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城记 短评

热门
  • 19 Morning 2020-01-11 13:08:44

    主篇章的部分前后比中间的都要好看,中间的目前看实在没太大意思,但是情绪很到位,看的过程当中,我也在思考是小说还是散文性质的随笔,但是看到姜植耀叙述的关于儿时的父亲,拆分开来重新组合进前面那个故事,还有姜植耀在世界末日那天走在路上所观察到的天色和心情,再放进世界末日里,我就坚定认为是小说,是无序的混乱的,小说。

  • 13 小五Sissi 2020-03-18 17:53:55

    作者的才情像他的发根一样稳固

  • 12 脉搏敲击🦋 2021-04-06 17:12:15

    许多意识情绪的叙述,有种言其他且过厚实的“道别感”反复强压我又击中我,像是我站在街边不尽力地躲避这场已经把我淋湿的大雨,又像泡在浴缸里太久而变得软绵绵的我本身。 开头读到十四页,我合上书,突然想起那天他吐出揣测我的恶言,我盯着手机,觉得后背发凉,大脑也停止转动。恍惚时只记得那时候他似乎是小心翼翼的勇气。可惜我这个人偏激得很,已经不再相信能遇到爱情。 和作者简单交流后才知道还有另一种阅读顺序!巧妙又平静。不难看出作者是有才气的,非常会讲故事。(而且他超可爱乌乌!) 这不是整个星球的世界末日,这是我的世界末日。 我大胆猜测,笔者有一个难忘的爱人(笑 。不管有没有(拍桌),都是很难得的故事,我也希望有一百万人来读这本书! 没撑伞走在细雨里的我想起“或许一切真的只是因为一个人的离开”,有落泪的冲动。

  • 4 蛋糕精精 2020-04-08 21:00:43

    书里真的承载了很多情绪,让我看不太清楚故事的脉络,也许是作者故意把故事藏了起来,可能无论如何斟酌都难免泄漏人生吧,但情绪流淌总是真真切切的,不用小心掩藏。因为朋友坚持这本书是小说,所以我最开始一直推测“苏守”和“姜植耀”的关系,他们是朋友是恋人是一个城市的陌生人,或者是同一个人的两个不同人格? 不过这可能也不重要,看到他们在书里自说自话,虽然没有交流,倒是让我感觉没那么冷清了……好像人群里同一时空下冒出的内心独白框,虽然彼此各不相知,但上帝知道。

  • 2 with 2020-02-10 22:55:31

    平静小书2,万万没想到会放到这个时候有一点依偎

  • 5 王兆屯坂本龙一 2021-02-24 22:25:50

    看完这本书后,我很激动。

  • 4 Anyslus 2021-02-25 23:20:24

    最怀念的,是我同你的亲密。那是电影院里皱着眉头不说话的你。银幕上的光让你的双眼闪闪发亮,秋风也无法将这些带走。

  • 3 大大大白菜 2020-01-11 18:01:29

    第三名。意识流的不管是散文还是小说都对工程设计思维的人来说是一种挑战。真的是一本适合放在咖啡店的书,不需要理解不需要想象不需要消耗什么脑细胞,眼睛带过的铅字会自然而然的把情绪种植出来。however,still have some room for improvement。

  • 1 Amour 2020-07-28 22:41:40

    我喜欢我对你的沉默 胜过我对人群的沉默

  • 2 涂鸦 2020-05-17 15:13:52

    藏在每个名字下面的都是我都不是我,每个名字后面的我暴露我安全,小小一本握到手里温柔舒适,像是加注到书中字里行间的心思让人找到着落点。我们被日常微渺欲望裹挟的心下跌,跌啊跌啊,跌到背后那堵墙,竟也开始透着风与光。

  • 2 ringring 2020-01-29 13:57:55

    非常感恩能看到这本书,拿到时年末一直比较忙没机会静下心去阅读,被拖延症驱使放进了带回家的箱子里。没想到现在特殊时期无法出门,这本书成了陪伴我的很好的礼物。整部作品看下来像一本虚虚实实的情绪日记。一开始阅读到某些片段的时候我还有想法去丈量哪些部分是真实存在过的。后来转念存在过与否好像也并没有那么重要...每个人在实际的经历上的大有不同并不会阻碍他们能在情绪和感受上拥有相遇的片段和瞬间。能拥有这样长长的安静的时间去沉浸在每个感受的片段当中,其实是很难得值得感恩的经历。感谢作者,希望这些弄城的故事能被更多的人看到:)

  • 2 漫吞吞 2020-01-10 18:56:28

    我真的很担心有人先我看完,而我不能当这第一条评论。我是看了别人微博说,才知道这是意识流,我不觉得这是小说,像日记,是情绪和情感的油漆,刷在各种表面。我是知道作者这个人的,我不想用了解这样的词,我知道他,知道这个书大部分的来龙去脉,和其他的来龙去脉。我知道,所以我能捕捉从行间飞出的拖着尾巴的闪光,它们飞在一起,小又亮。我可以随时问作者,你这里你哪里,这些那些,这样那样,这种VIP的感觉属实很棒。意识流是需要体悟的,你需要跟随着流动,不然可能会觉得难懂。第一篇就在写世界末日,我这几天刚好就在想世界末日,世界末日灵魂出离,大家会不会快速的飞出去找想见的人。又找来所有的关于弄城的歌听,那些我年轻的时候就听过的,又在书里找到连接和对应。作者给过我所有的音频和文档,我不知道还在不在,他真的细致又善察人心

  • 1 小鱼 2022-04-08 18:38:43

    摒弃读小说的参与感 而是感受那些繁复的意象和情绪

  • 1 落日数羊 2022-07-23 18:03:57

    是优美无比的散文,作者的文字功底太好了。他的才气令人艳羡,随处择取一段文字,你都会觉得像歌词,像诗,在以无端的、抽象的情绪做圆点画圈,被圈上的散尘,就是我们。而整本书的结构又非常的任性,就和作者本人一样“任性”哈哈,不拘一格,但总是发光。 读的时候我总在想,这大概就是作者自己的日记,但是套上了角色的名字,让他们成为了另一种,甚至好几种的可能。这些个可能就像这本书的延长线,线上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一种人:身上明明被孤独与念旧的胶带捆缚着,却又只愿用剪刀裁剪自己深情与做作一面的“矫情怪”。 或许,作者为这个空间取名“弄城”,是否有翻弄城市之意?但我不是很想去询问真相,因为我想要留下我对于这本书的所有臆想。哪怕是错误的,有失偏颇的,也想停留在一个仅此而已的读者角度。期待前的下一本书!!

  • 1 Fairy 2023-05-15 00:17:16 浙江

    会在每天睡前断断续续读一点《弄城记》。 在生理上最孤独的时刻,遇见弄城里最孤独的人的故事。在最接近梦的地方,思考别人的梦境。 其实到了最后我也没明白这是怎样的一部作品,但是我想如果你被某段文字某段情绪击中,那这本书便有了意义。 我喜欢作者的小诗和碎碎念。书中也用了很多电影和音乐作品来串联情绪,讲了很多“在路上”的故事,有时候离我们这么近,有时候又离得那么远。 最后感谢作者赠书,我成为了看完《弄城记》的100万分之一位。希望苏守永远在路上,做讲故事的人。

  • 1 从前峰 2021-10-11 15:37:49

    七十亿个灵魂都在找同个永恒。进化成更好的人。

  • 1 halmitonia 2023-06-15 15:17:50 湖北

    我是在去年十二月的疫情左右收到这本书的,因此去了驿站发现不是抗原到了还挺失望的(笑),总体而言和我在天涯博客看过的那些好像一样,以前睡不着的时候会习惯性打开你的博客,一转眼天涯都没了,这本书也算弥补了一点遗憾!

  • 2 24 2020-05-24 00:03:56

    有段时间经常睡前佛系地翻读几页,有的篇章没看完就睡着了,有的篇章回头又看了好几次。时常想起自己思绪迷失在书中某一篇章的那个夜晚,或许一切真的只是因为一个人的离开。回过神来,才发现原来已经过了那么久,我们也都在那之后学会了放弃。

  • 1 渡Do🍆 2020-03-20 12:01:44

    大导演历尽坎坷的心路文集终于面世了。书本身的故事可能跟里面的内容一样精彩。 书的尺寸很适合单手握持,纸页又滑又韧,好手感。 第一个故事就给我触动,细节鲜活,是充满真实感的做作;读进去,灵气像雾气一样弥漫开来,把人吸入那座城。 我会认真寻找那个(那些)我们共同经历的东西。很珍贵。

<< 首页 < 前页 后页 >