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狗 短评

热门
  • 49 🍊 2022-11-23 00:56:14 河南

    劝姐妹们一句,读这本要慎重,男性含量过高。

  • 103 澜泽 2021-08-08 09:55:41

    技巧塞得满(多声部,一三视角变换,蒙太奇对话,打乱时间线),显得滞涩拥堵。博阿和奴隶的视角没太有必要,个人感觉不如只用诗人和美洲豹。中间部分冗长单调,一度想给三星,但最后一百页荡气回肠,拔起全书格调。甘博亚中尉和诗人爆发出的勇气和尊严,像是顶破板结土地的绿芽。美洲豹的选择也呈现出这个人物迥异平常的精神维度,反而是“奴隶”稍显单薄。略萨二十岁出头时写出这部作品,技法和语言有些稚嫩,但已确定无疑展现出文学天赋。

  • 39 Crimson 2022-03-22 19:43:24

    刚开始视角换得我好晕,读着读着却有点上瘾了

  • 73 鲜柠生打椰 2021-09-20 11:23:56

    残酷的秘鲁式青春,直到最后才意识到前面有的独白是美洲豹,他和中尉告别那里画面感太强了,而诗人永远也不会知道真的是美洲豹杀死了奴隶

  • 102 Q 2021-06-30 16:49:08

    When you are young,you are a dog.

  • 14 shininglove 2022-11-28 22:47:16 北京

    青春疼痛文学天花板,二十六岁写成这样,一定是被上帝吻过笔尖。

  • 26 菠萝包 2021-09-03 11:53:27

    “美洲豹”:我抽烟、喝酒、偷窃、搞霸凌,但是我是个纯情好男孩(没有不好的意思。

  • 12 Gragon 2022-05-13 12:33:04

    这样的学校能培育出什么样的人呢?不一样的人就要受到排挤欺负,奴隶也是,甘博亚中尉也是。美洲豹虽然身世可怜,但是杀人没有受到惩罚,连良心上的忏悔都没有。奴隶的死只是被忘却了。而他们却顺利长大了,过上了好的生活。这个青春不过是成人升官发财之下的阴影。

  • 24 什么p 2021-09-27 00:05:02

    “他的情况有所不同...那是为了给朋友报仇。中尉,您还不明白这中间的区别吗?”

  • 6 花椰菜 2024-03-15 16:36:10 吉林

    吓到我了这个叙事……我开始糊里糊涂地以为“我”和“他”都是奴隶,实则差距甚远。原来“奴隶”仅凭着几次见面就爱上了特莱莎。我被略萨所感动了,青春绝对是这样混乱又不堪的,或许我高考后也是“一个活生生的幽灵”吧。

  • 8 小标点儿 2022-10-10 15:45:21 北京

    这玩意儿居然是略萨的第一部长篇,27岁时发表的,还能说啥呢,不服不行(他甚至长得还很帅,还是个货真价实的博士,论文写的是马尔克斯)……Mario Vargas Llosa,Mario是名字,Vargas(巴尔加斯)是父亲的姓,Llosa(略萨)是母亲的姓,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非常流畅,南美版动物凶猛和牯岭街杀人事件,但如果只是这样写,也不过是普通的青春残酷物语,国内也能写出八本来,但发生在军校之中,霸凌之外又有等级,有军纪,有混乱的城市边缘,又有虚伪的中产阶级夫妻,甚至在暴力和无能之外还有坚守,有正直,甚至还有爱情,甚至还有美好结局,还要什么自行车!

  • 6 Algiersea 2023-05-13 08:45:03 美国

    1000。阅读这本书的痛苦感受与我而言丝毫不压于《白痴》,《酒吧长谈》当时可以说是一鼓作气看完的,但这本就用了好多天,中间好几次不忍看下去。读完后比愤怒更多的是无奈。做个正直善良的人太难了,诗人不能,甘博亚中尉也不能,会被压垮。但读完我竟更加坚定地想继续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也许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些本该重要的东西被永久地遗忘。谢谢略萨。

  • 7 已注册 2022-04-15 10:48:26

    越读越精彩 PS:本书不要读电子书版,排版一团糟,根本分不清场景转换。

  • 6 一袭染尽红尘衣 2024-07-14 16:48:35 四川

    99读书人这系列的设计肯定有问题,读完后书脊不能恢复原样。

  • 24 桦尺蛾 2021-07-11 11:14:11

    年轻是一场灾难。喜欢美洲豹, 奴隶太可怜了

  • 9 拧发条鸟 2022-01-15 20:17:00

    作为全书暴力的化身,美洲豹在最后一刻才明白,面对漫长而庞大的黑色青春时,扬起的拳头根本掩盖不了他的无力感。略萨把技巧和叙事杂糅得太好了,书中对狗和羊驼麻木残忍的叙述,宛如电影镜头般构成了不动声色的隐喻。

  • 5 黑伞 2022-11-11 10:23:33 上海

    刚开始确实感到很难进入,毕竟 残酷青春离现在的我已经有些距离了,加之略萨笔下的男子军校过于蛮荒粗野(这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想要达到的效果),与我平素阅读风格不大有交集。读了三分之一以后渐入佳境,那种细腻的,幽暗的,压抑的东西出来了,也就是说,文学的质感渐渐浮出。几个主要人物,奴隶、诗人、美洲豹,都能立得住,篇幅上也完全体现了作者驾驭长篇小说的能力,对人物复杂意识的探究,对幽暗心理的那种细致入微的体察和表现,还有对小说结构的把控力,作为处女作,确实相当惊人了。但27岁的略萨毕竟藏不住年轻人的野心,过于沉醉于炫技,叙事视角的切换过于频繁,意识描写过于让人觉得是雾里看花,加之翻译作品本就存在的隔阂,要进入文本需要耐心和毅力。

  • 4 坐待天明 2022-01-23 01:16:15

    读完恍然,这多像我已活过的半生,小学是阿拉纳,中学是“美洲豹”,到了现在是阿尔贝托与甘博亚的集合体,遇到过自己的埃莱娜和特莱莎,也邂逅过PIEDS DORÉS,幻想过泥土下的世界,“真正的莱昂西奥·普拉多的士官生”让一切趋于和解的同时也浇灭了另一种美好的可能(一如我二十年里多少次破碎的激情),交叉、颠倒蒙太奇构成的奇异效果则像极现在对所谓青春回溯时脑海里一块一块的断章,只于午后的呓语中偶然想起。

  • 4 千寻|Scorpio 2022-04-03 16:50:59

    之所以现在才读这本书,因为现在才发现这本书。好像在看一部长电影,奴隶之死是全场的转折点,像普拉多的雾一样。

  • 7 柚柚家慈母 2021-11-08 18:12:57

    所以阿拉纳就这样死了,就剩甘博亚最后实惨,阿尔贝托回到自己的位置想要忘掉旧事,美洲豹洗心革面回到最初的起点?? 就这批判力度居然被封禁?时间线一开始有点乱但还可以接受,但博阿的人物视角会不会有点多余,一直以为要通过博阿埋伏笔,但后来这个视角结束得有点突兀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