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什么是父权制?当代女性又是如何遭到父权制压迫和剥削的?女性解放道路在何方?
本书是作者历经十年完成的重要作品,是其在第二波女性主义接近尾声,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潮、酷儿理论兴起之初,对女权主义各个派别,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再次思考。近代社会在“资本主义”支配的“市场”和“父权制”支配的“家庭形态双重控制下,以无偿的女性劳务等为中心,形成了女性地位低下的历史根源。 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刻批判,并就如何改善女性的社会地位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本书尽管论述的是日本女性的地位问题,但其观点在相当大程度上适用于当下中国的国情。因而对于任何思考女性地位与男女平等问题的人都有着莫大的启发。
作者简介 · · · · · ·
上野千鹤子(うえの ちづこ)
1948年于日本富山县出生。1977年,获得京都大学大学院社会学博士学位。现在担任WAN(women’s action network)理事长、立命馆大学特聘教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代表作《性感女孩的研究》、《近代家庭的成立与消亡》、《民族主义与性别》、《差异的政治学》、《持续的思想》、《一个人的老后》、《不惑之年的女权主义》、《看护社会学》等。
其于2019年4月在东京大学做的硬核开学祝辞引起广泛反响,在中国也有不少支持者。
目录 · · · · · ·
马克思主义和女性解放
市场及其“外部”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建立
资产阶级女性解放思想的陷阱
批判近代的女权主义
第二章 女权主义者与马克思主义
阶级分析的外部
“市场”和“家庭”:二者的辩证关系
性统治的唯物主义分析
第三章 家务劳动论争
“家务劳动”的发现
以爱之名的劳动
家庭一女权主义(domestic feminism)的悖论
日本的家务劳动论争
英国的家务劳动论争
第四章 父权制的物质基础
父权制的定义
家庭:性统治的场域
物质基础
女性一阶级?
第五章 再生产方式的理论
生产至上主义
家庭内部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与“再生产方式”的辩证法
第六章 再生产的政治
性(sexuality)的占有
再论父权制
孩子数量的决定因素
再生产费用负担的不平等
世代间的统治
女儿的价值
孩子的反叛
父权制的废除
第七章 父权制和资本主义的二元论
是统一理论还是二元论
新马克思主义与女权主义
资本主义中的家务劳动:统一理论的尝试
父权制的构成
对二元论的拥护
补论对批判的回应
第二部分
第八章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期
工业化与家族(Domus)的瓦解
再生产的“自由市场”
“近代家庭”的形成
维多利亚时代的妥协
“家”的发明
第九章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第二期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马克思主义理论旨在反抗压迫争取解放,而弗洛伊德理论则重在适应压抑——精神分析医生将之称为“治疗”。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问题建构 -
需要阐明的是,原本资产阶级革命应当是不分性别的自由公民的解放,为何结果只是男性的解放,女性解放则被搁置了?资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一样,女性解放都以“被倒戈的革命”而收尾。 男性的背叛应当有着必然的理由。如果不能阐明这一问题,而仅仅享受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之理想的话,那么就只能沦落于强烈要求公正之实现,或是向既得利益者乞求施舍。 解放的理论缺乏解放的思想,只能回到启蒙思想或社会运动实践中去。...“进步的理想”和“落后的现实”,这就是近代主义女权主义者常陷入的“女权主义者的进步史观”、而掩埋在“进步的理想”与“落后的现实”之间的正是以启蒙为名的、徒劳无功的“西西弗斯式劳动”。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女权主义者与马克思主义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6 条 )
-
释空 (万人如海一身藏)
马克思主义理论旨在反抗压迫争取解放,而弗洛伊德理论则重在适应压抑——精神分析医生将之称为“治疗”。 需要阐明的是,原本资产阶级革命应当是不分性别的自由公民的解放,为何结果只是男性的解放,女性解放则被搁置了?资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一样,女性解放都以“被倒戈的革命”而收尾。 男性的背叛应当有着必然的理由。如果不能阐明这一问题,而仅仅享受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之理想的话,那么就只能沦落于强烈要求公正之实... (19回应)2020-05-05 09:44:14 33人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论旨在反抗压迫争取解放,而弗洛伊德理论则重在适应压抑——精神分析医生将之称为“治疗”。 引自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问题建构 需要阐明的是,原本资产阶级革命应当是不分性别的自由公民的解放,为何结果只是男性的解放,女性解放则被搁置了?资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一样,女性解放都以“被倒戈的革命”而收尾。 男性的背叛应当有着必然的理由。如果不能阐明这一问题,而仅仅享受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之理想的话,那么就只能沦落于强烈要求公正之实现,或是向既得利益者乞求施舍。 解放的理论缺乏解放的思想,只能回到启蒙思想或社会运动实践中去。...“进步的理想”和“落后的现实”,这就是近代主义女权主义者常陷入的“女权主义者的进步史观”、而掩埋在“进步的理想”与“落后的现实”之间的正是以启蒙为名的、徒劳无功的“西西弗斯式劳动”。 引自 第二章 女权主义者与马克思主义 解放的思想需要解放的理论。缺少理论的思想只会陷入教条主义。宣称女性解放不需要理论之人,会被封闭在反智主义的牢笼之中。 引自 资产阶级女性解放思想的陷阱 性别是太过明显的阶级对立,以至于容易被忽略。将某种事态看作自然,就是对其置之不理。 引自 第二章 女权主义者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其原因在于他们认为父权制不仅仅是心理上的统治和压迫,更需要物质依据的唯物主义分析。因此,性统治不是一种意识形态或心理(因此它并非是女性摆脱被害妄想症、男性要进行思维转换这种心理问题之解放方法),而是一种明确的物质性的——社会和经济的统治。 引自 第二章 女权主义者与马克思主义 “母性”是女性为了极力克制自我需求,通过引发自我献身和牺牲精神,将孩子的成长看作自己的幸福的一种机制。女性只要赋予爱以无上价值,她们付出的劳动就很容易被家人的理解、丈夫的慰劳等说辞所回报。 引自 第三章 家务劳动论争 因此,废除父权制不是通过改变每一个男性的态度、扭转每一个男性的意识而达到的。而是只有通过改变现实的物质基础,即制度与权力结构才能达成。 父权制下的性统治不仅存在于一对男女关系中,它也存在于家族集团中男性成员与女性成员之间,以及更广泛的社会领域中的作为阶层的男女关系之间。在近代家庭中,一夫一妻制的关系成为对女性进行性统治的制度性基础。虽说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不进入一夫一妻制关系( 通过单身或离婚等方式)就能从性统治下逃脱。因为作为制度的父权制能进行跨领域式的渗透,且与其他社会领域密切相关。所以即使能逃脱一夫一妻制这种直接的性统治,她也不得不面对各种其他社会领域中的性统治。 引自 第四章 父权制的物质基础 仿佛比起家庭的现实,人们更希望保留家庭的深化。家庭这一私人领域,不仅有权力统治,还存在着赤裸裸的暴力。当“整合”家庭的不是爱而是专制的时候,女权主义者们正因为指出家庭中存在统治和压迫这一现实,才被扣上“瓦解家庭”的罪名。 引自 第四章 父权制的物质基础 对子宫的统治本来就是围绕出生婴儿的归属之争,这正是父权制的核心问题。 引自 第六章 再生产的政治 女人,她只是生养了一个贬低自己的生物而已。 引自 第六章 再生产的政治 在工业化愈发成熟的社会中,这最终必然会提升对孩子未来的期待,也就是期待孩子成为高收益且高质量的劳动者。教育在当下则是“在世代间财富转移”的主要表现。 引自 第六章 再生产的政治 所谓“结婚就是女性的终点”,这种观点只不过意味着停留在职场生活的女性总是被看作是不完整的女性而已。 引自 第九章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第二期 父权制资本主义需要从女性手中剥夺一部分再生产劳动使得女性变成部分再生产者。而依靠高科技的高度资本主义则需要受教育的劳动者。而这种“受教育劳动者”的教育费用无非是由女性来负担的(本应由受益者负担!),这就是资本主义与父权制的阴谋。 ——第十章 引自 第九章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第二期 她指出的对象正是那些怀抱嗷嗷待哺婴儿的女性,只有职场才是最能喘口气的地方。因为有职场上的临时修整才能让自己接着投入繁重的育儿工作之中。 ——第十一章 引自 第九章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第二期 这种献身的意识形态被众多话语所美化,比如母亲的自我牺牲有着金钱也换不来的崇高价值,再如,母亲可以亲身感受到新生命之活力。而在父权制下的这种崇高的价值并不会绑架男性,也正因如此,这种意识形态的虚伪性暴露无遗。 ——第十一章 引自 第九章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第二期 日本的资本主义以第一种兼职主妇化这种不彻底的形式支撑着父权制。我认为这表现在它对再生产品质管理(QC)思想所发挥的作用上。日本式家庭制度虽然没有对作为妻子这一角色的女人提出很多要求,但它要求女人作为母亲要自我奉献,而这才是这一制度的核心之所在。在核心家庭化和低生育的进程中,女人作为母亲的角色反而被逐渐强化了。让女人成为再生产者,这种思想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势头逐渐被推进至极限,而这正是近代父权制所设下的圈套。 ——第十二章 引自 第九章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第二期 长期以来,男性都在与资本对抗和斗争,而女性明白了自己要为追求什么而斗争。 ——第十三章 引自 第九章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第二期 19回应 2020-05-05 09:44:14 -
Ma Jolie (庐山烟雨浙江潮)
生理构造差异似乎总是被援引为男女不平等的根源,比如女性因为拥有子宫,就不得不更多地承担了再生产的劳动和生育的风险。于是很多人会期待“人造子宫”这类技术的出现,能从生物学的层面上根本地免除女性因生育而面临的“劣势”,减少生育的健康风险和痛苦。然而,我对这一类技术的运用前景是悲观的,更不觉得它能从整体上增进女性的福祉。人造子宫作为一个科研项目的主要价值体现有二:一是帮助人类更清晰地了解胚胎发育与妊... (10回应)2021-02-06 02:09:41 13人喜欢
生理构造差异似乎总是被援引为男女不平等的根源,比如女性因为拥有子宫,就不得不更多地承担了再生产的劳动和生育的风险。于是很多人会期待“人造子宫”这类技术的出现,能从生物学的层面上根本地免除女性因生育而面临的“劣势”,减少生育的健康风险和痛苦。然而,我对这一类技术的运用前景是悲观的,更不觉得它能从整体上增进女性的福祉。人造子宫作为一个科研项目的主要价值体现有二:一是帮助人类更清晰地了解胚胎发育与妊娠的过程,二是帮助无法生育的“夫妇”进行体外妊娠,可以算作是一种治疗不孕不育医疗手段,可将其与试管婴儿(IVF)技术类比。
尽管人工子宫的技术尚未成熟,但IVF技术已经达到了成熟广泛应用的程度。还不存在可以购买使用的人工子宫,但是,正如逐渐壮大的代孕产业所显现的那样,已经出现了可以购买、使用的其他女性的子宫。在代孕的伦理、法律、意义都没有被足够讨论和界定的时候,这样的社会怎么可能承载人造子宫这样技术带来的冲击。对于女性而言,前景则必定是黑暗的。我曾经想试图表达这个观点,现在在上野千鹤子的书里找到了非常确切的表达:
在现代生殖技术范围里子宫仍无法从女性的身体剥离,但我们能想象得到,人工子宫如果能实现的话,那么其管理和运用的权利将会落在男性手中。生殖技术的发展不仅不是不孕不育女性的福音,反而是父权制的乌托邦,也就是说,这下终于可以不再依靠女性这种可憎的动物,就能全权掌控再生产了。 引自 第六章 再生产的政治 我们不能期待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可以免除女性的不平等地位,因为不平等的根本从不在于生理差异而在于文化的建构。人工子宫可能根本无法将女性从生育责任中解放出来;相反,这更像是一种父权制度对于自我omnipotence的终极幻想。
10回应 2021-02-06 02:09:41 -
Darlin (保持探索和对世界的好奇)
1. 关于为何将母亲这个职业推上神坛 给爱和母性赋予象征性的价值,并将其推向神坛,实际上是长久以来榨取女性劳动的意识形态机制。 2. 父权制的企图一直都在试图支配并控制作为再生产手段的子宫再生产,统治阶级试图让女性始终对自己的身体保持无知,并将其身体的管理委托于男性,将避孕和生育的自我决定权从女性手中夺走。 Note: 处女和贞操的推崇,已经性教育的缺失,对女性的荡妇羞辱和为何谈性色变,其实都在迎合父权制对于...2020-11-10 20:38:59 13人喜欢
1. 关于为何将母亲这个职业推上神坛
给爱和母性赋予象征性的价值,并将其推向神坛,实际上是长久以来榨取女性劳动的意识形态机制。 2.
父权制的企图一直都在试图支配并控制作为再生产手段的子宫再生产,统治阶级试图让女性始终对自己的身体保持无知,并将其身体的管理委托于男性,将避孕和生育的自我决定权从女性手中夺走。 Note: 处女和贞操的推崇,已经性教育的缺失,对女性的荡妇羞辱和为何谈性色变,其实都在迎合父权制对于性别的固化。
3.
也许男性会有诸如自己为心爱的妻儿辛辛苦苦赚钱之类的借口,但是,第一,女性以再生产劳动的形式支付实物费用(劳力和时间),而并非支付货币费用及金钱,并且,如果将这种实物费用换算成货币费用的话,实际上将超过了丈夫所能负担的金额。第二,女性为了负担上述实物费用,离开了职场,牺牲了应有的货币收入(误工费),即便之后再就业,那段离职时期将会成为不利条件,使其终身背负无法挽回的差距。 Note: 当有男性说,女性已经很好过了,都是男性辛苦赚钱养家的时候,可以用以下论证:
- 女性付出的生育成本并没有被给与收入,如果将维持家庭运转的家务劳动和养育成本算成货币,比男性付出的货币要多的多。
- 女性因为维持再生产所付出的成本,比如因为选择了能够兼顾家庭的工作,放弃了原有的机会,这些最终都是隐性的付出。
- 男女职场的晋升面临着较大不同,职场里不仅有生育歧视,甚至充斥着性别歧视,看看数据报告高层的性别比例就知道了。
4.
支撑女性边缘化的是家庭,女性的雇佣劳动与家务劳动紧密相关,女性是再生产者,所以他们作为生产者是次等的,而正因为他们是次等的生产者,所以他们被称为再生产者,如此一来,女性被禁锢在家庭领域之中,以及女性劳动力的边缘化,二者共同制造了女性的双重分离区 5.
既不结婚也不生孩子,这种生育的控制在所谓的自由主义发达国家中并不是由于文化禁忌或者国家统一管理而导致的,而是由当事人依照个人的自由意志所做出的选择,当我们看到由于自由选择的人们拒绝了结婚,控制了生育时,我们反而弄清了一直以来是怎样的文化,社会性强制力作用于结婚以及生育之上的 Note: 欧美国家个人主义盛行,不婚不育和丁克家庭的增多,离婚率上涨,当没有国家政策干预或鼓励时人们自主的选择,得以看出一些问题。另一方面,韩国生育率近两年不足1,一定程度上和国家的父权制和严重性别压迫有关。日本则更像是早早进入了个人主义的低欲生活,宅文化满足了很多独居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亚洲的性别泥沼,无人幸免。
6.
近代家庭由夫妻和孩子组成,在家庭中存在“性别角色分工”,这被视作理所当然之事,而将这种自明之理视为问题的也只有女权主义思想。与女权主义不同,那些叫嚷着家庭危机的声音是从另一个方向传来的,甚至可以说是从批判女权主义的方向席卷而来的,这与我们预想的一样,近代家庭无法正常运行,具体来说,就是女人逐渐开始不想承担再生产劳动,而另一方面,社会对于女性开始不想承担再生产劳动的现象,则提出了批评和指责的声音。两个方面:1. 这种家庭单位变成了核心家庭单位,导致无法继续承担山赡养老人的责任。2. 在这种核心家庭单位,母亲开始工作,导致育儿质量下降。简而言之就是“核心家庭中外出工作的母亲”变成了众矢之的。 回应 2020-11-10 20:38:59
-
没 (当场死亡)
“出乎意料的是,在马克思看来,男女性别分工是男性和女性基于身体差异的‘自然’分工。他没把阶级对立、‘精神劳动’和‘肉体劳动’的‘分工’看作是‘自然’的分工,却将性别分工看作为‘自然’的分工,并对其置之不理。‘性别’是太过明显的阶级对立,以至于容易被忽略。将某种事态看作‘自然’,就是对其置之不理。马克思和与他同时代的人一起共享了‘自然’的女性观。”2021-04-13 13:08:54
-
所以,马克思认为劳动概念这一表述自古以来就有。对此安永则提出,“发现劳动的近代人把劳动当作超历史概念,并将其普遍化”,而这恐怕才是问题的“最大元凶”[同上:28]。 当劳动力开始转变为商品,当劳动成为为了资本而存在之物的时候,“劳动”概念便产生了颠倒。当生产被置于崇拜的错觉之下时,包括再生产之内的一切都不可能逃脱这种颠倒。
2022-05-19 21:51:20
-
安永寿延在题为《“劳动”的终结》这部颇有争议的著作中提出的以下观点耐人寻味。亚当和夏娃的神话告诉了我们:人类背负着原罪,以及人类为了偿还原罪而要进行劳动一苦役的起源。书中写道: 人类…在被诅咒的“劳动”和“分娩”之中,不断进行着生命的生产与再生产。如此一来,“劳动”和“分娩”就不仅仅是平行的两件事了,甚至可以说“劳动”的原型就是“分娩”。 因此,男人们每天不得不经受着阵痛。他们虽然免于分娩的痛苦...
2022-05-19 21:39:53
安永寿延在题为《“劳动”的终结》这部颇有争议的著作中提出的以下观点耐人寻味。亚当和夏娃的神话告诉了我们:人类背负着原罪,以及人类为了偿还原罪而要进行劳动一苦役的起源。书中写道: 人类…在被诅咒的“劳动”和“分娩”之中,不断进行着生命的生产与再生产。如此一来,“劳动”和“分娩”就不仅仅是平行的两件事了,甚至可以说“劳动”的原型就是“分娩”。 因此,男人们每天不得不经受着阵痛。他们虽然免于分娩的痛苦,但不得不每日生产“生命之粮”1。[安永,1985:8] 经过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的不懈努力,他们通过把分娩称为“再生产”,使分娩能用“生产”这一用语来表述。但是安永则认为,“生产”的原型就是“分娩”的隐喻。 引自 第九章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第二期 回应 2022-05-19 21:39:53 -
“自由劳动”与“脱离劳动的自由”马克思将“劳动”神圣化是因为他沿袭了他所经历的那个时代的思想。那是一场资产阶级对劳动观进行的革命。在那之前,在犹太教一基督教的传统中,“劳动”(labor)这一概念一直是带有消极意义的,它指的是人类被逐出乐园时所要背负的苦难。因此,长久以来“劳动”被认为是牛马、奴隶等做的事,而不是贵族的事。贵族应该在神学、哲学(既意味着“休闲”又意味着“学问”)上消磨时间。 若想逆转...
2022-05-18 08:35:08
“自由劳动”与“脱离劳动的自由”马克思将“劳动”神圣化是因为他沿袭了他所经历的那个时代的思想。那是一场资产阶级对劳动观进行的革命。在那之前,在犹太教一基督教的传统中,“劳动”(labor)这一概念一直是带有消极意义的,它指的是人类被逐出乐园时所要背负的苦难。因此,长久以来“劳动”被认为是牛马、奴隶等做的事,而不是贵族的事。贵族应该在神学、哲学(既意味着“休闲”又意味着“学问”)上消磨时间。 若想逆转这种看法,把被视为卑贱之事的劳动赞美为符合绅士贵族的父权制与资本主义行为,势必要对劳动观进行革命,而资产阶级就做到了。资产阶级就是要把这种“为了资本的劳动”,也就是被错当作一种崇拜一般的异化劳动,当作是有价值的行为加以赞赏,而他们的做法不过只是一种诡辩罢了。因此,马克思对“劳动”的批判,就是揭穿这一诡辩,就是对“异化劳动”的批判。 马克思试图从异化手中夺回劳动,恢复真正“自由的劳动”。然而,所谓“真正自由的劳动”究竟是什么呢?倘若“没有被异化的劳动”的“本质”、“根本性”不是意识形态构建之物,那它又是什么呢?这种“自由劳动”的意识形态,“与其说是在资本家社会,不如说是在劳动者社会”中,以“荒诞”的形式得以实现[鹫田,1987:105]。鹫田曾指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入口处所挂着的“劳动使人自由”的标语,这极具讽刺意味。 他提出由“脱离劳动的自由”来代替“自由劳动”,并且针对“人类的本质是劳动”这一命题,他颠覆以往的观点,提出了“人类的本质是非劳动”。 引自 第九章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第二期 回应 2022-05-18 08:35:08
论坛 · · · · · ·
这本书30年前写的,挂着马克思的羊头卖了资本主义... | 来自j.shon | 63 回应 | 2022-05-18 01:03:27 |
你们看到序言上野千鹤子对中国女性下的定义了吗 | 来自豆友小柴 | 2022-05-09 11:05:30 | |
请问有繁体版本的资源吗 | 来自Karen | 16 回应 | 2022-04-24 21:44:50 |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的婚姻 | 来自女孩吃了那花 | 1 回应 | 2022-04-22 13:18:07 |
我希望各位不要挑起性别对立 | 来自c子恒 | 5 回应 | 2022-04-15 23:42:48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未知出版社暂无评分
-
台北:时报文化 (1997年)9.0分 130人读过
-
岩波書店 (1990)8.8分 22人读过
-
岩波書店 (2009)暂无评分 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第五顾尘ᕦ)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 千评9分书 (Sheryl)
- 豆瓣五星图书【性别研究】 (爱玛·包法利)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的评论:
feed: rss 2.0
21 有用 Koiioli 2021-03-20 22:50:57
《厌女》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这本则让我反思社会,比《厌女》深刻。马克思理论发展成熟,但始终忽略了家庭这个群体,“妇女顶起半边天”让女性劳动创造价值,但依然没有深入家庭,母职妻职让女人在父权社会上成为第二人,父权社会下每个女人都是被压迫的。
9 有用 🌙🐇の🍬💤 2020-12-18 16:53:18
结合情境来讲,目前为止能够缓和矛盾的方法,只有两个。让不自觉以爱为名被剥削者觉醒,指望以爱为名的剥削者公平分配。推翻家庭和私有制那是绝对没可能的。
19 有用 yan 2020-07-19 17:34:07
硬核是真硬核,上野从来不惮于表态和吵架,条理清晰很好读。近代核心家庭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女权主义对“劳动”概念的反思都有启发。附论的最后还是点到再生产(劳动)为什么是所有劳动中最底层的问题——想到项飙在《把自己作为方法》中谈到西方“再生产产业”的兴起,中国经济地位上升和它在国际移民地位上的矛盾(可惜没让他深入谈下去)。上野的书写得早,现在情况应该有很大变化了,人工生殖技术、照料、养老等再产生产业发展... 硬核是真硬核,上野从来不惮于表态和吵架,条理清晰很好读。近代核心家庭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女权主义对“劳动”概念的反思都有启发。附论的最后还是点到再生产(劳动)为什么是所有劳动中最底层的问题——想到项飙在《把自己作为方法》中谈到西方“再生产产业”的兴起,中国经济地位上升和它在国际移民地位上的矛盾(可惜没让他深入谈下去)。上野的书写得早,现在情况应该有很大变化了,人工生殖技术、照料、养老等再产生产业发展迅猛,女性之间的割裂也愈发严重,“新的逃逸之路”、“女性的话语”似乎更加困难了。 (展开)
17 有用 Chaos 2020-12-29 15:29:06
振聋发聩啊(我就是那个聋)。虽然我知道学者一般都不擅长找出解决方案,但能把现象批判得这么犀利,已经很值得一读了。不过我想大多数人听到这里面的观点肯定恼羞成怒,毕竟他们的“幸福”完全建立在幻象上,谁戳破这个幻象,谁就是在否定他们的人生啊。
8 有用 啊呜 2021-03-11 00:46:41
简中译本来得太晚了……这本书是多好的理论武器啊,要早看了这本书,掌握了上野千鹤子强调的其中要义,中国女性很可能又是另外一个新的模样。我对我们女性有信心。
0 有用 Troye 2022-05-21 23:46:11
读完真的懂了点道理 但还是没有深刻理解 等有时间再第一遍吧
0 有用 戴戴 2022-05-21 23:36:09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原因,偏生涩,读起来不太顺畅。看了一部分,没看完。
0 有用 驿站 2022-05-21 21:41:06
49年的解放,就婚姻两性而言,充其量就解放了男性,不知道毛大大听了,会不会从棺材爬出来
0 有用 Porco 2022-05-21 21:16:09
非大众读物,学术味太强且时代久远。就觉得太沉重了,好几座大山啊,即便我能做家务又如何,结构性的问题没法搞。多洒下思想的种子吧。
0 有用 SHIKANN 2022-05-21 18:50:09
值得反复阅读消化。作为女性一直生活在双重压迫(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的近代社会中而不自知。一旦戳破了父权制的面纱,以前那习以为常的、以“爱”为名的世界就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