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大巴扎 短评

热门 最新
  • 34 Dynamo 2020-04-16 09:03:37

    保罗索鲁是个还凑合的作家,但他写东方(包括中国)的游记真心不大能看。一个是态度,一个是结构,问题都大。态度上,他兼具中产的恶毒拧巴和西方人的骄傲自大。他对东方各民族的态度用“怜悯”或“猎奇”来形容更合适。他坚信东方是不可能取得发展的,如果发展了,就被他冠之以“践踏传统”“庸俗”“可怖”的名号。不过这也是西方游记作家的通病。结构上,他试图用一些小聪明来串联全文,试图让这本书不那么流水账。但纵观全书,仅有“达菲尔”的梗算是成功,那些莫名其妙的买春经历与各地中产图景则显得造作不堪,也让本书缺乏深度。归根到底,他爱的是坐在火车上俯瞰众生,而不是体验。这就把游记原本无限的可能限缩到了作者的个人世界中去,浪费了好题材。

  • 7 巴伐利亞酒神 2020-04-04 16:07:23

    火车是快速了解一个国家的捷径,因为它有两个世界:车窗外,一个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世界,你能看见雄壮的高山、溪谷和臭不可闻的城乡结合部;车窗内,贩夫走卒带来万花筒一般的惊惶和琐碎,是一个没有牛羊和绫罗绸缎的火车大巴扎。在旅行文学写作上,保罗索鲁永远是榜样,刻薄又不失幽默。他就像一台维多利亚时期的蒸汽火车头,我们只要乖乖坐在车厢里,管他把我们拉到马德拉斯还是伊斯坦布尔呢。

  • 8 Die Katze 2020-10-10 10:38:06

    最特别的是作者赶在越南人民民主共和国南下前探访了还剩最后一口气的越南共和国,中央情报局驻在员已经换成了只会喝酒搞越南女人的废物,越南共和国官员幻想着造中南半岛铁路发展旅游业创汇,而在现实层面上连国内现有的铁路都无法打通,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 6 TimeOfMyLife 2020-12-25 19:08:10

    刻薄并带着傲慢。

  • 2 滋养丰富风味绝 2021-05-09 14:43:11

    努力地看,但是看完合上书全部都忘了。

  • 2 肥嘟嘟 2020-06-06 14:27:31

    对土耳其、印度、阿富汗之类的国家还只是老殖民者的轻视与不屑,对中国人的态度可谓扭曲了 @2020-06-06 14:27:31

  • 5 苗菜花 2020-11-16 23:07:05

    三流作家的猎奇旅行流水账,絮絮叨叨,只见刻薄,不见智慧。

  • 1 windx 2020-08-04 23:20:10

    索鲁的游记就这个特色,他的风景里永远有人,他的人很真实,人世百态,绝不是小女子捏造的浪漫情郎之流

  • 2 洛水 2021-02-24 00:49:42

    译文减两星。添油加醋。逻辑关系译错。

  • 1 小半生小半生 2020-11-12 10:12:00

    我还在想为什么绕着亚洲一圈却没有来中国,想到时间.40年前,哦。周边这些邻居们40年前的生活,也真的很有趣啊

  • 1 Chat Noir 2020-07-19 11:58:14

    亮点在于访问了快完蛋的越南共和国

  • 1 sunforever 2020-03-05 21:54:38

    年代有些久远,且似流水账

  • 1 胡大狐 2020-07-17 22:45:08

    对着世界地图看完的

  • 1 二手月季 2020-04-18 01:44:33

    同感是火车旅行餐车真的很重要。里面精彩的篇幅几乎都是火车配有美好餐车的国家。

  • 0 赵天霸 2020-08-27 23:15:13

    既像《八十天环游地球》又像《在路上》不过我觉得比两者都要好,甚至比他那本《老巴塔哥尼亚快车》还要好

  • 0 毒妇脸少女心。 2022-03-26 22:57:10

    有幻梦,有情爱,有喜好也有偏见,火车旅行就是在飞速掠览沿途风景,但当文明和大地上的居民透过保罗文体向我们再度呈现,不失为一种跨时代的观察。

  • 0 大A 2021-04-07 10:35:53

    全程都是别人很讨厌,都是怪胎,我是来自文明世界的高等人,晕

  • 0 Withjingy 2021-04-08 10:30:45

    浮光掠影地火车旅行,仔细观察周围,也许看上去颠沛流离,但却深入一段段陌生的生活,浅尝即止,刚想深入又即使抽离地快感,保持距离地欣赏;一双好奇的眼睛,刺穿大地

  • 0 伦敦在逃火野丽 2022-04-03 05:57:14

    在去不了亚洲的日子里。只能在脑海中畅游了。神奇的是,作者对不同国家的印象,居然跟我出奇一致。“每个国家的火车上都有反映其文化的必备用品。泰国火车上有沐浴水罐,罐子一侧还雕着上了釉的龙;锡兰火车有专为和尚预留出的车厢;印度火车有素食厨房,车厢分成六个等级;伊朗火车上备有祈祷用的垫子;马来西亚火车上有面条摊档;越南的火车头上装的是防弹玻璃;而苏联火车的每节车厢里都摆着俄式茶壶。这个火车上的市集,包括乘客和车上的各种小物件,能把当地的社会状况反映得如此彻底,以至于每每登上火车,就像是受到其国家性格的挑战。”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