • 620 我是一棵树 2020-03-19 08:23:50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181 陈美芳˙Ꙫ˙ 2020-01-10 16:39:52

    正是这个以企业为中心的社会,将激烈的竞争和高度的紧张状态强加给每一个成员。土地与房价导致的“泡沫经济”,少数资产家把持着一路狂涨的土地,贪得无厌地增殖手中的资产,导致贫富差距越拉越大。一个人从根本上赖以生存的最终手段,技术、技能、知识、判断能力,也许一夜之间就会被彻底推翻。现代人心中的这种不安,都在日渐膨胀。

  • 136 赫恩曼尼 2020-03-02 10:46:49

    八十年代末日本社会的浮世绘——金钱主义,竞争压力大,KPI至上,过劳,996,身陷小微贷财务危机;程序员逐渐被机器异化,无性;精神病态,强迫症、过食症、抑郁;女性备受刻板化审美折磨,减肥潮,过度消费;整个社会都在向前(钱)奔跑,每个人的内心却空空荡荡——三十年过去,这幅图景又被我们完完整整演了一遍。记者斋藤茂男的问题意识非常惊人,能在当下就捕捉到社会病态发展的一个个片段。无论是《妻子们的思秋期》还是《饱食穷民》,都揭露出飞速发展的悖论:虽赢在了GDP,但那些被牺牲掉的个人呢?

  • 61 李小天 2020-01-17 10:38:56

    资本主义桎梏结构下的日本社畜们,读来有种深切的共情感~

  • 106 Vendetta Child 2020-04-19 16:52:20

    这本书基本上是以90年代左右日本社会的例子告诉我们:不要借小额贷,不要做业绩压力太大的工作,不要沉迷于计算机。然而人类就是,难以抗拒自身弱点的生物以至于不断重复历史

  • 70 BBpanda 2020-06-04 16:43:37

    斋藤去世的早,未能真正目睹#宽松世代的躺平族#。读的时候,建议搭配80年代city-pop当BGM.....

  • 68 洛艺洋🌳💧💧💧 2020-02-24 13:55:57

    我以为在读现在的我国,电视台工作人员累死,加班996,大城市通勤时间过长,房价贵,每天时刻一个微信就让你继续工作…… 第二章一直在重复性的放采访论据,读得好累 越读越觉得可怕,因为文章中的那些深渊,在现代生活中,我很可能不小心就会踏进去,想起了《蜂鸟》中的台词“人要怎么生活呢” 本书在最后提出的问题或者正是答案,思考一下,你究竟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 55 李小丢 2020-06-29 17:58:04

    日本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白领们之所以成为新型穷人,往往都是陷入了成为中产阶级的消费主义陷阱而不自知。“为什么人们不顾自己的偿还能力,也要从信贷公司借贷,或是用信用卡购物呢?这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虚荣心在作怪,而是出于一种人们在苦闷中试图证明自己的心理,证明自己能够融入这个社会,证明自己没有落后,证明自己不低人一等……”

  • 34 十六 2020-02-20 22:20:25

    30年前的日本啊。小微贷、保险热、饱和房贷、消费主义、996加班、计算机(手机)成瘾而对现实社交失去兴趣、暴饮暴食。 “饱食穷民”这个词太精髓了。 还挺期待这个系列其他书的。

  • 51 普鲁卡因 2020-03-16 22:32:37

    社畜落泪,我现在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那些进食障碍的女性之一。

  • 53 熊阿姨 2020-03-02 19:56:15

    日本1980年代的资本主义城市病,高淘汰率的保险业、贷款购物狂、社畜码农、厌食症……很多正在三十年后的中国上演。话题性很强,可惜写法比较陈旧,里面很多事例没有展开写清楚,一些事例在逻辑上也牵强。

  • 47 金风细雨 2020-02-23 18:54:21

    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拧螺丝的画面成为经典的影视桥段,八九十年代的日本、现今的中国,这个被重复劳动侵蚀变形的角色随处可见。人类发明了计算机,在科技的欢呼中,为自身制造了最冷酷而隐蔽的主人,无论是沉迷虚拟形象关闭交流之门的工程师,还是身居高位不得不央告小微贷款救济的销售,都在完全量化的职业标准中,出卖灵魂,成了滚轮里循环跑动的仓鼠、蒙眼拉磨的驴子。男人尚有家庭作为第二空间,可供腾挪(当然,这种释放也有可能被扭曲成冰冷的态度和暴力的拳脚),女人们更迷茫和无措,名校名企的家庭催逼和大和抚子的妇德驯化撕扯着泡沫经济路口的女孩们,压力在胸腔里癌变,引诱着她们如野兽般狂暴进食,如泄洪般呕吐,周而复始。斋藤先生的预言和隐忧30年后仍无解药,阴冷的实录在公众号和朋友圈描画了繁华而败落的世相。

  • 39 吕锵锵 2020-04-03 13:08:01

    饱食的“饱”在于物质生产大丰富,穷民的“穷”在于精神世界萎缩、甚至自我的缺失。消费主义导致陷入债务危机,考核指标、计算机浪潮导致过度加班、和家人、朋友“推心置腹”的沟通匮乏,作为主体的人客体话、进而内化为自我认同,人的主体地位消失,成为金钱社会的殉葬品。这是社会的结构性问题,自身还是要克制物欲、减少甚至不负债,多进行真诚的交流,摆脱社会期待,直面内心的自己。

  • 31 朝凪 2020-01-08 22:26:55

    尽管是三十年前的非虚构作品,但书中的996、微贷、过食症却仿佛今天的新闻。想到了NHK拍的《三和大神》纪录片,这些贡献着劳动力但被历史冲刷的年轻人,可能曾对未来抱有着一丝的希望,但最终却成为了游荡在网吧的“无身份”的游民。在高压的环境下,大概人人都是“负债者”。饱食穷民,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活呢?

  • 51 老袁 2020-11-24 18:15:48

    真的是日本的故事吗?真的不是现在中国的故事吗?996、超长的通勤时间、微小贷、35岁下岗的程序员……和当下的我们简直一模一样。分享书里一段话——“如果每个人的个人世界中,不能够充分地、均衡地满足上述多种多样的欲望,那么无论我们的宪法多么强调和平和人权的重要性,我们也会忘记是非善恶,忘记我们应该齐心协力实现的目标,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我们在战争中付出了惨烈的代价才得到的民主主义,不就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够发展自己的人性、实现幸福生活的国家体制吗?难道我们不应该回归初心、重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吗?——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 34 小羊富了 2020-03-19 15:55:10

    最近突然蹲在直播间,看着大家疯狂地抢购,我就在想:其实我们都是繁忙中的贫困,都是饱食贫民们

  • 21 把噗 2020-03-09 23:10:00

    日本的昨日,我们的今天。#以日为鉴#

  • 27 仮面愛豆露🌈 2020-02-16 17:59:15

    “他深刻地感受到了现代社会的寂寥。学历、地位、财产——那些一切都以超一流为目标不断拼搏,又对社会顶层心存强烈执念的人们,双眼总被这一目标蒙蔽,到最后心中只剩下无限的空虚。”

  • 32 叶酱 2020-07-25 10:35:53

    读起来简直像恐怖故事,社会高度繁荣的背后,是每一个普通人自我人生的巨大牺牲和扭曲,对照现在身边铺天盖地的996、无处不在的微信电话会议,这种似曾相识尤其可怕。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