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灭绝之后》的原文摘录

  • 大自然讨厌真空,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物理学,在生物学里同样是真理。任何一个生态位都不会长期空置,只要有空位出现,很快会有物种进化出来占据它。 (查看原文)
    老实安妮🐷 2赞 2020-06-02 04:49:09
    —— 引自章节:第一章 进化
  • 如果有一种生物的某种特征在短时间内稍加改变就能承担新任务,那在进化的过程中这个特征会比从零开始的特征更为优先,哪怕从零开始的设计会更好。 (查看原文)
    老实安妮🐷 2赞 2020-06-05 09:38:01
    —— 引自章节:第一章 进化
  • 自然选择 生存环境带来的自然选择对生物种群有三种不同的影响:稳定作用、趋向性作用或是分化作用。稳定影响出现在环境条件长时期保持不变时,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动植物已经达到了较好地平衡,如果出现变化则是不利的。这种情况下动植物身上发生任何改变都会导致它们从简洁、高效、由来已久的生存模式中脱离出来,让自身处于劣势,最终导致灭绝。而其他更为保守的个体却能生存下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稳定的自然选择之下的动物,与有着相似祖先却经历了重重变化的动物比较起来,看上去要更加原始,也不那么特化。通常它们都具有 些被动生存机制特征,比如用厚皮重甲或高繁殖力来抵消捕食者带来的损失 而当环境自身也在变化的时候,自然选择的趋向性就会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进化甚至让人觉得是沿着设定好的路径向着某个目标进行的。这其实并不正确。之所以会产生这种错误看法,是因为在一个进化序列中,新近的物种比早期的物种表现出更好的环境适应性,早期物种就像是半成品,进化得不完全,其实,它们实际上非常适应当时的环境。马的进化就是这样一个例子。随着环境从森林渐渐变成开阔草原,一种生活在森林里吃嫩叶的矮小动物进化成了高大腿长善于奔跑的食草动物。在整个进化历史中,环境持续不断地选择原始马产生的、能够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的微小变异,就这样,进化出了现代马。 当新环境产生,提供一系列新的食物来源和生存空间时,自然选择就表现出分化作用。进入该环境的动物物种很可能会进化出不同的形态来适应每一个生存空间,或者说生态位。在没有其他动物与之竞争的情况下,这些不同的形态最终会发展成全新的物种。当大洋深处火山爆发,一个小岛或是群岛浮出水面,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动物慢慢占据荒岛,慢慢进化成不同的物种,把整个区域充分有效地利用起来。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就是一个分化进化的典型例子。在该群岛历史早期,一种小型地雀抵达了这里,之后进... (查看原文)
    药山 2020-06-22 21:09:42
    —— 引自章节:第一章 进化
  • 50亿年后,太阳将会用尽所有的氢,内核坍缩,表面冷却。太阳的氦将会开始发生反应,引起太阳膨胀,亮度增强几百倍。此时是地球生命的末日。此时温度上升到支持生命体存在的有机反应无法进行,海洋将被蒸发一空,大气层也将被剥离。太阳,这时已经是红巨星,还会继续扩张,它将会吞噬包括地球在内的所有内行星。不久之后,所有能支持核反应的物质消耗一空,太阳将会很快地(以地质时间尺度来看)坍缩成原大小的几分之一。在坍缩过程中,它在重力的作用下继续发光,成为白矮星,直到所有能量用完,变成一块黑暗冰冷的块体一一黑矮星。行星们,如果它们那时还在,只不过就是黑暗的球体,没有水没有大气,没有可能再次产生生命。 然而,在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化学和物理反应将在其他星系的行星中再次发生,或者很可能已经发生了。那里的生命会以符合当地环境条件的路线进化,尽管那里有怎样的条件,生物会如何进化以适应环境,我们都无法想象,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宇宙里一定永远有生命存在,也许在这里,也许在那里。 (查看原文)
    少年A 2021-05-23 15:56:28
    —— 引自章节:第十一章 未来
  • 当新环境产生,提供一系列新的食物来源和生存空间时,自然选择就表现出分化作用。进入该环境的动物物种很可能会进化出不同的形态来适应每一个生存空间,或者说生态位。在没有其他动物与之竞争的情况下,这些不同的形态最终会发展成全新的物种。当大洋深处火山爆发,一个小岛或是群岛浮出水面,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动物慢慢占据荒岛,慢慢进化成不同的物种,把整个区域充分有效地利用起来。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就是一个分化进化的典型例子。在该群岛历史早期,一种小型地雀抵达了这里,之后进化出了各种不同的形态,有树標、捕食昆虫的,有鸟喙巨大吃种子的,还有吃仙人掌里的穴居蛴螬的。地雀进化出的大量物种反映了岛上存在着众多可利用的生态位。 (查看原文)
    Phytoplankton 2021-12-24 00:10:15
    —— 引自章节:第一章 进化
  • 很多雄鸟求偶期间长有华丽的羽毛,虽然能够吸引到雌鸟的注意,但是也让它们在捕食者眼中更加明显。那些生有华丽长尾的鸟类想要从捕食者口中逃生便会更加困难。可能这就是为了展示这只雄性是多么成功。如果它能够克服所有这些困难还活得好好的,那它一定很棒!所以,雌性就会本能地被那些造型夸张华丽的异性吸引。 (查看原文)
    Phytoplankton 2021-12-24 00:10:15
    —— 引自章节:第一章 进化
  • 自然选择为最适宜在某种环境中生存的形态定下了严格的标准,导致许多不同的动物具有相似的外表特征。从同一祖先进化来的动物沿着近似的进化路线分别独立进化,叫作平行进化。而祖先不同,进化路线也不同,最后却产生了相同的形态,叫作趋同进化。 (查看原文)
    Phytoplankton 2021-12-24 00:10:15
    —— 引自章节:第一章 进化
  • 拟态伪装是另一种模仿现象。某种生物,通常是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呈现出另外一种动物、植物甚至是非生命体 比如鸟粪的外形。拟态有两种重要类型。第一种是缪勒拟态( Mullerian mimicry),一些危险的或是不好吃的物种进化出相同的颜色或纹饰,共同承担被捕食的风险。这种拟态的动物通常色彩鮮艳,在背景环境中非常突出,对敌人起到警示作用。第二种类型叫作贝氏找态( Batesian mimicry),完全无害的动物模仿不能吃或者危险物种的外观、颜色,利用它们的警戒色来避捕食。还有其他类型的模仿,比如捕食者模仿猎物以便于接近猎物。昆虫,尤其是翅膀上有着醒目花纹的蝴蝶,是模仿的大师。除此之外脊椎动物和植物的模仿能力也不容小觑。 (查看原文)
    Phytoplankton 2021-12-24 00:10:15
    —— 引自章节:第一章 进化
  • 这一区域最奇怪的鸟类之一是女王鸟( Gynomorpha parasitica)。这种鸟的雌鸟生活在地面上,体型比雄鸟大得多。雄鸟被雌鸟背在背上。雄鸟的翅膀和消化系统退化,完全寄生在雌鸟身上,通过针形嘴吸食雌鸟的血液。雄鸟唯一的作用就是在繁殖期提供精子。这种关系源自种群的低密度。这种情况下,雌性拥有一只稳定的配偶要比每个繁殖期寻找一只更为有利。 (查看原文)
    素泽 2022-01-16 10:10:18
    —— 引自章节:第十章 岛屿和孤岛大陆
  • 人类灭亡之后,进化本身会出来收拾残局,修复人类留下的疮痍。而所用的修复材料,就是那些即使有人类存在,也依然活得很好的动物,或是说,正因为有人类存在才活得很好的动物。它们就是被人类认为是害虫、害兽、害鸟的生物,它们会比人类存在得更长久,其生存能力比那些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杂交改良培育出来的家畜更强。 (查看原文)
    神前皮 2022-06-30 20:35:40
  • 无论是进化还是生态,我们都在讲述生存,但也不要忘记灭绝的重要性。没有灭绝,就没有进化发生的空间。没有灭绝,就没有新的生态位空白,大自然就没法从旧的动植物谱系中进化出新的物种来填补空白。 (查看原文)
    神前皮 2022-06-30 20:35:40
  • 你也许会问:如果攻击的目的是去除竞争者,那么每当有冲突发生的时候,动物不就应该打个你死我活吗?问题的答案可能是:除了争斗过程中的明显风险之外,既然某只动物不可能杀死所有的竞争者,那么只杀掉个别竞争者,虽然对它自身有好处,但却同样帮助了其他竞争者。大多数情况下,动物世界中的战斗都是以模拟战争、进攻表演的方式进行的,对参与的个体不会造成实质性伤害,只决出谁占据主导地位。这样,获胜的动物就达到了目的,得到或是维护了有争议的资源,而且免于受伤。失败者也有好处,它逃脱了严重受伤的命运,还保留了竞争未来可能出现的资源的能力,那时它可能就是胜利者了。我们很难发现这种策略是如何学习到的。 (查看原文)
    神前皮 2022-06-30 20:35:40
  • 在动物界中,行为方式是为了保证基因能够传递下去,而不是为了保障个体的生存。因为近亲属间会有大量相似的基因,所以动物也会表现出对近亲属的衷心爱护。 雌鸟对雏鸟的保护本能,置身险境甚至牺牲生命去保护后代,这种行为是为了提高自身基因传递下去的概率。后代体内也有母亲的基因,而几个后代比单一的母亲更有可能把基因传递扩散出去,所以,对于母亲的基因来说,保住后代是更合算的,哪怕要为此牺牲自己的生命。在社会性昆虫中,比如蚂蚁和蜜蜂,保障基因生存的行为表现得相对不那么明显,群体成员会不分亲疏、不计生死地为保护群体而战斗。在这类群体中,成员相互间的基因相似度要比其他一脉相传的动物群体高得多。所以,即使个体自身死亡,群体的生存就保证了个体基因的生存。 (查看原文)
    神前皮 2022-06-30 20:35:40
  • 有很多求偶表现,特别是见于某些鸟类中的行为,看上去似乎会降低个体的生存机会。 很多雄鸟求偶期间长有华丽的羽毛,虽然能够吸引到雌鸟的注意,但是也让它们在捕食者眼中更加明显。那些生有华丽长尾的鸟类想要从捕食者口中逃生便会更加困难。可能这就是为了展示这只雄性是多么成功。如果它能够克服所有这些困难还活得好好的,那它一定很棒!所以,雌性就会本能地被那些造型夸张华丽的异性吸引。 (查看原文)
    神前皮 2022-06-30 20:35:40
  • 那时,也出现了硬骨鱼,而且种类更多,分布范围也更广。硬骨鱼有两个主要类别:辐鳍鱼类和肉鳍鱼类。虽然事实证明辐鳍鱼类更为成功,但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像新翼鱼(Eusthenopteron)这样的肉鳍鱼类意义更加重大。周期性干涸的浅水塘环境,使新翼鱼进化出了离开水生存的能力。 (查看原文)
    神前皮 2022-06-30 20: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