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引经据典的叙述各个哲学思想的同时,在每节尾又加入极主观的评价,而且后几章的选取几乎全部是受到马克思影响的左派哲学家也令人迷惑。
从古典、近代西哲对世界本源、知觉感觉等宏大问题的探讨到现代西哲的生命、语言、结构、还原等探讨,或许是先入为主的前现代框架,总感觉现代西哲还是在二元框架下抛去了不可知的自娱自乐,却自称对形而上的颠覆,可能也是多位哲学家晚年转向的原因?
这是我读本书时带着的问题,也是作者没有写明的地方。或许像现代西哲思想一样,作者也有写到本书只是分别介绍思考方式。只是这种百科式的介绍平铺了哲学家的核心思想和其他思想,也让入门者很难理解前后哲学家的继承或对立关系。
很多非引用也用了翻译腔的行文很影响阅读体验,专业名词也穿插在文中却不加注解。对于入门者来说,体验相比张志伟的西哲十五讲相差较多。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