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短评

热门
  • 9 柏拉图下港口 2022-01-14 21:12:28

    这是我读过的最优美、最奔放、最有个性的哲学史!也是一部真正的充斥着哲人精神的哲学史!尼采不是在向你罗列哲学家的思想,而是进入了那些伟大的灵魂深处,去像他们一样思考,展现他们最执着的关切。哲学史不是黑格尔笔下的那种与必然性逻辑的同一,而是充满了想象、跳跃、诗意、撕扯,以及——最重要的却也常常被今天的哲学史家忘记的——惊奇。哲学始于惊奇,始于发问,始于想别人之不敢想、做别人之不敢做。尼采痛心于现代人把哲学当成“偶然战利品”的书桌玩物却无实践哲学的勇气,而这种哲学的精神恰恰在前苏格拉底哲人那里展现得最为充分且纯粹。泰利斯、阿那克西曼德、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阿那克萨哥拉,不是一堆观点的集合,而是孤独而苦闷的世界的沉思者,唯有像他们一样沉思,才能抓住其学说的痛点而非人云亦云,尼采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 6 絔捺 2022-05-07 20:08:43

    尼采前期的文本,稍显稚嫩。 对存在的追问啊,与海德格尔仅一步之遥

  • 8 Friedrich 2021-05-20 00:07:51

    “赫拉克利特是骄傲的。如果一位哲学家感到骄傲,那就确实是一种伟大的骄傲。他的创作从不迎合“公众”、群众的掌声,或是同时代人异口同声的欢呼。空谷足音乃是哲学家的命运。 他的禀赋是最罕见的,在某种意义上是最不自然的,甚至和同类禀赋也是互相排斥和敌对的。他的自满必须是一堵金刚石筑成的墙,因为即使万事万物都和他作对,这堵墙也不能遭到毁坏。他向着不朽的行进比任何别人更加辛劳曲折,但是,没有人能比哲学家更有信心能到达行程的目的地——因为他除了在一切时间的张开着的翅膀上,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停留。不斤斤计较于现在和当下,这是伟大哲学天性的本质之所在。他拥有真理。无论时间之轮怎样随心所欲地滚动,决不可能躲过真理。”

  • 4 J 2021-05-02 16:08:34

    阿那克萨戈拉—— 奴斯(Noos)——“自由意志”(心?) 不受目的支配,游戏 实体——种子,种子的完全混合,混乱,而非阿那克西曼德的“不定” 泰勒斯看到存在者的统一性, 阿那克西曼德——毁灭是补偿不义,生成仍是问题, 赫拉克利特,斗争在物中,胜者显现,时空,因果性, 爱利亚学派玩概念,不通?

  • 1 南极旅行家 2022-05-08 23:04:49

    “对于病人来说,哲学则总是使其病得更重。” 就“生成”这一概念,哲人们展开论争,尼采似乎打算就这个概念进一步勾勒有关“生成”的哲学谱系,围绕着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的争论。同时拓展《悲剧的诞生》中“阿波罗”与“狄奥尼索斯”的对峙,二者事实上是围绕如何理解存在与不存在之关系而得到展开的。 值得一提的是全书名为《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却只在很少的地方提到希腊悲剧,他指出...巴门尼德才处于最为纯粹的、摆脱了任何现实性的、全然苍白的抽象之中。在悲剧时代的两个世纪中,没有哪个时期比这个时刻更缺少希腊精神。换言之,作为悲剧的酒神和哲学在他看来是对立的 哲学压制着悲剧,也压制涌动的生成的力量。但这一点在其谱系的勾画中得到澄清,哲学内部涌动的那种力量,使得概念不得不改变自身,将运动接受为真正的存在。

  • 2 因其荒谬,我才 2024-02-21 16:49:35 湖北

    写法真是恢宏啊,文笔绮丽不羁。尼采深谙古希腊哲学的特点,并作了想象的发挥。

  • 7 阳极-半导体 2021-12-06 09:46:04

    周国平在导言中讲了三个哲学家和哲学的特点:1 哲学家的个性是哲学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2 哲学是生活方式而非知识;3 形而上学是信念和直觉而非科学和逻辑。(中国至今没诞生过哲学家的原因,没有人以以身载道的方式实现这三点。知道和以身载道载道,或者叫具身认识也行,是两回事。程颢当年说,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就有点以身载道的味道了。)周国平知道正确的哲学精神,但在他会使用这些精神前,和许多哲学工作者一样,相对于哲学家而言,依然是哲学领域的局外人,尽管他们都身处一种所谓的哲学专业中。哲学如果是一种生活方式,就不是一个专业,哲学的价值在哲学专业之外。

  • 4 Philosofaker 2022-12-15 23:08:50 上海

    尼采是第一个真正回到思想的决定性开端的哲人,这无疑深远地影响了海氏。创造性的天才诠释与优美的文笔使伟人的个性得到开显:哲学从幸福诞生,古代运思活动是整体性的治疗;泰氏宣告了“一切是一”的朴素形式并为伟大立法;阿那克西曼德在现世的不义与毁灭中跃向否定的永恒自由;赫氏将现实性的本质归为活动与生成,斗争即是永恒的正义,是生命意志的内在决裂,一即多,世界是火的游戏,和谐与拢聚终会降临,个性中流淌着帝王式的自负;巴门尼德在肯定与否定的质中诉诸爱欲化的本体论来解释生成,却因色诺芬而走向苍白沉寂空洞而冷峻的“是”,概念决断一切,无限绝不完成;阿那克萨哥拉诉诸无限的本质,表象规定运动形式,然而努斯却是奇特的越轨,是构成性的例外。宇宙的起源是任意,希腊人的答案是游戏:难怪苏格拉底在斐多的结尾会有努斯难终之叹。

  • 2 Grubby Shinoda 2024-05-08 17:12:29 陕西

    #弗里德里希·尼采 1st 富有诗意和激情的尼采版前苏格拉底哲学史,补充了其他常见的希腊哲学史中未能提到的巴门尼德“存在”的转向,此外对赫拉克利特与阿纳克萨戈拉的解读着实富有见地,昭示了现代哲学回溯希腊哲学的诠释道路。

  • 2 静谧形态琳琅 2024-08-31 09:08:36 山东

    尼采所具备的阐释和引申的天赋完全是无与伦比的,恰如他替泰利斯的单纯而明了的解释性学说所作的探究(也必然包括他对阿拉克萨哥拉的辩护和“游戏性”的和谐和统一),都透露出了一种奇异的如他自己所言的特征(“因为只有在他们那里他才不是一颗彗星”);于是断言和暴论都在温和的絮语中寻获了某种曼妙的特性,恰如泰利斯在直面“一切即一”的抽象时,寻找到的隐约具有自然倾向的譬喻,也即“当他要传达这种统一性时,他却说起了水”;又或赫拉克利特,世界的参差仿佛被他用崇高的象征克服了,一种生成和消逝的代名词就是永恒的活火、就是后来发生的游戏之冲动/审美;于是奴斯不再被目的论所束缚、不再被柏拉图的评断所左右,一切都变得自由,也因某些来自数千年以后的回音;尼采,恐怕唯有此刻(面对希腊时),才能明媚得那样鲜艳吧。

  • 2 Εύρος 2024-08-16 13:27:07 江西

    也许是尼采最清晰易懂的作品了,到现在也依旧是关于前苏格拉底哲学史最好的著作

  • 3 Vivid 2022-10-23 20:40:47 上海

    有一点很有意思:这本书的名字不是《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史》,而是《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既不像黑格尔那样把前人的思想纳入自己的框架中,也不像后来的考究式学术所做的考证研究,尼采尝试去理解那些遥远时代的思想巨人,让他们的思想穿越沉重的历史巨幕,再次熠熠闪光。哲学的“学术化”在今天意味着什么?我们以写论文的方式进行哲学研究意味着什么?当我们匆忙于“这是X说的”、“那是X对Y的误读”,或者“科学已经证明……”,我们到底在干什么、以什么为目标?我想,对于哲学而言,尼采在第一节中所说的具有决定性意义:只有在一个特定的时代和具有一种特定的文化,哲学的任务与价值才能得到辩护。此时此地,我们、与现时代,不会开启、遇到,甚至不会寻找真正的哲学。

  • 4 耿鬼 2022-03-22 23:04:41

    分成了19个小节,如果有小标题读起来会更舒适一些。尼采的哲学史写得真奔放

  • 3 山月斋 2022-01-01 23:30:17

    两口气读完了这本小书。第一次真正读尼采的文字,完全被震撼住了,伴随着耳机里面传来的音乐,心里砰砰跳个不停。从泰利斯的“一切是一”开始,到阿那克萨哥拉的nous结尾,尼采为前苏格拉底哲学所做的传记就结束了。他对赫拉克利特的论辩尤为精彩。2022的一本书,满意!今晚早睡!

  • 2 吃月亮的人 2021-10-18 19:51:14

    很难形容读这本书时的体验,就好像坐在宙斯神像下的岩石上,吹着地中海方向来的风,被圣洁的阳光洗礼一样。只有尼采这种诗性的语言才能真正有说服力地把哲学诠释为一种对伟大的静观。德勒兹明显地从尼采那汲取了大量思想资源:违法的解放,游牧的思考,思想史的千高原,“我们的起源是万事万物”。我一度就真的要去信仰,哲学就是悲剧时代的壮丽思考的代名词,是权力意志自由地运作。 但是,上世纪的人类故事带来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悲怆,奥斯维辛把人类历史斩为两段,在它之后,除了跳动的火焰和随意的意志,死亡、恐怖、哭泣、牺牲也加入到了这场宏大的悲剧当中,以至于今天的我们如果还相信尼采式的对哲学的解释,还相信国族精神才是健壮思想的表现,未免显得有些虚伪。

  • 0 马可瓦尔菜 2021-11-19 13:49:26

    再怎么仔细端详事物,也只有喜悦的旁观者眼光,显然俺不具有哲学家精神,但还是可以向尼采学习修辞学。

  • 0 大腿赘肉 2022-01-08 02:41:36

    如此看来,阿那克萨哥拉是最有趣的。

  • 2 过爱龙 2022-01-08 20:01:52

    8万字 德文原著 2014.11.16—2014.11.23

  • 0 也也 2023-03-29 22:22:22 广东

    (已藏书)//好清晰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