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讲稿》的原文摘录

  • 权力倾向于无限扩张,会跨越国内国外的一切障碍,直到遭遇不可抗力,近代世界的这一法则创造出了富有韵律的历史运动。无论种族、宗教还是政治理论,都没有在同等程度上激起永久的普遍敌对与国家冲突。为了民族自治、宗教宽容与人权,受到威胁的利益团体必须团结起来。在变化迅速但又发展缓慢的四百年里,正是因为弱者在压力之下共同奋力抵抗强力与持续的不正当统治,自由才得到保全、保护和扩展,并最终为人所理解。 (查看原文)
    iYves 2022-12-08 15:31:08
    —— 引自章节:第一章 近代国家的开端
  • 时间带走了征服的混乱和实现征服的邪恶一代,西属美洲成了丰饶富裕之地,甚至欧洲的任何一个首都都无法与之相比;受到传教士教导与规训的土著是一套精致法律的保护目标,这就解释了他们对宗主国的依附。对一个热带社会来说,自然界富饶得有些过剩,它自身没有在人类思想上留下什么成就。从远方赚取的便利财富胜过了家乡的财产,它使欧洲的阶级地位发生了改变。从积年的阻碍压力中释放出来后,它开始向革命发展,美洲大陆上所有由西班牙征服者建立的殖民地都变成了共和国。这些事件让政治重心从陆地转向了海洋。海洋世界的资源拓展了近代史的物理基础,从那时起,财富乃至权力的增长开始依赖于对遥远地区的控制。达伽马开辟了一条追求帝国的康庄大道,哥伦布则重塑了整个世界的未来。因为历史经常是由精力充沛之人创造的,他们坚定地遵循着基本上错误却决定事件发展的思想。 (查看原文)
    iYves 2022-12-08 16:10:40
    —— 引自章节:第二章 新世界
  • 当时人们普遍抱有一种理念,即支持新的观点、更了阔的事业,以及建立在古奥和基督教材料之上的观念。人文主义者拥有独立的判断,他们从外部思考自身生活的世界,而不用从中退出,与传统方法分道扬镳。正如佩特(Pater)所言:“人类心灵为自已赢得了一个情感、知觉和思想的新王国,它没有反对而只是超然独立于随后实现的精神体系。” 这是当时教会的观念控制变弱的众多原因之一。这是流放者在追捧下,带着补偿欠账的要求而凯旋。最先阅读荷马,索福克勒斯和柏拉图的那些人的热情发展成为对另一批人的不满,因为正是他们的忽视使这些宝贵财富蒙尘,导致数个世纪的愚昧与野查。这个世界里不仅有新思想,还有被西方基督教所丢弃的非基督教思想。他们开始恢复逝去的权力,那些让他们寂寂无闻的时期也就成了黑暗时代。那同时是教会执掌至高权力的时代,所以敌意在所难免。人文主义者的努力不只是要拓展人类的思想领域,更是要用被遗弃的异教智慧去充实它。相较于但丁和他之前的时代,宗教在新的人生观中占据的空间更加狭小。罪感在人文主义者中间变弱,美德的标准变低,这些是埃涅阿斯·西尔维厄斯(Aeneas Sylvius)等最聪慧的意大利高级教士,以及文艺复兴之王——伊拉斯谟本人共有的特征。 (查看原文)
    iYves 2022-12-09 15:32:17
    —— 引自章节:第三章 文艺复兴
  • 文艺复兴时期,唯一诞生出像古代经典那样的真正经典的文学分支是政治学。中世纪的政治学理论把国家限制在道德律令、教会以及个人的利益之中。法律为公共利益而创制,也可能因为公共利益而取消。公共利益的获得如以牺牲个体为代价,就不会被考虑。当权者唯有在统治得体时才具备合法性,评价统治的标准则掌握在被统治的民众手中。不成文法的效力高于国内法。以上这些现代观念无法在对宗教冷漠,对彼世将信将疑,对过去毫不耐烦,对希腊思想熟悉的进程中维持。随着教会的衰落,古代国家浮出水面,这是一个不知教会为何物的国家,它拥有尘世间最强大的权力,不受任何法典的约束,因为它本身即是法律。由于完全没有权利可言,政治成了强力的事务,成了一场单纯的权力角逐。为了一个值得称道且良善的政府的利益,威尼斯践行了这样的原则,马基雅维利与圭恰迪尼(Guicciardini)这两位声名显著的作家也用它们为现代社会立法。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各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对美的是用美学(aesthetic)反对禁欲(ascetic)。在对艺术的专门研究中,意大利人迅速达到了人类所达到过的最高境界。罗马、佛罗伦萨、米兰,威尼斯,意大利的许多地方几乎同时达到了这种高度。首先,这是古典风格对中世纪的胜利,是对哥特文化的压制。其次 它意味着超越一切古代或中世纪样式的现代绘画,在极具原创性的一代人中滥觞。罗马在尼古拉五世推动下已然接受新学术,如今也转向新艺术,并成为它的中心。罗马是那个时代最成熟、最才华横溢的作品,它和梵蒂冈的大本营一道被用来表达宗教思想,装点、颂扬教皇权力的尊贵。当新艺术在地上的边界得到无限扩展,其政治力量刚刚建立时,思考这种新艺术能带给教会多少光辉的人是尤利乌斯二世。1505年,葡萄牙的曼努埃尔受到“发现时代”(epoch of discovery)的壮举和近来教会法学家言语的鼓舞,对他说道:“最后, 用艺术装点我... (查看原文)
    iYves 2022-12-09 15:52:07
    —— 引自章节:第三章 文艺复兴
  • 大公会议制定了禁书目录,这是抵抗机制的第四步。最早,印刷出版的新力量获得了巨大的宽容。宗教改革改变了这一点,有组织的抵制行为则引发了更大的变化。书籍出版受到国家、教士以及大学的压制。 (查看原文)
    iYves 2022-12-15 10:16:22
    —— 引自章节:第五章 反宗教改革运动
  • 对于天主教改革运动(Catholic Reformation),或者按照之前指出的原因称之为反宗教改革运动,罗马是它天然而不可避免的中心。这场事业需要坚持目标,手法多样,在与权力联合的同时避免对立,以及一个超越民族阻碍与政治限制的权威。起初,主动权并不在教皇那里。教皇法尔内塞在位期间,出现了从伊拉斯谟宗教向罗耀拉宗教的转移,他允许精神上与他不同的人作为他的代表。葡萄牙要求建立像西班牙裁判所那样的机构,而他拖了很久,理由是这只不过是个冒领圣俸的体制。随着切尔维尼(Cervini)在1555年升职,改革或特伦托式的天主教信条登上教皇宝座,但是在自己的美德或才智发挥作用之前他就死了。卡拉法随后继位。他让大公会议休会,说如果政府恪尽职守,就没有必要这样做了。由于缺乏掌控力,他与国内的温和派以及国外的哈布斯堡家族决裂,为了庆祝他的死亡,庆祝他关押在裁判所的70名犯人得到释放,罗马人民将他的雕像丢进了台伯河。那些败坏他的名声,让他在有生之年名誉扫地的子侄们被继任的教皇处死了。他们是最后一批利用教皇权力谋取世俗职位、达成自身目的的旧派教皇子侄。庇护四世结束了大公会议,他力图在国内进行改革以代替它的作用。三位现代圣徒在他那个时代具有支配性的影响,并给罗马方面带来了显著变化。他的侄子是圣嘉(Charles Borromeo)。户晓、最受爱戴的人物,而亚历山德里诺(Alexandrino)统领的裁判所几乎就是一支独立的力量。他之后是庇护五世继任,反宗教改革运动随即主宰了一切事务。庇护最严厉、最充满热情且最为激进,他挑动法国进行内战,为阿尔瓦的方法欢呼喝彩,废黜伊丽莎白,用连续不断的处决来维持公序良俗与正统信仰。在他统治的日子里,新教在意大利销声匿迹,就像曾经在西班牙发生过的一样。他去世几个月后,反宗教改革运动在圣巴托洛缪大屠杀中达到了最高峰。 从1564年到1590年西克斯图斯... (查看原文)
    iYves 2022-12-15 10:16:22
    —— 引自章节:第五章 反宗教改革运动
  • 1555年,各教派在奥格斯堡达成和解并一直维持到了三十年战争。火刑被废除了。天主教徒在这项决议中一无所获,因为没有哪个路德宗成员会认为将信仰旧派宗教的人处死是合法的。另一方面,人们一致同意,如果自治监区的教长(territorial prelate)从教会退出,他凭借教会尊贵地位而享有的世俗权力就应该被收回。这样一来,从萨尔茨堡到黑森林、从莱茵河流域到列日和明斯特,构成日耳曼绝大部分领土的教会地产就会保持不变。在《奥格斯堡信条》之外,新教徒没有获得任何安全保障。路德派的谈判仅仅是为了他们自己。平民的安全也没有得到保证,他们不会因为不认同主流信仰而遭受惩罚,但可能会遭到放逐,被迫流落到离自己教派最近的控制区域。一般来说因为距离很近,受惩罚者遭的罪要比在其他国家轻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民间力量如果愿意的话,可以使宗教团结得到强化。 说实话,这些法令的颁布是巨大进步,但它们不涉及良知的自由。国家自主决定所信奉宗教的绝对权利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受到移民权利的制约。没有人可以受迫改变,但他可能会被迫流亡。对于所有选择在其辖区安家的人,国家绝对主义是不受任何制约的。在原则问题上,当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基督徒可能必须离开,犹太人则可以留下。任何新教徒被逐出科隆都不能抱怨什么,也没有哪个天主教徒因无法在莱比锡定居而发牢骚。德国人在大规模焚烧女巫的运动中找到了不宽容与残暴的慰藉。 (查看原文)
    iYves 2022-12-15 10:20:17
    —— 引自章节:第五章 反宗教改革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