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德) 海因里希·冯·特赖奇克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副标题: 帝国的覆灭
译者: 李娟
出版年: 2021-1-1
页数: 576
装帧: 精装
丛书: 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
ISBN: 9787542668837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副标题: 帝国的覆灭
译者: 李娟
出版年: 2021-1-1
页数: 576
装帧: 精装
丛书: 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
ISBN: 9787542668837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德国历史 (雅恕斋)
- 郑奉常与杨丁宇策划书目-罗塞塔系列 (郑奉常论隋炀帝)
- 德意志史 (安迪合罕大皇帝)
- 德国史学 (雅恕斋)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2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十九世纪德国史(第一卷)的评论:
feed: rss 2.0
12 有用 长日将尽 2021-05-16 13:31:18
普鲁士自干五的鸿篇巨著,这段历史通过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以及商务印书馆的《德意志史》第三卷和《奥地利史》不难获知。此种图书毫无翻译出版价值
2 有用 Mr陈 2021-06-16 00:54:37
这其中包裹着民族主义史学之所以长盛不衰的真正秘密—明确的价值观与情感共鸣。本人认为,近代以来历史学科学化、专业化和制度化的过程,也是历史学逐渐自我设置藩篱的过程,最终的结果是所谓科学历史学越来越忽视传统史学的一大功能——价值传递。但忽视不代表不存在,科学历史学在选择研究对象、材料考订、文本撰写中本身就包含作者本身的价值立场,这就造成它一方面宣称科学客观,一方面又无法取消主观性的困境。此外,不再探讨... 这其中包裹着民族主义史学之所以长盛不衰的真正秘密—明确的价值观与情感共鸣。本人认为,近代以来历史学科学化、专业化和制度化的过程,也是历史学逐渐自我设置藩篱的过程,最终的结果是所谓科学历史学越来越忽视传统史学的一大功能——价值传递。但忽视不代表不存在,科学历史学在选择研究对象、材料考订、文本撰写中本身就包含作者本身的价值立场,这就造成它一方面宣称科学客观,一方面又无法取消主观性的困境。此外,不再探讨历史人物的情感:不再将人物的情感视为历史的一种因素,更不再考虑读者的情感,也是科学历史学的一大弊病。因为情感催动是促使人们研究历史、将历史理性化、接受历史叙事的核心因素之一。 (展开)
1 有用 白厅玫瑰 2024-01-19 23:05:51 安徽
非常热血,读完之后热血沸腾,非常期待第二局,超想看后续
0 有用 Arina梨奈 2022-08-31 16:56:23 福建
借阅
1 有用 无明 2023-11-01 20:55:03 上海
太过激情了,没看下去,倒是理解为何同为德意志人,德奥分开了,德地区新教与世俗政权的结合,而奥天主教,同时奥皇室又统治匈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