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译者: 金衡山
出版年: 2020-7
页数: 583
定价: 8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译林·城市故事
ISBN: 9787544740586
内容简介 · · · · · ·
正统规划师们建大楼、建公园、建高架,她却说:
「只有当所有人都是城市的创造者时,城市才有可能为所有人都提供一些东西。」
一位传奇女性,一部挑战权威之作,60年间,改变了世界
——————————
新版特色:
★ 中文译本全面修订
★ 新增简·雅各布斯小传,致敬经典
★ 新增北大俞孔坚教授导读,解析为何60年后中国读者还可借鉴参考此书
★ 新增简·雅各布斯“现代文库”版序言,重新定义城市生态的基本逻辑
——————————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曾经是,现在仍然是一面高悬在城市上空的明镜,值得每一个开发商、规划师,各级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者,尤其是市长们时时参考,观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俞孔坚
如何将建筑业的“清洁”“大”都市,带回人类扮演主要角色的“肮脏”“小”地方?这场现代社会最大的斗争,完全是从这位顽强的女性身上开始。
——隈研吾
关于城市最...
正统规划师们建大楼、建公园、建高架,她却说:
「只有当所有人都是城市的创造者时,城市才有可能为所有人都提供一些东西。」
一位传奇女性,一部挑战权威之作,60年间,改变了世界
——————————
新版特色:
★ 中文译本全面修订
★ 新增简·雅各布斯小传,致敬经典
★ 新增北大俞孔坚教授导读,解析为何60年后中国读者还可借鉴参考此书
★ 新增简·雅各布斯“现代文库”版序言,重新定义城市生态的基本逻辑
——————————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曾经是,现在仍然是一面高悬在城市上空的明镜,值得每一个开发商、规划师,各级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者,尤其是市长们时时参考,观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俞孔坚
如何将建筑业的“清洁”“大”都市,带回人类扮演主要角色的“肮脏”“小”地方?这场现代社会最大的斗争,完全是从这位顽强的女性身上开始。
——隈研吾
关于城市最出色的书之一……本书的研究方法并不复杂,仅仅是用眼和心而已,但由此而产生的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告诉我们是什么给了城市活力和灵魂。
——威廉·H.怀特
也许是城镇规划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本书……也可以在更广大的背景下来阅读此书。
——《纽约时报》
——————————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自1961年出版以来,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整个世界范围内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雅各布斯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以充满激情的文字,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是什么使得街道安全或不安全?是什么构成了街区,它在更大的城市机体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有些街区仍然贫困,有些街区却获得新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雅各布斯具体阐释了城市的复杂性及其发展取向,也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尽我们所能去理解城市的生态,这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雅各布斯的杰作是一部以人为本治理城市的蓝图。时至今日,它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创作者
· · · · · ·
-
简·雅各布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简·雅各布斯1916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高中毕业后,她来到纽约。纽约形形色色的工作区域深深地吸引着她,于是,她开始作为自由撰稿人写作关于这些地方的文章。1952年,她成为《建筑论坛》的助理编辑。她被分配去报道城市的改造计划,但她发现,这些正在施工中或已完成的计划,不仅无趣、不安全、没有活力,而且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也是负面的。由此,她对正统规划理念愈加怀疑。1956年,她就此在哈佛大学发表了一个演讲;这次演讲后来发展为在《财富》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名为《市中心为人民而存在》;再后来,又发展为《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出版于1961年。
雅各布斯在纽约、多伦多等地积极参与城市发展相关事务,为城市规划和住房政策改革建言献策。她的主要作品还有《城市经济》(1969)、《城市与国家财富》(1984)及《生存系统》(1993)等。
———————...
简·雅各布斯1916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高中毕业后,她来到纽约。纽约形形色色的工作区域深深地吸引着她,于是,她开始作为自由撰稿人写作关于这些地方的文章。1952年,她成为《建筑论坛》的助理编辑。她被分配去报道城市的改造计划,但她发现,这些正在施工中或已完成的计划,不仅无趣、不安全、没有活力,而且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也是负面的。由此,她对正统规划理念愈加怀疑。1956年,她就此在哈佛大学发表了一个演讲;这次演讲后来发展为在《财富》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名为《市中心为人民而存在》;再后来,又发展为《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出版于1961年。
雅各布斯在纽约、多伦多等地积极参与城市发展相关事务,为城市规划和住房政策改革建言献策。她的主要作品还有《城市经济》(1969)、《城市与国家财富》(1984)及《生存系统》(1993)等。
——————————
金衡山,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外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美国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研究、美国文学及美国文化。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城市的特性
二 人行道的用途:安全
三 人行道的用途:交往
四 人行道的用途:孩子的同化
五 街区公园的用途
六 城市街区的用途
第二部分 城市多样化的条件
七 产生多样性的因素
八 主要用途混合之必要
九 小街段之必要
十 老建筑之必要
十一 密度之必要
十二 有关多样性的一些神话
第三部分 衰退和更新的势力
十三 多样性的自我毁灭
十四 交界真空带的危害
十五 非贫民区化和贫民区化
十六 渐次性资金和急剧性资金
第四部分 不同的策略
十七 对住宅的资助
十八 被蚕食的城市与对汽车的限制
十九 视觉秩序:局限性和可能性
二十 拯救和利用廉租住宅区
二十一 城区管理和规划
二十二 城市的问题所在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一个成功的城市地区的基本原则是人们在街上身处陌生人之间时必须能感到人身安全,必须不会潜意识感觉到受到陌生人的威胁。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五 人行道的用途:安全/交往/孩子的同化 街区公园/城市 -
一条城市街道要想应付陌生人,在陌生人多的时候能确保安全,就像那些很成功的城市街区那样,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 首先,在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必须要界线分明,不能像郊区的住宅区那样混合在一起。 第二,必须要有一些眼睛盯着街道,这些眼睛属于我们称为街道的天然居住者。街边的楼房具有应付陌生人、确保居民以及陌生人安全的任务,它们必须面向街面,不能背向街面,使街道失去保护的眼睛。 第三,人行道上必须总有行人,这样既可以增添看着街面的眼睛的数量,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从楼里往街上看。没有人会喜欢坐在门廊里或从窗子里往外看空荡荡的大街。几乎没有人会这么做。相反,很多人常常会通过观看街上的活动自乐自娱。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五 人行道的用途:安全/交往/孩子的同化 街区公园/城市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8.3
-
- 道德与市场 8.3
-
- 守卫生活 8.5
-
- 人行道王国 8.7
-
- 裸城 8.2
-
- 生老病死的生意 8.2
-
- 二手世界 7.4
-
- 城市:重新发现市中心 7.3
-
- 城市发展史 8.6
-
- 人命如何定价? 7.2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0 条 )

[摘要]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 Jane Jacobs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21年的第22本书。 这本书在互联网圈子里很有名,知乎、小红书的创始人们都对其推崇备至,将其视为社区建设的经典著作。前几年曾经匆匆看过一遍,但由于翻译过于晦涩,没有读得很细。这次又捏着鼻子“啃”了一遍,算是完成了打卡仪式吧。 这本书的核心论点可以简要总结如下: ... (展开)
论坛 · · · · · ·
大雄总是被胖虎欺负的原因找到了? | 来自江户片之 | 1 回应 | 2024-01-27 16:14:31 |
看书中提到的内容想起一个游戏 | 来自江户片之 | 2023-08-09 17:47:48 | |
大雄总是被胖虎欺负的原因找到了? | 来自江户片之 | 2023-08-07 15:14:00 | |
提问 | 来自徽妜 | 2022-08-10 22:04:59 | |
一些翻译的小错误 | 来自阿舍 | 2 回应 | 2022-06-09 00:44:22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 )
-
译林出版社 (2006)8.6分 6772人读过
-
Vintage (1992)8.8分 362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05)8.5分 2910人读过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7)8.8分 6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如何像社会学家一样谈论世界 (Prunus d)
- 豆瓣阅读会员可免费读的好书 (你老公我不怕他)
- 旧书新版 (名字写在水上)
- 书单|布鲁姆日城市巡回 (豆瓣读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18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评论:
feed: rss 2.0
41 有用 SingaDong 2020-11-08 17:36:38
有内容的部分大概1/6吧,废话太多了
1 有用 祝羽捷 2024-10-03 16:39:00 上海
这一年,我走访了许多老城区看到改建和更新,原本充满人情味的社区在改造过程中逐渐分崩离析,而那些缺乏美感的所谓“高雅改建”不仅无法提升居住环境,反而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伤害。本书在城市设计和规划领域探讨了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城市活力的重要性,她反对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批评了柯布西耶的乌托邦设想,通过真实的案例展示了居民智慧和力量在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作用。她的女性视角是许多建筑和城规男性所缺乏的,她注重... 这一年,我走访了许多老城区看到改建和更新,原本充满人情味的社区在改造过程中逐渐分崩离析,而那些缺乏美感的所谓“高雅改建”不仅无法提升居住环境,反而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伤害。本书在城市设计和规划领域探讨了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城市活力的重要性,她反对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批评了柯布西耶的乌托邦设想,通过真实的案例展示了居民智慧和力量在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作用。她的女性视角是许多建筑和城规男性所缺乏的,她注重社区安全性,质疑女性、孩子的活动区域与男性的隔离。作为老百姓,我没有能力建设自己心爱的城市,真心希望每一位建筑师、城市规划者都能读一读这本书,不要总用冠冕的目标扼杀生活的细节。 (展开)
7 有用 my moon 2021-01-05 19:44:03
卑微 这本书可能是我读过时间最长的一本书 中断了非常多次 非常努力地在读了 但是说实话 看着看着就出神了 我很抱歉
1 有用 梅舟 2020-11-27 12:20:15
干货有的,私货也不少,主要是水产偏多,适用于辩证启发。
4 有用 飞年 2021-02-25 16:52:23
太啰嗦了。总体而言观点是好的,其中的大部分我都理解并支持。但因为太过啰嗦、本来鲜明的观点就被表达得不够明快。一半字数足以表达完整作者的中心思想。我们所处的城市的确有非常多可以值得探讨和改进之处。总之,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